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或引入一定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并且在活动中完成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包罗万象,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这就为地理情境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情境教学法可以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地理情境是地理情境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师在课前预设情境,课上调整、升华教学内容,是学习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
一、创设问题情境,快速导入新课
新课引入,是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教师以“疑问”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疑、启思、活跃思维,还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从学生感兴趣的、最熟悉的或最迫切想知道的知识入手,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种类似于审美期待的心理状态。创设相关地理情境,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活有关的背景观念和先前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情绪长期贯穿于课堂学习,从而主动地投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二、创设多种情境,享受教学过程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置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有效性。
1.创设美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视频、生动的语言讲述、诗词等,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带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趣。如在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中伴随悦耳的音乐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用多媒体呈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景观,配以老师的朗诵,学生静静地感受西双版纳之美。这样的情境下,既让学生了解了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景观,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同时开发了智力,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创设实践情境,提高运用知识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模拟一些现实情境,通过联系现实,让学生体会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在讲“环境问题”时可联系本地区实际,谈一谈目前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要解决某种地理问题,模拟现实创设“假如你是(市长、局长等)……”情境。这些实践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但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的设计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要理清知识层次,起到引导作用。
3.创设合作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合作情境也就是“讨论情境”,是指教师筛选出教材中一些重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辩论、竞赛等形式合作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自由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汇总结论,教师做出总结。合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总结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衔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并保持了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拉近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了教学难度,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但也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情境的创设应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师应对创设的情境精心选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所用;其次,情境的创设应是全程性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情境教学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后,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发展性,不仅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新的知识水平。
总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还要注重结合学科本身的地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更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审美情趣的培养;关注关心世界、中国和本地区地理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关注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8.
[2]曾国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04(6):57.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快速导入新课
新课引入,是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教师以“疑问”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疑、启思、活跃思维,还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从学生感兴趣的、最熟悉的或最迫切想知道的知识入手,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种类似于审美期待的心理状态。创设相关地理情境,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与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活有关的背景观念和先前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良好的情绪长期贯穿于课堂学习,从而主动地投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二、创设多种情境,享受教学过程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置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有效性。
1.创设美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视频、生动的语言讲述、诗词等,烘托、渲染课文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带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趣。如在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中伴随悦耳的音乐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用多媒体呈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动植物景观,配以老师的朗诵,学生静静地感受西双版纳之美。这样的情境下,既让学生了解了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景观,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同时开发了智力,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创设实践情境,提高运用知识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模拟一些现实情境,通过联系现实,让学生体会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在讲“环境问题”时可联系本地区实际,谈一谈目前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要解决某种地理问题,模拟现实创设“假如你是(市长、局长等)……”情境。这些实践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但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的设计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要理清知识层次,起到引导作用。
3.创设合作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合作情境也就是“讨论情境”,是指教师筛选出教材中一些重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辩论、竞赛等形式合作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自由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最后让学生汇总结论,教师做出总结。合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总结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衔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并保持了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拉近了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之间的距离,降低了教学难度,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但也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情境的创设应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师应对创设的情境精心选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所用;其次,情境的创设应是全程性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情境教学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后,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发展性,不仅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新的知识水平。
总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还要注重结合学科本身的地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更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地理审美情趣的培养;关注关心世界、中国和本地区地理问题的习惯的培养;关注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8.
[2]曾国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04(6):57.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