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建筑屋面形式繁多,常见有歇山、硬山、卷棚等形式。然而,各种形式的辘筒瓦屋面都容易出现开裂、发白、漏雨现象,影响建筑物日常使用及屋面木构架的使用寿命。本文总结一套古建筑辘筒瓦面施工技术,有效预防瓦屋面开裂、发白、漏雨现象。
关键词:古建筑;辘筒瓦屋面;开裂;发白;漏雨;防治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 roof many forms, common have rest from mountain, hard mountain, roll the tent and other forms. However, various forms of roll TongWa roof are prone to crack, white, leak phenomenon, affect the buildings for daily use and roof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ooden frame. This paper summarized a set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TongWa roll surf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ly prevent tile roof craze, white, leak phenomenon.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s; Roll TongWa roofing; Cracking; White; Leak r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建筑辘筒瓦面开裂、发白、漏雨的成因
古建筑瓦面开裂有多种原因,较多出现在辘筒位置,主要由瓦面下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引起。屋面发白主要是辘筒材料的选用,过多使用水泥,导致辘筒表面返碱发白。屋面漏雨的原因更多,主要原因为屋脊交接位置渗漏,瓦件开裂、辘筒开裂等等。
屋面辘筒开裂的防治
古建筑瓦屋面通常由木构架支撑,瓦屋面辘筒开裂,木构架的变形下沉是主要原因。木构架的木材种类繁多,不同的木种,其木材的变形情况均不同,硬木相对于软木,其稳定性相对较好,因此屋面木构架的制作首选硬木。其次,必须严格控制木材的含水率,新木材含水率较高,不论是硬木还是软木,含水率太高,过了一段时间后,木构件就会出现变形、爆裂等现象,随着屋面木构架的变形下沉,瓦屋面辘筒也会随之开裂。因此,預防屋面辘筒开裂,新制作的木构架含水率不宜过高,施工时可采取自然风干或干燥机风干的方法降低木材含水率。但木材也不能过于干燥,在潮湿地区,过于干燥的木材会吸湿膨胀,同样会产生变形。具体木材含水率控制应参考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平均含水率。另外,木构架安装过程应该注意检查每块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只有屋面木构架处于稳定状态,屋面辘筒才不容易出现开裂情况。
另一方面,辘筒施工用的草筋砂灰应该注意控制配合比。草筋砂灰制作时,先把干稻草截成4至5cm长,用水湿透,放入大容器(大缸、大桶等)内铺平,然后加上一层石灰膏,把下层的稻草全部覆盖,一层稻草,一层石灰膏,一层一层往上加,加至所需的用量,然后沿着大缸或大桶的内壁慢慢地灌入清水,高于稻草和石灰膏20~30cm左右,然后密封、泡浸、发酵,等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启封,经过长时间的水浸和发酵,稻草已经霉烂,并与石灰一起沉淀,使用前加入红糖、中砂搅拌,草筋砂灰中稻草应尽量保持条状,不宜过分搅拌而全部断裂,并与砂灰均匀融合。这样制作而成的草筋砂灰韧性较好,能有效减少屋面辘筒开裂。草筋砂灰重量配合比为:砂:灰:稻草=32.4:8.4: 1。
瓦面辘筒发白的防治
古建筑辘筒瓦面一般在瓦筒表面抹一道黑色的乌烟膏,但现在的施工工人过于依赖使用水泥,在配制乌烟膏的过程加入大量水泥,许多辘筒瓦面在施工完成一个月后,普遍会出现辘筒发白的现象,原本漆黑的瓦面变得白茫茫一遍,严重影响建筑物外观。配制乌烟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泥,但我们也需要保证在没有加入水泥的情况下,乌烟膏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粘结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白灰的质量。为了增强白灰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加入红糖、糯米一起搅拌,搅拌完成后,将白灰全部平铺晒干。白灰干结后再加入红糖重新搅拌然后又再晒干,这样重复3次搅拌后才能使用。配制乌烟膏的时候也应注意控制配合比,制作时先将乌烟粉用酒精溶解,然后倒入经特殊加工的白灰,充分搅拌即可。乌烟膏重量配合比为:白灰:乌烟:酒精=16.6:1.6:1。
古建筑瓦面漏雨的防治
古建筑瓦屋面漏雨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漏雨现象后进行查漏补漏也比较困难,对建筑物的日常使用造成不便。因此,在盖瓦施工中应该特别小心处理,尽可能避免出现瓦面漏雨现象。
古建筑屋面一般都设有屋脊,有陶瓷屋脊、灰塑屋脊、陶瓷灰塑相结合的屋脊等等,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屋脊,瓦面盖瓦过程应该小心注意屋脊与瓦面接合位置的处理,日后出现屋面漏雨的地方往往就是在这些部位,特别是歇山屋面,如果处理不当,屋面漏雨的几率高达90%。为预防屋脊与瓦面接合位置漏雨,一般可以加设一道防水,防水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古建筑的性质决定。如果是文物古建筑,可选用铅皮防水,如果是普通的非文物古建筑,可使用一些现代防水卷材(如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在制作或安装屋脊前,先在屋脊安装位置铺设防水卷材,卷材需有一定宽度,可向外延伸5~6片瓦的位置。这样,屋脊的雨水可以顺着卷材流回瓦面。另一方面,特别是歇山屋面,屋脊转角位置容易出现沉降、拉裂,加设防水卷材有效可以防止因屋脊沉降、拉裂引起的漏雨。
为防止屋面瓦件下滑,一般瓦面设置1~3排瓦钹,瓦钹位于檩条与桷板交接处,卡住底瓦和面瓦,直至瓦筒底部。如果瓦片与瓦钹的接合位置处理不够紧密,瓦面完成后该位置也容易出现漏雨现象。施工时,应根据瓦钹的实际规格及位置开设每一块瓦的卡位,卡位不能太大,比瓦钹稍宽1~2mm即可。另外瓦钹不能设得太高,太高的瓦钹会顶住瓦筒底部,瓦筒受到外力(如有人踩踏),瓦筒容易破裂,从而造成漏雨的可能。瓦钹的高度比最顶面一块瓦片稍高为最合适。
古建筑瓦面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古建筑屋面盖瓦施工既要保证瓦面的使用质量,也要保证瓦面的外观整体划一。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瓦屋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5.1底瓦使用前底面先扫白,对缝铺设,搭接吻合紧密,行列齐直,无歪斜。
5.2底瓦铺设完成后,在底瓦面坐浆铺面瓦,严格控制面瓦排瓦规则(如 “搭七留三”、“搭六留四等等),行距整齐,拼紧每列面瓦间的缝隙,瓦片规格应尽量与瓦面桁宽相适合。
5.3面瓦铺设完成后,先用草筋灰封好每列面瓦之间的缝隙(俗称“封鼠路”),在缝隙两侧的面瓦面分别压抹草筋灰,形成“剑尖”的形状,然后在“剑尖”顶抹一团草筋灰,用瓦筒紧压,确保草筋灰裹满整个瓦筒内部,通线调整瓦筒的位置,保证整条瓦筒顺直。
5.4檐口用草筋灰安装滴水瓦、瓦当,瓦当须用铜线栓紧,扣住飞檐或瓦钹,防止下滑。辘筒前先用草筋灰辘成筒形,面层刮1~2cm厚黑色乌烟膏抹光。成型后的辘筒各条规格要基本一致,尽量减少误差。
结语
以上对古建筑辘筒瓦屋面常常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应以防主,加大主动预防的力度,才能提高瓦面的施工质量,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古建筑辘筒瓦面修复工程采用本文提到的防治方法,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简介:张嘉诚,男,1984年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建筑技术管理。
关键词:古建筑;辘筒瓦屋面;开裂;发白;漏雨;防治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 roof many forms, common have rest from mountain, hard mountain, roll the tent and other forms. However, various forms of roll TongWa roof are prone to crack, white, leak phenomenon, affect the buildings for daily use and roof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ooden frame. This paper summarized a set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TongWa roll surfa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ly prevent tile roof craze, white, leak phenomenon.
Keywords: ancient buildings; Roll TongWa roofing; Cracking; White; Leak r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建筑辘筒瓦面开裂、发白、漏雨的成因
古建筑瓦面开裂有多种原因,较多出现在辘筒位置,主要由瓦面下沉、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引起。屋面发白主要是辘筒材料的选用,过多使用水泥,导致辘筒表面返碱发白。屋面漏雨的原因更多,主要原因为屋脊交接位置渗漏,瓦件开裂、辘筒开裂等等。
屋面辘筒开裂的防治
古建筑瓦屋面通常由木构架支撑,瓦屋面辘筒开裂,木构架的变形下沉是主要原因。木构架的木材种类繁多,不同的木种,其木材的变形情况均不同,硬木相对于软木,其稳定性相对较好,因此屋面木构架的制作首选硬木。其次,必须严格控制木材的含水率,新木材含水率较高,不论是硬木还是软木,含水率太高,过了一段时间后,木构件就会出现变形、爆裂等现象,随着屋面木构架的变形下沉,瓦屋面辘筒也会随之开裂。因此,預防屋面辘筒开裂,新制作的木构架含水率不宜过高,施工时可采取自然风干或干燥机风干的方法降低木材含水率。但木材也不能过于干燥,在潮湿地区,过于干燥的木材会吸湿膨胀,同样会产生变形。具体木材含水率控制应参考建筑物所在地的空气平均含水率。另外,木构架安装过程应该注意检查每块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只有屋面木构架处于稳定状态,屋面辘筒才不容易出现开裂情况。
另一方面,辘筒施工用的草筋砂灰应该注意控制配合比。草筋砂灰制作时,先把干稻草截成4至5cm长,用水湿透,放入大容器(大缸、大桶等)内铺平,然后加上一层石灰膏,把下层的稻草全部覆盖,一层稻草,一层石灰膏,一层一层往上加,加至所需的用量,然后沿着大缸或大桶的内壁慢慢地灌入清水,高于稻草和石灰膏20~30cm左右,然后密封、泡浸、发酵,等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启封,经过长时间的水浸和发酵,稻草已经霉烂,并与石灰一起沉淀,使用前加入红糖、中砂搅拌,草筋砂灰中稻草应尽量保持条状,不宜过分搅拌而全部断裂,并与砂灰均匀融合。这样制作而成的草筋砂灰韧性较好,能有效减少屋面辘筒开裂。草筋砂灰重量配合比为:砂:灰:稻草=32.4:8.4: 1。
瓦面辘筒发白的防治
古建筑辘筒瓦面一般在瓦筒表面抹一道黑色的乌烟膏,但现在的施工工人过于依赖使用水泥,在配制乌烟膏的过程加入大量水泥,许多辘筒瓦面在施工完成一个月后,普遍会出现辘筒发白的现象,原本漆黑的瓦面变得白茫茫一遍,严重影响建筑物外观。配制乌烟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泥,但我们也需要保证在没有加入水泥的情况下,乌烟膏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粘结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白灰的质量。为了增强白灰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加入红糖、糯米一起搅拌,搅拌完成后,将白灰全部平铺晒干。白灰干结后再加入红糖重新搅拌然后又再晒干,这样重复3次搅拌后才能使用。配制乌烟膏的时候也应注意控制配合比,制作时先将乌烟粉用酒精溶解,然后倒入经特殊加工的白灰,充分搅拌即可。乌烟膏重量配合比为:白灰:乌烟:酒精=16.6:1.6:1。
古建筑瓦面漏雨的防治
古建筑瓦屋面漏雨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漏雨现象后进行查漏补漏也比较困难,对建筑物的日常使用造成不便。因此,在盖瓦施工中应该特别小心处理,尽可能避免出现瓦面漏雨现象。
古建筑屋面一般都设有屋脊,有陶瓷屋脊、灰塑屋脊、陶瓷灰塑相结合的屋脊等等,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屋脊,瓦面盖瓦过程应该小心注意屋脊与瓦面接合位置的处理,日后出现屋面漏雨的地方往往就是在这些部位,特别是歇山屋面,如果处理不当,屋面漏雨的几率高达90%。为预防屋脊与瓦面接合位置漏雨,一般可以加设一道防水,防水材料的选用可根据古建筑的性质决定。如果是文物古建筑,可选用铅皮防水,如果是普通的非文物古建筑,可使用一些现代防水卷材(如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在制作或安装屋脊前,先在屋脊安装位置铺设防水卷材,卷材需有一定宽度,可向外延伸5~6片瓦的位置。这样,屋脊的雨水可以顺着卷材流回瓦面。另一方面,特别是歇山屋面,屋脊转角位置容易出现沉降、拉裂,加设防水卷材有效可以防止因屋脊沉降、拉裂引起的漏雨。
为防止屋面瓦件下滑,一般瓦面设置1~3排瓦钹,瓦钹位于檩条与桷板交接处,卡住底瓦和面瓦,直至瓦筒底部。如果瓦片与瓦钹的接合位置处理不够紧密,瓦面完成后该位置也容易出现漏雨现象。施工时,应根据瓦钹的实际规格及位置开设每一块瓦的卡位,卡位不能太大,比瓦钹稍宽1~2mm即可。另外瓦钹不能设得太高,太高的瓦钹会顶住瓦筒底部,瓦筒受到外力(如有人踩踏),瓦筒容易破裂,从而造成漏雨的可能。瓦钹的高度比最顶面一块瓦片稍高为最合适。
古建筑瓦面施工其它注意事项
古建筑屋面盖瓦施工既要保证瓦面的使用质量,也要保证瓦面的外观整体划一。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瓦屋面,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5.1底瓦使用前底面先扫白,对缝铺设,搭接吻合紧密,行列齐直,无歪斜。
5.2底瓦铺设完成后,在底瓦面坐浆铺面瓦,严格控制面瓦排瓦规则(如 “搭七留三”、“搭六留四等等),行距整齐,拼紧每列面瓦间的缝隙,瓦片规格应尽量与瓦面桁宽相适合。
5.3面瓦铺设完成后,先用草筋灰封好每列面瓦之间的缝隙(俗称“封鼠路”),在缝隙两侧的面瓦面分别压抹草筋灰,形成“剑尖”的形状,然后在“剑尖”顶抹一团草筋灰,用瓦筒紧压,确保草筋灰裹满整个瓦筒内部,通线调整瓦筒的位置,保证整条瓦筒顺直。
5.4檐口用草筋灰安装滴水瓦、瓦当,瓦当须用铜线栓紧,扣住飞檐或瓦钹,防止下滑。辘筒前先用草筋灰辘成筒形,面层刮1~2cm厚黑色乌烟膏抹光。成型后的辘筒各条规格要基本一致,尽量减少误差。
结语
以上对古建筑辘筒瓦屋面常常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应以防主,加大主动预防的力度,才能提高瓦面的施工质量,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古建筑辘筒瓦面修复工程采用本文提到的防治方法,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简介:张嘉诚,男,1984年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建筑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