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入伍37年始终如军械战车上的一颗特殊“铆钉”:破解了多项军械装备维修保障难题,3次以专家身份执行援外任务。得到总部的通报表彰;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填补了多项维修保障领域的空白;从战士、技师、雷达车间主任兼工程师、副所长、总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一路倾情装备保障痴情不改,一路上在平凡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军区军械装备保障科研鉴定专家。他就是沈阳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徐长生。
铆接,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在徐长生近40年的军械装备保障工作中,每个年代都留下了他闪光的印迹。官兵们评价说,他这颗特殊的“铆钉”,不仅铆接得实,而且总是铆接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20出头的徐长生就担任了雷达修理室主任。由于该室刚刚组建,主要负责军区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加上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些人对装备维修保障认识存在偏差,高新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人才极其缺乏。为了加快人才培养,雷达室组建的当年,上级就指示他们在2年内要完成两种新型雷达装备形成中修能力的任务。
为完成中修任务,尽快培养出一批雷达装备保障人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徐长生把“铆接点”定在一部退役炮瞄雷达和一部警戒雷达。上级批准了他拿这两部雷达“特殊练兵”的请示。他认为这样既不占用部队战备训练装备,又不会因为失误造成损失。
“一年内要形成试中修能力、探好路!”“探好路后,一年之内要使新装备形成中修能力!”在一连串“惊叹号”后面,他迅速组织室里的40多名刚刚担任雷达维修工作的技术成员,开始攻关。
当时,在这个单位雷达装备试中修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只在军区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班学习过1年零7个月的徐长生,作为主修人员使尽浑身解数开始“白手起家”:到大修工厂学习,找图纸资料,边修边制订大修规程,边修边加工维修机具。当时没有准点的上下班时间和吃饭时间,反正工作起来其它的一切全忘。就这样,在一年多时间内,在上级机关和有关大修厂家的考核中,两种装备形成了中修能力。
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完成了两种新型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一批维修保障人才脱颖而出。很快,该室的维修保障人员活跃在军区部队雷达装备保障现场,他们带领部队的修理“弟子”共同完成保障任务。
铆劲,越是重压之下铆劲越足
“活多着呢”是徐长生的一句口头语。
1994年,他就任该所副所长后,主管雷达装备修理区的工作。上任后的一天,他来到修理区大吃一惊,上班时间偌大的修理区“人去楼空”,空无一人。从那时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为弥补经费不足,允许部队搞生产经营。原来,修理区人员在正常的装备维修时间大都搞生产经营去了。通过更加深入调查了解,他发现雷达装备各修理室正为“钱”忙得人憔悴:雷达修理室,正对外承揽电器安装业务;指挥仪修理室,正在地方安装闭路电视;油机修理室,正和某汽车修理厂联合汽修……一个并不大的修理区当时就有七八个经营实体。
去挣钱的不少,可赢利的不多。军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维修人员完成不了保障任务,存在有什么价值?……徐长生悟出道理,搞修理保障、求发展的大方向是:提高维修保障能力,培养保障人才。
顶着压力,徐长生坚定了要停止搞生产经营的思想。在所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他在雷达修理区发出要求:各修理室必须停止生产经营,全力投入到恢复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上来。
停,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经商造成人员思想涣散不说,没有挣到钱还留下了不少难以收场的后遗症:联合开发的不干了,违反合同要赔偿;欠人家钱的,上门要债,赢得一点钱也要不回来。
两个月内务必搞好生产经营的收尾工作!
同时做好开展维修准备,下半年恢复修理!
徐长生的铆劲上来了,不分白天黑夜地抓恢复修理工作的组织:根据上年度没有完成的修理任务,制订年度修理计划;准备修理机工具,完善修理规程的修改;向上级申请维修经费和器材。
作为领导既要自身维修保障能力过硬,更要做好维修保障的管理工作。从1999年到2002年,徐长生担任所里的总工程师,作为主管技术的领导,徐长生负责的不单是他熟悉的雷达装备,牵引火炮、自行火炮等大中修任务的难度,随着装备的不断更新而加大。而且当时这个所的修理区分为三地,相距平均近100公里,给技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年是一身工作服,经常把自己“闷”在维修车间里的他,围绕新装备形成维修保障能力上下求索,“多路并进”攻关。
在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期间,面对多而杂,时间紧而重的技术管理任务,徐长生靠这种铆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难怪有人戏称他“铆劲领导”,也有人说他不会走路,50多岁的人走起路来,经常是一路小跑。
铆向,始终指向装备保障事业
铆钉,或钢或铁或铜等,不仅质地坚韧,而且有“专一”的指向,一生不变。徐长生像铆钉一样,把自己的工作紧紧地与军械装备保障联系在一起,热爱装备保障工作,一直不改初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作为所里40多人参加全军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学习班成员,他最年轻最刻苦,学得最好,20刚出头就担任了修理室的副主任、主任。他父亲是老红军,担任过省委领导。早年间,不止一次有人为他在地方“琢磨”好地方。可他面对多种诱惑和多人劝说,他说不太适应复杂的社会,很喜欢军械装备保障工作。
特别是2002年他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的“铆向”,到了愈是在部队装备保障工作的后期,愈是显示出铆钉终生不变的“指向”。
这年他从总工程师岗位退下来,作为某火炮机械传动试验台主研人员,直接面临着3大难题的考验:其一是所学技术不是很对口;其二是所里缺少设计人才;其三是装备图纸资料不全。面对难题,50多岁的徐长生不为困难和难题所阻挡,研发方向不变。除了找一些“能人”联合解决外,他坚持看书学习,上院校找专家请教。
2005年大年初二一早,徐长生便来到年前已经开始装配的“试验台”车间。这一天在车间,他爬着钻进了正在装配的试验台底下,虽然水泥地上铺上了垫子,但一股凉气还是穿透了厚厚的棉衣。他开始查找问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终于找到了一齿轮箱中心出现偏差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如果继续运转,齿轮箱将报废,损失千元不说,还将严重影响“试验台”的研发进程,完不成总部和军区机关交给的任务。之后,又经过一下午的反复调试,终于纠正了偏差。就这样,从初二到初五,一连3天,徐长生校正了5台“试验台”齿轮箱出现偏差问题。在装配车间连续的工作,徐生长感到胸闷气短,实在有点挺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两段血管堵塞严重:分别为80%和90%。医生要求马上住院。医生给他做血管“造影”,连着下了3个“支架”。一个多星期后,他便急着出院了,抓紧完成“试验台”的收尾工作。
经过5年风风雨雨,历经多次升级更新、历尽艰辛的新装备“试验台”终于交付部队使用,作为主研人员,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一项全军的空白。
小所又获大奖,满载装备保障“成果”的徐长生,按说该收兵休息了。可是前不久,所里担负了某新装备维修机具的研制生产任务,作为军区军械装备科研鉴定专家,他又担负起了新的修改设计任务。
铆接,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在徐长生近40年的军械装备保障工作中,每个年代都留下了他闪光的印迹。官兵们评价说,他这颗特殊的“铆钉”,不仅铆接得实,而且总是铆接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20出头的徐长生就担任了雷达修理室主任。由于该室刚刚组建,主要负责军区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加上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些人对装备维修保障认识存在偏差,高新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人才极其缺乏。为了加快人才培养,雷达室组建的当年,上级就指示他们在2年内要完成两种新型雷达装备形成中修能力的任务。
为完成中修任务,尽快培养出一批雷达装备保障人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徐长生把“铆接点”定在一部退役炮瞄雷达和一部警戒雷达。上级批准了他拿这两部雷达“特殊练兵”的请示。他认为这样既不占用部队战备训练装备,又不会因为失误造成损失。
“一年内要形成试中修能力、探好路!”“探好路后,一年之内要使新装备形成中修能力!”在一连串“惊叹号”后面,他迅速组织室里的40多名刚刚担任雷达维修工作的技术成员,开始攻关。
当时,在这个单位雷达装备试中修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只在军区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班学习过1年零7个月的徐长生,作为主修人员使尽浑身解数开始“白手起家”:到大修工厂学习,找图纸资料,边修边制订大修规程,边修边加工维修机具。当时没有准点的上下班时间和吃饭时间,反正工作起来其它的一切全忘。就这样,在一年多时间内,在上级机关和有关大修厂家的考核中,两种装备形成了中修能力。
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完成了两种新型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一批维修保障人才脱颖而出。很快,该室的维修保障人员活跃在军区部队雷达装备保障现场,他们带领部队的修理“弟子”共同完成保障任务。
铆劲,越是重压之下铆劲越足
“活多着呢”是徐长生的一句口头语。
1994年,他就任该所副所长后,主管雷达装备修理区的工作。上任后的一天,他来到修理区大吃一惊,上班时间偌大的修理区“人去楼空”,空无一人。从那时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为弥补经费不足,允许部队搞生产经营。原来,修理区人员在正常的装备维修时间大都搞生产经营去了。通过更加深入调查了解,他发现雷达装备各修理室正为“钱”忙得人憔悴:雷达修理室,正对外承揽电器安装业务;指挥仪修理室,正在地方安装闭路电视;油机修理室,正和某汽车修理厂联合汽修……一个并不大的修理区当时就有七八个经营实体。
去挣钱的不少,可赢利的不多。军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维修人员完成不了保障任务,存在有什么价值?……徐长生悟出道理,搞修理保障、求发展的大方向是:提高维修保障能力,培养保障人才。
顶着压力,徐长生坚定了要停止搞生产经营的思想。在所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他在雷达修理区发出要求:各修理室必须停止生产经营,全力投入到恢复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上来。
停,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经商造成人员思想涣散不说,没有挣到钱还留下了不少难以收场的后遗症:联合开发的不干了,违反合同要赔偿;欠人家钱的,上门要债,赢得一点钱也要不回来。
两个月内务必搞好生产经营的收尾工作!
同时做好开展维修准备,下半年恢复修理!
徐长生的铆劲上来了,不分白天黑夜地抓恢复修理工作的组织:根据上年度没有完成的修理任务,制订年度修理计划;准备修理机工具,完善修理规程的修改;向上级申请维修经费和器材。
作为领导既要自身维修保障能力过硬,更要做好维修保障的管理工作。从1999年到2002年,徐长生担任所里的总工程师,作为主管技术的领导,徐长生负责的不单是他熟悉的雷达装备,牵引火炮、自行火炮等大中修任务的难度,随着装备的不断更新而加大。而且当时这个所的修理区分为三地,相距平均近100公里,给技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年是一身工作服,经常把自己“闷”在维修车间里的他,围绕新装备形成维修保障能力上下求索,“多路并进”攻关。
在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期间,面对多而杂,时间紧而重的技术管理任务,徐长生靠这种铆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难怪有人戏称他“铆劲领导”,也有人说他不会走路,50多岁的人走起路来,经常是一路小跑。
铆向,始终指向装备保障事业
铆钉,或钢或铁或铜等,不仅质地坚韧,而且有“专一”的指向,一生不变。徐长生像铆钉一样,把自己的工作紧紧地与军械装备保障联系在一起,热爱装备保障工作,一直不改初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作为所里40多人参加全军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学习班成员,他最年轻最刻苦,学得最好,20刚出头就担任了修理室的副主任、主任。他父亲是老红军,担任过省委领导。早年间,不止一次有人为他在地方“琢磨”好地方。可他面对多种诱惑和多人劝说,他说不太适应复杂的社会,很喜欢军械装备保障工作。
特别是2002年他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的“铆向”,到了愈是在部队装备保障工作的后期,愈是显示出铆钉终生不变的“指向”。
这年他从总工程师岗位退下来,作为某火炮机械传动试验台主研人员,直接面临着3大难题的考验:其一是所学技术不是很对口;其二是所里缺少设计人才;其三是装备图纸资料不全。面对难题,50多岁的徐长生不为困难和难题所阻挡,研发方向不变。除了找一些“能人”联合解决外,他坚持看书学习,上院校找专家请教。
2005年大年初二一早,徐长生便来到年前已经开始装配的“试验台”车间。这一天在车间,他爬着钻进了正在装配的试验台底下,虽然水泥地上铺上了垫子,但一股凉气还是穿透了厚厚的棉衣。他开始查找问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终于找到了一齿轮箱中心出现偏差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如果继续运转,齿轮箱将报废,损失千元不说,还将严重影响“试验台”的研发进程,完不成总部和军区机关交给的任务。之后,又经过一下午的反复调试,终于纠正了偏差。就这样,从初二到初五,一连3天,徐长生校正了5台“试验台”齿轮箱出现偏差问题。在装配车间连续的工作,徐生长感到胸闷气短,实在有点挺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两段血管堵塞严重:分别为80%和90%。医生要求马上住院。医生给他做血管“造影”,连着下了3个“支架”。一个多星期后,他便急着出院了,抓紧完成“试验台”的收尾工作。
经过5年风风雨雨,历经多次升级更新、历尽艰辛的新装备“试验台”终于交付部队使用,作为主研人员,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一项全军的空白。
小所又获大奖,满载装备保障“成果”的徐长生,按说该收兵休息了。可是前不久,所里担负了某新装备维修机具的研制生产任务,作为军区军械装备科研鉴定专家,他又担负起了新的修改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