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包容并举,兼收并蓄的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她在积累了中国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的成果之后,再经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变革,使得政治文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发达、国力强盛,高度的古代文明使其呈现出多元的景象。“唐代既是当时东亚文明圈的绚丽核心,也是当时全球范围内最为富强的国家,雄居东方,引领世界潮流。”任何有高度发展水平、有代表性的文化系统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其继承和创造的雄厚经济基础的产物。除此之外,其开明的政治环境、发达的交通、频繁的对外交流、较为科学的选人制度以及诸多皇帝对文化的喜爱和重视,都是其走向辉煌的动力。唐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一个高峰,也垒造了当时世界文化的一个高峰。
【关键词】唐代;多元文化;繁荣
一、唐代多元文化的表现及特征
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雕塑、宗教、传奇小说、词、戏剧、音乐、舞蹈、雕版印刷、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哲学、史学、风俗礼仪以及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其中又以诗歌为重。“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在隋朝之后的唐王朝一扫颓废之气,以昂然多元的气势开始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浩瀚灿烂的征程。唐朝是中国文历史上一个开放的时期,处于稳定时期的唐朝对外奉行开放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唐王朝和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往来频繁,教内典和艺术源源进入唐朝,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开始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莫高窟艺术就是对中亚和南亚文化的吸收的充分体现。而玄奘法师的西游也成为了中外史上的一段佳话。频繁的对外交流,渐渐是唐朝的文化有了多元化趋势,有了能够包容万象的气魄。
唐代文化首先是与外域文化互动的开放性文化。其次,唐代文化是与政治影响同频共振的文化。再次,唐代文化是当时南北文化融合一体的文化。最后,唐代文化是垄断与继承相统一的文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以其强大的国力曾是亚洲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国泰民安下的唐朝,其文化以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势,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
二、唐代多元文化的成因
唐王朝承袭杨隋基业,实行休养生息导致的繁荣封建经济,为唐代文化多元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开明、国家长时期的统一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为唐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科举取士制度的推行和中外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唐代文化摄取域外文化的优秀成份,滋补、充实、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
唐朝对内则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家的统一稳定使得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往来,此时的唐文化有分别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特点,使各民族的文化全面融合,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的乐曲多了几分少数民族的韵味,同时唐朝又很好的继承了前人的文化,特别是魏晋梁两朝的文化。多种异域文化不断汇入,于是就形成了唐朝开放兼容,丰富多彩,承前启后的宏大的文化特征。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是一种文学,唐朝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创作的热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个性得以抒发。“任何文学都是从文化的大背景,大格局中生长出来的,借以表达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文化历史显示的独特感受和洞察力。”而其中唐诗,毋庸置疑,当之无愧的可称为是唐朝文化的代表,达到了文化成就的巅峰。王国维先生有这样一段经典名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子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盛唐给了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兴盛也并非偶然,这和唐朝的文化特征有着极大的关联,开放的文化格局,活跃的社会给了唐代的诗人们开放的的心态,积极的思维,使他们有了创作的空间,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使得唐诗也呈现出来一种清新的风格。“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唐诗无论是在随后的朝代中还是在现今都广为流传,由此诗在唐代这肥沃的土地开出了绚丽的奇葩,而唐代中后期在文坛上出现了古文运动,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只重形式、呆板僵死的骈文体裁,唐人遂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自由质朴、生动活泼的新型散文,为中国的文化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审美时尚作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带有倾向性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自然折射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征,沉淀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文学艺术领域审美时尚的演化,正表征着随着历史进程的流走而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变异。唐代的文人们正是在新的时代开放的审美环境中,使唐文化做出了深入人心的锐变。
于是唐文化的高成就,高地位在很大一方面也来源于唐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画家等还有一大批重要精美的文献,作品和画作。翁方纲《石洲诗话》:“夫天地之精英,风月之态度,山川之气象,物态之神致,俱以为唐贤所占尽。”在绘画与书法方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不但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创立了各具风格的书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唐代的诗人中知名者约有二千三百多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都为人们所称颂,而他们的文学成就也是后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受到世人所景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唐文化的地位。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竟达四万九千多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音节整齐,文字精炼,为创造今天的新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结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有着博大的风格,恢宏的气势,积极昂扬、鲜明的进取精神,包容万象的气魄,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自然、开放兼容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惊鸿艳丽的色彩。她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她的先进文化广播世界,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这个时代的诞生注定将被人们所铭记,注定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陈寅格.金明馆从稿二编[M].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1.
[2]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林庚.唐诗宗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关键词】唐代;多元文化;繁荣
一、唐代多元文化的表现及特征
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雕塑、宗教、传奇小说、词、戏剧、音乐、舞蹈、雕版印刷、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哲学、史学、风俗礼仪以及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其中又以诗歌为重。“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在隋朝之后的唐王朝一扫颓废之气,以昂然多元的气势开始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浩瀚灿烂的征程。唐朝是中国文历史上一个开放的时期,处于稳定时期的唐朝对外奉行开放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唐王朝和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往来频繁,教内典和艺术源源进入唐朝,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开始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莫高窟艺术就是对中亚和南亚文化的吸收的充分体现。而玄奘法师的西游也成为了中外史上的一段佳话。频繁的对外交流,渐渐是唐朝的文化有了多元化趋势,有了能够包容万象的气魄。
唐代文化首先是与外域文化互动的开放性文化。其次,唐代文化是与政治影响同频共振的文化。再次,唐代文化是当时南北文化融合一体的文化。最后,唐代文化是垄断与继承相统一的文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以其强大的国力曾是亚洲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国泰民安下的唐朝,其文化以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势,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
二、唐代多元文化的成因
唐王朝承袭杨隋基业,实行休养生息导致的繁荣封建经济,为唐代文化多元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开明、国家长时期的统一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为唐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科举取士制度的推行和中外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唐代文化摄取域外文化的优秀成份,滋补、充实、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
唐朝对内则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家的统一稳定使得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往来,此时的唐文化有分别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特点,使各民族的文化全面融合,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的乐曲多了几分少数民族的韵味,同时唐朝又很好的继承了前人的文化,特别是魏晋梁两朝的文化。多种异域文化不断汇入,于是就形成了唐朝开放兼容,丰富多彩,承前启后的宏大的文化特征。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是一种文学,唐朝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创作的热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个性得以抒发。“任何文学都是从文化的大背景,大格局中生长出来的,借以表达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文化历史显示的独特感受和洞察力。”而其中唐诗,毋庸置疑,当之无愧的可称为是唐朝文化的代表,达到了文化成就的巅峰。王国维先生有这样一段经典名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子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盛唐给了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兴盛也并非偶然,这和唐朝的文化特征有着极大的关联,开放的文化格局,活跃的社会给了唐代的诗人们开放的的心态,积极的思维,使他们有了创作的空间,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使得唐诗也呈现出来一种清新的风格。“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唐诗无论是在随后的朝代中还是在现今都广为流传,由此诗在唐代这肥沃的土地开出了绚丽的奇葩,而唐代中后期在文坛上出现了古文运动,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只重形式、呆板僵死的骈文体裁,唐人遂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自由质朴、生动活泼的新型散文,为中国的文化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审美时尚作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带有倾向性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自然折射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征,沉淀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文学艺术领域审美时尚的演化,正表征着随着历史进程的流走而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变异。唐代的文人们正是在新的时代开放的审美环境中,使唐文化做出了深入人心的锐变。
于是唐文化的高成就,高地位在很大一方面也来源于唐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画家等还有一大批重要精美的文献,作品和画作。翁方纲《石洲诗话》:“夫天地之精英,风月之态度,山川之气象,物态之神致,俱以为唐贤所占尽。”在绘画与书法方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不但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创立了各具风格的书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唐代的诗人中知名者约有二千三百多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都为人们所称颂,而他们的文学成就也是后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受到世人所景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唐文化的地位。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竟达四万九千多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音节整齐,文字精炼,为创造今天的新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结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有着博大的风格,恢宏的气势,积极昂扬、鲜明的进取精神,包容万象的气魄,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自然、开放兼容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惊鸿艳丽的色彩。她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她的先进文化广播世界,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这个时代的诞生注定将被人们所铭记,注定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陈寅格.金明馆从稿二编[M].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1.
[2]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林庚.唐诗宗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