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多元文化发展探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包容并举,兼收并蓄的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她在积累了中国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的成果之后,再经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变革,使得政治文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发达、国力强盛,高度的古代文明使其呈现出多元的景象。“唐代既是当时东亚文明圈的绚丽核心,也是当时全球范围内最为富强的国家,雄居东方,引领世界潮流。”任何有高度发展水平、有代表性的文化系统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其继承和创造的雄厚经济基础的产物。除此之外,其开明的政治环境、发达的交通、频繁的对外交流、较为科学的选人制度以及诸多皇帝对文化的喜爱和重视,都是其走向辉煌的动力。唐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一个高峰,也垒造了当时世界文化的一个高峰。
  【关键词】唐代;多元文化;繁荣
  一、唐代多元文化的表现及特征
  唐代文化的多元发展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雕塑、宗教、传奇小说、词、戏剧、音乐、舞蹈、雕版印刷、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哲学、史学、风俗礼仪以及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其中又以诗歌为重。“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在隋朝之后的唐王朝一扫颓废之气,以昂然多元的气势开始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浩瀚灿烂的征程。唐朝是中国文历史上一个开放的时期,处于稳定时期的唐朝对外奉行开放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唐王朝和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往来频繁,教内典和艺术源源进入唐朝,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开始传入中国,我们熟知的莫高窟艺术就是对中亚和南亚文化的吸收的充分体现。而玄奘法师的西游也成为了中外史上的一段佳话。频繁的对外交流,渐渐是唐朝的文化有了多元化趋势,有了能够包容万象的气魄。
  唐代文化首先是与外域文化互动的开放性文化。其次,唐代文化是与政治影响同频共振的文化。再次,唐代文化是当时南北文化融合一体的文化。最后,唐代文化是垄断与继承相统一的文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以其强大的国力曾是亚洲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国泰民安下的唐朝,其文化以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势,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笔。
  二、唐代多元文化的成因
  唐王朝承袭杨隋基业,实行休养生息导致的繁荣封建经济,为唐代文化多元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开明、国家长时期的统一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为唐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科举取士制度的推行和中外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唐代文化摄取域外文化的优秀成份,滋补、充实、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
  唐朝对内则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国家的统一稳定使得各民族友好相处、平等往来,此时的唐文化有分别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特点,使各民族的文化全面融合,我们不难发现唐朝的乐曲多了几分少数民族的韵味,同时唐朝又很好的继承了前人的文化,特别是魏晋梁两朝的文化。多种异域文化不断汇入,于是就形成了唐朝开放兼容,丰富多彩,承前启后的宏大的文化特征。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是一种文学,唐朝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创作的热情,使他们的思想和个性得以抒发。“任何文学都是从文化的大背景,大格局中生长出来的,借以表达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文化历史显示的独特感受和洞察力。”而其中唐诗,毋庸置疑,当之无愧的可称为是唐朝文化的代表,达到了文化成就的巅峰。王国维先生有这样一段经典名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子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盛唐给了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它的兴盛也并非偶然,这和唐朝的文化特征有着极大的关联,开放的文化格局,活跃的社会给了唐代的诗人们开放的的心态,积极的思维,使他们有了创作的空间,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使得唐诗也呈现出来一种清新的风格。“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唐诗无论是在随后的朝代中还是在现今都广为流传,由此诗在唐代这肥沃的土地开出了绚丽的奇葩,而唐代中后期在文坛上出现了古文运动,为了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只重形式、呆板僵死的骈文体裁,唐人遂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自由质朴、生动活泼的新型散文,为中国的文化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审美时尚作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带有倾向性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在艺术领域的体现,自然折射着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征,沉淀着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因此文学艺术领域审美时尚的演化,正表征着随着历史进程的流走而形成的时代精神的变异。唐代的文人们正是在新的时代开放的审美环境中,使唐文化做出了深入人心的锐变。
  于是唐文化的高成就,高地位在很大一方面也来源于唐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画家等还有一大批重要精美的文献,作品和画作。翁方纲《石洲诗话》:“夫天地之精英,风月之态度,山川之气象,物态之神致,俱以为唐贤所占尽。”在绘画与书法方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不但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创立了各具风格的书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唐代的诗人中知名者约有二千三百多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都为人们所称颂,而他们的文学成就也是后人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受到世人所景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唐文化的地位。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竟达四万九千多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音节整齐,文字精炼,为创造今天的新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结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有着博大的风格,恢宏的气势,积极昂扬、鲜明的进取精神,包容万象的气魄,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自然、开放兼容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惊鸿艳丽的色彩。她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她的先进文化广播世界,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这个时代的诞生注定将被人们所铭记,注定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陈寅格.金明馆从稿二编[M].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1.
  [2]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林庚.唐诗宗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室内外儿童游乐场对于儿童的成长所带来的教育及启发意义,本文从室内外儿童游乐场的现状分析开始,阐述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室内外儿童游乐场的不同特点提出在设计中的一些人性化的要求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游乐场;人性化设计;建议  游玩是儿童的本能,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游玩中成长,在游玩中汲取着养分,儿童游乐场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期刊
【摘 要】辛勤的壮族人民用智慧创作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壮族语言、服饰、建筑民居、农业、文化艺术(山歌、绣球、舞蹈戏剧、歌圩、花山壁画、铜鼓、天琴)、壮锦、壮拳、婚礼、饮食、民族特色节日等等,将这些优秀的传统元素以新形式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上,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包装设计价值。将这些元素进行卡通形象化的包装定位可以快速地建立特色化民族品牌形象,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脱颖而出,增加了产品辨识度,
期刊
【摘 要】士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经常被使用来称呼具有某种性别、身份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有时它专指青年男子而与“女”对称:“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卫风·氓》)有时又特指甲胄之人与平民对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荀子·王霸》);有时泛指一般的卿大夫“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诗经·周颂·清庙》);有时又特指狱官之长“汝作士,五刑有服”(《尚书·尧典》),“士制百姓于刑之
期刊
【摘 要】纳雍山歌是纳雍境内流行和传唱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化艺术。从微观修辞学的角度看,纳雍山歌注重曲尾衬词的应用,这有效的增强了山歌语言的感染力和意义。并且在山歌歌词中,运用陈述句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不仅仅让唱歌的人深情投入,更让听歌的人意犹未尽。再加之起兴句中不一样的起兴事物和起兴句式,给山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也正是由于这些修辞艺术的使用和展现,才体现了纳雍山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纳
期刊
【摘 要】常言说“题好一半文”、“额宽目明文半成”,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制作标题为点睛之功。要做到这一点,新闻标题除通过标题的正确的提示、生动的引导外,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形象、新颖有趣,也是吸引读者的一种重要因素。本人选取《云南日报》中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体会进行了如下编排整理。  【关键词】《云南日报》;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纪录片《千年书法——翰墨精神》介绍了书法传承过程中的几次重大变革,提出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关键词】书法艺术;《淳化阁帖》;传承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大书法家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作品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经过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有10卷,汇集了从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作品,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
期刊
【摘 要】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军队文化工作,为军营的和谐构建和官兵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转化文化工作中蕴含的积极作用,对促进部队战斗力、官兵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加大对军队文化工作的重视,为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转变思想观念等角度进一步研究文化工作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具体作用,希望能够为军队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用;部队战斗力;文化工作  前 言  
期刊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figures in the 20th century, Elizabeth Bishop is renowned for her acute observance, delicate map-making description and prose-like narration as well as
期刊
【摘 要】对于文学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其中宗教起源也是一种。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活动。但从某些方面看来,宗教发生说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文学;宗教;合理性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
期刊
【摘 要】本文所研究的是地方戏曲与民族声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戏曲艺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戏曲艺术的起源地,中华民族对戏曲的研究也是相当重视的。比方说,中国国粹京剧,就被推广至各个大学进行京剧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被称为“百戏之母”的昆曲,亦在2001年被确立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浙江越剧、湖南花鼓戏等地方戏曲也有着令人可观的发展。毋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