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为载体,论证将其立意与模式融入教学素材的新路径。实践表明,教师以古诗词为载体,将经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让经典诗词以音乐的方式走进小学课堂,能够增强学生互动积极性,开发学生创作潜能;通过引用经典内容,能够激起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借用诗词意蕴,能够丰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真正让经典诗词在音乐课堂流传。
关键词:古诗词;课程资源;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1B-0056-03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一档全新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通过流行音乐的方式,赋予古诗词新的魅力[1],通过介绍歌曲创作背景,解读诗词人文背景等,共同品鉴歌词文化内涵。节目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苏轼的《定风波》、王冕的《墨梅》、袁枚的《苔》等[2]。现代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这些歌曲凸显时代特色,诗与歌完美结合,并融入时代元素,在大众中广为流传。
《经典咏流传》是一档有内涵的电视节目,其中有大量素材和内容可以用于小学音乐教学[3]。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永远没有固定的素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音乐素养和当前水平,大胆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经典文化扎根学生内心。因此,《经典咏流传》完全有理由成为新的教学素材。
一、甄选合适片段,增强互动,开发学生创作潜能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而古诗词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让古诗词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一种自然美好的传承方式[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王俊凯演绎的《明日歌》旋律活泼,传唱度高,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切莫蹉跎岁月。充满时代感的演绎,让人印象深刻[5]。李白的《将进酒》被演唱者演绎得气势宏伟,感染力强。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甄选节目中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用古诗新唱的方法来探索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绪,在学习中充分享受诗词与音乐的融合之美[6]。
在理解诗词内容及选择理由的基础上,接下去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和中高年级学生一起进行类似的创作[7]。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试着给自己喜欢的诗词片段寻找合适的音乐或重新谱写旋律,有效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一首诗词可以配不同的音乐,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与同伴讨论哪一句诗词更适合哪个旋律,并说出理由,然后大家一起唱一唱、品一品。这个创作的过程是生动而艺术的体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获得成功体验[8]。即使作品不是很动听,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有很大价值的。
将古诗词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加强音乐与文学的碰撞,大大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引用经典内容,激起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要让学生爱上“咏”诗,爱上“唱”词,还应帮助学生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走进诗文作者的内心,体会他(她)的思想感情,理解诗词背后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恰当时间组织学生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和主持人、音乐人、观众一起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然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引用不同深度的经典内容来学习[9]。
比如《悯农》,内容浅显易懂,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声部节奏让学生一边吟诗,一边用拍手跺脚等来进行伴奏,使学生在活泼的表演中进一步懂得应该爱惜粮食。这样的内容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来“吟”一“吟”。再如《游子吟》,是歌颂母爱的诗歌,诗中母亲担心儿子出门迟迟不归,将对儿子的爱与牵挂缝在了衣衫上。这首诗平实朴素却真挚感人,学生在感受母亲与孟郊的亲情之余,也能联系生活,用心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的诗词就比较适合中年级学生来“唱”一“唱”。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景色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全词大气磅礴,令人震撼,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心情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国际形势,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报效祖国的决心,引起他们的心灵共鸣。这样有深度的诗词就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来“咏”一“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强调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那么音乐与诗歌融合,以歌唱的方式重新演绎,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学习经典诗词,在“吟”“唱”“咏”的过程中,可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尝试和运用。
三、借用诗词意蕴,丰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古代诗词中,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其中不乏关于习惯培养方面的。教师选取这些内容来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为很多古诗编过曲,把诗词都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在谷老师的作品中,就有很多是能够丰富孩子内心体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这些好听的儿歌,由学生自主吟唱,全面理解寓意,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学拓展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与生活相关的歌曲进行教学,让古诗词与生活紧密结合,真切感受歌曲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吟唱”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悯农》这首古诗歌曲中,“盘中餐”与“吃饭”相关,给学生描述农民劳作的艰辛,能让他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国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恥、节约为荣的氛围。日常吟唱《悯农》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再如《劝学》告诉学生:勤奋的人会比别人付出更多,但也会比别人收获更多。吟唱这类诗词不仅可以增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很多道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音乐就像流动的诗歌,诗歌又如同动人的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以古诗词为载体,将经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让经典诗词以音乐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内心,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立意与模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素材,这样的音乐课堂会呈现别样的精彩,真正让经典诗词在音乐课堂“咏”流传。
参考文献:
[1]肖潇.传统文化的全新演绎——评《经典咏流传》节目[J].当代电视, 2018,363(7):33.
[2]王佳颖.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战线, 2018(22):144.
[3]佚名.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的开创与传播——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战线, 2018(14):117.
[4]陈帅璘.浅析电视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9(35):71.
[5]周红.经典永流传——浅谈古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45.
[6]彭娜.小学音乐课中“创造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 2018:57.
[7]周晨晖.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39.
[8]韩桂梅.新课标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科普童话, 2017(35):2.
[9]张珂珂.古诗词歌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以信阳市为例[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 2018:31.
责任编辑:石萍
关键词:古诗词;课程资源;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1B-0056-03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一档全新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通过流行音乐的方式,赋予古诗词新的魅力[1],通过介绍歌曲创作背景,解读诗词人文背景等,共同品鉴歌词文化内涵。节目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苏轼的《定风波》、王冕的《墨梅》、袁枚的《苔》等[2]。现代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这些歌曲凸显时代特色,诗与歌完美结合,并融入时代元素,在大众中广为流传。
《经典咏流传》是一档有内涵的电视节目,其中有大量素材和内容可以用于小学音乐教学[3]。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永远没有固定的素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音乐素养和当前水平,大胆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经典文化扎根学生内心。因此,《经典咏流传》完全有理由成为新的教学素材。
一、甄选合适片段,增强互动,开发学生创作潜能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而古诗词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让古诗词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一种自然美好的传承方式[4]。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王俊凯演绎的《明日歌》旋律活泼,传唱度高,时刻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切莫蹉跎岁月。充满时代感的演绎,让人印象深刻[5]。李白的《将进酒》被演唱者演绎得气势宏伟,感染力强。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甄选节目中一些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用古诗新唱的方法来探索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绪,在学习中充分享受诗词与音乐的融合之美[6]。
在理解诗词内容及选择理由的基础上,接下去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和中高年级学生一起进行类似的创作[7]。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下,试着给自己喜欢的诗词片段寻找合适的音乐或重新谱写旋律,有效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同一首诗词可以配不同的音乐,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与同伴讨论哪一句诗词更适合哪个旋律,并说出理由,然后大家一起唱一唱、品一品。这个创作的过程是生动而艺术的体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获得成功体验[8]。即使作品不是很动听,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有很大价值的。
将古诗词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加强音乐与文学的碰撞,大大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引用经典内容,激起共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要让学生爱上“咏”诗,爱上“唱”词,还应帮助学生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走进诗文作者的内心,体会他(她)的思想感情,理解诗词背后的内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恰当时间组织学生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和主持人、音乐人、观众一起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然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引用不同深度的经典内容来学习[9]。
比如《悯农》,内容浅显易懂,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声部节奏让学生一边吟诗,一边用拍手跺脚等来进行伴奏,使学生在活泼的表演中进一步懂得应该爱惜粮食。这样的内容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来“吟”一“吟”。再如《游子吟》,是歌颂母爱的诗歌,诗中母亲担心儿子出门迟迟不归,将对儿子的爱与牵挂缝在了衣衫上。这首诗平实朴素却真挚感人,学生在感受母亲与孟郊的亲情之余,也能联系生活,用心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的诗词就比较适合中年级学生来“唱”一“唱”。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景色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全词大气磅礴,令人震撼,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心情的同时,可以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国际形势,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报效祖国的决心,引起他们的心灵共鸣。这样有深度的诗词就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来“咏”一“咏”。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强调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那么音乐与诗歌融合,以歌唱的方式重新演绎,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学习经典诗词,在“吟”“唱”“咏”的过程中,可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尝试和运用。
三、借用诗词意蕴,丰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古代诗词中,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其中不乏关于习惯培养方面的。教师选取这些内容来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为很多古诗编过曲,把诗词都变成了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在谷老师的作品中,就有很多是能够丰富孩子内心体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这些好听的儿歌,由学生自主吟唱,全面理解寓意,对他们的成长很有益处,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学拓展环节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与生活相关的歌曲进行教学,让古诗词与生活紧密结合,真切感受歌曲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吟唱”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悯农》这首古诗歌曲中,“盘中餐”与“吃饭”相关,给学生描述农民劳作的艰辛,能让他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国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恥、节约为荣的氛围。日常吟唱《悯农》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再如《劝学》告诉学生:勤奋的人会比别人付出更多,但也会比别人收获更多。吟唱这类诗词不仅可以增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学会很多道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音乐就像流动的诗歌,诗歌又如同动人的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以古诗词为载体,将经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让经典诗词以音乐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内心,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立意与模式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素材,这样的音乐课堂会呈现别样的精彩,真正让经典诗词在音乐课堂“咏”流传。
参考文献:
[1]肖潇.传统文化的全新演绎——评《经典咏流传》节目[J].当代电视, 2018,363(7):33.
[2]王佳颖.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战线, 2018(22):144.
[3]佚名.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的开创与传播——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战线, 2018(14):117.
[4]陈帅璘.浅析电视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9(35):71.
[5]周红.经典永流传——浅谈古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45.
[6]彭娜.小学音乐课中“创造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 2018:57.
[7]周晨晖.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39.
[8]韩桂梅.新课标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科普童话, 2017(35):2.
[9]张珂珂.古诗词歌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以信阳市为例[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 2018:31.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