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预习是学生课前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先行阅读学习,了解其梗概,以便掌握听课主动权的主动求知过程。笔者对小学三年级精读课文的预习方法指导进行了探究,总结了以下预习方法:
“三读”中了解课文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预习第一步就是要熟读课文,笔者要求学生预习时读三遍课文,并做了细致的分层要求。
第一遍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及课后习题,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研究表明,大声朗读好处多多,比如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还可以开发右脑。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第二遍读可以默读,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中标有红色拼音的生字,可以默默地把拼音拼读几遍,加深印象。读完之后,把生字词圈出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第三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先读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精读课文后的思考题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学生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尝试过将这一任务放到课堂上进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读课文、自学生字等完成时间差距太大,不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三年级上册的《小读者》一课的预习时,第一遍学生读课文和课后习题(语文书的第84~88页),有的学生只需要一分多钟,而有的语速慢的学生则要花上四五分钟,三遍课文读完,这时间差可是十分钟以上。不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时间,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写”中释疑存疑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是要一边读一边写的,做摘抄、记提要、写心得、记体会。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预习阶段安排一定的书写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要写的是字词类,字词写的要求有:在生字条里为生字注音,给生字扩词(不能是课文中的词),写出生字常见的形近字,找出文中要求掌握的多音字组词。
第二步,要求写旁批。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里都有了批读文,批读文可以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要领。因此,每一篇批读文我都认真帮学生分析、归纳,让有话可写。三年级预习时写的批注不提要求,只要学生能写即可,我相信长期训练下来,学生一定能获得更充分的阅读感受,自学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第三步,要求学生写问题。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自问自答,要求学生读了课文提出两个问题,自行解答;第二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都说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开始。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预习作业,因为他们每次上课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在听课的时候,他们会关注自问自答类问题自己的答案是不是正确;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和教师是不是能够解答,大家给出的答案自己是否满意。
“三查”中关注学情
家长检查预习卡,根据孩子完成情况评星
每一篇精读课文,笔者都设计了“常规预习卡”,预习卡设计很简单,以《江南水乡——周庄》一课预习卡为例:
第一题:我读了第一遍,标出《江南水乡——周庄》共有( )个自然段。
第二题:我了解了新词语 、 的意思。
第三题:以下问题我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同学和教师的解答:
家长评定等级: 家长签字:
设计预习卡一方面是督促学生预习到位,更重要的原因,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成为孩子学习的辅助者。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卡完成情况,及时评星,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组长检查语文书,查漏补缺做记录
组长会利用晨读时间检查组员的语文书上留的预习痕迹,主要有以下几个必查项:
1.在段首是否标出自然段。
2.课文中生字词是否圈出生字词。
3.文后生字条里的生字是否注音、扩词。
4.有无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5.是否写了旁批。
组长根据组员完成情况填写好“第×小组完成作业情况记录表”,交给科代表,科代表汇总后交给教师。
教师课堂观察,重点关注学困生
课前,笔者会关注预习卡和作业完成情况汇总表,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个别未按照规定完成预习的孩子,及时了解情況,与家长沟通,与学生谈心,现在,全体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完成预习作业。教学时,笔者也会根据学生提出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督促学生预习到位,还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中了解课文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预习第一步就是要熟读课文,笔者要求学生预习时读三遍课文,并做了细致的分层要求。
第一遍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及课后习题,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研究表明,大声朗读好处多多,比如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还可以开发右脑。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写的什么。
第二遍读可以默读,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文中标有红色拼音的生字,可以默默地把拼音拼读几遍,加深印象。读完之后,把生字词圈出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第三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先读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精读课文后的思考题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学生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尝试过将这一任务放到课堂上进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读课文、自学生字等完成时间差距太大,不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时间。比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三年级上册的《小读者》一课的预习时,第一遍学生读课文和课后习题(语文书的第84~88页),有的学生只需要一分多钟,而有的语速慢的学生则要花上四五分钟,三遍课文读完,这时间差可是十分钟以上。不便于教师掌控课堂时间,难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写”中释疑存疑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是要一边读一边写的,做摘抄、记提要、写心得、记体会。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预习阶段安排一定的书写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要写的是字词类,字词写的要求有:在生字条里为生字注音,给生字扩词(不能是课文中的词),写出生字常见的形近字,找出文中要求掌握的多音字组词。
第二步,要求写旁批。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里都有了批读文,批读文可以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要领。因此,每一篇批读文我都认真帮学生分析、归纳,让有话可写。三年级预习时写的批注不提要求,只要学生能写即可,我相信长期训练下来,学生一定能获得更充分的阅读感受,自学能力也会稳步提高。
第三步,要求学生写问题。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自问自答,要求学生读了课文提出两个问题,自行解答;第二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都说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开始。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预习作业,因为他们每次上课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在听课的时候,他们会关注自问自答类问题自己的答案是不是正确;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和教师是不是能够解答,大家给出的答案自己是否满意。
“三查”中关注学情
家长检查预习卡,根据孩子完成情况评星
每一篇精读课文,笔者都设计了“常规预习卡”,预习卡设计很简单,以《江南水乡——周庄》一课预习卡为例:
第一题:我读了第一遍,标出《江南水乡——周庄》共有( )个自然段。
第二题:我了解了新词语 、 的意思。
第三题:以下问题我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同学和教师的解答:
家长评定等级: 家长签字:
设计预习卡一方面是督促学生预习到位,更重要的原因,是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成为孩子学习的辅助者。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卡完成情况,及时评星,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组长检查语文书,查漏补缺做记录
组长会利用晨读时间检查组员的语文书上留的预习痕迹,主要有以下几个必查项:
1.在段首是否标出自然段。
2.课文中生字词是否圈出生字词。
3.文后生字条里的生字是否注音、扩词。
4.有无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5.是否写了旁批。
组长根据组员完成情况填写好“第×小组完成作业情况记录表”,交给科代表,科代表汇总后交给教师。
教师课堂观察,重点关注学困生
课前,笔者会关注预习卡和作业完成情况汇总表,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个别未按照规定完成预习的孩子,及时了解情況,与家长沟通,与学生谈心,现在,全体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完成预习作业。教学时,笔者也会根据学生提出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督促学生预习到位,还要及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