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陈云根留在大山里的芦岭村当小学老师是机缘巧合命运的安排,确实不足为奇。在那样的年代,很多人都是这样,无从把握职业的选择与人生道路的安排。但陈云根为方便山村的孩子读书,坚守在山旮旯里的小学教学点,43年不挪窝、不懈怠,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便难能可贵,其间显现出贯穿陈云根平淡人生的信念支持。
陈云根任教的樟树市店下鎮芦岭村很偏远,尽管现在修了公路,但从村里去店下鎮却有12公里,而离樟树市区就更远,30多公里路程坐车也得个把小时。以前,芦岭村的自然村落多,零星散布在玉华山脚。村里曾经有过教学点,但派来的老师忍受不了山中的寂寞与清苦,很快便托关系调走了,孩子们上学必须走十几里山路去附近的松湾村。1968年,陈云根从店下中学初中毕业,因为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只能在家帮着父母种田。有一天,大队书记领着几位乡亲和几个一身泥巴的孩子来到他家,对陈云根说:“云根啊,如今你在我们大队文化最高,按以前的说法算是‘秀才’,大家看着孩子每天走那么多路去上学放心不下,你能不能把教学点办起来,教大队里的这些孩子们读书?”陈云根犹豫了几天,他读书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以前一直憧憬着升高中、念大学,走出大山。如今学校停课,回归“广阔天地”给孩子教书应该是件很好的事情。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时的艰苦,想起与大队书记一起来家里的孩子们眼睛里的渴望,便答应了大队书记的安排。
那时,陈云根办的教学点招收了他家邻近三个自然村的8个孩子,年龄大的11岁,年龄小的才5岁多一点。他一个人忙里又忙外,既教一年级,也教二年级,天气不好时还要护送孩子。每天,陈云根早上5点钟起床,早饭后便提着午饭去教学点,很晚才回家。山里人穷,但重视文化知识,不愿让孩子当“睁眼瞎”,陈云根当老师拿工分,生产队评分时给他记九分,相当于一个强劳力,折合下来每天有九毛多钱的收入。陈云根是村里人,理解孩子们读书的艰难,于是打起精神鼓足干劲,尽心尽力想把孩子教好,芦岭村教学点教出的孩子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几年村办小学实行半日制,因为师资力量不够,他上午在自己的教学点教学,中午必须走七、八里路,赶到另一教学点去上课。在路上,碰到村里人总会给他道声辛苦,说他这样忙很不容易,陈云根会很老实地说:“不是不容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孩子们要读书。”
“为了村里的这些孩子”成为陈云根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坚守了一辈子的理由。1975年,下放干部落实政策离村前对陈云根说,可以介绍他去宜春医学院上学,陈云根兴奋之后随即想到村里的孩子怎么办?他的心承受不起孩子们因老师走了不得不去外面读书的艰难,承受不起孩子们失望的眼神,他谢绝了下放干部的劝说与帮助,继续留在村里教书。1982年,芦岭村实行分山到户,村民卖木料、毛竹与山货,有的人一年收入便超万元,而陈云根民办教师的工资一年加起来也只有600多元。他成了家,有三个孩子要读书,生活十分拮据,然而陈云根白天教书,晚上备课、改作业,没有时间做农活。有时,陈云根会想,如果自己也和村民一样上山砍树、下地种田,妻子不会这么劳累,家里的经济也不会这样贫穷。但他思前想后,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学生。1997年,陈云根考上公办教师,鎮里考虑到他长年在山区教学,准备安排他到条件比较好的鎮中心小学,没有想到的是,陈云根说自己是党员,愿意留在最艰苦的地方。
回眸人生,陈云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说他在芦岭教学点43年,村里没有一个学生留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更没有一个学生发生安全事故;说从芦岭村走出去的学生中有28名大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呕心沥血育桃李的满足。陈云根还说,他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师德标兵,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并光荣登上了“中国好人榜”,话语之间表达出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而陈云根人生中惟一感到内疚的,则是他的儿女小时候因为要帮母亲干活,只读了小学和初中,甚至还有初中没毕业便辍学。他儿子陈锦华说:“当时只要有强劳动力,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差不到哪去,我们三姐弟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说实话,起初我真有点‘恨’父亲,可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和村里的娃娃们在父亲的教育下一个个走出大山,我才渐渐理解了他。”
2010年,陈云根退休了,但仍然还在芦岭村教书,村民遇见他会问:陈老师下半年还来不来教书?他回答说:“如果没有接替的老师来,我肯定还会一直教下去,大家放心,不管怎样都不会让孩子没有书读。”
陈云根任教的樟树市店下鎮芦岭村很偏远,尽管现在修了公路,但从村里去店下鎮却有12公里,而离樟树市区就更远,30多公里路程坐车也得个把小时。以前,芦岭村的自然村落多,零星散布在玉华山脚。村里曾经有过教学点,但派来的老师忍受不了山中的寂寞与清苦,很快便托关系调走了,孩子们上学必须走十几里山路去附近的松湾村。1968年,陈云根从店下中学初中毕业,因为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只能在家帮着父母种田。有一天,大队书记领着几位乡亲和几个一身泥巴的孩子来到他家,对陈云根说:“云根啊,如今你在我们大队文化最高,按以前的说法算是‘秀才’,大家看着孩子每天走那么多路去上学放心不下,你能不能把教学点办起来,教大队里的这些孩子们读书?”陈云根犹豫了几天,他读书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以前一直憧憬着升高中、念大学,走出大山。如今学校停课,回归“广阔天地”给孩子教书应该是件很好的事情。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时的艰苦,想起与大队书记一起来家里的孩子们眼睛里的渴望,便答应了大队书记的安排。
那时,陈云根办的教学点招收了他家邻近三个自然村的8个孩子,年龄大的11岁,年龄小的才5岁多一点。他一个人忙里又忙外,既教一年级,也教二年级,天气不好时还要护送孩子。每天,陈云根早上5点钟起床,早饭后便提着午饭去教学点,很晚才回家。山里人穷,但重视文化知识,不愿让孩子当“睁眼瞎”,陈云根当老师拿工分,生产队评分时给他记九分,相当于一个强劳力,折合下来每天有九毛多钱的收入。陈云根是村里人,理解孩子们读书的艰难,于是打起精神鼓足干劲,尽心尽力想把孩子教好,芦岭村教学点教出的孩子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有几年村办小学实行半日制,因为师资力量不够,他上午在自己的教学点教学,中午必须走七、八里路,赶到另一教学点去上课。在路上,碰到村里人总会给他道声辛苦,说他这样忙很不容易,陈云根会很老实地说:“不是不容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孩子们要读书。”
“为了村里的这些孩子”成为陈云根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坚守了一辈子的理由。1975年,下放干部落实政策离村前对陈云根说,可以介绍他去宜春医学院上学,陈云根兴奋之后随即想到村里的孩子怎么办?他的心承受不起孩子们因老师走了不得不去外面读书的艰难,承受不起孩子们失望的眼神,他谢绝了下放干部的劝说与帮助,继续留在村里教书。1982年,芦岭村实行分山到户,村民卖木料、毛竹与山货,有的人一年收入便超万元,而陈云根民办教师的工资一年加起来也只有600多元。他成了家,有三个孩子要读书,生活十分拮据,然而陈云根白天教书,晚上备课、改作业,没有时间做农活。有时,陈云根会想,如果自己也和村民一样上山砍树、下地种田,妻子不会这么劳累,家里的经济也不会这样贫穷。但他思前想后,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学生。1997年,陈云根考上公办教师,鎮里考虑到他长年在山区教学,准备安排他到条件比较好的鎮中心小学,没有想到的是,陈云根说自己是党员,愿意留在最艰苦的地方。
回眸人生,陈云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说他在芦岭教学点43年,村里没有一个学生留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更没有一个学生发生安全事故;说从芦岭村走出去的学生中有28名大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满是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呕心沥血育桃李的满足。陈云根还说,他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师德标兵,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并光荣登上了“中国好人榜”,话语之间表达出强烈的荣誉感与归属感。而陈云根人生中惟一感到内疚的,则是他的儿女小时候因为要帮母亲干活,只读了小学和初中,甚至还有初中没毕业便辍学。他儿子陈锦华说:“当时只要有强劳动力,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差不到哪去,我们三姐弟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说实话,起初我真有点‘恨’父亲,可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和村里的娃娃们在父亲的教育下一个个走出大山,我才渐渐理解了他。”
2010年,陈云根退休了,但仍然还在芦岭村教书,村民遇见他会问:陈老师下半年还来不来教书?他回答说:“如果没有接替的老师来,我肯定还会一直教下去,大家放心,不管怎样都不会让孩子没有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