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丽水,艺数古韵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是一门文化学,反映了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正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展现,是史的见证。纳西舞蹈它以一定的规格世代相传,把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的信仰及宗教祭祀紧密结合,是一部活生生的“纪实史”。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古老而有举世价值的舞蹈文化遗产正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对于舞蹈文化人应该更加关注它的继承与发展,传承文化命脉。
  【关键词】习俗舞蹈;人与自然;和谐;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一曲纳西古韵萦唱千年而不止,一支东巴神舞摆弄万遍而未尽其意,一方文化尽述千年绝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约瑟夫·洛克眼里的《古纳西王国》、顾彼得笔下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有着这样一支从远古走来的民族——纳西族。
  
  1纳西族文化概述
  
  1.1地境与源流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纳西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长期生息、劳作和繁衍于滇川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金沙江中游。地跨东经99°23′-101°31′,北纬25°59′-27°56′之间。东与四川省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接壤、南连大理州、西北与怒江、迪庆两州毗邻。全市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4个乡(镇、街),446个村(居)委会。居住着汉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多种民族,2005年全市总人口为1137608人,其中少数民族660951人,占总人口的58.1%。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纳西族21.84万人;彝族22.33万人;傈僳族10.74万人;白族4.76万人;普米族1.67万人。
  纳西语称丽江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汉文史籍以“摩沙”、“磨些”、“摩梭”称之。 “纳”有大或尊贵之意右是“黑”之意,“西”、“日”、“恒”意为人。纳西族的族源属古代羌人南迁的一个支系,是旄人的后裔。据文献记载,旄人部落曾追随周武王讨伐商纣,很早便与周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汉时期丽江设遂久县,元代先设茶罕章管民官,后改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初置丽江府,清朝设丽江军民府,民国30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 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
  1.2文字
   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意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由于东巴才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为东巴文。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色彩鲜艳。
  


  1.3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被称为“在中国地平线已消失的音乐”,是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份组成的。《白沙细乐》其又称“伯时细里”,又叫“另时谢礼”。相传为“元人遗音”,讲的是忽必烈南征大时,“革囊渡江”到丽江,受到纳西族首领阿良的欢迎和帮助。为此,忽必烈在离开丽江时留下了随军的一半乐师和乐谱给阿良作为谢礼,故名“别时谢礼”。“白沙细乐”原有12个调,以合奏为主,同时也有歌舞,是纳西族的一种民间乐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已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创世纪》、《东巴经典选译》等三四部东巴说唱曲目。
  1.4绘画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重要内容之一,有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类。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当把这一串串的符号画连接起来时,我们不难看出,这事实上就是一幅舞蹈画卷。以布卷画《神路图》最为有名。《神路图》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舞蹈艺术研究价值。事实上它就是一段叙事舞蹈诗。
  
   图二:《神路图》之守护神圣
  1.5宗教
   纳西族有多种宗教信仰。“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主要原始宗教。本民族普遍信奉东巴教,同时也信仰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奉“丁巴什罗”为始祖,它的巫师称为“东巴”。东巴教用象形文字书写经书,叫“东巴经”。东巴教没有系统的教义,没有寺庙,没有统一的组织。东巴教信仰和宣扬“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思想。东巴者多为劳动人民,不脱离生产。东巴一般是世袭相承,也有拜师收徒者。吟唱咏诵经文及跳东巴舞是其活动仪式中主要形式。
  
  2纳西族舞蹈的现状调查
  
   明代木公诗曰:“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从丽江古城区文化局和靖宇、郭建平老师那里了解到:“纳西族自古能歌善舞,而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据相关资料记载,纳西族最常见的舞蹈为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的 ‘打跳’,其规模可大可小,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根据场地等条件灵活变化。目前,纳西族流行的舞蹈主要有‘喂蒙达’、‘哦忍仁’、‘阿里里’等。”舞时由吹奏者引头,其余人紧跟其后围成圆圈起舞。每逢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或有贵宾来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舞蹈活动。主要以东巴祭祀性舞蹈和习俗性舞蹈为主。
  2.1习俗性舞蹈
   纳西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唐代和元代的志书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及“男女动数百,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的记载。目前广泛在民间流传和新发掘整理的舞蹈,有原始舞蹈、组舞和新歌舞等几类。其中主要有“哦忍仁”、“喂蒙达”、“阿里里”、“夕拨仁”、“呀哈哩”、“阿卡巴拉”、“三思吉”等,是诗、歌、舞三者合一的原始舞蹈。其特点是以打跳为主,边唱边舞,以唱促舞,以舞助唱,唱完舞止;可有、可无乐器伴奏,人数、地点和场合不受限制,男女皆可参加。舞步简单,一般是以右手搭左肩或手挽手,从右行进,渐成圆圈。根据丽江古城区文化局郭建平教师多年的民间采风、收集、探访,现整理出舞步有:阿里里对脚跳、轮回步、啄食步、跳绳步、蒙达步、穿梭步等,多达25种套路。 在这些习俗舞中,各种舞步可交错组合,由引舞人随机变换(可参看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的《蜜瀑纳西美》)。
   《哦忍仁》舞蹈,由一人领唱众人合的伴奏下,人们动作一致地向前后弯腰、顶胯的同时,顿足为节围篝火旋转而舞。并在作舞过程中,不时加入男子高亢的劳动号子和女子模仿山羊的叫声,以追忆先民们原始狩猎时的情景,整个舞蹈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
   另一自娱性圆圈舞《阿哩哩》,是在集体“口弦调”的伴唱下,男女间隔站立、牵手作舞。舞蹈虽然基本只以“三步一抬”的动作贯穿始终,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再次,《喂蒙达》过去一般只在举行丧葬仪式后跳的团旋之舞,队形与其它舞蹈有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需要,现在的《喂蒙达》舞蹈已成为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自娱性歌舞。以一只竹笛或葫芦笙等乐器为伴奏的另一类团旋之舞,一般由队首的乐器演奏者为领舞,男女舞者站成弧状不闭合舞圈的各一半,左手相互搭肩,右手叉腰,踏地而舞。
   纳西族还有《芦笙舞》、《笛子舞》,也因旋律的优美和舞速的多变而更为抒情、潇洒。 每逢节日喜庆,重大活动,人们决要欢聚于篝火边,伴随歌声、呼号和乐曲,牵手顿足、轮番作舞至通宵达旦。
   这些习俗舞蹈无不反映出原始舞蹈的特点:①自娱性:体现了自身心理和生理的需要;②群体性:团旋之舞体现了部族的吸引力、凝聚力,为了生存,必须紧密团结、生死与共,共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风貌。③通神娱神性:从本质上看,是人类对天、地、祖先和图腾的崇拜,实际是祈求得到丰衣足食美好幸福的生活。④模仿性:模拟各种动、植物之形体现了原始社会采集、狩猎为生的生活状况。
  2.2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指东巴教的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是追忆祖先的功德,缅怀他们创业的艰辛,将纳西族先民对自然、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一体化,特别是对母亲的崇拜至高无上,“人是真正的创造者”这一认识贯穿于整个东巴舞中。
   从内容及形式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神舞;二是鸟兽虫舞;三是器物舞;四是战争舞;五是踢脚舞。东巴舞十分讲究严格的规范。东巴的每一祭祀仪式都是诸种舞蹈及各种动作套路的巧妙组合。多数东巴舞套路表现目的明确,舞蹈构思近似舞剧。东巴艺人对基本程式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以避免随心所欲,脱离规程。
  2.2.1东巴舞蹈素材的来源主要来自从民间,再加上有东巴教神韵的一些风格后,就变为东巴的舞蹈。东巴本身也是在民间,因为它没有脱离他家庭,生产、生活。从《蹉模》舞蹈中可以看出它分为:动物舞、刀弓舞和大神舞等几种类型。其中刀弓舞又包括刀舞、弓箭舞和赤脚舞,所以有很浓的民间性。
   其次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形成的。据《东巴舞谱》记载,纳西最古老的舞蹈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如今在丽江西北部山区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舞蹈《勒巴舞》。《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而这原始舞蹈记载,在《吕氏春秋》就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其建性。
  


  2.2.2纳西族祭祀及其舞蹈:
   纳西族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一种宗教。多达30多种的东巴教仪式是纳西东巴舞蹈的主要载体,即用象形文字記载在东巴经书里的内容通过各种宗教仪式舞蹈表现出来,并以宗教仪式传承下来。这些仪式力图诠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纳西族先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祭天》、《祭风》、《祭署》、《祭丁巴什罗》、《祈寿》等是比较具有代表性仪式。
   祭天仪式是纳西族最重要的祭祀仪式,纳西人自称纳西祭天大,纳西是祭天的民族。每年春秋两季分别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在固定的祭天场举行。在祭天场中央竖立两棵黄栗树和一棵柏树,分别代表天父,天母和天舅,祭树下插大香,置供品,献牺牲品。由东巴祭司诵念东巴经《崇搬图》(人类迁徙记,即《创世纪》),缅怀祖先,歌颂英雄,赞美创造,用来传递历史,加强民族团结,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在祭天类中,很少有舞蹈,只吟唱颂词。
  祭署仪式及其舞蹈 纳西人于每年农历二月举行祭署仪式,纳西语称为“署古”。据东巴经记载,署和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署分管农耕畜牧。因人不断污染水源,毁坏森林和捕杀动物,导致署对人进行报复,使人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灾难。为向署表示人的过错,祈求免灾赐福,人类请丁巴什罗协调,建立了和谐相处的关系。祭司模拟一些驯服的动物的动作,背着彩羽、白灰篮子,在祈求的神像面前狂舞,跳得彩羽、白灰满天飞扬。
   祭风仪式及其舞蹈纳西语称为“海拉里肯”,目的在于超度殉情自杀和战争灾祸等非正常死亡者的亡灵。纳西族相信人死灵魂不死,非正常死亡的灵魂会被鬼魔所缠,变成恶鬼作祟于人,因而要由东巴祭司进行招魂,超度,安抚其亡灵。届时模仿神的坐骑跳白马舞、白牦牛舞、孔雀舞等舞蹈。白牦牛舞:成双舞蹈,可多人跳,向左迈两步,向四方各顶四次角,然后向基原地自转一圈,向右原地自转一圈。跳金色孔雀舞时,向前迈七步,向左原地自转一圈,向右原地自转一圈。手中板鼓、铃不停舞蹈,间或附有唱经。
   祭丁巴什罗仪式及其舞蹈纳西语称为“什罗务”。它是东巴祭司去世后举行一种开丧仪式,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悲壮。?届时在丧家屋内设神坛,持神象,置供桌,以铁犁铧代表居那若罗神山,设白牦牛、白马等神灵面偶,供酒茶等祭品。天井里置“标杆”,院内设鬼域、鬼寨,并从屋内灵柩前开始过院坝,至大门铺设神路图,表示亡灵将在东巴祭司的超度下顺着神路图达到祖先居住的天堂。
   开始表现丁巴什罗的母亲战胜恶鬼把他从腋下生出来,接着表现他学走路,和恶鬼斗争等情节。每一个情节有一套或几套完整的舞蹈动作、有固定的程式和规范,在高潮出现时,要有表现内容和对象性格特征的典型动作。如《优麻蹉》(护法神)舞,则多肃穆庄严、动作粗犷、目光有神、具有战斗性,多有找鬼、压鬼、杀鬼等动作等。表现女神跳动的舞则柔和优美,内在的韧性和呼吸等韵律比较突出,舞蹈者右手拿鼓、左手拿板铃,动物多为孔雀等,另有花舞、灯舞则更具有女性舞蹈的特色,动作优美,形式多变。
   “素祖”仪式及其舞蹈 是纳西族传统的结婚仪式,又称“抱麻抱”。纳西人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命神——素神。素神即供养在每个家庭的素篓里。在东巴的主持下,将新娘的素神从其家庭的素篓里请出来,迎进新郎家庭的素篓里,与新郎家庭的其他成员的素神结合为一集合体,从此永不分离。届时着宝蓝长衫的纳西老人,一声长啸,挎着纳西古琴,边弹边唱,接着一位中年男性,鼻吹长箫,嘴叼烟斗,鼻下箫声悠悠,嘴里青烟飘飘,既是艺术,又是特技,堪称纳西一绝。且六名黑衣金边女青年,红裙拖地,且唱且转圈招手,招出六名同样黑衣金边男青年,和女青年配对儿跳、拍、打、抱,且歌且舞。忽然女青年嗔怒推倒男青年,男青年单腿跪下,女坐男膝相亲相爱,最后以男抱女入场象征入洞房。
   祈寿仪式及其舞蹈 称为“汝众华”,是纳西族祈求风调雨顺,延年益寿的活动。是东巴教中最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仪式中除了布置神坛以外,最突出的是设一棵代表“迎华神”的华塔和一棵代表华神梯的柏树。主祭东巴为主祭人家迎华神,求寿缘、求神福泽。主祭朗声吟唱《迎神经》时,场面上跳起娱神的花舞、灯舞、白鹤舞等,鼓点缓慢,海螺号悠扬,给人以柔婉、典雅欢快、舒心恬静之感。同时还跳寓意福、禄、寿、喜之虎、鹤、鹿、羊舞。最后将酒、米撒向人群是仪式的最高潮。
  


  2.2.3东巴中还有一种专门记录舞谱的书,被称为《磋模》,对古代纳西族各种舞蹈的动律、造型、技巧等和配舞乐器及其用法,都准确无误地进行了归纳描述,是迄今国内仅见的用少数民族古文字书写的的舞蹈专著,它不仅总揽丽江纳西族古乐舞类别及跳法,综合编撰成体系,而且对舞的姿势、动律、场位、路线、动作、技巧及乐舞器用法等作了比较科学的记录,具有舞谱的特征。据我国著名舞蹈专家戴爱莲考证:丽江东巴舞谱在内容及历史年代方面,都超过了保存于西班牙的称为世界最早的舞谱。它所记录的舞蹈,有的已经趋于成熟化,如“罗什身世舞”“优麻擒敌舞”等,都带有情节和故事性,说明纳西族宗教舞蹈早已具有了戏剧性。
   综上所述,东巴舞蹈珍视传统并继承传统,博采众取,以极大的胸怀包罗万象,从对自然图腾崇拜,到生活的汲取,再到多元宗教、文化的融合,不断丰富自身的棱架,致使它能延续至今。为此,从这样一种通融的建构中表现出举世独一无二的特性:①原始继承性,它同所有民族一样,具有原始社会舞蹈的特性。②交融性,不仅体现了原始时期诗、歌、舞、乐为一体的特点,同时还把绘画、本民族的创世、发展史为一体,体现了“大家”之长。更有甚者,把儒、释、道之精长吸纳到本族之教、舞、人的发展中。经卷本身自是舞,经卷本身自是画,经卷本身自是史。③开放性,它并不故步自封,大胆的吸收众家之长,博采一切优秀文化之特点,为我所用。④和谐性、远见性,从其教义、舞蹈中,我们知道东巴教道教育本族世代子孙,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不能破坏现有的人与自然的平衡,同时又体现出了当今时代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东巴舞能唱响“活”之声——古韵,而经久不衰。
  
  3当前社会对“古韵神舞”的冲击,与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从以上对纳西民族民间舞蹈的探就中,我们认识到纳西舞蹈它以一定的规格世代相传,把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的信仰及宗教祭祀紧密结合,是一部活生生的“纪实史”。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古老、有举世价值的舞蹈文化遗产正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痛惜之余,我们又怎样在这样的流变中,重新关注、探索、研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3.1流变中的冲击
   3.1.1历史上各民族由于受着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制约,近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文明,使本民族的舞蹈具有相对独立性,仅在本民族中传承。舞蹈这种特定的身体语言仅限于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对其详实记录甚少,甚至流失,且民间舞蹈以具有即兴性,对其宗变已无法考证——这是通弊。对古舞的再现,无凝是创造者们对古舞的蛛丝马迹探就后的二度想象创造。东巴舞谱因为神秘,正是因为存在着一些不为今人的认知,而需要“编译”。这样流的失存在于一切民族中,就象现在我们无法逼真再现“霓裳羽衣舞”。
  3.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通过现代荧屏技术、电声技术等现代传媒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人们的唯一娱乐方式,特别是年青人尤为突出。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因素的磨擦,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得本民族舞蹈流失。从丽江市白沙、巨甸、维西等地了解到,由于东巴舞属宗教祭祀舞蹈仅限于祭祀仪式中,而无法在广大世俗民众中传播,且年青一代无视这样的程式传统,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它的流经变逝岌岌可危。
  3.2保护的价值
   3.2.1研究价值
   舞蹈来源于社会生活。东巴文化的重要价值在于她是一种仍活着的古文化,是研究纳西族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是记述纳西民族的一部社会发展史。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的东巴经文典籍,多达2万多册、1500多种,其内容有哲学、历史、宗教、医学、音乐、绘画、舞蹈艺术等,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从所周知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演绎了纳西族这部古老悠久历史纵集,而堪称“活”,故而清晰地为研究者们创造了一条研究探就纳西族历史便捷之路,而具学术研究价值。
   3.2.2增强民族内聚力,构建和谐家园
   我们知道舞蹈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劲。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文化,就要有坚定的民族意识,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都团结起来,为民族的兴旺发展而努力,纳西族的舞蹈文化体现了这种思想。东巴经语“兄弟团结敌人惧,姊妹协力待客好”,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反映。石裕祖教师曾指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重要战略措施,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一个更有作为的精神文明平台 。”
  3.3纳西族舞蹈传承、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舞蹈作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切上层建筑的特征,民族的、大众的、人民的、科学的文化才是永恒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必需兼容并蓄,构建出和谒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高扬。
   3.3.1政府大力支持,繁荣民族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的瑰宝,要真正把“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落实到实处,必须突出政府的先导作用。只有政府才能促使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聚结共议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之路。在丽江市委工作报告中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思路,具有前瞻性。据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席介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博物馆现收藏了12000多件文物,多年来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东巴文化,宣传丽江立下了汗马功劳。1998年丽江县人民政府将塔城、鲁甸等6个较好地保存着纳西族传统民风民俗的乡镇划定为第一批“东巴文化原始生态保护区”。政府经常利用节庆日,进行规模性的社区文化艺术展演,宣扬民族精魂,发展民族文化。
   3.3.2艺人传承、学校教育,后继有人
   为了更好地抢救和保护纳西族舞蹈文化,在广泛民族地域空间里做好传承工作。据云南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丽江城乡共有14个东巴文化传习机构,约有千名年轻人正在这些传习机构里学习东巴文化知识。在市教委的倡导下,在有条件的学校相继推行具有纳西民族舞蹈的健身操,组建传习东巴舞队,如大研中心完小,黄山小学、新闻小学等。
   3.3.3加强学术促研,扩大民族文化影响
   最早把纳西族东巴文化公诸于世的是法国人泰伦.拉科佩伦,他所编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一书,于1894年在伦敦出版。美国的学者洛克写下的《古纳西王国》和俄国学者顾彼德的《被遗忘的王国》则是影响力最深刻的。
   由于东巴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为扩大丽江影响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先后有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近年来丽江加大了对当地优势文化资源--东巴文化的研究开发工作,在抢救、整理民族民间文化以及课题研究、对外学术流、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促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
   3.3.4搭建产业文化,创新、打造民族精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葆微生机的源。丽江十年来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先导战略,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内涵,走出了一条以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全面带动全市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成功之路。從《纳西古乐》到《丽水金沙》、《蓝月亮》再到《映象丽江》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精品,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被称为“民族文化和旅游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以“世界文化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从一个过去不为人知的边陲小镇,到一获得多项殊荣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4 结语
  
   在聆听了这纳西古韵后;在欣赏了这支东巴神舞后;在一个古老民族的感召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文明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体会到一个民族绽放千年的绚丽。我们无比折服的心灵,在不断的催促着将这神韵传承、发扬。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2] 汪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3] 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 李群育.新编丽江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4 月第一版.
  [5] 张兴荣.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6] 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所.云南民族舞蹈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6 月第一版.
  [7] 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8] 赵世红,和品正.东巴艺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9]??王文学.民族文化与丽江未来发展.丽江日报,2007年3月.
  [10] 戈阿干.东巴神系与东巴舞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1] 和力民.论东巴文化在古代纳西族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东巴文化研究所论文选集.2005.
  [12]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二期.
  [13]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编撰委员会.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云南人民出版,2001年.?
  [14] 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2006年12月.
  [15] l图片来自:丽江玉水寨杨德筠.纳西族东巴舞谱图.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综合素质高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才。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均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东北大学自建校之初便设有机械工学系,1993年7月成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其中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它是1998年学校隶
期刊
“父亲是地道朴实的农民,没有上过一天学,除自己的名字外,再不认识其他汉字。然而,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却是从他长满胡渣的口中说出,深深铭刻进我的心里,比如这一句:及不犯错误是猪,犯错误不改是死猪!  “那时他把我横抱在膝盖上,一只手扒下我的裤子.另一只手拿着竹鞭狠狠地抽着我的屁股,一边撼一边用这句话大声训斥着我,因为我又一次在放学路上同邻居家的小朋友打架晚归。时隔多年,屁股上的伤疤早就好了,但心里却一
期刊
2012年6月7日,高考语文刚一考完,网站、微博短信里,高考作文题目就开始传播,紧接着是不断地辟谣、更新,再之后就是处处可闻的议论、评说、惊诧、嗟叹……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广受大众关注,可能源于两种厚望:一是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作文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窗口,人们通过议论作文题目寄托对社会的厚望;二是对教育教学的关注,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评说作文题目表达对教育的厚望。  但是,这只是美好的愿
期刊
【摘要】CAD/CAE可以形象化地显示设计、分析、优化这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将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介绍了CAD/CAE技术在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与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相比较,突出了CAD/CAE技术在实践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的营销人才,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以《现代推销技术》课程为例,总结和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重点是“项目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及该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为在营销专业其他课程中推广“项目教学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推销技术;项
期刊
【摘 要】言传身教是古今教育家总结出来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美术教学中这种方式体现的尤为突出,它对教育者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美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美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笔一画,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美术教师学识广博、品德高尚、谈吐得体,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则对学生有着巨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学生的典范。   【关键词】品德;修养 ;情感;方
期刊
Abstract:Individualism is the very core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the main value in America.We can say that individualism has been influencing all the fields of politics,economics and society,even the c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SERVICE”理念的内涵,阐述了在高校图书馆树立“SERVICE”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围绕树立“SERVICE”理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SERVICE,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C2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1 “S
期刊
买买提衣明·买买提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叶尔兰·泰来提 买尔瓦依提·艾则孜 布帕提麦·阿布力米提 热比亚木·买买提 马力亚穆·麦麦提艾力      【摘 要】 绿洲内陆河流域由于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多次相互转化以及生态系统完全受水约束的特点,其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应以生态水文学为基础。本文阐述了策勒县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在自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生态的水热平衡原理计算得出了策勒县绿洲合
期刊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自身具备的条件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要以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特色、以师资队伍为重点,进行专业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C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000-00      专业设置既是每一个学校的个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