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了黄河故道果区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包括腐烂病、褐斑病、炭疽菌叶枯病、山楂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分析苹果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地区苹果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对策;黄河故道果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44-02
在黄河故道地区,近年由于受栽培管理、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较往年有所变化,根据调查,当前在该地区发生的苹果病虫害主要有腐烂病、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山楂红蜘蛛和二斑叶螨等;以前的果实轮纹病、炭疽病、食心虫等不再作为防治重点;防治措施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 黄河故道果区苹果重点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1.1 腐烂病
1.1.1 发病规律。腐烂病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及孢子角在树皮下或残体上越冬,侵入部位主要是各类伤口,如叶痕、皮孔、果柄痕、剪口、锯口等,田间果柄痕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叶痕、皮孔。每年有1次侵染高峰和2次发病高峰。8—9月,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扩散繁殖,树体消耗营养多,抗病力弱,是最易侵染的时期,病菌侵染后,潜伏危害,11月落叶后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在春季3—4月会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
1.1.2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改善栽培条件,增强苹果树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是基本的防病措施。凡是能促进苹果树生长发育,有利于优质丰产稳产和提高抗寒力的栽培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抗病力。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控制负载,防止出现大小年。防止冻害,树干涂白防冻害、日烧,配方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2份、动物油0.2份、水36份。减少伤口,避免过度修剪,伤口涂漆,防止春旱及秋季积水。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及时治疗病疤。刮治和划治,易重犯病的原因是木质部带菌,在木质部中可存活5年,前3年致病性强,因此刮治和涂治要深达木质部1.5 cm,并连续进行3~5年。彻底刮净病部组织,在其周围刮去0.5 cm好皮,病皮要烧毁或深埋[1]。刮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倍、5%菌毒清50~100倍液、腐必清2倍液、843康复剂、3.3%腐殖酸钠·Cu水剂、腐迪、农抗120 50倍液等药剂涂干。食用碱按1∶5的比例配成碱水溶液、蒜泥等。在春季可用抹泥法,把泥土抹于病斑上,厚3~5 cm,然后用塑料布扎住,可使病菌失去活性。此法有一定作用,但不彻底。此外,对病疤前后进行桥接或脚接,可恢复树势。
1.2 褐斑病
1.2.1 发生规律。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上的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片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为主,有侵染循环。幼叶有自发抗性,出现枯斑不再扩大。金帅、红星、元帅苹果易感病,富士苹果较轻。在5—6月降雨多,发病早而重,7—8月高温多雨,病害大流行。5—6月潜育期15~31 d,7月上旬至8月上旬潜育期为8~14 d,最短3 d。从发病到落叶,一般为13~55 d。
1.2.2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合理修剪,通风透光。清理病源:清扫落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 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喷3次药剂,一般选用波尔多液、多宁(铜制剂、套袋果可用多宁600~700倍液)、戊唑醇、络合态代森锰锌、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防治。
1.3 炭疽菌叶枯病
1.3.1 发生规律。主要在降雨期间侵染发病,侵染发病需要较高的温度,病菌侵染后潜育期短,发病急,该病能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对苹果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特别是对金冠、秦冠、嘎拉、乔纳金等4个品种造成毁灭性灾害。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叶枯病发生在7—8月高温高湿雨季,连续阴雨天气转晴后易发病,发生流行速度极快,雨后2~3 d可使全树叶片干枯。该病危害叶片,造成全树叶片脱落;危害果实,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在精细管理的果园,尤其是8月中旬以前喷波尔多液3次的果园发生较轻或不发生,在粗放管理或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生较重。
1.3.2 防治措施。阻止病菌傳播扩散,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发病果园外调接穗、苗木和病果,以防止病菌向外传播扩散。苹果萌芽前,喷施硫酸铜液100~200倍或其他杀灭性较强的铲除剂1次,铲除在枝条和休眠芽上越冬的病菌。定期喷药保护。从5月下旬开始,交替喷施波尔多液和代森锰锌,每10~15 d喷1次,保证每次出现超过2 d的连续阴雨前,叶面和枝条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中。提前或补喷药剂。7—9月雨季,根据天气预报,如果上次喷药后7 d左右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要在降雨前喷药保护,如果降雨前没有及时喷药,可在连续阴雨间歇期补喷代森锰锌或波尔多液。加强农业防治。在雨季来临前要整修排水设施,保证能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密闭果园要加强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病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落叶,带出园外灭菌处理,树体喷药杀菌。及早摘除病果,避免过多消耗树体营养,加强中耕和施肥管理,提高花芽质量,力争翌年仍有较高的产量[2]。
1.4 山楂红蜘蛛
1.4.1 发生规律。1年发生7~9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裂缝、老翘皮下越冬,没有翘皮幼树,在根茎周围土壤缝隙内、落叶下、杂草丛间的土表下越冬。苹果花芽膨大时,气温11~12 ℃开始活动,砀山酥梨落花后,苹果花序分离期(4月15日前后)为出蛰盛期。出蛰后先在芽上危害,以后再转到叶上危害,此期出蛰成螨多集中在内膛枝组叶片上,整个出蛰期长达40 d。为害叶片7~8 d后开始产卵,苹果盛花期前后是产卵盛期。每雌产卵60~90粒,最多140粒。落花后10 d左右为卵孵化盛期,第1代红蜘蛛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发育加快,螨口密度逐渐上升。从5月下旬起种群数量剧增,麦收以前处于虫口密度积累阶段,麦收以后,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形成全年发病高峰。进入8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秋雨增多,螨口密度明显下降。9—10月出现大量越冬雌成螨[3]。 1.4.2 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刮树皮,8月下旬开始树干绑草把,诱集越冬翅成螨,发芽前烧掉。化学防治:抓住越冬翅成虫出蛰盛期(花序分离期)、第1代卵和幼若螨发生期(花后10 d左右)、麦前(6月上旬)、麦后(7—8月)根据情况酌情用约。用药种类:20%螨死净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5%尼索郎乳油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
1.5 二斑叶螨
1.5.1 发生规律。1年发生9~10代,以少数雌成螨在枝干老翘皮、裂缝中、树体根颈处越冬,多数在杂草根部及落叶下、土缝等处越冬。萌芽期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树下地面越冬雌成螨出蛰先在杂草上取食,近麦收时才上树危害。树上越冬雌成螨,先在树冠内膛取食为害、产卵繁殖,6月下旬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受害叶片布满丝网,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7—8月危害最重,9月底虫量逐渐降低,10月中下旬开始相继越冬。该螨发育历期短,6月以后,繁殖加快,一般8~12 d完成1代,每雌成虫产卵50~100粒,最多210粒。该螨抗药性强,一般杀螨剂难以控制危害。
1.5.2 防控措施。农业防治。一般采用刮树皮、绑草把等方法。化学防治:在6月单叶有活动虫4~5头时,淋洗式喷洒高效选择性杀螨剂,如1.8%齐螨素乳油4 000倍液,20%三唑锡胶悬剂1 500倍液等,15 d左右再喷1次。
2 苹果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最近几年苹果价格低,果树管理者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再加上果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苹果套袋后,就进入保险箱,后期喷药跟不上。二是果园密度大,树体通风透光不良,造成果园湿度大,有利于多种病害发生和蔓延。三是防治手段单一,综合防治能力差。四是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五是农药选择不合理,在病害防治中过分重视治疗剂效果,忽视保护剂作用。治疗剂连续使用次数太多,使许多病害对农药产生抗性,效果不显著。六是7—8月阴雨天多,果园湿度大,喷药间隔时间过长,利于各种病害传播。七是由于环剥较重,树势衰弱或果树负载量过大,个别果园腐烂病严重发生。八是由于偏施氮肥,而有机肥施用較少,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生理性病害进一步加重。目前,缺钙、锌、铁现象较为普遍。
3 防治对策
大力推广以套袋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果树的栽培管理,提倡配方施肥,合理负载,重视苹果夏剪,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减少病虫果,增加优质苹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视前期防治,压低虫口密度,防止病菌大量侵入[4]。提倡以主要病虫防治为主,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害,如黑痘病、红蜘蛛,个别果园发生严重,要有针对性地防治,交替使用农药,防止农药产生抗性,雨前喷保护剂,雨后喷治疗剂。幼果期不用或少用油乳剂高渗剂和容易刺激果面的农药。落花后35 d左右,若有冻害多雨、高温天气,幼果容易产生果锈,若喷斗压力过大或虫害严重可加重果锈发生。幼果期要重视补充优质钙肥。推广苹果优质抗病新品种,更新老果园易感叶枯病品种,对郁蔽果园进行改造。
4 参考文献
[1] 郭文杰,王俊文.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19.
[2] 安必益,张仁,马永华.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现代种业,2009(6):35-36.
[3] 王海燕,孔建.河南省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现状[J].河南农业科学,2001(4):25-26.
[4] 张子维,林静.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中国果树,2005(2):45-47.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对策;黄河故道果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44-02
在黄河故道地区,近年由于受栽培管理、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较往年有所变化,根据调查,当前在该地区发生的苹果病虫害主要有腐烂病、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山楂红蜘蛛和二斑叶螨等;以前的果实轮纹病、炭疽病、食心虫等不再作为防治重点;防治措施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 黄河故道果区苹果重点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1.1 腐烂病
1.1.1 发病规律。腐烂病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及孢子角在树皮下或残体上越冬,侵入部位主要是各类伤口,如叶痕、皮孔、果柄痕、剪口、锯口等,田间果柄痕带菌率最高,其次是叶痕、皮孔。每年有1次侵染高峰和2次发病高峰。8—9月,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扩散繁殖,树体消耗营养多,抗病力弱,是最易侵染的时期,病菌侵染后,潜伏危害,11月落叶后出现第1次发病高峰,在春季3—4月会出现第2次发病高峰。
1.1.2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改善栽培条件,增强苹果树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是基本的防病措施。凡是能促进苹果树生长发育,有利于优质丰产稳产和提高抗寒力的栽培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抗病力。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控制负载,防止出现大小年。防止冻害,树干涂白防冻害、日烧,配方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2份、动物油0.2份、水36份。减少伤口,避免过度修剪,伤口涂漆,防止春旱及秋季积水。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及时治疗病疤。刮治和划治,易重犯病的原因是木质部带菌,在木质部中可存活5年,前3年致病性强,因此刮治和涂治要深达木质部1.5 cm,并连续进行3~5年。彻底刮净病部组织,在其周围刮去0.5 cm好皮,病皮要烧毁或深埋[1]。刮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倍、5%菌毒清50~100倍液、腐必清2倍液、843康复剂、3.3%腐殖酸钠·Cu水剂、腐迪、农抗120 50倍液等药剂涂干。食用碱按1∶5的比例配成碱水溶液、蒜泥等。在春季可用抹泥法,把泥土抹于病斑上,厚3~5 cm,然后用塑料布扎住,可使病菌失去活性。此法有一定作用,但不彻底。此外,对病疤前后进行桥接或脚接,可恢复树势。
1.2 褐斑病
1.2.1 发生规律。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上的病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片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为主,有侵染循环。幼叶有自发抗性,出现枯斑不再扩大。金帅、红星、元帅苹果易感病,富士苹果较轻。在5—6月降雨多,发病早而重,7—8月高温多雨,病害大流行。5—6月潜育期15~31 d,7月上旬至8月上旬潜育期为8~14 d,最短3 d。从发病到落叶,一般为13~55 d。
1.2.2 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合理修剪,通风透光。清理病源:清扫落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 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喷3次药剂,一般选用波尔多液、多宁(铜制剂、套袋果可用多宁600~700倍液)、戊唑醇、络合态代森锰锌、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防治。
1.3 炭疽菌叶枯病
1.3.1 发生规律。主要在降雨期间侵染发病,侵染发病需要较高的温度,病菌侵染后潜育期短,发病急,该病能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对苹果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特别是对金冠、秦冠、嘎拉、乔纳金等4个品种造成毁灭性灾害。在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叶枯病发生在7—8月高温高湿雨季,连续阴雨天气转晴后易发病,发生流行速度极快,雨后2~3 d可使全树叶片干枯。该病危害叶片,造成全树叶片脱落;危害果实,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在精细管理的果园,尤其是8月中旬以前喷波尔多液3次的果园发生较轻或不发生,在粗放管理或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生较重。
1.3.2 防治措施。阻止病菌傳播扩散,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发病果园外调接穗、苗木和病果,以防止病菌向外传播扩散。苹果萌芽前,喷施硫酸铜液100~200倍或其他杀灭性较强的铲除剂1次,铲除在枝条和休眠芽上越冬的病菌。定期喷药保护。从5月下旬开始,交替喷施波尔多液和代森锰锌,每10~15 d喷1次,保证每次出现超过2 d的连续阴雨前,叶面和枝条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中。提前或补喷药剂。7—9月雨季,根据天气预报,如果上次喷药后7 d左右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要在降雨前喷药保护,如果降雨前没有及时喷药,可在连续阴雨间歇期补喷代森锰锌或波尔多液。加强农业防治。在雨季来临前要整修排水设施,保证能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密闭果园要加强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病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落叶,带出园外灭菌处理,树体喷药杀菌。及早摘除病果,避免过多消耗树体营养,加强中耕和施肥管理,提高花芽质量,力争翌年仍有较高的产量[2]。
1.4 山楂红蜘蛛
1.4.1 发生规律。1年发生7~9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裂缝、老翘皮下越冬,没有翘皮幼树,在根茎周围土壤缝隙内、落叶下、杂草丛间的土表下越冬。苹果花芽膨大时,气温11~12 ℃开始活动,砀山酥梨落花后,苹果花序分离期(4月15日前后)为出蛰盛期。出蛰后先在芽上危害,以后再转到叶上危害,此期出蛰成螨多集中在内膛枝组叶片上,整个出蛰期长达40 d。为害叶片7~8 d后开始产卵,苹果盛花期前后是产卵盛期。每雌产卵60~90粒,最多140粒。落花后10 d左右为卵孵化盛期,第1代红蜘蛛发生比较整齐。第2代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发育加快,螨口密度逐渐上升。从5月下旬起种群数量剧增,麦收以前处于虫口密度积累阶段,麦收以后,虫口密度急剧增加,形成全年发病高峰。进入8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秋雨增多,螨口密度明显下降。9—10月出现大量越冬雌成螨[3]。 1.4.2 防治措施。人工防治:刮树皮,8月下旬开始树干绑草把,诱集越冬翅成螨,发芽前烧掉。化学防治:抓住越冬翅成虫出蛰盛期(花序分离期)、第1代卵和幼若螨发生期(花后10 d左右)、麦前(6月上旬)、麦后(7—8月)根据情况酌情用约。用药种类:20%螨死净悬浮剂2 000~2 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5%尼索郎乳油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
1.5 二斑叶螨
1.5.1 发生规律。1年发生9~10代,以少数雌成螨在枝干老翘皮、裂缝中、树体根颈处越冬,多数在杂草根部及落叶下、土缝等处越冬。萌芽期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树下地面越冬雌成螨出蛰先在杂草上取食,近麦收时才上树危害。树上越冬雌成螨,先在树冠内膛取食为害、产卵繁殖,6月下旬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受害叶片布满丝网,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7—8月危害最重,9月底虫量逐渐降低,10月中下旬开始相继越冬。该螨发育历期短,6月以后,繁殖加快,一般8~12 d完成1代,每雌成虫产卵50~100粒,最多210粒。该螨抗药性强,一般杀螨剂难以控制危害。
1.5.2 防控措施。农业防治。一般采用刮树皮、绑草把等方法。化学防治:在6月单叶有活动虫4~5头时,淋洗式喷洒高效选择性杀螨剂,如1.8%齐螨素乳油4 000倍液,20%三唑锡胶悬剂1 500倍液等,15 d左右再喷1次。
2 苹果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最近几年苹果价格低,果树管理者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再加上果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苹果套袋后,就进入保险箱,后期喷药跟不上。二是果园密度大,树体通风透光不良,造成果园湿度大,有利于多种病害发生和蔓延。三是防治手段单一,综合防治能力差。四是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五是农药选择不合理,在病害防治中过分重视治疗剂效果,忽视保护剂作用。治疗剂连续使用次数太多,使许多病害对农药产生抗性,效果不显著。六是7—8月阴雨天多,果园湿度大,喷药间隔时间过长,利于各种病害传播。七是由于环剥较重,树势衰弱或果树负载量过大,个别果园腐烂病严重发生。八是由于偏施氮肥,而有机肥施用較少,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生理性病害进一步加重。目前,缺钙、锌、铁现象较为普遍。
3 防治对策
大力推广以套袋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果树的栽培管理,提倡配方施肥,合理负载,重视苹果夏剪,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减少病虫果,增加优质苹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视前期防治,压低虫口密度,防止病菌大量侵入[4]。提倡以主要病虫防治为主,同时兼治其他病虫害,如黑痘病、红蜘蛛,个别果园发生严重,要有针对性地防治,交替使用农药,防止农药产生抗性,雨前喷保护剂,雨后喷治疗剂。幼果期不用或少用油乳剂高渗剂和容易刺激果面的农药。落花后35 d左右,若有冻害多雨、高温天气,幼果容易产生果锈,若喷斗压力过大或虫害严重可加重果锈发生。幼果期要重视补充优质钙肥。推广苹果优质抗病新品种,更新老果园易感叶枯病品种,对郁蔽果园进行改造。
4 参考文献
[1] 郭文杰,王俊文.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19.
[2] 安必益,张仁,马永华.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现代种业,2009(6):35-36.
[3] 王海燕,孔建.河南省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现状[J].河南农业科学,2001(4):25-26.
[4] 张子维,林静.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中国果树,2005(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