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不会主动求助或者虽然求助却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因而最终把事情搞砸或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回看一下,怎样的方式容易把孩子养成不懂得求助的人。
孩子坐在餐桌上,大声喊:“我饿了!” ,立刻有人把饭菜盛好喂到嘴边。在玩的时候,大声喊:“我渴了!”于是有人立刻把水递到了嘴边喝上。
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孩子大哭。立刻有人过来把孩子抱在怀里,被抢的玩具也大人送回来。妈妈觉得自己孩子总是受欺负,带着孩子远离,再也不和那个孩子玩。
叫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或者是其他的事情,孩子说“我不会穿”“我不会做”,最后,还是大人给穿上、大人给做了。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只要用妈妈最受不了的那种哭声大哭,一边喊“我就要!”,然后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家里,只要一喊一哭,肯定会得到所有人的关注和满足,有时候都不需要表达自己的需求,就会有人来把事情解决了。甚至有人说,妈妈或家人都太懂孩子了,孩子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但是,等孩子上了学,到了社会,哭喊是没有用的。
那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正常情况下,我们求助的时候必须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困难,或者是需要别人怎样的帮助。有效的求助表达出来,一般会遵循这样一个顺序:感觉到自己的需求,然后向别人表达需求,再请求帮助。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会孩子说“请帮我……”
不能在孩子哭的时候立刻就帮孩子把事情做了,得留一个空间,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向你请求帮助。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我们就得想想,怎样能给孩子建构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餐桌上孩子够不着饭菜,向大家喊“我要吃排骨”,这时可以示范给孩子,教给孩子合适的语言,“你可以说请帮我把排骨传过来”;当孩子渴了,说:“我要喝水!”妈妈要对孩子说:“你可以说‘妈妈,请帮我把水杯传过来。’”孩子每天吃饭都可以练习“请帮我……”这个句式,慢慢就习得了。
在孩子表达了求助需求之后,也不要立刻就帮孩子解决掉麻烦
这个帮助的度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完全帮助,还是帮一半,或是假装帮助,其实在让孩子自己尝试完成。
家长一定要管着自己随时随地服务孩子的习惯,收着自己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冲动。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求助,在其心智结构中建构起来“在能自己解决问题时可以积极解决问题,在无助时知道怎样求助他人”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回看一下,怎样的方式容易把孩子养成不懂得求助的人。
孩子坐在餐桌上,大声喊:“我饿了!” ,立刻有人把饭菜盛好喂到嘴边。在玩的时候,大声喊:“我渴了!”于是有人立刻把水递到了嘴边喝上。
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孩子大哭。立刻有人过来把孩子抱在怀里,被抢的玩具也大人送回来。妈妈觉得自己孩子总是受欺负,带着孩子远离,再也不和那个孩子玩。
叫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或者是其他的事情,孩子说“我不会穿”“我不会做”,最后,还是大人给穿上、大人给做了。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只要用妈妈最受不了的那种哭声大哭,一边喊“我就要!”,然后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家里,只要一喊一哭,肯定会得到所有人的关注和满足,有时候都不需要表达自己的需求,就会有人来把事情解决了。甚至有人说,妈妈或家人都太懂孩子了,孩子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但是,等孩子上了学,到了社会,哭喊是没有用的。
那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正常情况下,我们求助的时候必须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困难,或者是需要别人怎样的帮助。有效的求助表达出来,一般会遵循这样一个顺序:感觉到自己的需求,然后向别人表达需求,再请求帮助。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会孩子说“请帮我……”
不能在孩子哭的时候立刻就帮孩子把事情做了,得留一个空间,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向你请求帮助。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时只会哭,我们就得想想,怎样能给孩子建构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餐桌上孩子够不着饭菜,向大家喊“我要吃排骨”,这时可以示范给孩子,教给孩子合适的语言,“你可以说请帮我把排骨传过来”;当孩子渴了,说:“我要喝水!”妈妈要对孩子说:“你可以说‘妈妈,请帮我把水杯传过来。’”孩子每天吃饭都可以练习“请帮我……”这个句式,慢慢就习得了。
在孩子表达了求助需求之后,也不要立刻就帮孩子解决掉麻烦
这个帮助的度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完全帮助,还是帮一半,或是假装帮助,其实在让孩子自己尝试完成。
家长一定要管着自己随时随地服务孩子的习惯,收着自己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冲动。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求助,在其心智结构中建构起来“在能自己解决问题时可以积极解决问题,在无助时知道怎样求助他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