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不可模仿的林风眠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三条脉络清晰可见:一条是以张大千领衔的传统派画家,代表画家还有吴湖帆、溥儒、贺天健、郑午昌,稍后有陆俨少、谢稚柳等;第二条为民间派画家,代表画家为齐白石,还有陈子庄等;第三条为海归派画家,代表画家为林风眠和徐悲鸿,这一路有影响的画家尚有刘海粟、高剑父、高奇峰、陶冷月等。不过海归派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和成就的当推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是一位与20世纪同龄的画家,有“现代绘画之父”之称。原名林风鸣,广东梅县人。出身于石匠家庭,是做石匠的祖父和做画师的父亲给他最早的艺术熏陶。15岁时考取了省立梅州中学,在此期间,他和好友林文铮、李金友等一起组织了一个“探骊诗社”,切磋诗艺,并任副社长。17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就读于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曾进入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哥罗孟画室,以《摸索》和《生之欲望》两件作品入选秋季沙龙。他还组织了“海外艺术运动社”,兼任社长,主持中国在斯特拉斯堡和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赢得荣誉。1925年留学回来后,应蔡元培之聘先后任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和西湖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之职,在他主持艺专期间,学校出现了“一八艺社”等重要团体,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罗工柳等,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一时期他创作的国画《生之欲》,画中四只老虎,两大两幼,并吸收了岭南画派的表现手法,这幅画被送往巴黎参加万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成为他从油画向国画的转折点。1929年4月林的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还主持“西湖博览会艺术馆”筹备工作。解放后定居上海,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文革”期间被莫须有的罪名打成“黑画家”,许多作品被毁,林风眠也被送入牛棚牢房,1972年底获释。1973年他的作品《山区》受到批判,被定为“黑画”,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寓居香港。1979年应法国之邀举行个人画展,以后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受到极大欢迎。1988年应邀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林风眠九十回顾展”,同时,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林风眠艺术研讨会”,中国美术馆举行了“林风眠画展”,1991年在香港病逝。著有《艺术丛论》、《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林风眠画选》等。
  林风眠是中西结合的探索者和成功者,早年曾留学法国,眼界开阔,胸怀宽广,能容纳各种绘画的流派。早在1924年就提出把东方传统艺术与西方新风格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他认为,中西艺术,前者侧重于情感抒发,后者偏重于理性刻画,两者可以互补兼得而求平稳。尤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现代两所国立艺术学府的执掌者,他提出的“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院宗旨影响巨大。在教学中主张兼收并蓄,中西并存。据林先生回忆,1926年在北平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期间,曾想请民间画家齐白石到艺专任教,结果校内一群国画教师反对说,如果齐先生从前门进校,他们就从后门出去。可见当时林先生对传统中国画的重视。
  林风眠在数十年的探索中,创造出“林风眠格体”,其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林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他的画形式上是西画,但它表现的是中国画的意境。在林的作品中,大多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意境。20世纪70年代林风眠曾精心创作过一幅《荷塘芦雁》,尺寸70×32.5厘米,可以说是林氏代表作之一。
  2.在林风眠创作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常见的绘画题材有仕女、荷花、芦雁、风景、盆花、白鹭、裸女、京剧人物等。其中他把西画常用的静物、裸女、风景引入中国画,丰富了中国画的内容,令读者耳目一新。
  3.构图独具个性。林的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尤难能可贵的是,林风眠晚年一改他惯用的方形布阵,而是把两个正方形并列成一幅宽银幕式的,画幅大多在80×150厘米之间,一改过去那优雅而秀丽的画风,用色更加泼辣、浓重、轻松、柔美,流畅的线条少见了,更多的则是直线、折线、粗犷的线。他把色与线、块与面纵横交错,相互碰撞,演奏了一曲雄壮的交响乐。从中可以看出林风眠为中国画的变革作出杰出的贡献。
  4.色彩强烈。林风眠用色善于将水彩、水粉、积墨一并使用,使色调沉稳和谐。2004年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曾有一件林风眠晚年创作的《四美图》,四位东方美女站在美丽的屏风前亭亭玉立,将仕女含蓄温柔的特性表现得完美无缺,另外四位仕女的著装颜色各具特色,有粉红色、紫色、绿色、黄色。从画上可以看出,他运用西画色彩的技巧,加上中国画的水墨效果,将画面的冷暖对比、明度对比处理得出神入化,在色彩斑驳中富有墨韵。
  5.物象变形夸张。所绘人物、仕女、动物等有弧曲之美的形象,林风眠一生创作过许多幅仕女作品,但创作手法各异,他笔下的仕女,比例得当,形象秀美,或抚琴、或吹箫、或执扇、或弄花、或散步,在轻烟细柳般的闲淡优雅之中,又隐隐有一种寂寥惆怅之感,让人过目不忘。至于林风眠的动物画,同样魅力十足,他的《白鹭》,造型夸张、优美,意境宁静,笔墨简洁,极为耐看。
  6.林风眠的作品从不题诗于画,没有标题。但是观者一望便知,并充满着诗情画意。有人形容林的作品是一篇优美散文诗,让人过目难忘,记忆犹新。代表作有《生之欲》、《探索》、《人道》、《人类的历史》、《五美图》、《荷塘芦雁》、《京剧人物》等。
  对林风眠的艺术,程十发评价相当经典,他说:“他的艺术思想是活跃的,这种活跃思想并不是投人所好的见风使舵,不是纷杂无序的人云亦云,不是毫无见地的批发转售,而是真知灼见的熟虑深思。”“他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这种辉煌成就源于他伟大的创造性,他艺术里有着难以拆解的东方情结,有着殊途同归的神奇感悟,有着舍我其谁的典型风格。”
  林风眠的存世作品很少,尤其是油画实属凤毛麟角,至于赝品,在市场上相比徐悲鸿等名家要少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真迹在“文革”时期被林风眠大量毁掉,赝品少主要是林风眠作品不易造假。因为林风眠的作品大多为中西糅合,创作融浓丽的彩色于水墨之中,突出了人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新鲜感、质量感,赝品一般色彩不协调、不鲜亮,还有是作伪者用色没有章法,反复堆涂,使色彩变得更脏。至于林的线条往往果断、疾速、遒劲,显示一种独立的个性,赝品的线条则不够流畅。
  今天,越来越多的藏家认识到:拥有林风眠的作品尤其精品是一种荣耀、品位、身价。这不仅是因为林风眠在中西结合的探索上有独特的贡献及在中国美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主要是他的存世作品尤其是油画存量凤毛麟角。笔者认为,不论从中国美术史的地位讲,还是从艺术成就看,林风眠的艺术并不在齐白石、傅抱石之下。故后市林风眠的作品仍会成为最热门的收藏品。■
  
  编辑:陈畅鸣[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9月的银行间资金市场继续保持着充裕的流动性,大机构利率联盟终难敌各自资金运用的压力而不攻自破,由此回购市场利率一路阴跌不止。国庆长假前,央行基础货币回笼力度略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