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课堂话语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话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表现自己,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话语;表现;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51-01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架起“教”與“学”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激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由此可见,教师的话语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1.基于课堂观察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几点认识
一段时间,无论在其他班级听课观摩,还是在自己班里或借班上课,我都比较注意观察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情况。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表现的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教师提问后,只有“少数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做听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望减少,致使课堂气氛沉寂,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 教师话语缺少启发性
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话语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就观察的情况来看,教师通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做简单的点评:“你说的很好,请坐。”或者:“你的回答不太准确,谁来补充?”这样模糊的话语,让学生不知道后面应该怎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造成课堂上没有学生举手的现象,课堂气氛随之冷却。
(2)教师话语缺少规范性
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会有很多,规范缜密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就笔者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师对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对先提什么问题,再提什么问题,都缺少缜密规范的思考。
2.基于课堂观察对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几点尝试
(1)适时点评,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这种交流大多是通过对话进行的。一次语文课,赏析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师生正为“推”“敲”两字哪一个更好而争论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我灵机一动没有批评那位学生,而是即兴开导:“同学们,这句诗还可以提供两个动词供大家推敲:‘撞’或‘踹’,如何?”有学生说:“‘推’可表现孤僧步月归寺,独往独来、自在无碍的胸襟气度。”有学生说:“‘敲’能够以静衬动,扣住了诗题中的‘幽’字。”有学生说:“用‘推’或‘敲’都有道理,但无论如何不能用‘撞’或‘踹’。否则,那来访者就不是一位诗僧,而是那位大吼大叫、粗鲁狂悍花和尚鲁智深了。”“哗……”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掌声,那位迟到的学生也大笑起来。用动词替换的方式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来评价,非但没有中断课堂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又让迟到的学生领悟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课堂顿时生动活泼起来,每个学生趣味盎然,参与热情高涨。
(2)缜密授业,规范如木
王安石说:“词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取之不固。”规范性是语文教师课堂话语的第一要素。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话语的规范性除了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规范外,更要注重授课过程中的问答话语、解说话语的缜密规范。
笔者在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刚进入质疑探究环节,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围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展开,文中的“发愤”可以换成“发奋”吗?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高涨,经过翻阅资料、细读课文、认真讨论、发言及补充后发现:两个词语意义有别:“发奋”指振作起来,“发愤”指决心努力;“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两个词语范围有别:“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因此,文中应该用“发愤”,更加强调司马迁是在受到屈辱之后,精神上受到强大的刺激而产生的向上的内动力,因此才开始“发愤”写史记。就这样,抓住“点”的挖掘,运用逻辑演绎、归纳,让学生做到有章可循,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感染激励,热情如火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学习《二泉映月》,配上“二泉映月”一曲,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叙述,让学生静静的趴在桌上冥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情感?音乐停止时,学生感触很多,纷纷举手要说一说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有学生说:“眼前仿佛出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凄惨画面,在乐曲中听出了悲凉的情感”;有学生说:“刚开始听音乐时感觉很悲伤,很凄凉,听着听着,就感觉音乐变得慷慨激昂,仿佛感受到了阿炳在与命运抗争,感受到阿炳对生活的向往”。学生想表现,乐于表现,知道怎么表现,也找到了表现自己,得到认可的愉快感。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之树常青,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以厚实的文化底蕴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用我们充满智慧的话语促进学生大胆的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浅析[J].王美勤.课外语文,2014(1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陈国慧.成才之路,2013(32)
关键词:教师话语;表现;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 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51-01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架起“教”與“学”的桥梁,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激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由此可见,教师的话语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1.基于课堂观察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几点认识
一段时间,无论在其他班级听课观摩,还是在自己班里或借班上课,我都比较注意观察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情况。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愿意表现的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教师提问后,只有“少数学生撑场面,多数学生做听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望减少,致使课堂气氛沉寂,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1) 教师话语缺少启发性
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话语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就观察的情况来看,教师通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做简单的点评:“你说的很好,请坐。”或者:“你的回答不太准确,谁来补充?”这样模糊的话语,让学生不知道后面应该怎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造成课堂上没有学生举手的现象,课堂气氛随之冷却。
(2)教师话语缺少规范性
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会有很多,规范缜密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就笔者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师对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对先提什么问题,再提什么问题,都缺少缜密规范的思考。
2.基于课堂观察对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几点尝试
(1)适时点评,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这种交流大多是通过对话进行的。一次语文课,赏析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师生正为“推”“敲”两字哪一个更好而争论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我灵机一动没有批评那位学生,而是即兴开导:“同学们,这句诗还可以提供两个动词供大家推敲:‘撞’或‘踹’,如何?”有学生说:“‘推’可表现孤僧步月归寺,独往独来、自在无碍的胸襟气度。”有学生说:“‘敲’能够以静衬动,扣住了诗题中的‘幽’字。”有学生说:“用‘推’或‘敲’都有道理,但无论如何不能用‘撞’或‘踹’。否则,那来访者就不是一位诗僧,而是那位大吼大叫、粗鲁狂悍花和尚鲁智深了。”“哗……”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掌声,那位迟到的学生也大笑起来。用动词替换的方式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来评价,非但没有中断课堂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又让迟到的学生领悟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课堂顿时生动活泼起来,每个学生趣味盎然,参与热情高涨。
(2)缜密授业,规范如木
王安石说:“词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取之不固。”规范性是语文教师课堂话语的第一要素。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话语的规范性除了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规范外,更要注重授课过程中的问答话语、解说话语的缜密规范。
笔者在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刚进入质疑探究环节,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围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展开,文中的“发愤”可以换成“发奋”吗?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兴趣高涨,经过翻阅资料、细读课文、认真讨论、发言及补充后发现:两个词语意义有别:“发奋”指振作起来,“发愤”指决心努力;“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两个词语范围有别:“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因此,文中应该用“发愤”,更加强调司马迁是在受到屈辱之后,精神上受到强大的刺激而产生的向上的内动力,因此才开始“发愤”写史记。就这样,抓住“点”的挖掘,运用逻辑演绎、归纳,让学生做到有章可循,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感染激励,热情如火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学习《二泉映月》,配上“二泉映月”一曲,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叙述,让学生静静的趴在桌上冥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情感?音乐停止时,学生感触很多,纷纷举手要说一说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有学生说:“眼前仿佛出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凄惨画面,在乐曲中听出了悲凉的情感”;有学生说:“刚开始听音乐时感觉很悲伤,很凄凉,听着听着,就感觉音乐变得慷慨激昂,仿佛感受到了阿炳在与命运抗争,感受到阿炳对生活的向往”。学生想表现,乐于表现,知道怎么表现,也找到了表现自己,得到认可的愉快感。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之树常青,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以厚实的文化底蕴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用我们充满智慧的话语促进学生大胆的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浅析[J].王美勤.课外语文,2014(1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陈国慧.成才之路,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