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小学课后托管政策及其启示——基于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

来源 :外国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课后托管政策是关乎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决策,深度系统推进课后托管政策改革可以疏解课后托管困境,实现社会利益均衡.近年来,核心家庭的育儿困境及课外辅导衍生的社会问题愈加凸显,迫切要求韩国政府加快推进课后托管政策,提升小学托管教室的教育效能,实现课后服务由福祉政策向教育政策转变.文在寅总统上任后,将该民生工程升级为国政课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着力点,提升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释放公共政策价值,然而暴露出了专项法律缺失、教师负重问题突出、评价体系模糊等价值风险.为优化小学课后服务政策、科学有效解决“三点半难题”,我国应借鉴韩国经验,规避其风险,制定公共政策价值凸显的课后服务规划和标准,配套价值一贯性的政策体系,构建价值共同体的多元合作模式.
其他文献
“究竟何谓\'翻译\'?何谓\'中国翻译\'?何谓\'中国翻译学\'?”这是中国翻译研究界须要重点讨论并予以澄清的问题,否则某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能因此而坠入误区,还有可能就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甚至导致误解.针对这些基本问题,有必要从语言哲学的高度予以观照,为此,作者访谈了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先生,刘先生重点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能对国内的翻译理论研究有更深刻的启发.
在叙述者、叙事、叙事效果等密切关联的三个要素当中,“叙事”涉及叙事距离.作为叙述者调节信息的主要方式,叙事距离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并直接影响叙事效果.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因文化交流与文艺思想的推动,国际国内的小说在叙事距离上发生了现代性变革,这深入影响小说的叙事肌理和格调.本文阐述了叙事距离的内涵与现代性,提出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在叙事距离译写上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为我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翻译家、文论家及文学史家,郑克鲁先生凭借其系统的史学研究、丰富的翻译经验和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与实践紧密关联的理论创见,为我国的跨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郑克鲁继承并发扬我国文学批评传统,重视序跋的书写,将序跋视为深入的文学研究.借助序跋,郑克鲁阐发了极具前瞻性的翻译审美观,深入评析翻译对象选择的重要性,阐明作品重译的迫切性,论证翻译对研究的深层影响.
第三十三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翻译》编辑部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联合承办.本届大赛设立汉语与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日语、韩(朝鲜)语8个语种的双向互译,共计16个比赛项目,其中日语、韩(朝鲜)语、德语为本届大赛新增语种.
期刊
史料汇编为翻译史的撰写提供了基本的经验事实基础,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是翻译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推进的前提.在中国翻译学科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译论史料汇编,特别是通史性传统译论汇编,为系统化和专门化的中国翻译史和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奠定了集中全面的资料基础.此外,它在收录内容、立目原则、编排方式等方面表达了对于古今、中西关系的认识和语境化的翻译观,跟中国翻译学发展基本同步,具有理论构建的意义.
翻译质量评价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译文质量评价方法和词汇相关计量特征,提出了包合流利度、词汇多样性、词频广度、词汇难度、词汇密度和词语语义等六个方面基于词汇计量特征的翻译质量评价框架和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挖掘的词汇计量特征与译文质量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构建的三种文体评价模型和总体评价模型回归效果显著,拟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