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不用交口粮了,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凡是农村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都要向当地的粮管所预交半年的口粮。而这,最为难的就是那些住得山高路陡、离粮管所很远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每个家庭都不富裕,市面上也没有余粮卖。因此,每个学生的口粮都必须从家里送到粮管所去。我家住在萍乡安源一个偏僻的山村,离最近的高坑镇粮管所也有十五里之遥,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样通畅,村村都是窄窄的土路,能通板车就不错了,坑坑洼洼是在所难免的,这自然就增加了送粮的难度。
1979年8月的一天上午,父亲从生产队借来一辆板车,装上四麻袋稻谷。我劝父亲少装点,免得路上难拖,还可以多留点给家里人吃。可父亲说:“多拖点没关系,万一少了怎么办?难道再送一次吗?家里省省也就够了。”我说不过他,只能听他的。
我们出发了,父亲在前拖板车,我在板车后面推。虽然“双抢”已过,但气温仍然很高,太阳晒在身上让人感到火辣辣的疼,很难受。刚走不远,我俩便汗流浃背,衣裤都湿了。特別是我,由于常年读书,很少参加体力劳动,加上身体瘦弱,十分吃力。父亲回头,见我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就说:“你歇着,让我来拖。”
父亲已快50岁了,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显得格外苍老,而我是一个17岁的小伙子,怎么忍心让他一个人拖呢?于是,我只能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走了大半路程,来到了李家坳脚下。那是整条路上坡度最陡、最长的地方。我们先在坳下休息了一会儿,一是恢复一下体力,二是看看有没有行人,能否请求帮助。可此时四周除了寂静的田野之外,就是头上恼人的太阳,连飞鸟都看不见。为了赶时间,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硬着头皮往上拖。我们起步虽然慢,但总算在前进,可越往上走越难拖,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眼看离过坳只有一二十米时,板车在最陡的地方停滞了,怎么拖也不肯前进半分。我使劲推了几次,累极了,心火不由蹿了上来,手一松,气愤地说:“说了不要拖这么多,硬要拖,我不推了。”说完,我赌气似的站到一旁。
说时迟,那时快,刚才还是进退两难的板车,马上就往后退。我一看父亲,身子像一张弓,衣服像在水里浸过一样,紧贴在背上,拖绳紧紧勒住他的右肩,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看着父亲那拼命的样子,我鼻子一酸,几乎要流出泪来。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我猛扑上去,一把扶住板车,死命往上推,居然一鼓作气把它推到了坳上。
在坳上休息时,父亲边擦汗水边说:“难走的路总算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你就歇会儿吧。”父亲没有责怪我,还这么体谅我,我真是无地自容,惭愧得差点流出泪水。
接下来平路、下坡路较多,不久就到了高坑镇粮管所。一过秤,果然多出了一袋。我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家里多了一袋粮食,可以多吃几天饱饭;忧的是我们来时已经累得够呛,现在要把一袋稻谷拖回去,还要费不少力气。好在路上有家打米厂,我们把那袋稻谷碾成米拖回家,也不枉多拖一袋的劳苦。
世事沧桑,日月如梭。如今,父亲已经去世10余年了,我再也不能为他尽孝了,只能在梦里与他相见。但他老人家的恩情,我永世难忘!
那时每个家庭都不富裕,市面上也没有余粮卖。因此,每个学生的口粮都必须从家里送到粮管所去。我家住在萍乡安源一个偏僻的山村,离最近的高坑镇粮管所也有十五里之遥,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样通畅,村村都是窄窄的土路,能通板车就不错了,坑坑洼洼是在所难免的,这自然就增加了送粮的难度。
1979年8月的一天上午,父亲从生产队借来一辆板车,装上四麻袋稻谷。我劝父亲少装点,免得路上难拖,还可以多留点给家里人吃。可父亲说:“多拖点没关系,万一少了怎么办?难道再送一次吗?家里省省也就够了。”我说不过他,只能听他的。
我们出发了,父亲在前拖板车,我在板车后面推。虽然“双抢”已过,但气温仍然很高,太阳晒在身上让人感到火辣辣的疼,很难受。刚走不远,我俩便汗流浃背,衣裤都湿了。特別是我,由于常年读书,很少参加体力劳动,加上身体瘦弱,十分吃力。父亲回头,见我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就说:“你歇着,让我来拖。”
父亲已快50岁了,由于常年在地里劳作,显得格外苍老,而我是一个17岁的小伙子,怎么忍心让他一个人拖呢?于是,我只能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走了大半路程,来到了李家坳脚下。那是整条路上坡度最陡、最长的地方。我们先在坳下休息了一会儿,一是恢复一下体力,二是看看有没有行人,能否请求帮助。可此时四周除了寂静的田野之外,就是头上恼人的太阳,连飞鸟都看不见。为了赶时间,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硬着头皮往上拖。我们起步虽然慢,但总算在前进,可越往上走越难拖,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眼看离过坳只有一二十米时,板车在最陡的地方停滞了,怎么拖也不肯前进半分。我使劲推了几次,累极了,心火不由蹿了上来,手一松,气愤地说:“说了不要拖这么多,硬要拖,我不推了。”说完,我赌气似的站到一旁。
说时迟,那时快,刚才还是进退两难的板车,马上就往后退。我一看父亲,身子像一张弓,衣服像在水里浸过一样,紧贴在背上,拖绳紧紧勒住他的右肩,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看着父亲那拼命的样子,我鼻子一酸,几乎要流出泪来。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我猛扑上去,一把扶住板车,死命往上推,居然一鼓作气把它推到了坳上。
在坳上休息时,父亲边擦汗水边说:“难走的路总算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你就歇会儿吧。”父亲没有责怪我,还这么体谅我,我真是无地自容,惭愧得差点流出泪水。
接下来平路、下坡路较多,不久就到了高坑镇粮管所。一过秤,果然多出了一袋。我们有喜有忧:喜的是家里多了一袋粮食,可以多吃几天饱饭;忧的是我们来时已经累得够呛,现在要把一袋稻谷拖回去,还要费不少力气。好在路上有家打米厂,我们把那袋稻谷碾成米拖回家,也不枉多拖一袋的劳苦。
世事沧桑,日月如梭。如今,父亲已经去世10余年了,我再也不能为他尽孝了,只能在梦里与他相见。但他老人家的恩情,我永世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