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深信,食物是一个家族隐秘的记忆,恒久的密码,通过味蕾完成家族的传承。
所谓家常菜,也许与食材的精细、烹饪的讲究无关,只与家庭生活的秩序和步调一致,因而长久,世代罔替。
只是,在越来越多味觉欲望横生的今天,家的味道能坚守多久呢?
当时只道是平常
1992年的夏天,外公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病痛煎熬后,溘然长逝,靠营养液维持了两个月的身躯枯瘦嶙峋。那时的我懵懂无知,莫名的痛憋在胸口,却无法化作泪水尽释,死去意味着什么我尚不知晓。外公喜欢在晴暖的下午做饼,我便安静坐在门槛上等待,不时偷尝点芝麻,这是对食物欢喜的等待。对他的记忆也多凝聚于此了。
十年后,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看着里面郎雄饰演的老父对着电话说,上好的鱼得清蒸,只在盘弦边上抹点盐,电话那头却很是不耐烦。“现在不说等什么时候呢”,父亲无奈的一句对白,终于释放了我迟滞了十年的泪水,那一刻我在电视机前泪流不止。
是啊,“现在不说等什么时候呢”,外公去世前大概也在心里反复地追问着吧。外公与外婆,都是厨师,外公擅白案,外婆主红案,在解放前有着自家的一爿餐饮店面,解放后公私合营了,便双双进了这座城市一家有名的餐馆,继续凭着厨艺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和舅舅们适逢上山下乡之潮,早早地离了家,后来自然与餐饮业无涉,最后仅年幼的小舅舅留家子承父业当了厨师,也顺理进了父辈们所在的餐馆。但即使他也连外公手艺的十一都未学足,其他诸如我母亲更是生疏得很了,再到我们这一辈,全都是远庖厨的“君子”,十指不沾阳春水。美食是我们家族隐秘的记忆,只是到我们这一代已然消弭了,尚能品味,却传不下去了,外公的手艺到底无人可说无可承继。
外公有一手做面食的好手艺,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我回味得出他做的包子皮薄馅滑,也记得每年中秋家里是不必买月饼的,外公自己就会做——那时却未见得稀罕。外公去世以后,我拒绝一切外卖的包子,总说腻味,也不爱吃月饼,嫌粗糙味道不好。这是被外公给惯坏了把嘴吃刁了。
大抵都是当时未懂珍惜。电影里,身为台湾圆山饭店大厨的老父卖力做了一桌盛宴,盼着女儿回家吃饭,却也难讨好三个女儿挑剔的嘴,大女儿只会在餐前感谢是主耶稣赐给她食物,二女儿嫌鱼翅煮过了头,小女儿觉得街边小吃也很好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三个女儿在家宴上略有尴尬但决心十足的宣告开启了分家三部曲:二女儿家倩买了房子要搬出去,小女儿家宁怀孕要搬出去,大女儿家珍结婚要搬出去。老父表面上若无其事,非常镇定,但目送女儿离去后,他的脸上写满了落寞。年轻的一代有了自己的新生活,离巢是必然,再多的美食也拴不住女儿向外的心,她们需要新鲜的味觉来刺激自己的味蕾,她们需要新的生活空间,而家也就逐渐空了。父亲很无力,维系家庭的绳索早已不见,正如他自己象征性的早已丧失了的味觉。
这样的落寞也曾书写在外公的脸上。199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海之风盛行。如今想来,小舅舅算得上那个时代的潮人,和所有那个时代穿着喇叭裤的时髦青年一样,他成了家里的异类,尤其是在外公眼里。他不再甘愿在那个国营的破旧餐馆里做面点师傅,每天凌晨就得赶去餐馆和面,却在白日里枯坐着无所事事。他也想出去闯闯,凭着他那勉强还过得去的手艺。外公对此勃然大怒,手艺传家安稳度日是他对生活的定义,容不得小舅舅如此不安分守己。
桌子也掀过了,饭锅也摔过了,小舅舅最终还是留在了那个老旧的餐馆。他像电影里的二女儿家倩一样执拗地与父亲抗争,却出走不成,像大女儿家珍那样在百无聊奈中消磨了青春的最后时光,封存在那个家里。好些年后,各色私家餐馆鳞次栉比,那个国营餐馆终于在市场的夹击下破落了,小舅舅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了,他下了岗,尝试各种工作,却再不愿站在灶台前掌勺,像家倩一样,他把自己的手艺严严实实地冷藏了起来,是对职业的厌倦和木然,也带着对父亲隐幽的怨。
家的回味无穷
又一次家宴,老父第一次心不在焉,刻花了冬瓜,炒锅掉到了地上,筷子也迟迟没插进鱼嘴巴。女儿们向他宣告离家时,充满了勇气,决绝离开,现在老父也决定开始新生活了,他恋爱了,忘年恋出人意料,惊乱了一家人。到底,他卖掉了老屋,没了大厨房,有了新家庭。而一心出走的二女儿家倩,却放弃了去国离家的机会,留守在老屋,并像之前父亲那样为家人准备家宴……
外公去世几年后,老屋便拆迁了。守嘴时被我坐得滑亮的小院门槛,陕西街的叶儿耙,青石桥的肥肠粉……曾经熟悉的生活一远再远。
大家庭的聚餐也日少。搬迁将我们从市中心位移到了这个城市的边缘,舅舅们往来不再频繁。角色更替,他们凭着依稀的记忆和自小练就的敏锐味觉,都成了各自家中的大厨,开始全心为自己的妻女操持饭菜,一如外公外婆从前所做那样。
外婆也日渐衰老了,她像电影里的老父一样,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味觉,她炒出的菜渐渐变味了,要么苦咸,要么无味。有一天,她颓然地放下了锅铲,从此再不掌勺了。于是,像电影里最终回归老屋的家倩一样,小舅舅开始接替外婆为每次家庭聚餐掌勺。虽少,但逢年过节,家庭聚会依然,平日相交不多的家人们,在餐桌上的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吃上,凭着往昔的味觉记忆,一大家子挑剔依然,总拿旧时的吃食做比,在这个话题上,他们的共同语言总是很多。
食物,依然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黏合剂,将四散的家人在特定的时候拼合回来。
所谓家常菜,也许与食材的精细、烹饪的讲究无关,只与家庭生活的秩序和步调一致,因而长久,世代罔替。
只是,在越来越多味觉欲望横生的今天,家的味道能坚守多久呢?
当时只道是平常
1992年的夏天,外公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病痛煎熬后,溘然长逝,靠营养液维持了两个月的身躯枯瘦嶙峋。那时的我懵懂无知,莫名的痛憋在胸口,却无法化作泪水尽释,死去意味着什么我尚不知晓。外公喜欢在晴暖的下午做饼,我便安静坐在门槛上等待,不时偷尝点芝麻,这是对食物欢喜的等待。对他的记忆也多凝聚于此了。
十年后,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看着里面郎雄饰演的老父对着电话说,上好的鱼得清蒸,只在盘弦边上抹点盐,电话那头却很是不耐烦。“现在不说等什么时候呢”,父亲无奈的一句对白,终于释放了我迟滞了十年的泪水,那一刻我在电视机前泪流不止。
是啊,“现在不说等什么时候呢”,外公去世前大概也在心里反复地追问着吧。外公与外婆,都是厨师,外公擅白案,外婆主红案,在解放前有着自家的一爿餐饮店面,解放后公私合营了,便双双进了这座城市一家有名的餐馆,继续凭着厨艺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和舅舅们适逢上山下乡之潮,早早地离了家,后来自然与餐饮业无涉,最后仅年幼的小舅舅留家子承父业当了厨师,也顺理进了父辈们所在的餐馆。但即使他也连外公手艺的十一都未学足,其他诸如我母亲更是生疏得很了,再到我们这一辈,全都是远庖厨的“君子”,十指不沾阳春水。美食是我们家族隐秘的记忆,只是到我们这一代已然消弭了,尚能品味,却传不下去了,外公的手艺到底无人可说无可承继。
外公有一手做面食的好手艺,在我有限的记忆中,我回味得出他做的包子皮薄馅滑,也记得每年中秋家里是不必买月饼的,外公自己就会做——那时却未见得稀罕。外公去世以后,我拒绝一切外卖的包子,总说腻味,也不爱吃月饼,嫌粗糙味道不好。这是被外公给惯坏了把嘴吃刁了。
大抵都是当时未懂珍惜。电影里,身为台湾圆山饭店大厨的老父卖力做了一桌盛宴,盼着女儿回家吃饭,却也难讨好三个女儿挑剔的嘴,大女儿只会在餐前感谢是主耶稣赐给她食物,二女儿嫌鱼翅煮过了头,小女儿觉得街边小吃也很好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三个女儿在家宴上略有尴尬但决心十足的宣告开启了分家三部曲:二女儿家倩买了房子要搬出去,小女儿家宁怀孕要搬出去,大女儿家珍结婚要搬出去。老父表面上若无其事,非常镇定,但目送女儿离去后,他的脸上写满了落寞。年轻的一代有了自己的新生活,离巢是必然,再多的美食也拴不住女儿向外的心,她们需要新鲜的味觉来刺激自己的味蕾,她们需要新的生活空间,而家也就逐渐空了。父亲很无力,维系家庭的绳索早已不见,正如他自己象征性的早已丧失了的味觉。
这样的落寞也曾书写在外公的脸上。199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海之风盛行。如今想来,小舅舅算得上那个时代的潮人,和所有那个时代穿着喇叭裤的时髦青年一样,他成了家里的异类,尤其是在外公眼里。他不再甘愿在那个国营的破旧餐馆里做面点师傅,每天凌晨就得赶去餐馆和面,却在白日里枯坐着无所事事。他也想出去闯闯,凭着他那勉强还过得去的手艺。外公对此勃然大怒,手艺传家安稳度日是他对生活的定义,容不得小舅舅如此不安分守己。
桌子也掀过了,饭锅也摔过了,小舅舅最终还是留在了那个老旧的餐馆。他像电影里的二女儿家倩一样执拗地与父亲抗争,却出走不成,像大女儿家珍那样在百无聊奈中消磨了青春的最后时光,封存在那个家里。好些年后,各色私家餐馆鳞次栉比,那个国营餐馆终于在市场的夹击下破落了,小舅舅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了,他下了岗,尝试各种工作,却再不愿站在灶台前掌勺,像家倩一样,他把自己的手艺严严实实地冷藏了起来,是对职业的厌倦和木然,也带着对父亲隐幽的怨。
家的回味无穷
又一次家宴,老父第一次心不在焉,刻花了冬瓜,炒锅掉到了地上,筷子也迟迟没插进鱼嘴巴。女儿们向他宣告离家时,充满了勇气,决绝离开,现在老父也决定开始新生活了,他恋爱了,忘年恋出人意料,惊乱了一家人。到底,他卖掉了老屋,没了大厨房,有了新家庭。而一心出走的二女儿家倩,却放弃了去国离家的机会,留守在老屋,并像之前父亲那样为家人准备家宴……
外公去世几年后,老屋便拆迁了。守嘴时被我坐得滑亮的小院门槛,陕西街的叶儿耙,青石桥的肥肠粉……曾经熟悉的生活一远再远。
大家庭的聚餐也日少。搬迁将我们从市中心位移到了这个城市的边缘,舅舅们往来不再频繁。角色更替,他们凭着依稀的记忆和自小练就的敏锐味觉,都成了各自家中的大厨,开始全心为自己的妻女操持饭菜,一如外公外婆从前所做那样。
外婆也日渐衰老了,她像电影里的老父一样,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味觉,她炒出的菜渐渐变味了,要么苦咸,要么无味。有一天,她颓然地放下了锅铲,从此再不掌勺了。于是,像电影里最终回归老屋的家倩一样,小舅舅开始接替外婆为每次家庭聚餐掌勺。虽少,但逢年过节,家庭聚会依然,平日相交不多的家人们,在餐桌上的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吃上,凭着往昔的味觉记忆,一大家子挑剔依然,总拿旧时的吃食做比,在这个话题上,他们的共同语言总是很多。
食物,依然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黏合剂,将四散的家人在特定的时候拼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