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名”是儒家学说的中心问题之一,孔子是正名思想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要以“名”证“实”,最终达到名实相符。在孔子之后的荀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并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正名思想体系。近期通过阅读两人各自的“正名”思想,也发现了虽然二人都将正名,但仔细阅读会发现两人关于“正名”思想也有很大不同。
关键词:孔子;荀子;正名;比较;意义
一、两人“正名”思想目的相同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天下无道”是孔子所生活时代所最普遍的特征。面对这种混乱无序的社会,孔子想通过他的正名学说来改善这种社会现状。其目的是通过正名,即让名代表所应代表的,来达到“明正”、“言顺”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规范的社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要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即“天下有道”。这有点类似于柏拉图的“理想国”。
荀子生活的年代正值社会变革激烈的战国末年,名实错乱,名不副实,诸子百家学说正盛之时。可以说荀子生活的年代较之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荀子深感社会的混乱以及正名的重要性,从而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学说。其正名的目的与孔子如出一辙,回复有规范的社会秩序,从而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
两人都想通过“正名”来正政,因为两人生活的年代,天下非常的混乱,政治秩序也毁坏殆尽。两人都是想通过“正名”思想来达到其在政治上的追求,通过伦理化来回复政治秩序,以达到“天下有道”的社会局面。
二、两人“正名思想”的不同方面
(一)名的来源不同
在孔子看来,名起源于先验的象,即所有意象的存在,然后才有事物的存在。比如,现有某一个是无敌概念规定了其本质后,然后才可以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此。符合这个概念的,就是;否则,就不是。有了这种意象之后,古代圣王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种先验的象制成名,制成名后,大家就接受了这种意象。
寻子并不认同名的这种起源,他认为“名”的基础是客观事物,人们是通过实物来制名的。“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意思是说名是许多同类事物的概括;但名也不是乱制定的,在制名时还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名起源于人们的感觉经验和理智活动,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逐渐固定下来的。当人们制定了名以后就按这种约定来使用名。
(二)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不同
孔子认为,名决定实,所有的实,一定要符合名的含义。在孔子这里,名已经制定好了,即周礼中规定的,只有符合周礼中名的实,才是真正的实。在孔子看来,实是附属于名的。
荀子的观点与孔子相反,认为实决定名。必须先有实的存在,然后才有名。名是说明实的,制名是为了反映实。荀子认为,名是附属于实的;荀子重視客观事物的存在。
(三)两人正名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孔子的方法是“以名正实”。因为在孔子看来,名都是圣人已经制定好的,名的含义早已经在周礼中规定完成,所以名是不允许任意更改的。后人所需要做的,就是要遵循圣人所制定的名,正确的使用即可,这样才能名实相符,恢复天下太平,天下有道。
荀子所用正名之法是“稽实定数”,即通过考察事物的实际,来确定名,即以实正名。如:蟹,有公母之分,但就其外表看,公母同状,虽然可以用蟹来称谓,但其实是两个实,其数应定为“二”。
(四)两者的社会意义不太相同
孔子认为名已经在周礼中规定完了,我们后人所做的只是以名定实就可以了,他强调名的神圣性。他始终抱住“旧”名,并且以旧名证新实。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消极的、保守的。
荀子认为,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当然许多名是可以沿用的,如刑法之名就可以沿用商朝的;礼仪之名可以沿用周礼的。但是,荀子主张当客观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当名实关系发生变化时,荀子主张,实变则名变,让名适应了变化了的实。如:“皇帝”这个实不存在了,新的国家管理者,我们称之为主席,只是名改变但实并没有发生更本性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荀子的正名说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积极的一面。
三、现代意义
综合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正名”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我想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不断翻新。如我们的很多商品都冠以高大上的名字,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当今社会有很多东西都被夸大了、美化了,与“旧”实相去甚远。正名思想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结合事物的本质,因“实’而定名。不要随便制定新名,要真正做到名實相符。在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不要一味的迎合外来文化制作新名,只要把我们的实做好,同样具有竞争力。我们要立足传统的制名思想,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我们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与社会中,都有自己对应的身份,我们应做的就是正名意义下,做符合我们身份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如今社会提倡“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恰是一种正名。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是做什么的,应尽什么义务,要想做得更好,还应该再怎么做等等。在不同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总处于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作用。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各有其名,名下有其相应的责任和要求。
作为我们学生来说,我们也有符合我们名的责任和要求。现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学成毕业进入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干工作。但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同学在上学期间不上课,甚至是不惜旷课到外面去做一些工作,学习、工作都没有干好,毕业时茫然无措,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并不是说作为学生一年整天呆在学校里学习,不接触社会。在寒暑假,我们完全可以到企业、公司去实习,锻炼一下。现在整个社会都心浮气躁,这种浮躁的风气也传到了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因此想到社会上去大展身手一下,殊不知,社会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作为学生,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并不是学如何赚钱的,而是自身一种内在的完善。
可能有人会说,正名思想不是把每个人都牢牢地束缚在了一种名之下了吗?它限制了个性的发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做符合我们名所要求的,将它做得接近完美,其实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每种名所规定的东西,内存一种极致美。作为个体,我们完全可以去体验其它名下所规定的东西,但这种体验他名,并不是说我们非要抛弃我们现有的,并且做的很好的名。正名思想不是对我们个性发展的一种束缚,而是对我们身份归属的一种界定。
从孔子到荀子再到今天,正名思想延续至今已近千年,虽然其当初出现的原因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正名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在当下正名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文丽.试论孔子的正名思想[J].沧桑,2013(02).
作者简介:李志伟(1990.10-),男,汉族,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关键词:孔子;荀子;正名;比较;意义
一、两人“正名”思想目的相同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天下无道”是孔子所生活时代所最普遍的特征。面对这种混乱无序的社会,孔子想通过他的正名学说来改善这种社会现状。其目的是通过正名,即让名代表所应代表的,来达到“明正”、“言顺”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规范的社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孔子要重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其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即“天下有道”。这有点类似于柏拉图的“理想国”。
荀子生活的年代正值社会变革激烈的战国末年,名实错乱,名不副实,诸子百家学说正盛之时。可以说荀子生活的年代较之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荀子深感社会的混乱以及正名的重要性,从而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正名学说。其正名的目的与孔子如出一辙,回复有规范的社会秩序,从而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
两人都想通过“正名”来正政,因为两人生活的年代,天下非常的混乱,政治秩序也毁坏殆尽。两人都是想通过“正名”思想来达到其在政治上的追求,通过伦理化来回复政治秩序,以达到“天下有道”的社会局面。
二、两人“正名思想”的不同方面
(一)名的来源不同
在孔子看来,名起源于先验的象,即所有意象的存在,然后才有事物的存在。比如,现有某一个是无敌概念规定了其本质后,然后才可以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属于此。符合这个概念的,就是;否则,就不是。有了这种意象之后,古代圣王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种先验的象制成名,制成名后,大家就接受了这种意象。
寻子并不认同名的这种起源,他认为“名”的基础是客观事物,人们是通过实物来制名的。“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意思是说名是许多同类事物的概括;但名也不是乱制定的,在制名时还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名起源于人们的感觉经验和理智活动,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逐渐固定下来的。当人们制定了名以后就按这种约定来使用名。
(二)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不同
孔子认为,名决定实,所有的实,一定要符合名的含义。在孔子这里,名已经制定好了,即周礼中规定的,只有符合周礼中名的实,才是真正的实。在孔子看来,实是附属于名的。
荀子的观点与孔子相反,认为实决定名。必须先有实的存在,然后才有名。名是说明实的,制名是为了反映实。荀子认为,名是附属于实的;荀子重視客观事物的存在。
(三)两人正名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孔子的方法是“以名正实”。因为在孔子看来,名都是圣人已经制定好的,名的含义早已经在周礼中规定完成,所以名是不允许任意更改的。后人所需要做的,就是要遵循圣人所制定的名,正确的使用即可,这样才能名实相符,恢复天下太平,天下有道。
荀子所用正名之法是“稽实定数”,即通过考察事物的实际,来确定名,即以实正名。如:蟹,有公母之分,但就其外表看,公母同状,虽然可以用蟹来称谓,但其实是两个实,其数应定为“二”。
(四)两者的社会意义不太相同
孔子认为名已经在周礼中规定完了,我们后人所做的只是以名定实就可以了,他强调名的神圣性。他始终抱住“旧”名,并且以旧名证新实。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消极的、保守的。
荀子认为,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当然许多名是可以沿用的,如刑法之名就可以沿用商朝的;礼仪之名可以沿用周礼的。但是,荀子主张当客观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当名实关系发生变化时,荀子主张,实变则名变,让名适应了变化了的实。如:“皇帝”这个实不存在了,新的国家管理者,我们称之为主席,只是名改变但实并没有发生更本性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荀子的正名说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积极的一面。
三、现代意义
综合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正名”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我想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名词不断翻新。如我们的很多商品都冠以高大上的名字,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当今社会有很多东西都被夸大了、美化了,与“旧”实相去甚远。正名思想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结合事物的本质,因“实’而定名。不要随便制定新名,要真正做到名實相符。在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不要一味的迎合外来文化制作新名,只要把我们的实做好,同样具有竞争力。我们要立足传统的制名思想,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我们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每一个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与社会中,都有自己对应的身份,我们应做的就是正名意义下,做符合我们身份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如今社会提倡“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恰是一种正名。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是做什么的,应尽什么义务,要想做得更好,还应该再怎么做等等。在不同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总处于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作用。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各有其名,名下有其相应的责任和要求。
作为我们学生来说,我们也有符合我们名的责任和要求。现阶段,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学成毕业进入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干工作。但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同学在上学期间不上课,甚至是不惜旷课到外面去做一些工作,学习、工作都没有干好,毕业时茫然无措,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并不是说作为学生一年整天呆在学校里学习,不接触社会。在寒暑假,我们完全可以到企业、公司去实习,锻炼一下。现在整个社会都心浮气躁,这种浮躁的风气也传到了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因此想到社会上去大展身手一下,殊不知,社会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作为学生,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并不是学如何赚钱的,而是自身一种内在的完善。
可能有人会说,正名思想不是把每个人都牢牢地束缚在了一种名之下了吗?它限制了个性的发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做符合我们名所要求的,将它做得接近完美,其实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每种名所规定的东西,内存一种极致美。作为个体,我们完全可以去体验其它名下所规定的东西,但这种体验他名,并不是说我们非要抛弃我们现有的,并且做的很好的名。正名思想不是对我们个性发展的一种束缚,而是对我们身份归属的一种界定。
从孔子到荀子再到今天,正名思想延续至今已近千年,虽然其当初出现的原因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正名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在当下正名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文丽.试论孔子的正名思想[J].沧桑,2013(02).
作者简介:李志伟(1990.10-),男,汉族,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