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艺术家蔡志松在香港、北京的四个空间同时推出个展“云端”,这让他每天都处于工作量满格的状态。这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明星雕塑家、时尚界与艺术圈的宠儿举重若轻地穿梭于传统与当代、内心的追寻与身外的喧嚣之间,由厚重的肉身至飘渺的云端,拷问自我,也向世人提问。
Among The Clouds
“雕塑是艰难的,尤其是面对空间之时。”蔡志松在检视展览场地后平静地说。在个展“云端”北京布展的间歇,我们寻得片刻时间对话。尽管,当时的空间内还没有作品,但面对空场,蔡志松有种运筹帷幄的笃定,在每一次查看灯光的可能与场地的位置之中。蔡志松用本若磐石不可移的雕塑,在四处空间完成了一场远距离的互动,以气质贯之。
或许,雕塑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空间的占有,从自身体量的雕琢,同时区别于传统绘画在二维平面上的展陈。每一件雕塑作品势必要在空间之中存活,在灯光和空间之中留有可游观的空隙,看得到的,绝非是一面之缘。或许,雕塑家生来也带有对空间占有的野心吧,于是才有了这次“云端”的盛放。
“我就像是一个电影导演,面对排演,事事操心。”蔡志松这般形容自己的工作常态。
“故国”是蔡志松的开始,而每个开始都是艰难的。
面对形象的从无到有,势必要找到—种寻找的方式。蔡志松将雕塑归于源头,陷入了美术史的脉络之中,从两河流域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最终他选择了与传统文化的根基有着更为深沉关联的先秦时代。当兵马俑式的群像不再成为地下无生命力的权力象征,蔡志松将形象抽离,首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在摆脱了群体无意识形态的布阵安排后,个体的意识在蔡志松的塑造下独立而醒。
故国,意识独立而醒
1999年,蔡志松完成了“故国”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从此也将创作的线索沉淀在这一时间的厚重之中。伴随着创作逻辑的深入,蔡志松将风、雅、颂置于“故国”系列之中,以本不存在于同一历史时间的《诗经》作为创作的注脚,以诗篇的方式完成系列的区分。
“故国,雅”写物,通过对传统物象的放大,竹简、卷轴、屏风,这些历史的指向物,在雕塑中失去了对文字本身的记载,但在重量的再现之下,仿佛每一次发生在心底的对物的触摸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寻找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历史源头。对物看似静态的描述,在那或摊开、或半卷、或折叠的交错之中,完成了行为与时间的双重停滞,就像是归于千年之前的书案之上,刚有先贤拂袖片刻离席的错觉。这种片段的刻画对于历史的重建构建了通道。
“故国”更多的还是讲人。“故国·颂”及“故国·风”呈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物线索。
“颂”写武士,那些赤裸的身体不再有战时的铠甲包裹,武士手中无刀无戟,在一种无声的静寂中,垂首抑或屈膝,不再是兵俑式整齐划一的绝对直立,那种带有仪仗式的形态被更为生活化的动作结构替代,英雄亦是凡人,也有着低落的挣扎。
“风”则写着衣饰的侍者及文臣,衣带的垂坠共同构成了人的轮廓。在这之中,蔡志松也是摇摆的,不是对于创作的怀疑,而是在现实与历史中的转换。《故国·风4》、《故国·风5》是更为塑像化的,从传统遗迹中完成了形态的精炼,扬起的飞袖有着如同马踏飞燕的高度概括。而《故国·风1》、《故国·风2》无疑是绝对写实的刻画,已经佝偻的身躯在下一步的前行中都颇为吃力,而伏倒在地的文臣,更带着忠言诚谏的赤诚。
已经无法分清悲情的痛悯,深刻如此,是为了“故国”中的人,还是为了已然被当下极大消解的历史本身。或许,“故国”本身无法兜转出英雄主义情结的绝对剥离,但蔡志松塑造个体,本也是独立的造像方式,却在细节之中完成对于情境的制造,饱满丰沛。在所有看似坚硬之下,有着执拗的风骨,以含蓄记传统遗风。
“故国”并非是简单的民族主义式的回溯,带有中国历史的沉淀,感染的不仅仅是国人。2001年,蔡志松获得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那时的他只有29岁。
少年得志并没有让蔡志松骄傲,他也从未忘记,十五岁的自己,当初是在一种几乎绝望的状态下,执着地敲开了美院的大门。获奖让他获得了更多展览交流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他是个展览狂人,在数十个展览的密集名单中,创作的劳作与展览的呈现成为其工作的重心。雕塑就是在不断的展示中被观众直视甚至触摸,完成对话。2008年,蔡志松辞去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职,离开了执教十年的学校,成为一个职业艺术家。人无法面对绝对的平衡,势必要有所取舍,他更希望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创作之中。
玫瑰,浪漫与危险相悖相生
在延续历史的讨论之中,蔡志松没有停止对于讲述之物的寻找。
2010年,《玫瑰》系列在798艺·凯旋艺术空间首次展出。面对玫瑰——与爱情作为同等相对的物的指向,蔡志松选择了对图像的绝对真实的塑造方式,而将思考以材料的方式呈现。铅,有微弱的毒性,创作中的柔软可塑和完成后沉淀的质感,富有矛盾性的反差,稳定且兼具变化。其区别于不同金属的质感赋予了玫瑰绚丽的色泽。与“故国”历史感的凝重不同,“玫瑰”无疑是浪漫的,从生活中生长而出的提炼。
面对爱情的炽烈与疼痛、脆弱与顽强,蔡志松选择将玫瑰放大,在平视之中,花瓣伴随生长的每一次褶皱都是自然的,但在庄严之后同样暗藏危险的无能为力,面对繁盛,依然有着直面的勇气。令人伤,亦醉人,爱情是无解的循环,蔡志松以一枝玫瑰完成了从众到一的对话。浮云,直面人生的勇气
如果说,玫瑰是蔡志松对于爱情的阐释,那么浮云就是面对人生。2011年,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浮云》以弥漫之势扩散,这令蔡志松再次成为了媒体讨论的热点。当网络用语“神马都是浮云”以极高的频率充斥着日常语境时,蔡志松已经转身完成了一次“举重若轻”的转化。在技术的支持下,云朵可以飘浮于低空,并且伴随着温度、日照、晴雨的天气变化而变化,观众穿行在云层中间,空灵的禅意扑面而来。
“谷雨春耕,浮云朵朵,如何飘浮无人问津,雷雨交加却令人瞩目。”蔡志松说,“生命的意义不仅是过程,更重要的在于结果。”
“浮云”本是自嘲式的调侃,无法解决的个人境遇中的艰难以—种颇为阿Q式的语言方式作为发泄。蔡志松却赋予了其一场郑重其事的对待。“如果只追求过程的快感而不考虑结果的严重,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像意外染上绝症的不羁少年那样追悔莫及。”在纯净之地的行走之中,被云雾清洗的不单单是生命的重压,更是一次唤醒,再次前行的动力。
在最新个展“云端”中,其“浮云”系列的新作展出,《云舟》持续使用了云朵的意象,但更为深入生死之中。以头盖骨为舟,在剖开的空间之中贴附金色的贵重,物的价值被附加在生命逝去的留存之中,以此为舟,以舟前行。
蔡志松是执拗的,在“故国”之厚重、“玫瑰”之矛盾、“浮云”之人生三条线索之上的讨论延续至今,在他看来,其问的寻找尚不能停止,所谓刻意求变并非是他的世界观。
蔡志松是纯净的,面对诸多奖项的肯定、展览的经验、品牌的支持,在他的作品中依然拥有一种直观的纯净,不需要过分的逻辑伪装,赤诚如初。
蔡志松是严格的,在每一次创作、运输、展示的过程中,他甚至是苛刻的,对于细节的要求,恰恰也是其作品有着不可见但可感的情境来源。“在细节上,艺术家都是力求完美的,当然,我们永远做不到真正完美,但你必须在过程中拥有这种态度。”
“我是善于戴着枷锁跳舞的人。”蔡志松说。
Among The Clouds
“雕塑是艰难的,尤其是面对空间之时。”蔡志松在检视展览场地后平静地说。在个展“云端”北京布展的间歇,我们寻得片刻时间对话。尽管,当时的空间内还没有作品,但面对空场,蔡志松有种运筹帷幄的笃定,在每一次查看灯光的可能与场地的位置之中。蔡志松用本若磐石不可移的雕塑,在四处空间完成了一场远距离的互动,以气质贯之。
或许,雕塑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空间的占有,从自身体量的雕琢,同时区别于传统绘画在二维平面上的展陈。每一件雕塑作品势必要在空间之中存活,在灯光和空间之中留有可游观的空隙,看得到的,绝非是一面之缘。或许,雕塑家生来也带有对空间占有的野心吧,于是才有了这次“云端”的盛放。
“我就像是一个电影导演,面对排演,事事操心。”蔡志松这般形容自己的工作常态。
“故国”是蔡志松的开始,而每个开始都是艰难的。
面对形象的从无到有,势必要找到—种寻找的方式。蔡志松将雕塑归于源头,陷入了美术史的脉络之中,从两河流域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最终他选择了与传统文化的根基有着更为深沉关联的先秦时代。当兵马俑式的群像不再成为地下无生命力的权力象征,蔡志松将形象抽离,首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在摆脱了群体无意识形态的布阵安排后,个体的意识在蔡志松的塑造下独立而醒。
故国,意识独立而醒
1999年,蔡志松完成了“故国”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从此也将创作的线索沉淀在这一时间的厚重之中。伴随着创作逻辑的深入,蔡志松将风、雅、颂置于“故国”系列之中,以本不存在于同一历史时间的《诗经》作为创作的注脚,以诗篇的方式完成系列的区分。
“故国,雅”写物,通过对传统物象的放大,竹简、卷轴、屏风,这些历史的指向物,在雕塑中失去了对文字本身的记载,但在重量的再现之下,仿佛每一次发生在心底的对物的触摸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寻找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历史源头。对物看似静态的描述,在那或摊开、或半卷、或折叠的交错之中,完成了行为与时间的双重停滞,就像是归于千年之前的书案之上,刚有先贤拂袖片刻离席的错觉。这种片段的刻画对于历史的重建构建了通道。
“故国”更多的还是讲人。“故国·颂”及“故国·风”呈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物线索。
“颂”写武士,那些赤裸的身体不再有战时的铠甲包裹,武士手中无刀无戟,在一种无声的静寂中,垂首抑或屈膝,不再是兵俑式整齐划一的绝对直立,那种带有仪仗式的形态被更为生活化的动作结构替代,英雄亦是凡人,也有着低落的挣扎。
“风”则写着衣饰的侍者及文臣,衣带的垂坠共同构成了人的轮廓。在这之中,蔡志松也是摇摆的,不是对于创作的怀疑,而是在现实与历史中的转换。《故国·风4》、《故国·风5》是更为塑像化的,从传统遗迹中完成了形态的精炼,扬起的飞袖有着如同马踏飞燕的高度概括。而《故国·风1》、《故国·风2》无疑是绝对写实的刻画,已经佝偻的身躯在下一步的前行中都颇为吃力,而伏倒在地的文臣,更带着忠言诚谏的赤诚。
已经无法分清悲情的痛悯,深刻如此,是为了“故国”中的人,还是为了已然被当下极大消解的历史本身。或许,“故国”本身无法兜转出英雄主义情结的绝对剥离,但蔡志松塑造个体,本也是独立的造像方式,却在细节之中完成对于情境的制造,饱满丰沛。在所有看似坚硬之下,有着执拗的风骨,以含蓄记传统遗风。
“故国”并非是简单的民族主义式的回溯,带有中国历史的沉淀,感染的不仅仅是国人。2001年,蔡志松获得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那时的他只有29岁。
少年得志并没有让蔡志松骄傲,他也从未忘记,十五岁的自己,当初是在一种几乎绝望的状态下,执着地敲开了美院的大门。获奖让他获得了更多展览交流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他是个展览狂人,在数十个展览的密集名单中,创作的劳作与展览的呈现成为其工作的重心。雕塑就是在不断的展示中被观众直视甚至触摸,完成对话。2008年,蔡志松辞去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职,离开了执教十年的学校,成为一个职业艺术家。人无法面对绝对的平衡,势必要有所取舍,他更希望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创作之中。
玫瑰,浪漫与危险相悖相生
在延续历史的讨论之中,蔡志松没有停止对于讲述之物的寻找。
2010年,《玫瑰》系列在798艺·凯旋艺术空间首次展出。面对玫瑰——与爱情作为同等相对的物的指向,蔡志松选择了对图像的绝对真实的塑造方式,而将思考以材料的方式呈现。铅,有微弱的毒性,创作中的柔软可塑和完成后沉淀的质感,富有矛盾性的反差,稳定且兼具变化。其区别于不同金属的质感赋予了玫瑰绚丽的色泽。与“故国”历史感的凝重不同,“玫瑰”无疑是浪漫的,从生活中生长而出的提炼。
面对爱情的炽烈与疼痛、脆弱与顽强,蔡志松选择将玫瑰放大,在平视之中,花瓣伴随生长的每一次褶皱都是自然的,但在庄严之后同样暗藏危险的无能为力,面对繁盛,依然有着直面的勇气。令人伤,亦醉人,爱情是无解的循环,蔡志松以一枝玫瑰完成了从众到一的对话。浮云,直面人生的勇气
如果说,玫瑰是蔡志松对于爱情的阐释,那么浮云就是面对人生。2011年,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浮云》以弥漫之势扩散,这令蔡志松再次成为了媒体讨论的热点。当网络用语“神马都是浮云”以极高的频率充斥着日常语境时,蔡志松已经转身完成了一次“举重若轻”的转化。在技术的支持下,云朵可以飘浮于低空,并且伴随着温度、日照、晴雨的天气变化而变化,观众穿行在云层中间,空灵的禅意扑面而来。
“谷雨春耕,浮云朵朵,如何飘浮无人问津,雷雨交加却令人瞩目。”蔡志松说,“生命的意义不仅是过程,更重要的在于结果。”
“浮云”本是自嘲式的调侃,无法解决的个人境遇中的艰难以—种颇为阿Q式的语言方式作为发泄。蔡志松却赋予了其一场郑重其事的对待。“如果只追求过程的快感而不考虑结果的严重,我们终究有一天会像意外染上绝症的不羁少年那样追悔莫及。”在纯净之地的行走之中,被云雾清洗的不单单是生命的重压,更是一次唤醒,再次前行的动力。
在最新个展“云端”中,其“浮云”系列的新作展出,《云舟》持续使用了云朵的意象,但更为深入生死之中。以头盖骨为舟,在剖开的空间之中贴附金色的贵重,物的价值被附加在生命逝去的留存之中,以此为舟,以舟前行。
蔡志松是执拗的,在“故国”之厚重、“玫瑰”之矛盾、“浮云”之人生三条线索之上的讨论延续至今,在他看来,其问的寻找尚不能停止,所谓刻意求变并非是他的世界观。
蔡志松是纯净的,面对诸多奖项的肯定、展览的经验、品牌的支持,在他的作品中依然拥有一种直观的纯净,不需要过分的逻辑伪装,赤诚如初。
蔡志松是严格的,在每一次创作、运输、展示的过程中,他甚至是苛刻的,对于细节的要求,恰恰也是其作品有着不可见但可感的情境来源。“在细节上,艺术家都是力求完美的,当然,我们永远做不到真正完美,但你必须在过程中拥有这种态度。”
“我是善于戴着枷锁跳舞的人。”蔡志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