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对中国现有的陶艺教育模式我们给予充分肯定,但为进一步丰富艺术文化内涵和拓展发展空间,必须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补充民族主义、专业文化素养、材料与工艺技术、市场化观念等元素,并在上述方面进行专门的教育发展研究,这对于振兴我国陶艺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科学价值。
关键词:中国陶艺;教育;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24-01
随着现代文化与艺术进程的加快,不同行业的艺术家、工艺师进行了相互的学习与交流,现代陶艺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陶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而是加以其他材质进行表现,使得现代陶艺更加具有现代文化与艺术的特色。
一、中国陶艺创新性民族主义发展教育
"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长相。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与精神面貌,就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因此,由于各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面貌不同,它们的艺术就迥然各异了。"[1]。韩美林老师曾经说过" 艺术教育就是'接棒' , 继承传统也是'接棒' , 但是接过来得赶快跑……创新, 就是接过'棒' 来跑, 怎么跑就是自己的了, 但要注意, 拿着'棒' 不应该往别人的跑线上跑, 要走自己的路, 开民族之先。"[2]所以对陶艺民族主义的教育必须得到很好的传承。现在值得我们注意"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象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3]。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所警视,我国有悠久的陶瓷艺术传统如彩陶、白瓷、青瓷、唐三彩、青花瓷、钧瓷、高温颜色釉、粉古彩、新彩……等等都是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特色,拥有如此优秀民族历史的中国人们必须研究和继承中国这些优秀的陶瓷艺术之精华,创造出新的艺术成就。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秦锡麟专情于蕴藏生命活力的民间青花,广泛汲取中国古老的民间青花质朴、写意之风,结合现代审美情趣和陶瓷工艺科技成果,创造出极富于个人风格的高档的现代民间青花陶瓷作品。
二、中国陶艺创新性专业文化素养发展教育
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思维,并指导和推进着我们进行声势浩大的跨学科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运动。作为大学的陶艺教育者,其所拥有的文化理论修养极其重要,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思路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第一代陶艺教育家都是通晓古今、中西贯通的大家,既拥有非常好的国学功底,同时又具备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基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陶艺家是非常注重文学理论的修养与教育。
三、中国陶艺创新性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教育
在陶艺创作中即便有娴熟的技艺工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最终的预期烧制,所以现代陶艺存在着许多非人为因素,存在着众多的客观变数。
评论家李砚祖说:"陶瓷技艺有加工陶土、配釉的技艺,造型和装饰技艺,烧成的技艺。手工技艺有两种属性,它既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4]其实陶艺创作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好的陶艺家应该具备对材料、工具、技艺敏锐的直觉性,娴熟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完整的表达并传递信息。所以现代陶艺教育可以通过陶艺媒介(材料、工具、工艺)的改革,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与改变不同原料的配方、工艺、尝试不同的烧成方式来诞生新的陶艺语言,从而刺激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形成具有个人新风格特点的作品。
四、中国陶艺创新性市场观念发展教育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最终要走向市场,其作品和成果最终要得到市场的检验,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单纯的艺术探索上,这会出现教学成果滞后于市场和艺术脱离生活的境况,所以陶艺教育必须建立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我国现代陶艺教育的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尚处于朦胧阶段,现代陶艺作品不仅仅包含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商品价值和时尚元素,分别符合和满足不同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与审美能力,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陶艺教育市场化的理念,要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解读和区分文化区域,开设消费心理以及营销策略等等相关市场课程,使得我国陶艺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适应性更加明确和清晰。
总而言之,作为陶艺教育事业的实践者,院校陶艺教育的探索之路还很是漫长和崎岖,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适应自己办学模式的教育培养目标,抓住机遇,注入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陶艺创作接轨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蒋孔阳.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美学与艺术讲演录(续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韩美林.中国陶艺家[J],北京:中国陶艺家杂志社,2006,(03).
[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我们现在怎样做中国人[J].中华读书报(文化天地),2002.
[4]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北京:中国美术馆,2006,(06).
[5]秦锡麟,金文伟.现代陶艺教育比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
关键词:中国陶艺;教育;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24-01
随着现代文化与艺术进程的加快,不同行业的艺术家、工艺师进行了相互的学习与交流,现代陶艺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陶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而是加以其他材质进行表现,使得现代陶艺更加具有现代文化与艺术的特色。
一、中国陶艺创新性民族主义发展教育
"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长相。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与精神面貌,就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因此,由于各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面貌不同,它们的艺术就迥然各异了。"[1]。韩美林老师曾经说过" 艺术教育就是'接棒' , 继承传统也是'接棒' , 但是接过来得赶快跑……创新, 就是接过'棒' 来跑, 怎么跑就是自己的了, 但要注意, 拿着'棒' 不应该往别人的跑线上跑, 要走自己的路, 开民族之先。"[2]所以对陶艺民族主义的教育必须得到很好的传承。现在值得我们注意"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象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3]。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所警视,我国有悠久的陶瓷艺术传统如彩陶、白瓷、青瓷、唐三彩、青花瓷、钧瓷、高温颜色釉、粉古彩、新彩……等等都是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特色,拥有如此优秀民族历史的中国人们必须研究和继承中国这些优秀的陶瓷艺术之精华,创造出新的艺术成就。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秦锡麟专情于蕴藏生命活力的民间青花,广泛汲取中国古老的民间青花质朴、写意之风,结合现代审美情趣和陶瓷工艺科技成果,创造出极富于个人风格的高档的现代民间青花陶瓷作品。
二、中国陶艺创新性专业文化素养发展教育
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教育思维,并指导和推进着我们进行声势浩大的跨学科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运动。作为大学的陶艺教育者,其所拥有的文化理论修养极其重要,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思路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第一代陶艺教育家都是通晓古今、中西贯通的大家,既拥有非常好的国学功底,同时又具备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基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陶艺家是非常注重文学理论的修养与教育。
三、中国陶艺创新性材料与工艺技术发展教育
在陶艺创作中即便有娴熟的技艺工艺,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最终的预期烧制,所以现代陶艺存在着许多非人为因素,存在着众多的客观变数。
评论家李砚祖说:"陶瓷技艺有加工陶土、配釉的技艺,造型和装饰技艺,烧成的技艺。手工技艺有两种属性,它既是技术的,又是艺术的。"[4]其实陶艺创作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好的陶艺家应该具备对材料、工具、技艺敏锐的直觉性,娴熟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完整的表达并传递信息。所以现代陶艺教育可以通过陶艺媒介(材料、工具、工艺)的改革,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与改变不同原料的配方、工艺、尝试不同的烧成方式来诞生新的陶艺语言,从而刺激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形成具有个人新风格特点的作品。
四、中国陶艺创新性市场观念发展教育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最终要走向市场,其作品和成果最终要得到市场的检验,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单纯的艺术探索上,这会出现教学成果滞后于市场和艺术脱离生活的境况,所以陶艺教育必须建立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我国现代陶艺教育的市场意识和经济观念尚处于朦胧阶段,现代陶艺作品不仅仅包含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还拥有一定的商品价值和时尚元素,分别符合和满足不同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与审美能力,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陶艺教育市场化的理念,要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解读和区分文化区域,开设消费心理以及营销策略等等相关市场课程,使得我国陶艺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适应性更加明确和清晰。
总而言之,作为陶艺教育事业的实践者,院校陶艺教育的探索之路还很是漫长和崎岖,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适应自己办学模式的教育培养目标,抓住机遇,注入新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陶艺创作接轨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蒋孔阳.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美学与艺术讲演录(续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韩美林.中国陶艺家[J],北京:中国陶艺家杂志社,2006,(03).
[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我们现在怎样做中国人[J].中华读书报(文化天地),2002.
[4]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北京:中国美术馆,2006,(06).
[5]秦锡麟,金文伟.现代陶艺教育比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