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房子》中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来解读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绿房子》中鲍妮法西娅、拉丽达、安东尼娅三位女性人物形象,从女性视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多方位揭示拉美女性的生存状况,从而挖掘出引人深思的女性生存问题。
  关键词:《绿房子》;女性形象;分析
  1.绿房子简介
  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名字享誉世界,其作品不仅在我国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地也备受关注。《绿房子》这本小说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以秘鲁北部地区皮乌拉的圣玛利亚德聂瓦小镇为原型,给我们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秘鲁北部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展现了秘鲁復杂的社会变迁。这部小说以安塞尔莫建造的妓院——绿房子为原型,描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秘鲁人民长达40年的生活状况,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与原始落后状态的冲突,鲜明地刻画了一群在男权主义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形象。
  2.小说《绿房子》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2.1鲍妮法西娅的人物形象塑造
  在修道院时的鲍尼法西娅还是一个天真无邪并且拥有同情心的女孩。她亲眼目睹孤儿们在修道院悲惨的生活,经常偷偷给孤儿们送东西吃,甚至还冒着被赶出修道院的风险,做了放走孤儿的惊人决定。由于在生活中受到了各种限制压迫,后来鲍妮法西娅逐步变成了男权社会中顺从、屈服、隐忍的女性。她视自己为低劣的女人,因放走孤儿而被嬷嬷们审问时鲍妮法西娅曾经说过,“我还不如白痴,我变成跟那两个奇凯斯女孩一样的野蛮人了。”[1]放走孤儿是为了让她们回到家乡跟家人团聚,这种做法合乎情理,然而却因嬷嬷们的话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这充分说明鲍妮法西娅被修道院里的教义思想所束缚。关于她的婚姻,鲍妮法西娅与利杜马的结合是不平等的,利杜马是她的第一个男人,当她俩首次约会时,她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异性充满了恐惧。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别无选择,最终嫁给了利杜马警长。从开始被动的接受这门亲事,到后来丈夫入狱,沦为妓女,面对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痛苦,她只是一味地服从忍受,就如同一只即将被人宰割的羔羊,很少独立自主地想要去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是默默地接受别人的安排。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塑造的鲍妮法西娅这一受压迫摧残的形象使我们看到了男权社会对鲍妮法西娅的种种恶行和压迫,同时通过鲍妮法西娅在修道院的经历表达了对土著人的深切同情,强烈控诉了在当时所谓的文明人中存在的种族歧视与对土著人的压迫。
  2.2拉丽达的爱情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是少女的她就有了莫大的勇气选择跟随伏屋私奔离开家乡。拉丽达确实很美丽,然而伏屋正是由于拉丽达的美丽性感而把她当成金子一样值钱的货物与他人进行交易。伏屋在走私被通缉时,为了逃离德聂瓦镇所需的钱,同时也是为了甩掉这个累赘,将她卖给了圣玛利亚德聂瓦镇镇长胡利奥。即便是这样,拉丽达还是为了他不惜牺牲自己的色相诱骗列阿德基,一心一意要与他结为正式的夫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后来,即使知道自己和伏屋可能面临被警察追捕的险境,还是选择与伏屋一起逃离那个地方。从此,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日子。即使这样,伏屋并没有把拉丽达当成可以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碰上我情绪不好,她一哭我就给她一个耳光,碰上我的情绪好就买点糖果给她吃。”
  从表面来看拉丽达似乎是用情不专,为了生存可以接受跟随不同的男人。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拉丽达是一个重视实利的女人,在爱情的道路上她不甘向命运屈服,即使出身卑微,也要有自己的主见,选择属于自己的爱情,当伏屋病重不能照顾她时她选择离开,当领水员聂威斯进被捕入狱不能满足她时她选择了不再等待,但由于她在面对每段感情时又是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的给她定性——无情的女人。反而我们可以看出拉丽达是一个为爱真心实意地付出,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努力解决的女性形象。在起起落落的命运中展现了女性坚韧不拔的品质,彰显了女性的光辉形象。当我们重新审视拉丽达的感情经历时,我们会发现虽然她在命运面前果敢、抗争,不屈,然而她的命运也只是依附于男人,脱离一个男人而委身于另一个男人。即使她表现出来了坚持、聪慧、果敢、自主,但是在男权社会中所反映出的现实就是,她只能依靠着男人过日子。
  2.3安东妮娅的女性美德——沉默
  起初鲍妮法西娅因为其沉默寡言的性格赢得了利杜马的爱怜,与鲍妮法西娅不同的是安东妮娅的沉默不仅使她俘获了男人的心,更使她成为了典型的理想女性形象。“在文学中如同在现实中一样,妇女往往是被讲述的对象,理想的妇女必定是沉默寡言的。”不难发现,安东妮娅身上具有深得男性喜爱的女性美德——沉默,所以她有幸得到了其他女性不可企及的幸福,即男人真心的爱情。安东妮娅早年双眼被秃鹰啄瞎,因此她不会像鲍妮法西娅一样瞪着绿色的大眼睛表现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她的舌头被秃鹰扯断,成了一个哑巴,这是其话语权被剥夺的绝妙隐喻。她成为了永久的沉默着,这样的一个女人就不会像拉丽达那样和男人吵架,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甚至抛弃男人。男人们在安东妮娅面前找到了安全感,因为她是不可能对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秩序构成任何威胁的。也许正因如此,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才把她刻画成人见人爱、人见人怜的小天使,同时在小说所有的女性中也只有她得到了男人的恩宠,活着时男人视她为掌上明珠,死了后她的男人还保留着对她无尽的思念,甚至整个皮乌拉城都为她举行厚葬。
  安东妮娅是因为难产而死的,她的一生很短暂,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来诉说她的不幸或是爱情。她的结局也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可悲的是,在那一时代的她还是没有摆脱作为男人生育工具的命运。同时巴尔加斯·略萨也把她的死进行了美化,因为“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女人,往往是一个死女人。”她为新的生活和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尽管安东妮娅仍是一个悲剧的女性形象,但这也许是一个无依无靠、又瞎又哑的孤女在那个女性被压迫的社会中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结句。
  3.结语
  通过对《绿房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拉丁美洲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女性深受殖民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双重压迫,她们在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此,女性的独立,不仅要在经济上独立,更要在精神上独立。这种独立需要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来维护,也需要更多的人对其加以关注。除此之外,女性自身的解放还需要其思想意识的不断觉醒,怎样摆脱传统女性的依附意识,走出男权意识的樊篱,是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M].孙家孟,译.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75.
  作者简介
  田凯利(1995——),男,汉族,河南周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拉美"文化传播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奥运遗产中社会遗产和体育遗产内容进行分析,认为社会遗产和体育遗产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中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主要结论:社会遗产中有助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推进志愿精神的传播、推广群众性体育赛事、提高居民健康情况和培养赛事服务人才等。而体育遗产中对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有积极影响的内容主要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推
期刊
摘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古诗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有特殊的结构和规律,押韵而又朗朗上口,是大家从小就学习的文学形式,几岁的小孩子就可以摇头晃脑的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娓娓道来。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已经根植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更好地
期刊
摘要: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已脱贫人口中仍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保险行业应该对这些人群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保险在防返贫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借鉴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针对得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保险;防返贫;返贫风险;中再集团  一、引言  2020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普世价值作为一种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西方社会思潮传入我国,继而引起学界热议和普罗大众的广泛关注。为了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国内知名学者围绕“普世价值”的含义界定及其实质剖析、出现过程及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基于此,笔者对当前关于“普世价值”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可以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普世价值;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由于建设邻避设施的决策者和周边的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的不平衡性,往往导致邻避冲突事件的高频发生。邻避冲突的治理有着很多的困扰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邻避冲突治理的成因并寻找出治理对策,才能最大程度预防邻避冲突的发生,缓解邻避冲突带来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邻避冲突;成因;对策  “邻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
期刊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等地,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楚剧的声腔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取得了新的成就,形成了以迓腔为主的板腔类、小调类、高腔类三大腔系。声腔曲调、板式变化、演唱技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增强了剧种的艺术表现力。下面谈谈我对楚剧唱腔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行腔过程讲究以气传情  梅兰
期刊
摘要: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往昔那些感人至深、经典传唱的作品,并不是什么大团圆的故事,而是具备美感的悲剧。悲剧是美学的范畴,在西方史上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被称为“诗”。笔者通过对悲剧的起源、定义、类型、美感产生的原因和美感的构成要素,对悲剧的美感问题进行阐述,最终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拙见。  关键词:悲剧;悲剧冲突;悲剧美感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文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同时,传统农业机械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时间,分析微型耕整机在山区的使用场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机补贴;农业机械化;微型耕整机;建议  一.微型耕整机在山区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很大。随着农业机械的迅猛
期刊
摘要:危机决策的产生往往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需要作出正确的决策。面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地方政府作为危机决策主体,其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公共危机意识、决策能力和官僚体制下的信息管理缺陷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危机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决策、新冠疫情  一、危机管理  危机是指对社会或组织的基本观念、行为准则及组织架构产生不可逆
期刊
摘要:美与自由,一直是艺术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个词汇本身是不容易定义的,对美和自由的解释往往因每个人的个人看法而不尽相同。受到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中西方对于美和自由的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文化精神内涵的不同,具体在艺术之上表现为中国的艺术多收敛、含蓄,有一种朴实、平和的美感,带给人沉浸其中的乐趣;而西方的艺术多为表现性的、激烈的,含有一种否定性,以及悲剧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