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10月28日,时值深秋,北京香山枫叶正红,首都各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正处于高潮。我们党史办一行人带着《瑞金人民革命史》即将在京出版的消息,拜访了曾经在瑞金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参加长征30位女红军之一的刘英妈妈。一年前,我们致信刘妈妈,请她为拟编撰出版的《瑞金人民革命史》题词。她欣然命笔,写下了“红色京都,现代新城”8个大字寄给我们,表达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对红都瑞金的崇敬怀念与祝福期待之情。
在海淀区万寿路的一座高层公寓底楼门口,刘英同志的秘书朱文英同志满面春风地告诉我们:听说瑞金的同志来访问,刘老很高兴,正在客厅等候呢。我们不由得紧走几步,随朱秘书进人客厅。
“刘老,瑞金的同志来看您了。”朱秘书热情地把我们介绍给刘英同志。“谢谢。欢迎你们啊!”刘老从座椅上站起来,与我们握手。我们一面向她问好,一面端详她老人家。只见她声气爽朗、精神焕发,全然不像是年逾90的样子。不等大家坐定,刘英同志就热情地说开了。她告诉我们,她刚刚参加了中共瑞金市委、市政府在京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老同志座谈会,在会上见到了红都人民的代表,听了市委领导所作的瑞金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情况的介绍,感受到瑞金有了很大变化,心里很高兴。她还说,瑞金应该变得更好,那是我们共产党开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是红都啊!北京的老同志都很关心瑞金,这次座谈会,就到了很多人,影响大啊!话语间,刘老对红都瑞金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我们请刘老谈谈当年她在瑞金的情况。刘妈妈不愧是“党史活词典”,记性出奇地好,60多年前的事,她竟然像谈昨天的事一样,毫不费劲地给我们讲了起来——
我是1933年6月到达瑞金的,这之前在莫斯科留学了四年。到1934年10月踏上长征路,我在瑞金生活、战斗了一年多。在这里,我见到了许多熟人,并且又一次在他们领导下工作。这些熟人中有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罗邁(李维汉),我读长沙女师时的老师周以栗,在莫斯科留学时认识的师长一辈的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与毛泽东虽是头一回见面,但我1925年在湖南入党,对他早有所闻,我的老师周以栗又是他的同班同学,很快也就熟悉了。所以,我一到瑞金就像回到了家。在这里,我做过少共中央的工作,先做巡视员,后当宣传部长,主持过青年训练班;参加过于都扩红,做突击队长,超额完成了扩红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上了《红色中华》报。这不单是我们的成绩,主要还是苏区人民好,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都送到红军中去,许多人为革命牺牲了。我和苏区人民结成了血肉联系,受到了战争与群众工作的锻炼,与许多同志建立了战斗情谊。一想起那些如火如荼的日子,我的心就变得年轻,浑身充满生机。
我们专注地听着、记着,只是有时为了把某个细节搞得更清楚、更详细,才偶尔插问一两句。话题很自然地转到刘英同志的革命伴侣张闻天同志身上。作为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我们对他在瑞金的经历虽然知道得多一点,但还是愿意从刘老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刘老略一沉思,择要地给我们讲了两件事。一是张闻天同志对群众生活很关心。他听说少共中央借用了红军家属一间住房做办公室,造成红属居住困难,就亲自到少共中央局同秘书长交谈,很快将房子还给了房东。他还常在沙洲坝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帮助红属砍柴。二是张闻天同志对毛泽东很尊重。他经常主动向毛泽东请教,问他为什么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我们总能胜利,请他参加讨论、决定经济工作的大政方略。特别是1934年7月,他们一起住到云石山上一座小庙里以后,两人关系更加密切,无话不谈。这段经历和长征途中毛、张、王三人一起行军,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说到这里,刘老深情地回顾了她亲身经历的长征。她首先告诉我们,瑞金人民真舍不得红军远离。她的房东——下肖村一位红属再三对她说:“我把房子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回来都还住在这里噢。”她听了,心里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滚来滚去。长征路上,说不尽的苦累,道不尽的艰险,多少次眼看不行了。可是,大家坚信革命一定要成功,坚信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我们纪念长征胜利,就是要发扬长征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今天的事情办得更好。刘老不单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离休后先后担任了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特邀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顾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等社会职务,积极为党和人民工作。
说话间,刘老健步走进卧室,把她自己结集出版的回忆录《在历史的激流中》和《张闻天传》(程中原著)送给我们,并亲笔签名留念。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刘老的休息,我们不得不结束访问,与她老人家合影后,起身告辞。我们一声声地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她也连声祝愿瑞金人民幸福、老区繁荣兴旺。
责任编辑 / 彭月才
在海淀区万寿路的一座高层公寓底楼门口,刘英同志的秘书朱文英同志满面春风地告诉我们:听说瑞金的同志来访问,刘老很高兴,正在客厅等候呢。我们不由得紧走几步,随朱秘书进人客厅。
“刘老,瑞金的同志来看您了。”朱秘书热情地把我们介绍给刘英同志。“谢谢。欢迎你们啊!”刘老从座椅上站起来,与我们握手。我们一面向她问好,一面端详她老人家。只见她声气爽朗、精神焕发,全然不像是年逾90的样子。不等大家坐定,刘英同志就热情地说开了。她告诉我们,她刚刚参加了中共瑞金市委、市政府在京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老同志座谈会,在会上见到了红都人民的代表,听了市委领导所作的瑞金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情况的介绍,感受到瑞金有了很大变化,心里很高兴。她还说,瑞金应该变得更好,那是我们共产党开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是红都啊!北京的老同志都很关心瑞金,这次座谈会,就到了很多人,影响大啊!话语间,刘老对红都瑞金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我们请刘老谈谈当年她在瑞金的情况。刘妈妈不愧是“党史活词典”,记性出奇地好,60多年前的事,她竟然像谈昨天的事一样,毫不费劲地给我们讲了起来——
我是1933年6月到达瑞金的,这之前在莫斯科留学了四年。到1934年10月踏上长征路,我在瑞金生活、战斗了一年多。在这里,我见到了许多熟人,并且又一次在他们领导下工作。这些熟人中有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罗邁(李维汉),我读长沙女师时的老师周以栗,在莫斯科留学时认识的师长一辈的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与毛泽东虽是头一回见面,但我1925年在湖南入党,对他早有所闻,我的老师周以栗又是他的同班同学,很快也就熟悉了。所以,我一到瑞金就像回到了家。在这里,我做过少共中央的工作,先做巡视员,后当宣传部长,主持过青年训练班;参加过于都扩红,做突击队长,超额完成了扩红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上了《红色中华》报。这不单是我们的成绩,主要还是苏区人民好,把自己的优秀儿女都送到红军中去,许多人为革命牺牲了。我和苏区人民结成了血肉联系,受到了战争与群众工作的锻炼,与许多同志建立了战斗情谊。一想起那些如火如荼的日子,我的心就变得年轻,浑身充满生机。
我们专注地听着、记着,只是有时为了把某个细节搞得更清楚、更详细,才偶尔插问一两句。话题很自然地转到刘英同志的革命伴侣张闻天同志身上。作为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我们对他在瑞金的经历虽然知道得多一点,但还是愿意从刘老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刘老略一沉思,择要地给我们讲了两件事。一是张闻天同志对群众生活很关心。他听说少共中央借用了红军家属一间住房做办公室,造成红属居住困难,就亲自到少共中央局同秘书长交谈,很快将房子还给了房东。他还常在沙洲坝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帮助红属砍柴。二是张闻天同志对毛泽东很尊重。他经常主动向毛泽东请教,问他为什么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我们总能胜利,请他参加讨论、决定经济工作的大政方略。特别是1934年7月,他们一起住到云石山上一座小庙里以后,两人关系更加密切,无话不谈。这段经历和长征途中毛、张、王三人一起行军,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说到这里,刘老深情地回顾了她亲身经历的长征。她首先告诉我们,瑞金人民真舍不得红军远离。她的房东——下肖村一位红属再三对她说:“我把房子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回来都还住在这里噢。”她听了,心里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滚来滚去。长征路上,说不尽的苦累,道不尽的艰险,多少次眼看不行了。可是,大家坚信革命一定要成功,坚信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我们纪念长征胜利,就是要发扬长征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今天的事情办得更好。刘老不单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离休后先后担任了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特邀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顾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等社会职务,积极为党和人民工作。
说话间,刘老健步走进卧室,把她自己结集出版的回忆录《在历史的激流中》和《张闻天传》(程中原著)送给我们,并亲笔签名留念。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刘老的休息,我们不得不结束访问,与她老人家合影后,起身告辞。我们一声声地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她也连声祝愿瑞金人民幸福、老区繁荣兴旺。
责任编辑 /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