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纪永(Kenneth Chau)是出生于美国的华裔青年,曾游学于巴黎,毕业于纽约著名的帕森艺术与设计学院。今年才24岁的他,风华正茂。纽约、香港两地交替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特定空间。
在毕业后的两年内,周纪永已在纽约和上海举办过多次个人摄影展,多关注于性别的差异和两性的平衡。他通常把自己作为模特,打扮成他想象空间里的各种男女角色,再通过自拍成影像作品。这次受邀与北京1号地艺术中心,展览的主题依旧是他熟悉的---“女性”,他选择了装置艺术这个新的尝试来表达他对女性的理解。
周纪永利用头发、塑料圈、黑缎带和铁丝,创造了30件装置,命名为《Venus爱神》。直径大约为60厘米的塑料圈是这些装置的统一的最基本构架,所有的编织都在这个圆箍内。圆形是一个完美的线条,柔和但是不乏力量,这是周纪永把圆形代表女性坚强而含蓄的基调的一个考虑。头发,是这些装置中最重要的材料,也是这次创作的灵感因素,当然这些装置所采用的都是假发。发辫所展现的意象是最女性化的,与之搭配的是画龙点睛的缎带,铁丝穿梭于圆内,搭建出不同的内部景象。《Venus爱神》的颜色均为永恒的黑色。
这些装置本身呈现的构造并不复杂,有的是发辫和缎带参杂的流苏,有的是缎带搭建的三角形和多边形,有的是发辫缠绕的曲线图,有的甚至就是一个空洞的圈。参观者能轻易想象出《Venus爱神》的编制过程。他们都较为规则,平稳,透露着成熟庄重的气息。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图形?他们都代表着什么?”这类问题对于周纪永来说是尴尬的问题。装置艺术的非逻辑性无法面对这些具体的好奇。这只是众多实物的非逻辑的陈列,它们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无穷大的观念的“排列组合”关系。每一件作品有着自己的风格,有些代表着女性的身体部位,有些纯粹是美丽的表现。周纪永特意强调,这些作品并不代表他身边特定的某个女性。
就装置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容器而已,它们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再加上周纪永在中文交流上和观众的一些阻碍,这个容器的作用更为突显。笔者作为观众之一,以为这些不同的图案和设计是天文中神秘的符号,如同十二星座的象征符,每一个都有鲜明的特点,然而每一个都是内心复杂的个体。
说这次女性概念展的场地:阶梯、座椅和一面墙构成的半开放空间。阶梯使作品的外在层次感在视觉上得到延展。本身体型较为单薄的作品,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的观赏能呈现不同的整体与个体面貌。白色的座椅是场地中最为人性化的安排,既然这些设计代表着占有社会半边天的女性,也不好让其空坐与冰冷的台阶。纯白色也与作品的黑色形成对比与平衡。墙面,是一个屏障,让这次规模不大的展览在1号地这个宽大的艺术中心得以有一个相对独立而集中的“思考”空间,几幅带有流苏特征的作品的线条得以顺着墙面自然地下垂伸展,正如女性的长发,总是对男性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引力。装置艺术作为一门“环境艺术”,在此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和大家分享周纪永这次以“女性”为主题的概念展之前,首先对装置艺术做一下扫盲性的介绍。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本土创作以来,装置艺术至今仍然是当代中国现代前卫艺术中重要的艺术样式。但是由于其在中国影响力的局限性,这门艺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还较为陌生,希望通过周纪永在装置艺术领域的这次尝试,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装置艺术和年轻的装置艺术家。
在毕业后的两年内,周纪永已在纽约和上海举办过多次个人摄影展,多关注于性别的差异和两性的平衡。他通常把自己作为模特,打扮成他想象空间里的各种男女角色,再通过自拍成影像作品。这次受邀与北京1号地艺术中心,展览的主题依旧是他熟悉的---“女性”,他选择了装置艺术这个新的尝试来表达他对女性的理解。
周纪永利用头发、塑料圈、黑缎带和铁丝,创造了30件装置,命名为《Venus爱神》。直径大约为60厘米的塑料圈是这些装置的统一的最基本构架,所有的编织都在这个圆箍内。圆形是一个完美的线条,柔和但是不乏力量,这是周纪永把圆形代表女性坚强而含蓄的基调的一个考虑。头发,是这些装置中最重要的材料,也是这次创作的灵感因素,当然这些装置所采用的都是假发。发辫所展现的意象是最女性化的,与之搭配的是画龙点睛的缎带,铁丝穿梭于圆内,搭建出不同的内部景象。《Venus爱神》的颜色均为永恒的黑色。
这些装置本身呈现的构造并不复杂,有的是发辫和缎带参杂的流苏,有的是缎带搭建的三角形和多边形,有的是发辫缠绕的曲线图,有的甚至就是一个空洞的圈。参观者能轻易想象出《Venus爱神》的编制过程。他们都较为规则,平稳,透露着成熟庄重的气息。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图形?他们都代表着什么?”这类问题对于周纪永来说是尴尬的问题。装置艺术的非逻辑性无法面对这些具体的好奇。这只是众多实物的非逻辑的陈列,它们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无穷大的观念的“排列组合”关系。每一件作品有着自己的风格,有些代表着女性的身体部位,有些纯粹是美丽的表现。周纪永特意强调,这些作品并不代表他身边特定的某个女性。
就装置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容器而已,它们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读者”希望放入的内容。再加上周纪永在中文交流上和观众的一些阻碍,这个容器的作用更为突显。笔者作为观众之一,以为这些不同的图案和设计是天文中神秘的符号,如同十二星座的象征符,每一个都有鲜明的特点,然而每一个都是内心复杂的个体。
说这次女性概念展的场地:阶梯、座椅和一面墙构成的半开放空间。阶梯使作品的外在层次感在视觉上得到延展。本身体型较为单薄的作品,通过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的观赏能呈现不同的整体与个体面貌。白色的座椅是场地中最为人性化的安排,既然这些设计代表着占有社会半边天的女性,也不好让其空坐与冰冷的台阶。纯白色也与作品的黑色形成对比与平衡。墙面,是一个屏障,让这次规模不大的展览在1号地这个宽大的艺术中心得以有一个相对独立而集中的“思考”空间,几幅带有流苏特征的作品的线条得以顺着墙面自然地下垂伸展,正如女性的长发,总是对男性散发着不可抗拒的引力。装置艺术作为一门“环境艺术”,在此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和大家分享周纪永这次以“女性”为主题的概念展之前,首先对装置艺术做一下扫盲性的介绍。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本土创作以来,装置艺术至今仍然是当代中国现代前卫艺术中重要的艺术样式。但是由于其在中国影响力的局限性,这门艺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还较为陌生,希望通过周纪永在装置艺术领域的这次尝试,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装置艺术和年轻的装置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