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将成为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提出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1 互联网给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影响
1.1 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没有互联网之前,教师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主要有课本、教学参考书、教师多年教学收集整理的资料,及从学校图书馆等渠道获得的图书资料。有了互联网,大家可以从网上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开放和交互的,有机构上传的,也有普通用户上传的,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教学中需要的高质量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学习资料辅助学习。随着人们对网上信息的不断发布,互联网上的资源是不断增加和更新的,特别是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共享,极大地发挥其价值。
1.2 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1.2.1 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
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在学生机上练习。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在教室用PPT演示后,学生再到机房练习的教学效果好。
1.2.2 利用网络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互联网,比如微博、QQ空间、微信或者是其他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或搜集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与学生共享,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以及下载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课堂上没掌握的还可以课后反复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地点就可以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登录网上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集体课外辅导答疑,或者为学生提供单独的辅导、答疑,随时在线交流,增加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感情。通过网络平台,整个教学环节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更灵活[1]。
教师还可以制作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课视频和慕课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短小的微视频等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构建从文化思维到工具应用的知识体系,将新思维、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和形成学生在今后生活、学生、工作等方面的思考方式。
1.4 对学生的影响
1.4.1 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支撑下,网络、手机、微博、博客和多种移动终端正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优越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使得他们都拥有智能手机,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网络。他们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2],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下载各种视频或文字资料,阅读网络上时时发布的大量信息。网络的互动性,使得他们感到自己时时被人关注,不再孤独。网络的即时性,使得他们可以时时关注网上更新发布的信息。同时,网络的方便性也使得他们更多地依赖网络,这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扰,部分自控力不好的学生就会抵制不住手机和网络的诱惑,没有目的地去看手机[3],甚至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影响上课。
1.4.2 对学生基础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但是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地区的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不够,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只是让学生了解和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软件的使用。不管是在家庭或者是在学校,学生使用计算机更多的是查资料、使用一些小程序或者是娱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不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对教与学的双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各方面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生产力。
2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将网络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互联网设施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网络教学新形态。
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类型的大学对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相同类型的学校根据学生生源基础不同,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基于互联网为背景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应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在培养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科学修养和信息素养。
2.2 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在确定本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以实现掌握知识,到训练技能,再到培养能力,最终养成信息素养和新思维方式的目标。 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知识纳入课程内容后,重新规划、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建设。计算机基础涉及的内容多,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提炼知识点,选择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用、够用的内容,化繁就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从而培养全新的思维,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将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课程内容建设中,将教学内容碎片化、视频化,根据教学内容精制视频,即采用视频、音频等交互性强的媒体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并将生动性和趣味性融入其中。
2.3 改变教学方式
搭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协作教學为主导方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提倡互动协作,利用多样化的数字化工具让学习者参与交流、讨论、协作,分为电脑版和手机APP版。电脑版的功能包括课程知识学习,技能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功能。学生用户以班级成员的形式进入系统进行学习、练习、完成课后作业和进行单元测试。系统功能中还设置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排行榜和测试成绩排行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情况还可以看到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情况。系统中还设置互动交流功能,师生可以通过本功能进行发言交流。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学习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实现同学与同学互动学习、同学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手机APP版除不能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类的练习外,其他与电脑版一致。手机的随身携带也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只要有网络,学生即可随时随地登录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系统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学时间性、空间性的限制,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
2.4 建设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需要有大量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进度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格式化的教材文本、课后练习、上机练习、单元练习及测试等。视频可以是某一章节的教学视频,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制作的短小的微课视频。教学视频通常时间较长,适用于系统的学习;微课视频时间短,适用于针对性的学习。
2.5 教学数据采集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必然有着大型数据库的支持。学生通过平台学习,留下了大量关于学习的数据,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提要求,即时处理。此外,对长期积累的后台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今后的教学指出改进的方向[4]。
2.6 提高老师信息技术利用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5]。
2.7 加强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这样也可能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为此,应该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
3 结语
基于互联网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心理特征。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会同学们掌握了电脑、智能终端及相关教学软件的使用。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关注社会的发展进步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创新和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王少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47.
[3]崔亚军.90后大学生新媒体消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5(1):47-48.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5]余胜泉.“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basic courses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ed on Internet will become a trend of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eaching innovation based on Internet in basic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Internet;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迅速增加,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各行业转型升级,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1 互联网给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影响
1.1 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没有互联网之前,教师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主要有课本、教学参考书、教师多年教学收集整理的资料,及从学校图书馆等渠道获得的图书资料。有了互联网,大家可以从网上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开放和交互的,有机构上传的,也有普通用户上传的,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教学中需要的高质量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学习资料辅助学习。随着人们对网上信息的不断发布,互联网上的资源是不断增加和更新的,特别是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共享,极大地发挥其价值。
1.2 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1.2.1 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
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在学生机上练习。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在教室用PPT演示后,学生再到机房练习的教学效果好。
1.2.2 利用网络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互联网,比如微博、QQ空间、微信或者是其他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或搜集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与学生共享,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以及下载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课堂上没掌握的还可以课后反复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地点就可以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登录网上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集体课外辅导答疑,或者为学生提供单独的辅导、答疑,随时在线交流,增加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感情。通过网络平台,整个教学环节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更灵活[1]。
教师还可以制作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课视频和慕课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短小的微视频等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3 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概念;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构建从文化思维到工具应用的知识体系,将新思维、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和形成学生在今后生活、学生、工作等方面的思考方式。
1.4 对学生的影响
1.4.1 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支撑下,网络、手机、微博、博客和多种移动终端正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优越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使得他们都拥有智能手机,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网络。他们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2],可以很容易地从网上下载各种视频或文字资料,阅读网络上时时发布的大量信息。网络的互动性,使得他们感到自己时时被人关注,不再孤独。网络的即时性,使得他们可以时时关注网上更新发布的信息。同时,网络的方便性也使得他们更多地依赖网络,这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扰,部分自控力不好的学生就会抵制不住手机和网络的诱惑,没有目的地去看手机[3],甚至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影响上课。
1.4.2 对学生基础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但是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地区的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不够,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只是让学生了解和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软件的使用。不管是在家庭或者是在学校,学生使用计算机更多的是查资料、使用一些小程序或者是娱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不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的能力。
互联网技术对教与学的双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各方面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生产力。
2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将网络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互联网设施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网络教学新形态。
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类型的大学对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相同类型的学校根据学生生源基础不同,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基于互联网为背景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更应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在培养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科学修养和信息素养。
2.2 设计教学内容
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在确定本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以实现掌握知识,到训练技能,再到培养能力,最终养成信息素养和新思维方式的目标。 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知识纳入课程内容后,重新规划、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建设。计算机基础涉及的内容多,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提炼知识点,选择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用、够用的内容,化繁就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从而培养全新的思维,完成教学目标。
此外,将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课程内容建设中,将教学内容碎片化、视频化,根据教学内容精制视频,即采用视频、音频等交互性强的媒体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并将生动性和趣味性融入其中。
2.3 改变教学方式
搭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协作教學为主导方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提倡互动协作,利用多样化的数字化工具让学习者参与交流、讨论、协作,分为电脑版和手机APP版。电脑版的功能包括课程知识学习,技能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功能。学生用户以班级成员的形式进入系统进行学习、练习、完成课后作业和进行单元测试。系统功能中还设置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排行榜和测试成绩排行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情况还可以看到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情况。系统中还设置互动交流功能,师生可以通过本功能进行发言交流。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学习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实现同学与同学互动学习、同学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手机APP版除不能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类的练习外,其他与电脑版一致。手机的随身携带也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只要有网络,学生即可随时随地登录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系统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学时间性、空间性的限制,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
2.4 建设教学资源库
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需要有大量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进度计划、教案、课件、视频、格式化的教材文本、课后练习、上机练习、单元练习及测试等。视频可以是某一章节的教学视频,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制作的短小的微课视频。教学视频通常时间较长,适用于系统的学习;微课视频时间短,适用于针对性的学习。
2.5 教学数据采集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必然有着大型数据库的支持。学生通过平台学习,留下了大量关于学习的数据,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提要求,即时处理。此外,对长期积累的后台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今后的教学指出改进的方向[4]。
2.6 提高老师信息技术利用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5]。
2.7 加强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这样也可能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为此,应该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
3 结语
基于互联网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心理特征。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会同学们掌握了电脑、智能终端及相关教学软件的使用。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弊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关注社会的发展进步给教学带来的影响,创新和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王少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47.
[3]崔亚军.90后大学生新媒体消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5(1):47-48.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5]余胜泉.“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9.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basic courses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ed on Internet will become a trend of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eaching innovation based on Internet in basic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Internet;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