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论语》浅谈尊严意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电视剧中的剧情描述,论述了《论语》对国人的影响,给人们带来的尊严意识。尊严意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论语》 尊严 尊严意识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018-01
  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一代代读书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琅琊榜》,被誉为国产古装剧的良心剧作,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看过。其中有小段的小细节:在言侯迈上台阶前,他做了一个整理帽带的动作,于是,在谢玉居高临下的威胁之下,言侯的气势瞬间凛然不可侵犯。这个小片段里有一个很小部分,但很赞,很能渲染气氛,很有文化底蕴的小细节。其实这种你进我退的对峙场面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是很常见的,但其中有一个小细节,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想到了“君子死而冠不免”。
  “君子死而冠不免”[1]的主人公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单人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了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劝阻无效,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在今天看来十分迂腐、愚蠢的行为,也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的体现。但我认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论语》,是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那就是尊严意识。在许多士子眼中,尊严,是一个高于一切,甚至高于生命的概念。
  孔子在《论语》中高度赞扬了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谓之“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同为儒家思想学派重要人物的孟子也曾在《鱼我所欲也》中有这样关于尊严的表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而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哪怕是饥民与乞丐,也宁愿饿死而不愿接受嗟来之食。在《礼记、儒行》中亦道“士可杀,不可辱。”
  《论语》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颜渊死,颜路请制止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3]。”也就是说,孔子不愿卖掉车子为弟子颜渊和儿子孔鲤置办棺材的外椁,理由是他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诚然,这是个十分极端的例子,但我们不难从中窥见孔子作为士大夫阶级对尊严的无比珍视。
  这是一种强烈的尊严意识,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有体现。比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至莫府谓其麾下曰:“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4]。”死引导自刎;又如《项羽本纪》中,项羽大势已去,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遂自刎于江东;再如清末大学者王国维的死,我很赞同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对他的评价,王国维不仅是在向大清王朝尽忠,为大清王国殉葬,更是在祭奠在列强铁骑之下日渐破碎的中华文明。以上种种,有个人为尊严而死,有为国家民族尊严而死,有为传统文化尊严而死,他们在儒家的尊严观念的影响下,恪守着尊严高于生命的原则。
  然而在大谈尊严之后,我们又该想想,这种“君子死而冠不免”“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的尊严观念,在当今社会是不是依然适行,是不是值得仿效?在生命危急的关头,真的是从容赴死胜于挣扎求生吗?在困窘难堪之时,真的只有以死明志,以死守节吗?
  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黑暗时期——十年文革。在这混乱的十年中,许多文化界人士遭到了迫害。面对着无休无止和常人难以想象的羞辱,许多人选择了用死亡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比如老舍,著名女钢琴家顾圣婴,《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夫妇等等。当然,我同情他们,我敬佩他们,但这并不是我最欣赏的做法。
  同样是面对攻击和迫害,面对尊严扫地,钱锺书和杨绛把批斗他们的人一一代入角色,对号入座,用美学的方式细细解析,硬是把血色阶级斗争整成了黑色幽默剧;又如汪曾祺,莫名其妙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改造,每日挨完批斗之后,便去按任务画土豆,画成了一本《中国马铃薯图谱》,也多了一份自夸的资本:“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柔软的缓冲地带,得以在尊严和应世之间,端庄地走一段平衡木,在世事起落面前从容优雅。这才是真正的尊严!
  如此说来,孔子在郑国城墙下那句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又该是怎样云淡风轻的疏阔神色。在此等困顿之时,孔子几乎一无所有,但他尚有一点天真,一点淡然,他尚有尊严。
  真正的尊严,不是用生命来坚守,用死亡来证明的。真正的尊严,恰恰在于在最困厄的时刻,努力活着,凌驾于生灭常变、世事起伏之上,从容、端庄,且优雅。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朱子全书(第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其他文献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即学习主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地适应
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教育应该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为此物理教学就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饱满的创造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我在多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物理在知识顺序上做出了大的调整.把传统的“力、热、光、电”知识顺序改成“声、光、热、电、力”.由于这一改变,使电学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难点.在实际的教
近期,我们按农本调查规定对全省22个县、市(区)271户农民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粮食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总人口1355人,耕地面积1320亩。从上报资料
四手操作牙医学(Four-handed dentistry)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口腔器械和设备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口腔科治疗高效率的要求和口腔科工作人员对保护自身劳动力的要求而发展起
四环素曾长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Shwachman(1956)首次报道四环素对牙齿的染色以来,国内外对四环素在牙齿的沉着机理,影响牙齿发育钙化的时期,以及与龋病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读了《中小学数学》(初中版)《评价与测试》栏目中的考查教师的几道好题,笔者有同感且深受启发.也使笔者联想起我校九年级数学教师选拔考试中的一道证明题.介绍如下,与各位同
许多物理实验经过巧妙改进后,实验效果会显著提高,现举几例,供同行们借鉴.1(人教版物理课本,下同)八年级上册P35,第三章第一节光的传播观察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把含茶碱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