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社会整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高中政治课堂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进行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条件和保证。
一、“师出有名”——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可见,中学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政治教师应把德育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坚持德育统一,以德为先的原则,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强化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二、“重拳出击”——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几点措施
1、以人为本,构建德育平等课堂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那么要使学生对德育内容真正“心服”,教师可以试着从“前台”退到“后台”,将被教育者摆在教育者的地位。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体验,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比如我在讲述《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将课堂变成了讨论课,我将流行于网络的恶搞歌曲《等咱有钱了》播放后,提出问题“假如我富裕起来,我该如何消费?”,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我做了简单的引导点拨就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明白了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学们在一系列的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无招胜有招”的德育渗透工作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教育实践证明,要有效在高中政治课堂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有效更新道德观念和道德结构,从而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能动地构建符合人的内在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
2、创设情境,强化德育无限功能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容易唤起人们相应情感,使人产生共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社会热点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设置富有启迪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感悟生活。这种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政治课堂中,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例如我在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框前,播放了中共从成立到夺取政权的影像资料,并且并结合教材内容出示了一系列问题:历史和人民为何会选择中国共产党?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作为当代青年,你应该如何向先辈学习?有学生发言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战争年代的炮火和危难,但是我们不应该忘却历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缅怀先辈的同时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坚持不懈坚贞不屈有勇有谋的精神,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岁月,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的精彩发言也让我为之动容,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德育的力量。
3、情感交流,散发德育独特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因此,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要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为情感在推进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要努力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在讲述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人的价值》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理想”这个标题,和学生谈自己从小的理想,谈到自己上高中考大学的三年,谈找工作时的不易,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辛苦等等,学生听的是津津有味,更是和我感同身受,学生们争相恐后踊跃发言。通过和学生的一番交流让我在讲述人的价值这个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游刃有余,同时也让学生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更增进了师生感情。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情达理通。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真心、诚心地和学生交心交流,真正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达到教育氛围的和谐性,才能在课堂中顺利开展德育工作。
4、以身作则,树立德育道德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更多。同样的,作为政治教师在教授政治知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自己更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和典范。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决定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态度。高中的学生仍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会潜移默化于学生的价值选择中,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质、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的价值魅力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进行价值渗透。通过教师人格的魅力,确立教师的权威,提高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价值选择的确定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更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好问题,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参谋”作用,不断地探索、实践,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断地强化。教育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情绪,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而且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较好地实现师生心理同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这既使学生学到了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营造了一个师生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晓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建构[J]. 成才之路,2010(32).
(作者单位:溧阳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进行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条件和保证。
一、“师出有名”——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可见,中学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政治教师应把德育所追求的目标价值作为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坚持德育统一,以德为先的原则,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强化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二、“重拳出击”——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几点措施
1、以人为本,构建德育平等课堂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那么要使学生对德育内容真正“心服”,教师可以试着从“前台”退到“后台”,将被教育者摆在教育者的地位。因而,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我体验,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比如我在讲述《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将课堂变成了讨论课,我将流行于网络的恶搞歌曲《等咱有钱了》播放后,提出问题“假如我富裕起来,我该如何消费?”,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我做了简单的引导点拨就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明白了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学们在一系列的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无招胜有招”的德育渗透工作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教育实践证明,要有效在高中政治课堂进行德育渗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有效更新道德观念和道德结构,从而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能动地构建符合人的内在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
2、创设情境,强化德育无限功能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容易唤起人们相应情感,使人产生共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社会热点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设置富有启迪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感悟生活。这种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投入到政治课堂中,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例如我在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框前,播放了中共从成立到夺取政权的影像资料,并且并结合教材内容出示了一系列问题:历史和人民为何会选择中国共产党?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作为当代青年,你应该如何向先辈学习?有学生发言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战争年代的炮火和危难,但是我们不应该忘却历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缅怀先辈的同时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坚持不懈坚贞不屈有勇有谋的精神,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岁月,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学生的精彩发言也让我为之动容,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德育的力量。
3、情感交流,散发德育独特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因此,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要十分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为情感在推进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要努力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在讲述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人的价值》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的理想”这个标题,和学生谈自己从小的理想,谈到自己上高中考大学的三年,谈找工作时的不易,谈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辛苦等等,学生听的是津津有味,更是和我感同身受,学生们争相恐后踊跃发言。通过和学生的一番交流让我在讲述人的价值这个抽象而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游刃有余,同时也让学生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更增进了师生感情。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情达理通。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真心、诚心地和学生交心交流,真正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达到教育氛围的和谐性,才能在课堂中顺利开展德育工作。
4、以身作则,树立德育道德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更多。同样的,作为政治教师在教授政治知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自己更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和典范。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决定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态度。高中的学生仍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会潜移默化于学生的价值选择中,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质、富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的价值魅力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进行价值渗透。通过教师人格的魅力,确立教师的权威,提高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价值选择的确定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更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好问题,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参谋”作用,不断地探索、实践,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断地强化。教育实践证明: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情绪,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而且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较好地实现师生心理同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这既使学生学到了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营造了一个师生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晓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建构[J]. 成才之路,2010(32).
(作者单位:溧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