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基层医疗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现有医疗设施布局的分析与评价,对解决公众医疗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的矛盾以及政府部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市区二级(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和三级(卫生服务站和卫生室)医疗设施为研究对象,空间分析直观反映其布局特征,从服务域、道路网密度来评价其分布状况并对其分布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二级和三级医疗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基本满足分布要求;(2)从服务域和道路网密度来看,市区周边地区居民不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3)优化结果揭示,乌鲁木齐市需要新增2家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其他文献
在空间相关性分析法以及时间序列法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利用ArcGIS软件中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克里金法进行差值分析,并将风速的基本参数和地形数据在空间内联合,利用ArcGIS模块下的Model Builder建立预测时间尺度的模型,并且做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误差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期刊
大气环境治理效率评价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现有方法中未考虑空气污染跨域影响的问题,本文在P-S-R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大气环境的影响指标体系,利用DEA模型度量各评价单元输入变量排放压力P和治理措施R对大气环境状况S的效率贡献,根据效率的异常状况及指标的空间相关性甄别空气污染的跨域影响,进而分析各单元大气环境治理的真实效率。以2014—2017年31个省级行政区(除香港、澳门、台湾)的
期刊
针对手写汉字文本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结合进行手写汉字文本识别的端到端方法。通过Inception模块构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图像的基本特征,其次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预测并输出一个关于汉字字符集的概率分布,最后采用连接主义序列分类算法计算识别结果并构建损失函数。用该算法在手写汉字文本数据集上进行试验,取得了0.712的准确识别率和0.06的编辑
期刊
针对目前疫情地图缺乏对市下辖区县疫情情况、具体病例小区分布的表示,无法满足居民对当地疫情全局、直观认知需求等问题,提出了每日疫情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探讨了每日疫情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重点研究了每日疫情电子地图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每日疫情电子地图的具体制作过程。以河南省疫情较严重的郑州、信阳、南阳和驻马店四市疫情地图设计和制作为例,基于图形图像技术和ArcGIS软件制作出了4种类型
期刊
Cartogram是专题地图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该区域的属性数值信息,Cartogram对空间与数值属性关系的认知提供了便利。本文系统总结了Cartogram制图方法,特别是复杂连续型的Cartogram。本文详细论述了传统基于扩散的Cartogram生成算法的数学过程,并根据该过程分析了这种算法的不足。热力扩散是一种趋于密度均衡原理,受此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力传导的Carto
期刊
区域间的关联性研究是地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区域规划和管理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区域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通过客流、贸易流、通信流等来衡量,但是这些数据的可获取性往往是不确定的。本研究以用户产生的开放式资料为基础,采用包含3个步骤的方法来估测区域间的关联强度:①将研究区域划分成标准网格;②基于用户标签在研究区域中的分布建立网格之间的关联网络;③调整网络中边的权重来计算区域间关联强度。
期刊
乡村重构、转型与振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立足人地关系理论基础,以乡村地域功能变化为主线,以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要素变化解析乡村重构特征、外源驱动与内生响应耦合解译乡村转型机理、乡村地域结构—功能优化解构乡村振兴路径。案例研究表明:①江汉平原乡村重构具有时间连续性和空间非均衡特征。研究期内乡村重构综合指数由经济重构主导向经济—社会—空间均衡转变,空间上呈现沿主要交通干线从“U”形到环状的高值分布和“点(平
期刊
研究影响寻路行为的人为因素,对于提升智能导航服务的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理旋转、抽象推理、空间短时记忆和空间感知四种能力出发,设计空间认知对照实验,探究空间认知能力与寻路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四种空间认知能力之间弱相关,且按空间尺度部分分离。相同尺度空间的认知能力,即心理旋转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相关性较强,不同尺度空间的认知能力相关性较弱。(2)心理
期刊
立足人地关系理论基础,以乡村地域功能演变解析乡村转型特征,以外源驱动与内生响应耦合阐释乡村转型机理,以乡村人地关系变化透视乡村转型效应。案例研究表明:①江汉平原乡村转型具有时间非同步和空间非均衡特征,研究期内江汉平原乡村转型地域由中部汉宜高铁沿线10县市先后扩展至全境;②外源驱动之工业化和市场化是江汉平原乡村转型的主要作用机制,二者主要通过二、三产增加值正向或负向作用于地域农本功能变化。③江汉平原
期刊
本文在ORB-SLAM(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框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半直接法(semi-direct visual odometry, SVO)和稠密直接法替代特征点法并利用慕尼黑工业大学SLAM数据集进行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SVO和ORB-SLAM在单目模式下的平均解算时间分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