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恰当而有效地对综合素质评价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素质、综合素质、学前教育专业综合素质等概念理解的阐述,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基本程序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指标体系中的典型行为体现了跟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特点,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素质 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师范生 评价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学习和实践与他所修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时代需要。但同时,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只限于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对人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相对而言,每种职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有所差别,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具有师范性特点,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就很有必要,恰当而有效地对综合素质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一、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理解
  1.对素质的理解
  从心理学上说,素质指人的先天心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上心理发展。显然,心理学上所讲的这种素质具有先天特点,取决于遗传,是无法培养的。
  在社会上,人们对素质的看法是五法八门,一查百度,解释达十几种以上。普遍的可以理解为,素质指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对人和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和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情商、智商层次。显然,人们一般意义理解的这种素质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2.对综合素质的理解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相应的评价方案。每个地方略微有些差别。如北京市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六个维度:思想品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个性发展;广东省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五个维度: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修养;湖南省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有六个维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从这些大同小异的评价维度出发,笔者对综合素质理解为,相对于职业素养或职业技能而言,综合素质更多的是指向人作为普通人而应具备的人自身的素质,包括做人处事方面的情商水平、自身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也可理解为,在人出现第二次就业选择时(毕业时对应专业的就业为第一次就业),就业质量的高低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
  3.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理解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中表现出严重的应试教育的特征,国家对小学、初中、高中都提出了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各省都出台了相应学段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案。但目前,社会上对正在进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有很大的质疑声,认为这些评价有失公平、不易操作,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职生源质量相对普高生源质量有很大差距,综合素质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学生管理难度相比也较大。但由于职校的培养目标、管理特点、生源质量都同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中职学校通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宽广的舞台。但目前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案。笔者认为,各专业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和评价方案应有所区别,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带有较强的师范专业特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幼儿教育事业,面对的是3~6岁甚至是0~6岁的幼儿和幼儿家长,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幼儿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要有较强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作为师范生在为人师表的要求凸现出了其职业特点。借鉴普通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突出师范性职业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的管理来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会很有效果。
  二、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
  1.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2.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
  (1)从时间上看,有期初的“新学期的我”和“我的发展目标”,期末的“学期结束的我”和“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顶岗实习也与此对应。将这些材料汇总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
  (2)从评价主体看,学生本人、随机抽评学生、班干部、班主任或幼儿园管理者都参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3)从评价的过程看,教导管理部门依据对学生和班级的日常行为检查给予学生的相应的评价指标以及时而客观的评价,班主任依据班务日记给予学生及时而客观的评价。
  (4)评价结果呈现。以纸质档案和学生本人的期初在班上汇报的学期总结相结合呈现。
  (5)主要通过典型行为表现来评价发展目标是否达成。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人们已将这个基础目标当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指标。
  我校在近几年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践中,摸索出了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表,突出了对应指标的典型行为表现,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小结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注意的三个原则:一是跟专业相关,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发展性。做到了这三个原则,评价才真正发挥了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系统平台使用培训会议资料[N]. 北京市教委,2007.
  [2]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河北省教育厅,2010.
  [3]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20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能力、感染等功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发挥出来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语言生动、形象、有趣,示范动作准确、优美,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特征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增力的,也可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练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生 足球 兴趣 创新  一、兴趣是小学生热爱足球的基础  (一)循循善诱,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小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应该抓住这种良好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练习活动中去。初学时,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情感。
在不完全的资本市场,企业持有或者获取现金都是有成本的,而这些成本最终由股东承担,这就会影响了股东对企业所持有现金的价值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持
【摘 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是令很多考生感到头痛的题型,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的研究发现,中考阅读理解的主要考查方式只有两种:主观题型和客观题型。只要平时刻苦努力,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英语 阅读理解 题型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考试中的重头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却是让不少学生头疼的事。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英
【摘 要】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一体化教学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注重构成学生综合素质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我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分析目前实施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从事车工职业技能教学工作多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形式日趋多样,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本也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本的特点,便于利用网络工具更高效、更科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