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跨界”破局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高考结束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对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今年招生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高职院校扩招一百万。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基本都是本科大学在大规模地扩招。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今天,高职院校为何大规模扩招,已成为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百万扩招”的决定,源于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
  随后,教育部在5月8日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扩招方案》),按照国务院统一要求,从扩招重点领域、生源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做了精细部署,并向全社会承诺2019年高职招生计划将增量114万。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提出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39亿元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237亿元,为“百万扩招”任务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现场,“课堂即车间 图纸即试卷”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程昕明/摄

百万扩招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针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因此在业内也被称为“职教20条”。
  “职教20条”的第一句就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定位始终在“类型”和“层次”这两个关键词上游移与摇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还是低一层次的教育?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位业内人士直言,过去“嘴上说是‘类型’,操作上则是‘层次’”,造成方向上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招生方式、生源、深造通道等诸多方面。
  比如在招生上,学生若要进入中职或高职,需参加全省统招的考试,也就是中高考,试卷与普通教育的一致。录取时,普通教育优先录取,成绩次之的进入中高职。
  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方乃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重点高校是培养学术人才,职业教育则是训练实操能力,无法用发表多少论文来评判,“招生时用同一张试卷,显然不合适。”
  此外,因上世纪90年代的生育低谷,近十年来全国职业院校在招生上更是雪上加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龚方红向记者坦言:“招生非常困难。”过去十年,江苏省高中毕业生的人数从将近60万降至30多万。在满足本科招生计划之后,剩下的投档人数只有五六万,而高职的招生计划有十几万,缺口差不多有一半。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20年,高职在校生要达到1480万人。按照这个目标,2018年至2020年,高职平均每年招生要达到493.33万人,而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普通专科实际招生仅为368.83万人。
  舆论认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提出,既是缓解当前总体就业的压力,又是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之举。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今年6月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上表示,招录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方式的改革将贯彻两点:一是有一技之长,二是有培养前途。
  孙尧举例说,比如一个有高中文凭的退役军人,在部队三年期间,学会了开大卡车跑山路,这个人是否符合招录标准?他认为,山路、卡车这两个关键词,意味着他有一定的开车水平和修车技能,并有应急处理能力,所以符合招生标准。
  对这样一批国家关注的就业主体,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显然不合实际,但如何确立新的标准,也是亟待探索的难题。
  根据“职教20条”,将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高职的“双一流计划”


  與普通教育相比,除了招生方式、生源等问题之外,职业教育的深造通道也面临着改革需求。
  目前,学生若想在普教体系内深造,可以通过中高考,进入本科院校,之后还可以考取硕士、博士。而对职教体系内的学生而言,高职是这条通道的最顶端,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专升本,进入普教序列,提升学历。
  “这还是一种歧视,不平等。”方乃纯直言,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打通职业教育的深造通道。
  在此次公布的“职教20条”中,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案,指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渠道。
  可以设想,未来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深造通道包括中职、高职以及职业大学,专业课程可以始终贯穿,导向也明确一致,即就业。
  方乃纯认为,理想情况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深造应该是两个平行的通路,中间可以相互交叉,学生在深造过程中,随着兴趣的变化,合理转换方向。
  在这次公布的“职教20条”中,一个亮点是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这个计划也被业内人士称为高职的“双一流”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十多年前,中国也曾进行示范高职、骨干高职的评选,被称为高职的“985”、“21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示范高职,该校校长龚方红介绍说,示范建设对高职校的引领作用确实非常明显。不过,国家投入资金并不多,每所示范高职拿到的资金大约在2000万元。与“985”、“211”高校动辄上亿元的投入相比,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在职教业内人士看来,这仍然是一种隐形的不平等。因为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更低层次的、更便宜的教育类型。而作为以实操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其实更需要资金的投入、更多的实训平台。
  职教业内人士希望即将实施的“双高计划”能使这一状况有所改善。
  总的来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之路仍然漫长。比如,方乃纯和龚方红都提到,高职毕业生目前仍不允许报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
  对此,“职教20条”表示,将“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

改善师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的重点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这是一个探讨多年的话题,与职业院校的形成历史有关。
  这些年仅在国家层面,就出台了至少8份文件,反复强调“产教融合”的问题。
  如果说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个体之间的合作,那么产教融合则是统筹职业教育与地方区域发展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是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要实现这两点,需要学校、企业、行业以及多方行政部门共同完成。
  就学校而言,如何更对口地培养出企业、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师水平都亟待改革。
  据悉,“职教20条”针对产教融合,出台了多项意见。比如,国家还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的普遍做法,启动“1 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数量问题。据龚方红介绍,中国职业院校的生师比非常高,大概是50∶1、80∶1甚至100∶1,而在好一些的本科院校,这个比例不到20∶1。
  其次则是质量问题,教师的自我革新迭代,跟不上行业的变化。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会数控技术的教师,可能很优秀,但放在现在,已不是行业的最新需求。有数据显示,职教院校现有教师中,与现实脱节的不在少数。
  对此,“职教20条”做出规定,“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新聘用的教师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今年起,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其次,已有教师也要加强培训,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职教20条”还鼓励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鼓励企业办学


  如何调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合作、融合,是“职教20条”希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教20条”明确提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国家将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税费,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此外,为了实现进一步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国家行政学院职业教育中心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邢晖提出,国家的法律、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比如上文所述的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 财政 土地 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也需要进行修改完善,明确企业的权利及义务。
  方乃纯认为,此次出台的“职教20条”,跨出教育领域,着手解决多方面的复杂问题,相较过去将会更加有效。接下来的关键,是这些任务怎样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 李炎华,李大钊次女,1919年生(摄于1950年代)。→ 2018年8月,作者(左)与李炎华孙女摄于北京昌平金手杖老年公寓。一  1948年是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一年,随着全国各个战场解放军转入优势,战争捷报频传,这时解放区的“三查”“土改”工作也已完成,我和一批从京津等地来到解放区的学生,聚集在冀东区党委等待分配工作,我们的心情轻松愉悦。狄枫和我同住在一个农家小院。这一天吃完中午的“派饭”
19—20世纪的中国,灾害、战争、政治风云一波接一波,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一刻都没停息过,这些本来应该激发对保险业务的需求,可事实并非如此。保险业在中国遭遇了长期的“水土不服”是由于一直受到文化上的阻力,因为中国人历来不愿意谈论不幸事件,认为那不吉利。随着2000年的一个接地气的品种(“万能险”)引入中国后,寿险类产品才开始快速增长。这是因为寿险在与保底理财产品组合之后,被当作投资理财产品卖,很多
住房是关系一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住房模式上,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和德国,都既没有采取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由市场住房模式,也没有采取完全依赖政府调控的福利国家住房模式,而是采用了介于二者之间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多主体协同”运作,也就是政府、社会和机构多方共赢的创新合作的住房模式。从两国住房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住房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充
2019年12月17日,南海之滨的三亚,水天一色,日暖风和。军港内,山东舰伏波静卧、满旗高悬,来自海军部队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在码头整齐列队,气氛隆重热烈。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研发的002号航母山东舰在这里正式入列服役。  从2013年11月开工建造到2017年4月26日首次下水,再历经了从2018年5月到2019年11月长达一年六个月的多次海试,国产航母从无到有,用时6年。不同于辽宁舰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中央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本世纪初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就是在2009年、2011年先后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纳入到统一的城乡
最后一只猫  刘亮程  我们家的最后一只猫也是纯黑的,样子和以前几只没啥区别,只是更懒,懒得捉老鼠不说,还偷吃饭菜馍馍。一家人都讨厌它。(因为猫懒惰,所以一家人都不太喜欢它,这为下文它成为野猫埋下伏笔)  黑猫在家里待得无趣,便常出去,有时在院墙上跑来跑去,还爬到树上捉鸟,却从未捉到一只。它捉鸟时那副认真劲让人好笑,身子贴着树干,极轻极缓地往上爬,连气都不出。可是,不管它的动作多轻巧无声,总是爬到
初春,夜色下的北京长安街,车辆川流不息,一片灯火辉煌。  当年送他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  这一切,应如斯人所愿。  2018年3月5日,“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20周年。  年少时,他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临别好友时,他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语。  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他的名字,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怀念。  如今,回眸周恩来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片段,
一  一直住院的爷爷病情加重了。  爸爸在那里看护。他胡子拉碴,满脸倦容,一下子老了十多岁。妈妈让我放学后直接去医院换他。  我到医院后,爸爸有些犹豫,问:“大维,你能行吗?”  我说:“行!你快回去休息吧。”  爸爸身子有些发飘地走出了病房。  夜如期而至。  病房里灯光昏暗。爷爷呼吸急促,脸色苍白,人已经瘦脱了形,两只青筋毕露的大手因为打点滴瘀血成了青乌色。  想着爷爷平时对自己种种的好,我不
包含新世界观、新文明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合作观、新责任观、新治理观在内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当代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宝贵贡献。  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是新时代中国外交重要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将为打造国际新秩序提供重要保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持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联动发展开辟新路径  当今时代正处
看点一:中央赋予海南哪些新使命?  意见对海南作出了新的四大战略定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大力推进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