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可以使读者感受社会历史,可以在读者心中种下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可以发展读者的审美素质,丰富读者的语言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实践证明:为学生提供大阅读环境,引导学生从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在引发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自学能力、积淀人文修养等方面,形成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价值;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7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一、当前学生阅读状况
现如今,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印刷制品和网络资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对于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影响很大。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少,思想困于一片狭小的天地,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少起码的人文素养。学生在阅读中明显存在三大倾向:急功近利——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大量零散的语段阅读;浮光掠影——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一些短、平、快的“文化快餐”;轻松愉悦——为了消遣,阅读一些娱乐性强但缺乏历史厚重和人文品性的书刊。阅读已经走入低迷的峡谷,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深切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理解名著的含义
所谓名著,取其广义,指适合特定年龄段的中学生阅读的一切材料:包括“两本”(课本和自读课本)、其他各科教材、文学名著、古代诗文、时文精篇、同龄人佳作、报纸期刊、优秀歌(戏)曲、影视节目及现代光盘媒体等。
三、充分认识名著阅读的教育价值
1.名著阅读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个侧面深刻地感受社会历史。如鲁迅笔下的小说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一段社会历史。巴尔扎克、莫泊桑等外国作家,都是在尖锐的社会对立中,用自己利刃般的作品无情剖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
2.名著阅读可以在读者心中种下善恶分明的价值目标,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陶冶读者的情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的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满怀美好的人生与社会理想,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中,不论是在年轻力壮、具有青春活力的时候,还是在双目失明、半身瘫痪之时,都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时代的英雄,保尔的形象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3.名著阅读可以发展读者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是人追求美、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的人文素质,它与智能和品德一起,共同构成支撑健康人性的“三驾马车”。“艺术美高于自然美”,李白笔下的高山大河,碧野笔下的天山景物,普希金笔下的大海,读来都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痴如醉,美不胜收。
4.名著阅读可以丰富、发展读者的语言能力。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是无与伦比的语言楷模和语言宝库。要学习语言,就要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下展开,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外国人学习,向科学家、哲学家学习,更要通过文学名著向大作家学习。
四、实施名著战略的环节
1.储备书源。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即“多读”。除了教科书外,大的方面有学校图书室,小的方面应在班级中设立图书柜。本着“贴近时代、语言优美、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原则,通过图书室借一点、班里订一点、教师献一点、学生捐一点等途径,广开筹书渠道,为学生博览群书提供有力保障。
2.挑选书籍。教师负责调控阅读的方向、范围、目标,根据教学需要及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学段等情况,向学生推荐可读书目。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称心如意的书籍。如推荐《意林》可以读(好的文章、诗歌可以朗读)、可以看、可以摘录、可以剪贴(按相关知识点)、可以做(相关练习),还可以整理收藏当作资料以供写作时查找。
3.阅读时空。根据语文教学管理意见,每周安排适量的阅读课,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另外,充分利用“四机一幕”进教室的契机,让学生有选择地收看欣赏一些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午间半小时”,山东台的“中学时光”及教育新闻等节目,节假日指导学生收看优秀影视剧,推荐其阅读优秀作品。
4.指导阅读方法。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以及种类繁多的报纸,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保证读书质量,读有所得,学有所获,乃为阅读之关键。(1)指导学生根据主要内容或标题,用速读或跳读的方法略知书报内容要点,知其大概,决定取舍,为进一步理解奠定基础;(2)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供自读课外书籍的金钥匙;(3)教其精读精思的方法,细品味、精吸收;(4)鼓励学生阅读中反思,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5)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想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6)鼓励学生多背、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名篇佳作;(7)阅读后学生要及时填写“阅读信息反馈卡”:包括所读书(文章)名、出处,所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字数等。
5.反馈评价。(1)查阅读书笔记,让学生畅谈阅读感悟;(2)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方法;(3)针对阅读中的重重困惑,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或教师讲解;(4)征求阅读意见,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
6.把阅读名著的积累用于作文中。名著中的很多片段都是很精彩的,应该让学生摘抄并背诵。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引用相关积累或者原句,或者稍作改动成为自己的句子,这样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提倡和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引导学生从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名著阅读在引发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自学能力、积淀人文修养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東阁街道杭州路中学266700)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价值;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7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一、当前学生阅读状况
现如今,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印刷制品和网络资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对于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影响很大。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课外阅读少,思想困于一片狭小的天地,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少起码的人文素养。学生在阅读中明显存在三大倾向:急功近利——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大量零散的语段阅读;浮光掠影——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一些短、平、快的“文化快餐”;轻松愉悦——为了消遣,阅读一些娱乐性强但缺乏历史厚重和人文品性的书刊。阅读已经走入低迷的峡谷,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深切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理解名著的含义
所谓名著,取其广义,指适合特定年龄段的中学生阅读的一切材料:包括“两本”(课本和自读课本)、其他各科教材、文学名著、古代诗文、时文精篇、同龄人佳作、报纸期刊、优秀歌(戏)曲、影视节目及现代光盘媒体等。
三、充分认识名著阅读的教育价值
1.名著阅读可以使读者从一个个侧面深刻地感受社会历史。如鲁迅笔下的小说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一段社会历史。巴尔扎克、莫泊桑等外国作家,都是在尖锐的社会对立中,用自己利刃般的作品无情剖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丑恶。
2.名著阅读可以在读者心中种下善恶分明的价值目标,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陶冶读者的情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的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满怀美好的人生与社会理想,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中,不论是在年轻力壮、具有青春活力的时候,还是在双目失明、半身瘫痪之时,都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时代的英雄,保尔的形象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3.名著阅读可以发展读者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是人追求美、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的人文素质,它与智能和品德一起,共同构成支撑健康人性的“三驾马车”。“艺术美高于自然美”,李白笔下的高山大河,碧野笔下的天山景物,普希金笔下的大海,读来都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痴如醉,美不胜收。
4.名著阅读可以丰富、发展读者的语言能力。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是无与伦比的语言楷模和语言宝库。要学习语言,就要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下展开,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外国人学习,向科学家、哲学家学习,更要通过文学名著向大作家学习。
四、实施名著战略的环节
1.储备书源。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即“多读”。除了教科书外,大的方面有学校图书室,小的方面应在班级中设立图书柜。本着“贴近时代、语言优美、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原则,通过图书室借一点、班里订一点、教师献一点、学生捐一点等途径,广开筹书渠道,为学生博览群书提供有力保障。
2.挑选书籍。教师负责调控阅读的方向、范围、目标,根据教学需要及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学段等情况,向学生推荐可读书目。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称心如意的书籍。如推荐《意林》可以读(好的文章、诗歌可以朗读)、可以看、可以摘录、可以剪贴(按相关知识点)、可以做(相关练习),还可以整理收藏当作资料以供写作时查找。
3.阅读时空。根据语文教学管理意见,每周安排适量的阅读课,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另外,充分利用“四机一幕”进教室的契机,让学生有选择地收看欣赏一些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午间半小时”,山东台的“中学时光”及教育新闻等节目,节假日指导学生收看优秀影视剧,推荐其阅读优秀作品。
4.指导阅读方法。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以及种类繁多的报纸,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保证读书质量,读有所得,学有所获,乃为阅读之关键。(1)指导学生根据主要内容或标题,用速读或跳读的方法略知书报内容要点,知其大概,决定取舍,为进一步理解奠定基础;(2)结合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供自读课外书籍的金钥匙;(3)教其精读精思的方法,细品味、精吸收;(4)鼓励学生阅读中反思,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5)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想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6)鼓励学生多背、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名篇佳作;(7)阅读后学生要及时填写“阅读信息反馈卡”:包括所读书(文章)名、出处,所记读书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字数等。
5.反馈评价。(1)查阅读书笔记,让学生畅谈阅读感悟;(2)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方法;(3)针对阅读中的重重困惑,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或教师讲解;(4)征求阅读意见,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
6.把阅读名著的积累用于作文中。名著中的很多片段都是很精彩的,应该让学生摘抄并背诵。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引用相关积累或者原句,或者稍作改动成为自己的句子,这样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总之,提倡和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引导学生从课内“读”的小天地步入课外“读”的大课堂,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名著阅读在引发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自学能力、积淀人文修养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東阁街道杭州路中学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