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美心”幸福课程的构建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te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方法探寻获得幸福的方法。幸福课则是幸福教育在课程建设上的有效实现方式。基于此,结合学校的“美心教育”文化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以团体心理活动为载体,从课程理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实施四大方面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美心”幸福课程,引导学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课程;课程建设
  一、“美心”幸福课程的理论内涵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就是人的幸福,强调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以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中提出,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而幸福可以通过积极人格的建立、积极情绪的培养而获得。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关注人的优势与潜能的,这就是幸福教育。
  一所幸福的学校,应该具备“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幸福文化。而我校坚持“美好人生,从心开始”的办学理念,践行“美心美行,向善向真”的校训,尊重师生的需要,注重师生心理和行为的修养,构建积极进取、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幸福课是幸福教育在课程建设上的有效实现方式,它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关注人的优势与幸福,帮助人们获得快乐与幸福的课程。两者的内涵与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学校将“幸福教育”与办学理念、“美心教育”文化体系相结合,构建了校本“美心”幸福课程,将幸福教育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幸福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学生体验幸福,收获幸福,创造幸福。
  二、“美心”幸福课程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积极特质、积极环境是影响人类幸福感的三大要素。因此,学校的“美心”幸福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义为“快乐·自信·共融”。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是“美心”幸福课的核心目标之一。积极特质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对自身优势与潜能的发掘与发挥,这就要求学生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因此,“美心”幸福课程提出“自信”目标,提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优势的发挥与培养,增强自信,收获幸福。基于此,我们将“美心”幸福课程的第三个目标确定为“共融”,希望通过幸福课,达成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创造幸福。
  三、“美心”幸福课程的结构
  关于“美心”幸福课程的结构,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可以分为“快乐篇”“自信篇”和“共融篇”三个篇章。以课程形式为依据,则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幸福团辅课,包括“阳光少年”“幸福教师”“智慧家长”三个主题;一是幸福体验课,包括少先队幸福体验活动、综合实践幸福活动、快乐体艺幸福活动、美心社团幸福活动。以课程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学生、教师、家长,其中,学生又按其心理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细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之所以引入教师、家长作为幸福课的对象,是因为考虑到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共同引导,力求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人际氛围支持,与我们的课程目标之一“共融”是一致的。
  四、“美心”幸福课程的内容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关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有热爱学习、创造、好奇、真诚、勇敢、坚持、团队精神、乐观和感恩。而我们的“美心”幸福课程也是围绕这九大积极品质进行内容设定的。
  (一)幸福团辅课程
  我们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年段去设计方案和活动,并且将活动对象扩展到全校教师和家长;结合“快乐·自信·共融”三大课程目标以及九大需要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三大版块:阳光少年、幸福教师、智慧家长。在活动框架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创编,严格按照课程的标准,从理论基础、学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最终形成了《阳光少年》《幸福教师》《智慧家长》三套校本教材。
  学生用书一共有低、中、高三本,包括快乐篇、自信篇和共融篇三个版块,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调控情绪、增强自信,掌握與人和谐相处的技巧。每个年段的主题有一定交叠但侧重点不同,并且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教师用书是和学生用书配套使用的,分为理论、实操、评估量表三部分,能有效地指引老师上好活动课,做好活动效果的检验。游戏集锦,该书同样分成快乐篇、自信篇、共融篇三大版块,每一版块下面都有若干游戏,使用灵活、方便。
  《阳光少年——乐观品质的培养》,主要是围绕解释风格、归因去编写系列教材,培养学生“乐观”这一积极的心理品质。《幸福教师》侧重从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团结合作这三个方面去开展教师的调适活动。《智慧家长》则主要是从亲子沟通和家校沟通这两个层面设计活动,包括亲子沟通方法、家校沟通、换位思考等,让亲子沟通更和谐,家校连接更紧密。这两个版块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积极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支持,让他们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二)幸福体验课程
  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全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及团队活动特色,我们将幸福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其他主题或学科活动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幸福活动化课程,包括少先队幸福体验活动、综合实践幸福体验活动、快乐体艺幸福体验活动、美心社团幸福体验活动这四大方面。结合学校德育处“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主题,我们将“感恩”这种品质作为少先队幸福体验活动中重点培养;“热爱学习”“创造”“好奇”这三种品质重点放在美心社团幸福活动去培养;“勇敢”“坚持”“团队精神”放在快乐体艺幸福体验活动中重点培养;“真诚”“乐观”则是综合实践幸福体验活动的培养重点。其实每个品质在不同活动中都有涉及,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体验活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特长和自信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五、“美心”幸福课程的实施
  关于“美心”幸福课程的实施,学生幸福团辅课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心理课、班会课、品德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进行,时长约40分钟;而大型的团辅则是全年级同时开展的,用时较长,约半天。教师的团辅活动会根据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是在周末或者假期开展,时长1~2天。而家长的团辅活动则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分级进行,也可在征询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在周末开展。
  “美心”幸福课程在“编写—实践—再编写”中不断完善,学校幸福教师团队的授课能力也在反复的备课、磨课、听课、评课中不断提高,如今学校的幸福课堂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区域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其中由笔者承担的番禺区幸福公开课《用乐观跨越挫折》《用勇敢突破自我》,受到领导、同行、同事的肯定和好评。此外,作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学校承担了番禺区第一届幸福教育现场会以及市桥城区教育指导中心的幸福课研讨活动。活动开展丰富、有序,学校幸福教师团队齐心协力,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美心”幸福课程的规范实施,也为幸福教育的区域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同时,我们开展了多次大型的幸福团辅活动,如“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如何提升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结合作GO GO GO”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我相信我能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富都小学学校帮扶与‘幸福教师’”团体心理辅导等,深受师生、家长的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看到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幸福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幸福课程才能规范、扎实地推进。“美心”幸福课程是我校幸福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我们会继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实践,进而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具实效性。
其他文献
一、文件起草背景rn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0号)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1号)的规定,民
众所周知,英语语音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非常重要.学会一门语言,只需掌握其50%~90%的语法,10%的词汇,但语音却必须近乎100%地掌握(Gim-son,1980).语音就像人的外表,流利、纯正
摄影记者要拍好新闻图片,除了要有新闻敏感度,还要注意抓住新闻图片的主题,突出镜头面对的主角,挖掘独家新闻.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文中就有关激励的相关问题做
席慕蓉在写时说:“只要远远地听到他的歌声,就会让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家忽然间想起了过去的时光,让草地上正在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都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现贯彻落实是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从马克思文化动力观的角度探析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主要
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群众对法治国家建设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开展工作不能脱离法治轨道.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可以保障人民
期刊
本文以陕西为例,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了解了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及养老服务供给情况,发现供求间存在严重不均衡,亟待加
"公平正义"观念是源于西方文化体之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该观念在当下中国的盛行对其所笼罩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行不同层面的评判和改造,以使该结构合符其价值序列要求,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