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樊嘉院士指导并参与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基于液体活检和组学平台的肝癌诊断新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新策略》,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素基因1(APP/PS1)转基因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APP/PS1转基因小鼠分成模型组和实验组,将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35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标准饮用水,连续4个月.用水迷宫实验检测3组小鼠逃生时间,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β淀粉蛋白前体蛋白(APP)、APPβ位点剪切酶1(BACE1)、β羧基末端片段(β-CTF)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
目的 考察高脂饮食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63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空腹或高脂饮食条件下分别单次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4 mg,根据方案要求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用经过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受试者血浆中仑伐替尼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8.2版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软件,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仑伐替尼胶囊空腹和高脂饮食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66.18±16.91),(47.41
目的 研究咪达那新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剂量空腹和餐后条件下给药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共纳入60例(空腹试验30例,餐后试验30例)成年男性和女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1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咪达那新的浓度.用WinNonlin?6.4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空腹组的咪达那新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736.33±252.16
目的 研究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随机、开放、两制剂、四周期、交叉给药的试验设计,空腹和餐后分别入组44例健康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25 mg,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恩曲他滨和丙酚替诺福韦浓度,用WinNo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空腹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恩曲他滨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251.80±757.49)和(3363.72±848.62)ng·mL-1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作为自主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和采用,也正加速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护士们更多的是采用基于MOOC的线上学习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为确保临床药物疗效与药物安全性的学习效果,《用药护理》课程建设优质MOOC,提高MOOC应用效果,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仑伐替尼的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用甲基叔丁醚进行液液萃取,取上清液后氮气吹干,50%甲醇水复溶后进样检测,同位素为内标用于定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1 mm×100.0 mm,3.5μm),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体积为3μL,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仑伐替尼的测定,在1~5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 ng·mL-1,批内、批间精密度
环状RNA(circRNA)是在近些年被高度关注的一种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circRNA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靶点和临床检测标志物.文章就circRN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重要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前为无活性的潜活形式.骨膜蛋白作为由肌成纤维细胞所产生的基质蛋白,可以独立于TGF-β1引发与细胞表面的整联蛋白结合引发细胞内Smad3磷酸化,从而促进肌成纤维细胞表面整联蛋白的表达、成纤维细胞的趋化与激活及增加心肌间质硬度以诱导潜活形式的TGF-β1活化,TGF-β1的过度分泌与激活可以维持肌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本文从骨膜蛋白诱导Smad3磷酸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对潜活形式的TGF-β1的激活以促进心肌梗死后心
日益突出的细菌耐药问题使临床对创新抗菌药物存在迫切需求,然而新药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风险高,国内企业研发经验较少,研发策略及各阶段沟通交流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药的研发.2021年6月,国产1类创新抗菌药物康替唑胺片在我国获批上市,本文总结了其临床研发过程和策略,借其经验讨论创新抗菌药物临床研发关注点,以期为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药物的开发常因安全性问题而中止,良好的非临床研究设计和评价可有效提示临床试验风险.本文结合NASH治疗药物注册申请情况和研发领域的新发现、新认识,对非临床毒理学试验的特殊关注点、安全性评价策略等进行了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