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很早时就提出“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数百年来,无论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怎样改变,各种课改模式如何畅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一特点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如何对“差异化”的学生实施教学才更高效,这是每个教育者都极力思考并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分层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浅显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一、了解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堂课上各有所得,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进行有效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二、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1.了解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学情分层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心理及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组,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6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
2.课前预习分层
每一次教新课前,我们都要进行预习任务设计,我们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做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对于A组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自学课文后,完成预习作业,并试着向课外发展,B组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初步了解课文,考虑预习导学和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并能对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质疑,如有时间和兴趣的则可以去查有关资料;而C组学生仅要求他们能初读课文几遍,稍加了解课文内容,负责解决难解生字读音,词语意思,文学常识查阅等内容。
3.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目标,统一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更应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给A组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和自主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研究、自主创新的精神;对B组生教师在教学之余,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上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帮助他们高效掌握,带动其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C组生明确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低难度。例如,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特别注意“了解”“掌握”“欣赏”“理解”“拓展”等词语涵盖的内容,根据三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寻找适合的教法,找到差别,让他们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参与学习,获取知识。比如在上《伟大的悲剧》一文时,目标中“了解、掌握”的内容,诸如作家茨威格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品;字、词语的解释等,就交由C组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欣赏、理解”等教学任务可以由C组同学质疑,B、A组同学解答的方式完成,像自学指导一、二中的问题:①题目为什么叫“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悲”在哪里?“伟大”在哪里?②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③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研究讨论中,三组同学根据学习能力形成交互式合作,主要由A组启发B组同学,B组带动C组同学的方式,达到互教和共享的目的。而“拓展”内容就会大多面向A组同学完成,比如:探险会面临失败,会危及生命,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提升能力的题也大多是A组同学比较有个性的想法。
4.作业设计分层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業,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就必须难易有别,体现分层施教,让低、中、高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宽松的作业氛围中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比如,在学习古文时,通常给C组的学生布置抄写注解中重点字的解释,或重点语句的翻译,背诵段落等任务,B组学生就会为他们选择一些相关的中考古文链接题提高能力;A组学生就会在B组的作业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小的课外古文阅读题,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尽可能激励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一、了解什么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堂课上各有所得,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进行有效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二、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1.了解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学情分层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心理及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组,是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6位同学构成,并任命一名同学担任小组长)。
2.课前预习分层
每一次教新课前,我们都要进行预习任务设计,我们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做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对于A组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自学课文后,完成预习作业,并试着向课外发展,B组中等生则要求他们能初步了解课文,考虑预习导学和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并能对文中的知识点进行质疑,如有时间和兴趣的则可以去查有关资料;而C组学生仅要求他们能初读课文几遍,稍加了解课文内容,负责解决难解生字读音,词语意思,文学常识查阅等内容。
3.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目标,统一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更应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给A组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和自主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研究、自主创新的精神;对B组生教师在教学之余,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内容上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帮助他们高效掌握,带动其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C组生明确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低难度。例如,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特别注意“了解”“掌握”“欣赏”“理解”“拓展”等词语涵盖的内容,根据三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寻找适合的教法,找到差别,让他们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参与学习,获取知识。比如在上《伟大的悲剧》一文时,目标中“了解、掌握”的内容,诸如作家茨威格生平及简介,代表作品;字、词语的解释等,就交由C组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欣赏、理解”等教学任务可以由C组同学质疑,B、A组同学解答的方式完成,像自学指导一、二中的问题:①题目为什么叫“伟大的悲剧”呢?你认为“悲”在哪里?“伟大”在哪里?②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③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研究讨论中,三组同学根据学习能力形成交互式合作,主要由A组启发B组同学,B组带动C组同学的方式,达到互教和共享的目的。而“拓展”内容就会大多面向A组同学完成,比如:探险会面临失败,会危及生命,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提升能力的题也大多是A组同学比较有个性的想法。
4.作业设计分层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業,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就必须难易有别,体现分层施教,让低、中、高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宽松的作业氛围中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比如,在学习古文时,通常给C组的学生布置抄写注解中重点字的解释,或重点语句的翻译,背诵段落等任务,B组学生就会为他们选择一些相关的中考古文链接题提高能力;A组学生就会在B组的作业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小的课外古文阅读题,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习惯,智力的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授知识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尽可能激励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