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床为什么那么难
这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这时人的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来。
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时间的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一会。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保持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光来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咖啡渍为何是个圈
这个小小的现象其实是多个原因促成的。首先是咖啡液滴因液体内部的张力而类似半球形,边缘的部分比较薄;其次边缘部分与空气接触最充分,蒸发也最快,首先变干而形成渍;第三,由于咖啡渍充满了类似毛细管的空洞,所以会因毛细吸引力而把液滴吸引到边缘来。于是液滴逐渐都跑到边缘来并蒸发干,最后残渣就基本都留在了边缘,液滴内部反而是空心的,环形的渍圈就形成了。同样原因,茶、红酒、汗水等液滴干后,形成的渍也是环形的圈。
科学家发现,咖啡液滴不仅是形成渍圈,还受浓度的控制,如果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咖啡液滴干后,形成的渍就是厚度均匀的圆形了,这是因为浓度太高的咖啡不容易流动到边缘。这个现象对印刷、喷涂等行业很有启发,印刷用的墨不能太稀,否则墨滴形成的就是空心的小圈,那么印出的文字图像就会不清晰,或色彩不够饱和了。
为什么大笑也会流泪
当你非常快乐,兴奋得哈哈大笑时,或者听到一个十分可笑的笑话,笑得气都透不过来时,你会发现自己笑得满眼是泪——乐极生“悲”。哭能出眼泪,笑也能出眼泪,原因何在呢?
其实,眼泪是经常分泌的,它时时刻刻在眼球表面流动,人们形容的“水汪汪的眼睛”就是这个道理。平时,眼泪在眼球的表面是不乱流的,在你眨眼的一瞬间,你流出来的眼泪就被吸入“下水道”——鼻泪管里去了。鼻泪管又细又短,但不能小瞧,它可是眼泪通往鼻腔的唯一要道。人在大笑的时候,一方面眼皮扩张,排出眼泪:另一方面,由于面部肌肉收缩,压迫鼻泪管,使“下水道”堵塞,于是泪水没有地方去,就从眼里流了出来。在哭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眼泪太多,鼻泪管已满,就从眼中溢出来了,因此,哭落泪,笑亦落泪。
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鸡皮疙瘩的产生源自立毛肌的作用。动物感到寒冷时,为了减少体表的热量损失,毛细血管会急剧收缩,同时汗毛孔也开始关闭,而这·动作促使汗毛立起时,立毛肌便在体表形成一个个小突起,即鸡皮疙瘩。负责调节立毛肌的是交感神经,可是交感神经不仅仅对寒冷有反应,愤怒、惊恐不安等强烈的情绪变化都会刺激交感神经。而刀刮玻璃时发出的刺耳声音等之所以让人起鸡皮疙瘩,则与猿猴之间习惯用发出这种声音报警有关,在人类身上也某种程度地保留了这种现象。
五斗米是多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大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人人知晓,五斗米即一日三餐的代名词。自古以來,为了生活,为了温饱,有些人又岂能不为五斗米鞠躬弯腰,甚至屈辱地折腰呢?
书中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突然辞去了他仕途中的最后一任官职一彭泽县令,当他解绶去职时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即挥袖而去。可想而知那时的大诗人,心中一定有很多不满,但他是位君子,便以作词来泄愤。五斗米是否就是作为县令的陶渊明当时的薪资数目?非也!
据说西汉时官吏的俸禄是年薪制,全发粮食。每年领取的粮食以重量计,也就是他们的“品秩”,于是有万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东汉开始,俸禄形式有了改变,统称为“石”,实际上是发一部分粮食,一部分现银。这个办法甚为官员们欢迎,因为在此之前,要用钱,得设法卖掉粮食或换成物品,殊多不便。有关陶渊明那个引起争论的五斗米,就是与这种现银、粮食搭配在一起的俸禄扯上了关系。按书本记述,当时县令的年薪是四百斛(十斗为一斛),若按月发放的话,每月米十五斛,现银即二千五,将十五斛米除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
当然,古今量器不一样,五斗米究竟值多少?很难确定,闻说当时有这份收入的官员,生活可不会太差呢。
为何吃薄荷嘴里会凉
薄荷中含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寒冷感受器T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而实际上并未改变温度。TRPM8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里,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接收寒冷的温度刺激,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同时,一些化学物质也能激活它。
人眼有多少像素
用人眼和相机或者显示器来对比,多少有点不合适。我们只能估算一下,看看如果人眼是一部相机,能够产生多少像素的图片。
早在1894年,德国医生阿瑟·康尼锡就提出了比较精确的答案。人眼对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不同颜色的分辨率有所不同,他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实验方式:在正常光亮的条件下,测试人能够分辨的、距离最小的平行线段中,两根线段与瞳孔正中所形成的夹角。测量结果是0.59角分(1°=60角分)。也就是说,人眼能够识别的最小像素应该是0.3角分。
这样推断,人的视野中心所拥有的像素数就达到了3.24亿。如果认为人的中心视野是120°的话,像素数将会是5.76亿。按此算法,正常人的视野大约是180°左右,这就意味着人眼拥有超过12.6亿的像素数。基于180°视野来进行计算是有问题的,因为视野中心和视野边缘的分辨率有很大不同。人眼分辨率越往外围越低,最外围似乎只有120°。这样来看,人眼的像素数应该远小于10亿,但我们没有办法获得更精确的数值。
这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这时人的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来。
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时间的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一会。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保持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光来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咖啡渍为何是个圈
这个小小的现象其实是多个原因促成的。首先是咖啡液滴因液体内部的张力而类似半球形,边缘的部分比较薄;其次边缘部分与空气接触最充分,蒸发也最快,首先变干而形成渍;第三,由于咖啡渍充满了类似毛细管的空洞,所以会因毛细吸引力而把液滴吸引到边缘来。于是液滴逐渐都跑到边缘来并蒸发干,最后残渣就基本都留在了边缘,液滴内部反而是空心的,环形的渍圈就形成了。同样原因,茶、红酒、汗水等液滴干后,形成的渍也是环形的圈。
科学家发现,咖啡液滴不仅是形成渍圈,还受浓度的控制,如果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咖啡液滴干后,形成的渍就是厚度均匀的圆形了,这是因为浓度太高的咖啡不容易流动到边缘。这个现象对印刷、喷涂等行业很有启发,印刷用的墨不能太稀,否则墨滴形成的就是空心的小圈,那么印出的文字图像就会不清晰,或色彩不够饱和了。
为什么大笑也会流泪
当你非常快乐,兴奋得哈哈大笑时,或者听到一个十分可笑的笑话,笑得气都透不过来时,你会发现自己笑得满眼是泪——乐极生“悲”。哭能出眼泪,笑也能出眼泪,原因何在呢?
其实,眼泪是经常分泌的,它时时刻刻在眼球表面流动,人们形容的“水汪汪的眼睛”就是这个道理。平时,眼泪在眼球的表面是不乱流的,在你眨眼的一瞬间,你流出来的眼泪就被吸入“下水道”——鼻泪管里去了。鼻泪管又细又短,但不能小瞧,它可是眼泪通往鼻腔的唯一要道。人在大笑的时候,一方面眼皮扩张,排出眼泪:另一方面,由于面部肌肉收缩,压迫鼻泪管,使“下水道”堵塞,于是泪水没有地方去,就从眼里流了出来。在哭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眼泪太多,鼻泪管已满,就从眼中溢出来了,因此,哭落泪,笑亦落泪。
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鸡皮疙瘩的产生源自立毛肌的作用。动物感到寒冷时,为了减少体表的热量损失,毛细血管会急剧收缩,同时汗毛孔也开始关闭,而这·动作促使汗毛立起时,立毛肌便在体表形成一个个小突起,即鸡皮疙瘩。负责调节立毛肌的是交感神经,可是交感神经不仅仅对寒冷有反应,愤怒、惊恐不安等强烈的情绪变化都会刺激交感神经。而刀刮玻璃时发出的刺耳声音等之所以让人起鸡皮疙瘩,则与猿猴之间习惯用发出这种声音报警有关,在人类身上也某种程度地保留了这种现象。
五斗米是多少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大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人人知晓,五斗米即一日三餐的代名词。自古以來,为了生活,为了温饱,有些人又岂能不为五斗米鞠躬弯腰,甚至屈辱地折腰呢?
书中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突然辞去了他仕途中的最后一任官职一彭泽县令,当他解绶去职时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即挥袖而去。可想而知那时的大诗人,心中一定有很多不满,但他是位君子,便以作词来泄愤。五斗米是否就是作为县令的陶渊明当时的薪资数目?非也!
据说西汉时官吏的俸禄是年薪制,全发粮食。每年领取的粮食以重量计,也就是他们的“品秩”,于是有万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东汉开始,俸禄形式有了改变,统称为“石”,实际上是发一部分粮食,一部分现银。这个办法甚为官员们欢迎,因为在此之前,要用钱,得设法卖掉粮食或换成物品,殊多不便。有关陶渊明那个引起争论的五斗米,就是与这种现银、粮食搭配在一起的俸禄扯上了关系。按书本记述,当时县令的年薪是四百斛(十斗为一斛),若按月发放的话,每月米十五斛,现银即二千五,将十五斛米除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
当然,古今量器不一样,五斗米究竟值多少?很难确定,闻说当时有这份收入的官员,生活可不会太差呢。
为何吃薄荷嘴里会凉
薄荷中含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寒冷感受器T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而实际上并未改变温度。TRPM8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里,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接收寒冷的温度刺激,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同时,一些化学物质也能激活它。
人眼有多少像素
用人眼和相机或者显示器来对比,多少有点不合适。我们只能估算一下,看看如果人眼是一部相机,能够产生多少像素的图片。
早在1894年,德国医生阿瑟·康尼锡就提出了比较精确的答案。人眼对于不同强度光照下不同颜色的分辨率有所不同,他采用了一种标准化的实验方式:在正常光亮的条件下,测试人能够分辨的、距离最小的平行线段中,两根线段与瞳孔正中所形成的夹角。测量结果是0.59角分(1°=60角分)。也就是说,人眼能够识别的最小像素应该是0.3角分。
这样推断,人的视野中心所拥有的像素数就达到了3.24亿。如果认为人的中心视野是120°的话,像素数将会是5.76亿。按此算法,正常人的视野大约是180°左右,这就意味着人眼拥有超过12.6亿的像素数。基于180°视野来进行计算是有问题的,因为视野中心和视野边缘的分辨率有很大不同。人眼分辨率越往外围越低,最外围似乎只有120°。这样来看,人眼的像素数应该远小于10亿,但我们没有办法获得更精确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