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常见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1病例患者男,40岁。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心电图正常,心率94次/min。给予氟哌啶醇5mg,每日2次肌内注射;氯硝西泮1mg,每日2次肌内注射。入院3d后冲动、毁物行为消失,心率88次/min。入
因同性恋"失恋"而发生杀人的颇为罕见,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30岁,高中文化,未婚,无业,既往健康,自幼被父母当男孩抚养,以男孩自居且厌恶异性,给其介绍对象均拒绝.与某女性
编辑先生:请问临床上所谓“重性精神疾病与轻性精神疾病”是如何划分与归类的?敬请专家赐教!
原发与继发是如何定义的?如氯氮平可以引起强迫症状,我们认为强迫症状是继发的,应怎么去定义?
期刊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经氯氮平治疗6周疗效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