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地铁是个冷漠的地方,每个人都在用麻木的表情保护着自己;但也有人说,地铁虽然是一个铁皮工具,却承载着灵性的人。
前方200米是我的目的地——北京西直门地铁站。
我能在地下躲避30分钟的燥热,等散尽身上的暑气,换一副好心情去完成早就约定的采访。
2元硬币换来一张乘车磁卡,“滴”的一声很清脆,入闸处人影闪动,就连身形肥胖的大叔们都行动敏捷。所有的人都急切地奔向清凉的地下十几米处。
一个读书的女人
30分钟,我有足够的时间发呆。
无需担心约会误点,从进入地铁站的那一刻,我的时间就交给这个庞大的铁皮车厢去安排。在这里,没有公里里程,只有时间里程,它会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走完7站路程,30分钟后准点把我送到要去的地方。
车厢很安静,听得见身边一位女士翻书的声音。对面的车窗,反射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每个人的眼中都空无一物,仿佛只有自己存在。大家人挨着人,彼此很近,但又隔得很远。
如果是坐公交,我会侧身看一下她手中的书,但是现在我不想也不能。我懂地铁里的“规矩”,一个人保持安静,是因为不想被别人打扰。脸上不动声色,我却对身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她从哪里来,去往何处?放在膝盖上的书,是小说,还是一本诗集?
地铁阅读,不是北京人的习惯。如果是在巴黎地铁,车厢里的10个人中会有7个人手里捧着书。我干脆闭上眼睛,幻想这是一趟开往巴黎的地铁。
我似乎看到,车站的墙壁上贴满攻占巴士底狱的图片;罗丹博物馆附近的车站,矗立着巴尔扎克的雕塑,无论在站台等车还是坐在车厢内,男女老少捧着本大部头的小说或诗集。如果我足够幸运,或许会碰到一个坐在窗边的老人,给我们朗诵一首雪莱的《西风颂》。
遗憾的是,北京地铁里没有诗歌,但是上海有。2008年4月,一项中英文化交流活动,让500幅英国诗歌海报登上地铁1、2号线的车厢,英国“诗仙”、“诗圣”们的名作与市民如影随形。此前,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白居易的《红鹦鹉》等已经在伦敦地铁陆续出现。
中国人在地铁里能读到威廉·布莱克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英国人在地铁里品味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歌“搭乘”地铁的传统不知道肇始于哪个国家,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等大都会的地铁,就相继悬挂不同文字的海报,诗歌往往会成为这些海报的主要内容。
尽管中国人没有地铁阅读传统,但我身边这个读书的女人,还是让我将这趟短暂的地铁旅程想象成一次文化之旅。
盲童与地铁
车门打开,每一站都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这一刻,有两个人走进车厢,打破了寂静。一位身材矮小的母亲手中拉着一个壮硕的盲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幫帮忙,我需要钱治好眼睛。”
为了寻找一颗最甜美的红苹果,一片遗落的金叶子,一个繁花盛开的花园,一缕心中隐约的光亮,《地下铁》里的盲女,往小背包里塞满希望和勇气,在危机四伏的城市里,寻找心灵迷宫最后的那个光明出口。
我眼前的男孩,也在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吗?他的心里肯定也有希望,不然他不会牵着妈妈的手,从一个车厢走进另一个车厢。
母子穿着还算体面,他的声音里也没有哀求,这让满车厢的冷漠气氛一下松动很多。有人在男孩掌心塞进几枚硬币,我肯定,这不是施舍,因为男孩要的仅仅是一份希望。
盲童和地铁,我的眼前迅速浮现出2003年风靡整个中国的几米漫画作品《地下铁》,那也是一个盲童和地铁的故事,一个关于成长和希望的故事。
同样是地铁车厢,同样十五六岁,同样背着一个背包,我眼前的男孩有人牵引,他的世界黑暗,但是有人指点方向。几米笔下的小姑娘,靠着一根导盲棒,独自在地下铁的人群中穿梭,她没有亲人,只有小狗跟随她跌跌撞撞的脚步,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什么地方?
在迷路的午后,她没有为自己的黑暗世界而急躁慌乱,气定神闲地想像着自己正在一片绿色的常春藤迷宫中寻找出口。雨雪天头顶上出现的一把伞,跌倒时好心人的搀扶,让她相信因为“守护天使一直眷顾着我”,自己可以度过一道道难关。
地铁广播里不时播放“请乘客自觉抵制车厢卖艺和乞讨行为”,我发现自己开始被制度公约和人情冷暖撕扯开来,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人说,地铁是个冷漠的地方,每个人都在用麻木的表情保护着自己;但也有人说,地铁虽然是一个铁皮工具,却承载着灵性的人。车厢里这对母子的出现,在坚硬无隋的水泥丛林底下,在一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地方,给我带来一种久违的温暖和感动。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地铁里,人们总是来不及相识就匆匆别离,一次次与人相遇,一次次与人分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地铁的神秘与凄美,全都浓缩在庞德的这句诗里。
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女人站到我面前,我一眼看得出她的疲惫,因为她的脚上是一双高跟鞋。“外地人”,我在心里说出这三个字。长距离的换乘和拥挤的车厢容不下女人的爱美之心,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北京人是不会踩着这样的鞋坐地铁的。这个女人让我有了一种亲近感,地铁里,我和她都有一张疲惫的面孔和一颗流浪的心,因为我们都是都市外乡人。
女人身体的重心向后倚靠,在她后面是一个40来岁、跟她年龄相仿的男人。他没有吱声,将女人手中的包拿过来背在自己肩上。
一对夫妻?
没有嘘寒问暖,甚至没有眼神交流,男人卸下女人所有的负担,眼睛在寻找哪一个才是随时可能下车的乘客,他需要尽快给爱人找一个座位。
40岁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吗?经历过很多风雨,当彼此都熬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需要语言,就有足够的默契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搀扶。
电影里,有许多关于地铁与爱情的故事,比我眼前看到的戏剧化得多。《我的野蛮女友》里,女主角因醉酒在地铁里呕吐而获得爱情,她也穿着高跟鞋,但是她却用这双鞋换下了男友的休闲鞋,把舒服留给自己。我对其中的一个电影场景印象深刻,男主角一瘸一拐,狼狈地穿着高跟鞋奔跑,20岁时的爱情,因为荒唐,所以可爱。
《开往春天的地铁》里那个男主角,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只能瞒着妻子在地铁里游荡。在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面前,他无需掩饰自己的小压抑、小自卑、小逃避。这部有关地铁与爱情的故事,把一个都市青年在现实压力面前呈现出来的情感危机刻画得淋漓尽致,7年之痒和情感煎熬,是属于30岁人的爱情,《开往春天的地铁》因为真实,所以好看。
20岁,30岁,40岁,地铁里的爱情以不同方式上演,但我最欣赏的还是眼前的这一幕。
地铁出口的练摊者
第7站,朝阳门。我按原计划准时到达终点。
有人说,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朝阳门站出口处,我发现还应该补充一句:地铁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一个练摊者,脸上带着高原红,诚恳地给我推荐摆在地上精美的小饰品。在来北京之前,她走过多少路,又遇见过多少人?我开始有了交谈的欲望。
这里只有她一个“高原红”,但在五道口,有许许多多“练摊者”,他们不会在太阳下守着摊位,一旦买主出现,一定会有人从阴凉的地铁站口冒出身来,不厌其烦地给你推荐物美价廉的小商品。
地铁车厢里,是一个城市中产阶层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在有地铁的地方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地铁不能专属于中产阶层。
这一刻,让我想到伦敦地铁站里的歌手。
忧郁的、欢快的,街头音乐家边弹边唱,他们之间非常默契,互不干扰。尽管有的歌声悦耳,有的唱得并不动听,但他们都是“持证上岗”的歌手。
80%的伦敦“地铁族”认为,地铁需要音乐。因此,顾客服务处便对这些歌手实行了统一管理,在整个地铁沿线设置25个评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500位地铁歌手,对他们演唱水平进行打分,合格者才发给许可证。
多宽容的伦敦人!他们以发放许可证的形式给了地铁歌手尊严和身份,伦敦地铁失去的是秩序和安静,换来的却是更多人生存的希望和机会。
地铁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福祉吗?能给每个人都提供一个希望的出口吗?
纽约地铁站台上,坚固的钢铁结构裸露在外,瓷砖贴面的墙壁灰暗斑驳,与繁华大都市的气息格格不入。与北京、上海、香港地铁相比,纽约地铁老态尽现、陈旧脏乱。就是这里,曾是涂鸦客的乐园,他们在车站和车厢内外,喷射被现实生活挤破的白日梦。
涂鸦与地铁共生共存,也让更多的涂鸦客找到一条感情宣泄和才华展示的出口。在老态龙钟的纽约地铁,也许有一天,坐在你旁边的就是现任纽约市长彭博,那个只拿1美元年薪的亿万富翁。因为,他跟他的纽约市民一样,坐地铁上下班。
练摊者、流浪歌手、涂鸦客,还有市长,当地铁成为所有人的地铁,能够寄托社会所有阶层的希望,一个城市的地下铁才会真正拥有人文气质。
前方200米是我的目的地——北京西直门地铁站。
我能在地下躲避30分钟的燥热,等散尽身上的暑气,换一副好心情去完成早就约定的采访。
2元硬币换来一张乘车磁卡,“滴”的一声很清脆,入闸处人影闪动,就连身形肥胖的大叔们都行动敏捷。所有的人都急切地奔向清凉的地下十几米处。
一个读书的女人
30分钟,我有足够的时间发呆。
无需担心约会误点,从进入地铁站的那一刻,我的时间就交给这个庞大的铁皮车厢去安排。在这里,没有公里里程,只有时间里程,它会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走完7站路程,30分钟后准点把我送到要去的地方。
车厢很安静,听得见身边一位女士翻书的声音。对面的车窗,反射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每个人的眼中都空无一物,仿佛只有自己存在。大家人挨着人,彼此很近,但又隔得很远。
如果是坐公交,我会侧身看一下她手中的书,但是现在我不想也不能。我懂地铁里的“规矩”,一个人保持安静,是因为不想被别人打扰。脸上不动声色,我却对身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她从哪里来,去往何处?放在膝盖上的书,是小说,还是一本诗集?
地铁阅读,不是北京人的习惯。如果是在巴黎地铁,车厢里的10个人中会有7个人手里捧着书。我干脆闭上眼睛,幻想这是一趟开往巴黎的地铁。
我似乎看到,车站的墙壁上贴满攻占巴士底狱的图片;罗丹博物馆附近的车站,矗立着巴尔扎克的雕塑,无论在站台等车还是坐在车厢内,男女老少捧着本大部头的小说或诗集。如果我足够幸运,或许会碰到一个坐在窗边的老人,给我们朗诵一首雪莱的《西风颂》。
遗憾的是,北京地铁里没有诗歌,但是上海有。2008年4月,一项中英文化交流活动,让500幅英国诗歌海报登上地铁1、2号线的车厢,英国“诗仙”、“诗圣”们的名作与市民如影随形。此前,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白居易的《红鹦鹉》等已经在伦敦地铁陆续出现。
中国人在地铁里能读到威廉·布莱克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英国人在地铁里品味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歌“搭乘”地铁的传统不知道肇始于哪个国家,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纽约、旧金山、巴黎等大都会的地铁,就相继悬挂不同文字的海报,诗歌往往会成为这些海报的主要内容。
尽管中国人没有地铁阅读传统,但我身边这个读书的女人,还是让我将这趟短暂的地铁旅程想象成一次文化之旅。
盲童与地铁
车门打开,每一站都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
这一刻,有两个人走进车厢,打破了寂静。一位身材矮小的母亲手中拉着一个壮硕的盲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幫帮忙,我需要钱治好眼睛。”
为了寻找一颗最甜美的红苹果,一片遗落的金叶子,一个繁花盛开的花园,一缕心中隐约的光亮,《地下铁》里的盲女,往小背包里塞满希望和勇气,在危机四伏的城市里,寻找心灵迷宫最后的那个光明出口。
我眼前的男孩,也在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吗?他的心里肯定也有希望,不然他不会牵着妈妈的手,从一个车厢走进另一个车厢。
母子穿着还算体面,他的声音里也没有哀求,这让满车厢的冷漠气氛一下松动很多。有人在男孩掌心塞进几枚硬币,我肯定,这不是施舍,因为男孩要的仅仅是一份希望。
盲童和地铁,我的眼前迅速浮现出2003年风靡整个中国的几米漫画作品《地下铁》,那也是一个盲童和地铁的故事,一个关于成长和希望的故事。
同样是地铁车厢,同样十五六岁,同样背着一个背包,我眼前的男孩有人牵引,他的世界黑暗,但是有人指点方向。几米笔下的小姑娘,靠着一根导盲棒,独自在地下铁的人群中穿梭,她没有亲人,只有小狗跟随她跌跌撞撞的脚步,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什么地方?
在迷路的午后,她没有为自己的黑暗世界而急躁慌乱,气定神闲地想像着自己正在一片绿色的常春藤迷宫中寻找出口。雨雪天头顶上出现的一把伞,跌倒时好心人的搀扶,让她相信因为“守护天使一直眷顾着我”,自己可以度过一道道难关。
地铁广播里不时播放“请乘客自觉抵制车厢卖艺和乞讨行为”,我发现自己开始被制度公约和人情冷暖撕扯开来,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人说,地铁是个冷漠的地方,每个人都在用麻木的表情保护着自己;但也有人说,地铁虽然是一个铁皮工具,却承载着灵性的人。车厢里这对母子的出现,在坚硬无隋的水泥丛林底下,在一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地方,给我带来一种久违的温暖和感动。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地铁里,人们总是来不及相识就匆匆别离,一次次与人相遇,一次次与人分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地铁的神秘与凄美,全都浓缩在庞德的这句诗里。
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女人站到我面前,我一眼看得出她的疲惫,因为她的脚上是一双高跟鞋。“外地人”,我在心里说出这三个字。长距离的换乘和拥挤的车厢容不下女人的爱美之心,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北京人是不会踩着这样的鞋坐地铁的。这个女人让我有了一种亲近感,地铁里,我和她都有一张疲惫的面孔和一颗流浪的心,因为我们都是都市外乡人。
女人身体的重心向后倚靠,在她后面是一个40来岁、跟她年龄相仿的男人。他没有吱声,将女人手中的包拿过来背在自己肩上。
一对夫妻?
没有嘘寒问暖,甚至没有眼神交流,男人卸下女人所有的负担,眼睛在寻找哪一个才是随时可能下车的乘客,他需要尽快给爱人找一个座位。
40岁人的爱情就是这样吗?经历过很多风雨,当彼此都熬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需要语言,就有足够的默契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搀扶。
电影里,有许多关于地铁与爱情的故事,比我眼前看到的戏剧化得多。《我的野蛮女友》里,女主角因醉酒在地铁里呕吐而获得爱情,她也穿着高跟鞋,但是她却用这双鞋换下了男友的休闲鞋,把舒服留给自己。我对其中的一个电影场景印象深刻,男主角一瘸一拐,狼狈地穿着高跟鞋奔跑,20岁时的爱情,因为荒唐,所以可爱。
《开往春天的地铁》里那个男主角,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只能瞒着妻子在地铁里游荡。在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面前,他无需掩饰自己的小压抑、小自卑、小逃避。这部有关地铁与爱情的故事,把一个都市青年在现实压力面前呈现出来的情感危机刻画得淋漓尽致,7年之痒和情感煎熬,是属于30岁人的爱情,《开往春天的地铁》因为真实,所以好看。
20岁,30岁,40岁,地铁里的爱情以不同方式上演,但我最欣赏的还是眼前的这一幕。
地铁出口的练摊者
第7站,朝阳门。我按原计划准时到达终点。
有人说,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朝阳门站出口处,我发现还应该补充一句:地铁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一个练摊者,脸上带着高原红,诚恳地给我推荐摆在地上精美的小饰品。在来北京之前,她走过多少路,又遇见过多少人?我开始有了交谈的欲望。
这里只有她一个“高原红”,但在五道口,有许许多多“练摊者”,他们不会在太阳下守着摊位,一旦买主出现,一定会有人从阴凉的地铁站口冒出身来,不厌其烦地给你推荐物美价廉的小商品。
地铁车厢里,是一个城市中产阶层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在有地铁的地方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地铁不能专属于中产阶层。
这一刻,让我想到伦敦地铁站里的歌手。
忧郁的、欢快的,街头音乐家边弹边唱,他们之间非常默契,互不干扰。尽管有的歌声悦耳,有的唱得并不动听,但他们都是“持证上岗”的歌手。
80%的伦敦“地铁族”认为,地铁需要音乐。因此,顾客服务处便对这些歌手实行了统一管理,在整个地铁沿线设置25个评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500位地铁歌手,对他们演唱水平进行打分,合格者才发给许可证。
多宽容的伦敦人!他们以发放许可证的形式给了地铁歌手尊严和身份,伦敦地铁失去的是秩序和安静,换来的却是更多人生存的希望和机会。
地铁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福祉吗?能给每个人都提供一个希望的出口吗?
纽约地铁站台上,坚固的钢铁结构裸露在外,瓷砖贴面的墙壁灰暗斑驳,与繁华大都市的气息格格不入。与北京、上海、香港地铁相比,纽约地铁老态尽现、陈旧脏乱。就是这里,曾是涂鸦客的乐园,他们在车站和车厢内外,喷射被现实生活挤破的白日梦。
涂鸦与地铁共生共存,也让更多的涂鸦客找到一条感情宣泄和才华展示的出口。在老态龙钟的纽约地铁,也许有一天,坐在你旁边的就是现任纽约市长彭博,那个只拿1美元年薪的亿万富翁。因为,他跟他的纽约市民一样,坐地铁上下班。
练摊者、流浪歌手、涂鸦客,还有市长,当地铁成为所有人的地铁,能够寄托社会所有阶层的希望,一个城市的地下铁才会真正拥有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