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手儿”是一个俗语,是指一个人“有专长”,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手上的活儿做得特别漂亮,是佼佼者。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就不是“有一手儿”的问题了,而要有“两手儿”,这“两手儿”,一手是读,一手是写。这两手都应该抓、都应该硬、都应该“顶呱呱”。
先说读。读是语文课的基本元素,没有读的语文课是非语文课,不会读的语文教师是非语文教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是个“读”者,其次才是个“写”者。
一是语文教师要讲好普通话。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资格证书,二级甲等是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师必须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的最低线。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只在课堂上讲普通话,日常生活中不讲普通话,时间越久越生疏,某一日,却发现在课堂上讲的普通话也有失往日的水准了。还有一小部分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也不注意用普通话上课,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就着急起来,临时抱佛脚,公开课结束了,普通话又淡出了自己的课堂。普通话,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技能,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普通话,而且要形成习惯,课上得讲、课下也得讲,还得讲得大方、讲得流畅、讲得自然。
二是语文教师要学会吟诵。只有读没有诵的语文课是没有生机的语文课,只会读不会诵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灵性的语文老师。吟诵不能淡出语文课,更不能仅仅是各种大赛的拿手好戏;也不能仅仅是那些能够参加教学大赛的语文教师极力表演的绝活,夺魁的杀手锏。它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展示的通用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吟诵名师让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吟诵面前丧失了诵读的信心,于是,吟诵在语文课上就很少听到了,这是值得反思的,用普通话吟诵是没有错的,但并不是普通话讲得不好就不能吟诵。所以重拾吟诵的信心,勇敢地吟诵起来,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三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能够成为名师。听过无数名师的报告,他们成长的秘诀是那么的相似,那就是博览群书。有的语文老师说,工作繁忙哪有时间读书啊!可是我要说只要想读,时间总会有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课堂语言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空洞无物。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面对课堂意外,不能巧言应对,甚至理屈词穷。究其因,都是读书少,见识寡。读书、教书、写“书”应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生活常态。
再说写。只会读不能写的语文教师是瘸腿教师,这样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很容易摔跟头。只有既能读又能写,两条腿协调走路,语文教学才能走得稳妥,走得高效,走得有趣。
一是语文教师要写一手好字。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可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现在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学生书写水平的下降。所以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潜移默化地熏陶的责任。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写一手规矩、漂亮的字,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师生在点、横、竖、撇、捺中一起“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
二是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写好批语。语文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能图省事而只写A、B、C、D;语文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也不要为快捷而只写甲、乙、丙、丁。这种做法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慢工出细活”,写好批语,让来自心底的交流,超出文字的范畴,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教育的秘诀之一。好批语要因“生”而异,有的批语是总结性的,有的是拓展性的,有的是升华性的,有的是鼓励性的,还有的是问候性的……哪一种性质的批语,都要发自内心,真诚自然,方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语文教师要善于妙手著文章。很少见到写好文章的老师教育教学成绩不好,这是因为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不读书的老师“面目可憎”;不写文章的老师“行之不远”。经常把自己感悟、心得、意见、建议给学生念念的老师,很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其潜移默化之下文章自然也写得好。喜欢写文章,身上有点文气的老师,在指点学生写文章时,就能够指得准,点得透,令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语文教师要用双手托举明天,一手是读,一手是写,读写并举。这样,语文教师的双手迟早都会“顶呱呱”。
先说读。读是语文课的基本元素,没有读的语文课是非语文课,不会读的语文教师是非语文教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是个“读”者,其次才是个“写”者。
一是语文教师要讲好普通话。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资格证书,二级甲等是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师必须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的最低线。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只在课堂上讲普通话,日常生活中不讲普通话,时间越久越生疏,某一日,却发现在课堂上讲的普通话也有失往日的水准了。还有一小部分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也不注意用普通话上课,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就着急起来,临时抱佛脚,公开课结束了,普通话又淡出了自己的课堂。普通话,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技能,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普通话,而且要形成习惯,课上得讲、课下也得讲,还得讲得大方、讲得流畅、讲得自然。
二是语文教师要学会吟诵。只有读没有诵的语文课是没有生机的语文课,只会读不会诵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灵性的语文老师。吟诵不能淡出语文课,更不能仅仅是各种大赛的拿手好戏;也不能仅仅是那些能够参加教学大赛的语文教师极力表演的绝活,夺魁的杀手锏。它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展示的通用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吟诵名师让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吟诵面前丧失了诵读的信心,于是,吟诵在语文课上就很少听到了,这是值得反思的,用普通话吟诵是没有错的,但并不是普通话讲得不好就不能吟诵。所以重拾吟诵的信心,勇敢地吟诵起来,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三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能够成为名师。听过无数名师的报告,他们成长的秘诀是那么的相似,那就是博览群书。有的语文老师说,工作繁忙哪有时间读书啊!可是我要说只要想读,时间总会有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课堂语言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空洞无物。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面对课堂意外,不能巧言应对,甚至理屈词穷。究其因,都是读书少,见识寡。读书、教书、写“书”应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生活常态。
再说写。只会读不能写的语文教师是瘸腿教师,这样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很容易摔跟头。只有既能读又能写,两条腿协调走路,语文教学才能走得稳妥,走得高效,走得有趣。
一是语文教师要写一手好字。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可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现在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学生书写水平的下降。所以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潜移默化地熏陶的责任。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写一手规矩、漂亮的字,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师生在点、横、竖、撇、捺中一起“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
二是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写好批语。语文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能图省事而只写A、B、C、D;语文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也不要为快捷而只写甲、乙、丙、丁。这种做法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慢工出细活”,写好批语,让来自心底的交流,超出文字的范畴,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教育的秘诀之一。好批语要因“生”而异,有的批语是总结性的,有的是拓展性的,有的是升华性的,有的是鼓励性的,还有的是问候性的……哪一种性质的批语,都要发自内心,真诚自然,方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语文教师要善于妙手著文章。很少见到写好文章的老师教育教学成绩不好,这是因为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不读书的老师“面目可憎”;不写文章的老师“行之不远”。经常把自己感悟、心得、意见、建议给学生念念的老师,很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其潜移默化之下文章自然也写得好。喜欢写文章,身上有点文气的老师,在指点学生写文章时,就能够指得准,点得透,令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语文教师要用双手托举明天,一手是读,一手是写,读写并举。这样,语文教师的双手迟早都会“顶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