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大学有口钟叫“傅钟”,傅钟每天响21下,这源自台大老校长傅斯年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深思的。”傅老的话道出了思考的重要性。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镇西老师当年在四川乐山工作时,教研室的唐建新老师曾对他说:“不要只是不停地奔跑,还应该适当地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老师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在工作之余,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他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激情。”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使他的教育教学逐渐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满足于陀螺似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刻不停地工作,机械般的“奉献”,而不进行思考,那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他的教育就是苍白的。
对教师来说,“教而不思则滞”,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一节课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纠正错误,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清醒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思后方知教之法。教师从事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机与思想的学生,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从个人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思后方知教不足。俗话说“金无足赤”。尽管我们对每一节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不是演戏,我们的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师不可能预设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只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才能从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思后方知教之本。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探触教育的真谛,才不至于在实践中似盲人摸象。
思后方知教之变。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发现实践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激起教育的诗情,不断开拓创新。
思后方有教之魂。只有不断思考,才会厘清教学的灵魂,形成独有的教育思想,才会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才不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跪着教书。
只有会思考的教师,才会教出会思考的学生……
总之,一个教师的思考不只是简单地分析过去,总结得失,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态度探求教育的规律,思索教育的真谛,然后在实践中改变自我、指导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思考要有广度、有深度,单纯依靠记忆是不够的,要借助一个载体,而思考最有效的载体莫过于撰写教育随笔。
所谓教育随笔,就是记录下自己教育的足迹。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追求语词的华丽,也没有字数的限制——可以是教学片断、教学反思,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故事,也可以是教育教学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只要拿起笔,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伴随它的还有实践、阅读与思考——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结伴。撰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身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他的教育随笔将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融为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没有令人仰视的高深理论,没有深奥的教育术语,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和“教育的百科全书”,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李镇西,于漪,窦桂梅……这些当代的名师,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可能各不相同,但撰写教育随笔却是他们共同的默契。作为教师,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就会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形成一种实践、写作、思考、提高的良性循环,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由思考产生写作的欲望,而写作中的再思考又会激起实践的热情,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教育教学水平便会不断提升,思想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教师也便在思考的实践中实现了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伟大转变。
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李镇西老师当年在四川乐山工作时,教研室的唐建新老师曾对他说:“不要只是不停地奔跑,还应该适当地停下来沉思——通过写作、整理、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老师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在工作之余,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轨迹,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得“他对自己的教育得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科学规律,有了相对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每一天的工作有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激情。”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使他的教育教学逐渐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满足于陀螺似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刻不停地工作,机械般的“奉献”,而不进行思考,那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他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不会得到提升,他的教育就是苍白的。
对教师来说,“教而不思则滞”,因此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开始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一节课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纠正错误,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清醒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思后方知教之法。教师从事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机与思想的学生,教师工作不是把知识从个人或书本中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的消化与吸收,因此,教师不但要“思考”教材如何教,还要“思考”学生如何学,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
思后方知教不足。俗话说“金无足赤”。尽管我们对每一节课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教学不是演戏,我们的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师不可能预设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我们只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才能从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思后方知教之本。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探触教育的真谛,才不至于在实践中似盲人摸象。
思后方知教之变。教师只有善于思考,才会发现实践中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激起教育的诗情,不断开拓创新。
思后方有教之魂。只有不断思考,才会厘清教学的灵魂,形成独有的教育思想,才会把呆板的知识变成点燃思维的火炬,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才不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跪着教书。
只有会思考的教师,才会教出会思考的学生……
总之,一个教师的思考不只是简单地分析过去,总结得失,更重要的是用理性的态度探求教育的规律,思索教育的真谛,然后在实践中改变自我、指导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思考要有广度、有深度,单纯依靠记忆是不够的,要借助一个载体,而思考最有效的载体莫过于撰写教育随笔。
所谓教育随笔,就是记录下自己教育的足迹。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不追求语词的华丽,也没有字数的限制——可以是教学片断、教学反思,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故事,也可以是教育教学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只要拿起笔,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伴随它的还有实践、阅读与思考——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是灵魂。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结伴。撰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身教育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撰写教育随笔,他的教育随笔将生动的教育故事和深刻的教育思考融为一体,语言平易,娓娓道来,没有令人仰视的高深理论,没有深奥的教育术语,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和“教育的百科全书”,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教育遗产和精神财富,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李镇西,于漪,窦桂梅……这些当代的名师,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可能各不相同,但撰写教育随笔却是他们共同的默契。作为教师,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就会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形成一种实践、写作、思考、提高的良性循环,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由思考产生写作的欲望,而写作中的再思考又会激起实践的热情,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教育教学水平便会不断提升,思想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教师也便在思考的实践中实现了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伟大转变。
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做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