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具是人类使用火、保存火的技术之延续。在远古时期,当人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火并能够将其长期保存,火的功用便逐渐得到发挥和拓展;其最早照明的用途,随着灯具的发展而逐步地发展成为兼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的文化,由此,灯具成为专门的器物门类。
自古以来,灯具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器物,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灯具登堂入室,成为居室环境的一部分,因而人们在发挥其照明功能的同时,对灯具的材质、造型、装饰、工艺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延续,灯具成为中国古代生活器具中最为丰富的品类之一。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重大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局面下,使南北朝各方面的文化积累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出现了中国古文化发展的最灿烂辉煌的时期。
反映在灯具方面,不但大量生产以实用为主的灯具,同时迅速发展了兼有照明和装饰双重功能的彩灯。皇宫中使用的彩灯,又称之为宫灯,从此,中国古代灯具沿着实用灯具和宫灯两条主线并行发展。
隋唐时期,陶瓷工艺相当发达,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几件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因此,瓷器的使用已成为主流,几乎遍布于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其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细,远远超过前代。瓷器的使用更为普及,瓷制的茶具、酒具、餐具、水具、文具、灯具等等,几乎无所不备。
因此,隋唐的灯具,主要以陶瓷灯具为主,有青瓷和白瓷,并有少量黑瓷;陶灯则有灰陶和釉陶以及三彩。
青瓷灯盏一般作钵形,高只有几厘米,在钵式灯盏内壁一侧附半环形、环形或麻花形把手,这种瓷灯非常简易,广泛应用于民间。湖南长沙窑就以生产这类瓷灯为主。另外还有一些较为别致的造型,有的灯盏为—形,有管形小流;有的是盂形吊灯,带流,肩有三个环系,便于悬挂;有的油盏与油盒相似,底平稳,灯油存于盒内,其上有盖,盒身低矮,腹一侧有一短流状灯头。
河南安阳窑是隋代青瓷窑中规模最大的瓷窑,烧制瓷器一般胎壁较厚,胎色灰白者居多,但胎质较腻,瓷泥经过淘洗,内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釉光泽较强,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釉色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青灰、青褐等不同呈色。施釉一般较薄,均匀稳定,流釉现色较少。装饰题材以莲瓣纹居多,常见于器盖的顶部碗心的中央、瓶的肩部和器座的表面。灯具也是安阳窑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大多造型端庄稳厚。这是隋唐灯具的造型特色。
1929年,河南安阳隋文帝仁寿三年卜仁墓出土的盘座灯,造型基本上与汉代豆相似,由盏、柄、座组成。底座为三乳钉短足盘,盘心竖立竹节状圆柱,柱顶呈浅盘形,浅盘上放置一个平底青瓷钵。灯盏与柄座是分开烧造的,取放自由。这种盘式灯在隋代相当流行,山西汾阳也有出产,一般造型浑重,装饰简单,方便实用。
1986年,河南安阳隋墓出土的青瓷五连烛台当是隋代灯具中的精品,完美地体现出隋代灯具的工艺技术和装饰风格。其覆莲瓣座,座底有方刮板,束腰节状灯柱柱顶向上均为伸出四根斗拱形支柱,托起十字形横条,十字横条交叉中心点处和四顶端各立一个小灯盏,灯盏装饰莲花纹,圆孔用以插烛,可同时点燃五支蜡烛。
隋唐时期,越窑青瓷流行的装饰方法是在釉下胎上用流利的线进行刻画,刻画的纹样极为流利生动,几何纹、花卉纹、鸟兽纹等等,应有尽有。钱越时期,最为精美的越窑是禁止民间使用的,因而此时期的越窑也通称为“秘色窑”。浙江临安明堂山吴越国王钱谬之母墓出土了一件钵形灯,高22.5厘米,口径37.5厘米,出土时钵内残留着大量没有燃尽的凝固油脂,显然是点灯用的。其腹部和圈足绘有精细的褐彩卷云纹和莲花纹。唐以前的瓷灯,多为素釉,虽有一些模印贴刻和褐色彩斑装饰,但还未出现釉下彩绘。而这件瓷灯彩绘线条流畅,笔法娴熟,色彩鲜明,充分显示出唐代釉下彩绘的水平。
其实,青瓷是早期瓷器,起初,其质量较差,胎体粗疏杂质较多,釉质和胎体往往结合不牢,容易脱落。到了晋朝,青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并达到了相当水平。不仅青瓷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能在青瓷上采用釉下彩的技术;即在青瓷上普遍用褐色斑作装饰。这种陶瓷釉彩装饰也称之为褐斑加彩。它始于东晋、南北朝,以后的青瓷继承了这种传统陶瓷装饰工艺。这种因为用含铁较多的褐釉,施以青釉的器物上,烧制后,在青釉上会出现褐色斑,使原来只有一种颜色的青瓷,有了两种颜色以增加色铜的变化。到了隋唐,这种工艺已相当成熟。
釉下彩瓷器突破了单一色彩,虽寥寥几笔,却生意盎然。釉下彩瓷器以湖南长沙铜官窑最为突出。湖南省博物馆就藏有一件青釉褐彩羊形烛台,也采用了这种釉下挂彩的青瓷技术。灯型似塔,底座镂空,上有灯托,肩腹饰釉下褐彩,身饰如意腾云纹,造型敦厚,简洁明了,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青瓷在我国早期陶瓷制作中最为流行,除越州窑外,尚有鼎州窑(陕西泾阳)、婺州窑(浙江金华)、岳州窑(湖南岳阳)、寿州窑(安徽寿县),及洪州窑(江西南昌)等。
岳州窑址在今湖南岳阳附近的湘阴县窑头山,其出产为豆绿色釉半瓷质。湖南省博物馆藏有青瓷莲瓣柱灯台,就是岳窑产品。灯座为带足圆盘,盘中立灯柱,灯柱下部为浮雕式,三层覆莲瓣,层层相叠;上部为侈口、圆腹钵形,钵口顶一承盘,承盘中心突起圆筒形,圆筒饰多圈弦纹,器表外施开片青釉,造型端庄秀丽。此灯流行于隋代,有专家认为,其下限年代可晚至初唐。
白瓷的出现是继青瓷之后的制瓷技术上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白瓷是把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洁白细腻的胎体上,然后在高温窑中烧制而成,烧制成的白瓷釉色白润光亮。烧制白瓷比青瓷要困难得多,必须白胎白釉,但在瓷土中普遍含有铁的成分。如果瓷土中的含铁量超过1%,烧制出土的瓷器胎体就呈灰白色,含铁量越多,瓷器胎体的颜色就越浓重。釉料中如含铁质,烧成后釉色就成青绿色。
因此,要烧制胎、釉洁白的瓷器,必须把胎料和釉料中的铁质除去,并把它的含量控制在1%以下。白瓷最早出现于北齐,隋唐时期,白瓷烧造技术逐渐完善,坯料质量和釉色的白度都有所提高,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白瓷的器型和青瓷相似,器型端庄大方,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
灯具也是隋唐白瓷的主要产品。隋代开始用白瓷制造烛台。河南安阳张盛墓曾出土一件白瓷烛台,胎质较白,釉面光润,灯盘为浅钵形,中心立一圆筒状烛筒,柄部细状,饰瓦棱纹,下连莲瓣形灯座。而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的白瓷莲瓣座烛台为唐代瓷灯具的精美之作。这盏烛灯造型优美,灯柱细长,束腰,饰瓦棱纹。 上端承接碗状灯盘,在灯盘中央有一圆筒形的烛插,用来插蜡烛,灯柱下面的灯座用浮雕莲瓣作装饰,显得十分高雅。灯高30.4厘米,通体施白釉,釉色洁白润润,釉厚处呈淡青色,灯座的底下有墨书“永”字,工艺考究,原料优良,釉色润泽,造型美观,向人们显示出唐代邢窑高超的工艺水平。
唐代,蜡烛的使用更为普遍。不仅许多灯具制作成用来点蜡烛的,而且不少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咏烛”诗篇,如温庭筠的“玉炉香,红蜡泪”,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名句。
再有,唐时著名诗人郑谷《蜡烛》诗写道:“仙漏迟迟出建章,宫帘不动透青光。金闱露白新裁诏,画阁春江正试妆。泪滴杯盘何所恨,烬飘兰麝暗和香。多情更有分明处,照得歌尘下燕梁。”可见在当时,蜡烛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隋唐时期出土的烛台实物中,有环形圆箍式烛台,以河南安阳隋墓出土的青瓷15枝烛台为代表。该灯灯座为高足盘形,盘心立柱,柱底部作莲花瓣形座,上细下粗呈竹节状,柱两侧伸出对称的烛箍,箍外圈也刻饰莲花瓣纹。七对烛箍,由上而下排列配对,加上柱顶一箍,计可燃点15枝蜡烛。这实际上是15枝灯的变化,此种灯在隋唐之时已明显不多见了。
中空筒管式烛台是隋唐时期最为流行的烛台样式。如河南安阳隋墓出土的青瓷盘座莲花盏灯、湖南长沙初唐墓出土的灯台都是此种样式。在唐代,更多更典型的还是制作精美的单筒管状白瓷蟠龙烛台,基本特征也较为一致。唐太宗《咏烛》有云:“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李峤《烛》诗曰:“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可见,以龙纹装饰是隋唐灯具的主要流行纹样之一。蟠龙烛台,目前已看到四件,除一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外,其他三件已流传国外,形式略有差异,将灯柱塑成二龙擎灯盘的样式。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白瓷蟠龙烛台,高27.5厘米,莲花状的灯盘中两条纠缠在灯柱上的龙支撑,在具有粗圆外框的圈足上连着较大的承盘,盘中央有压得很平的莲花,而龙足就立在花瓣上,无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显示出生动优美的民族风格。特别是绕柱二龙塑造得十分生动,抬头曲颈,身躯硕壮有力,肌肉显现,粗细转折,前肢曲肘托盘,后肢趴伏于座,细条长尾曲曲弯弯拖于地上,形象逼真。这表明了隋唐之时,瓷塑镂空工艺已相当发达,而且也用于灯具的生产上,这在以前的瓷灯生产是很少见的。
从上述得知,隋唐之时,莲花纹是瓷灯的主要装饰纹样,无论油灯,还是烛台,无论白瓷,还是青瓷,许多以莲花纹样为装饰。这种装饰与佛教传入我国有很大的关系,佛教以莲花作为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有吉祥平和的意思。作为佛教标志和莲花更是用作器物上的装饰,魏晋时就已出现,在隋唐之时随着佛教大兴而普遍流行,一般装饰于灯盘或灯座,刻画莲瓣纹,存世的隋唐灯具中就有大量以莲花纹装饰的。更有甚者,灯的造型也有采用莲花形状制作灯具,出现了莲花灯。湖南长沙铜官窑出土的唐代青釉仰覆莲花灯座也颇具特色。仰覆莲花灯座的造型平稳美观,技法凝练。灯分成承盘、灯柱和灯盏三部分。承盘底下有足,承盘似盆,盆外覆肥厚的莲瓣作装饰。灯柱上部有一直承盘,中间是灯盏。灯盏造型似一朵含苞待开的莲花,非常漂亮。
唐代的陶灯,除了常见的灰陶和釉陶,还增添了三彩陶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用白色黏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料中加入很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助熔剂,经过约8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常呈深绿、浅绿、翠绿、蓝、白、黄、褐、红等多种颜色,色彩斑斓绚丽。它大都是作为随葬明器,也作为生活器物,灯具就是其中的一种。
唐三彩灯具的造型的装饰风格都与当时瓷灯保持一致,造型一般以平和、稳重、敦厚为主,装饰呈活泼绚丽之姿。
1958年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唐三彩人荷灯是一件以人物为题材而构思的灯具,高14厘米,虽为明器,但仍不失为一件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一个头束高髻、身穿绿色长袍、下着缚裤的女仆,踞坐在束腰台上。女仆的双手将一荷叶举在左侧胸前,荷叶的中心有个小口,可以装油,在展开的荷叶上可置灯芯。唐三彩人荷灯的灿烂夺目的光泽、生动传神的人物和叹为观止的美姿,体现出唐三彩制作的高超水平。
唐三彩人荷灯的胎体坚实洁白,三彩的釉色风格独特,釉色复杂多变。但又很讲究层次、布局、对比和衬托。在制作时,把各种釉汁同时交错施于胎体表面,入窑焙烧,使之熔解流化,产生混合或化合的“窑变”现象,出现出变幻的色彩效果。但在女仆的脸上不施釉,而用开相工艺描绘出人俑的嘴、眼、眉、鼻,增强人物的质感,收到真实美妙的效果。
1987年河南洛阳唐墓出土的三彩高柄灯可以说是三彩灯具珍品。灯由座、柄、盘、盏四部分组成,灯似豆形,浅盘,盘中心一朵仰莲向外张开,莲瓣宽硕,莲心凸起一个小盘,灯盘似碗,置于小盘上。竹节形灯柄饰圆环纹,中部以一朵仰莲扣一朵覆莲相接。覆盆形灯座上贴以贝饰、瑞兽和力士。柄座釉色以绿色为主,点缀褐、黄、白色,盘中的莲花为褐黄色,盏褐、白、绿色斑纹交错,造型典雅庄重而优美。
唐代灯具大多以足盘灯为主,装饰亦多简易。其他质地的灯具如铜灯、石灯、木灯偶有出现,造型与设计都与陶瓷灯具相似。只是新疆巴楚出土的一件铜灯,灯具样式可能受罗马灯具影响,也可能是直接从西域流传过来。
隋唐灯具无论在品种、数量、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出盛世的气派和风采。样式向简便洗练的方向发展,小巧实用,永远是灯具工艺发展的主流。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法基在《地理志》(903年)中将中国丝、中国瓷、中国灯并列为三大名牌货,可见唐代灯具在当时中外交流上也产生过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