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三白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子
  古玩行里规矩深,走宝打眼诈三白。“眼白、手白、心白”是为“三白”。所谓“眼白”,是说没有眼力,分不清真伪。所谓“手白”,是指既不懂交易行规,又没有信得过的走货渠道。所谓“心白”,是指入行不深,不懂历史掌故,不知道老物件儿的来龙去脉。
  可是因“三白”打了眼,被人“埋了地雷”,哪怕倾家荡产,也得认栽,这也是规矩。
  1.初次拜访
  上世纪80年代,开封城,古玩巷子口。
  黄六爷慢悠悠地走进了一家新开的古董店“奇宝阁”,店主叫范酉,是个山西来的煤老板,自幼好古玩,在开封这里投钱,买下了这座门面,打算做古董生意。
  古玩街的规矩,想在这条巷子上开店,必须先拜黄六爷的码头。新来的范老板不懂行,直到开张也没到六爷的店里拜会,这不,黄六爷亲自上门了。
  范酉一见黄六爷,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呦,黄老板,有失远迎!”
  黄六爷拱了拱手,客气了一番,然后便四下打量着摆放的物件。
  “黄老板,我这店面里的东西,都是重金得来的,实不相瞒,小弟自幼便嗜好此道……”范酉洋洋得意地介绍道。
  黄六爷心里一声嗤笑,暗骂了一声:“真是个棒槌,一屋子的赝品,还在这里沾沾自喜……”
  呷了一口热茶,黄六爷一摆手,打断了范老板的话,徐徐说道:“范老板,咱们都是行里人,不要兜圈子,可否把你镇店的宝贝拿出来,容我一观。”范老板踌躇了一阵,随即说道:“也罢,待我拿出来,咱们共同品鉴一番。”
  说完,范老板转身去了后堂,约有半盏茶的工夫,范老板回到前厅,捧出了一个紫檀描金的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个铜制的香炉,敞口方唇,颈矮而细,扁腿鼓腹,口沿上置兽形耳,其色内融,从暗淡中发奇光。黄六爷的心脏猛地抽搐了一下,随即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呼吸,不动声色地问道:“范老板?这可是宣德炉?”
  范老板随即眉飞色舞地说道:“黄老板好眼力,正是宣德炉,前年我从一伙盗墓人手中淘了一批物件,这正是其中的一件。”
  黄六爷从怀里掏出了一副花镜,架在鼻梁上,仔仔细细地打量这尊香炉:“能上手吗?”
  范老板闻言,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六爷,您也是干这行的,这万一有个闪失,谁也担待不起,您就放在桌子上看吧!”
  黄六爷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范老板,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这香炉,您怕是打了眼了。”
  2.假货
  “您说什么?”范老板顿时慌了神!黄六爷看在眼里,心里暗笑了一声:“真是个棒槌!”但面上却沉稳严肃地徐徐说道:“这宣德炉价值不菲,仿制之风,自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从未间断。你看你这炉铜色泛黄,其铜质粗,砂眼粗,乃是清代用失蜡铸造法所仿,您再看这落款—宣德五年吴邦佐造……”
  “这落款怎么了?有何问题吗?”
  “這宣德炉有两种传说:一是宫内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被熔成液体,于是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二是宣德皇帝收到进贡铜39000斤,于是责成吕震和吴邦佐铸炉,这吕震和吴邦佐并非白身工匠,乃是有官阶的工部侍郎,故而真品的落款应当是:大明宣德五年监工部官吴邦佐造。”
  范老板闻言,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一屁股瘫倒在了地上。黄六爷连忙将范老板扶起,架到了椅子上。
  “我这炉到底价值几何?”范老板颤抖着声音问。
  黄六爷心内虽喜,脸上却很是惋惜:“虽是仿炉,毕竟是前清的物件,标价一万,倒也妥当。”黄六爷给范老板倒了杯水。范老板喝了一口水,随即说道:“我还有不少东西,都在山西老家,这样吧,黄老板,我这就回去一趟,都取过来,有劳老哥哥给掌掌眼。”
  说完,范老板连忙站了起来,手忙脚乱地抱起了桌子上的宣德炉,就要收起来。眼见这快要到手的宣德炉就要飞了,黄六爷不慌不忙地拍了拍范老板的肩膀,说道:“这样吧!我店里缺一个前清的炉,您这个虽然是仿的,年代却错不了,咱是近邻,我出个价,一万五,咱们交个朋友,如何?”
  “那怎么好,您买个假的回去,岂不砸在手里了,您的心意我领了,以邻为壑的事,我可干不出来!”
  “实不相瞒,黄某认识几个做旧的朋友,这炉若再包包浆,或可以假乱真……”黄六爷一脸神秘地看着范老板,低声说道。
  范老板心领神会,点头应道:“我明白,我明白,既然这样,这炉我就拜托六爷了!”
  “好说,好说!”黄六爷微微一笑,给自己的婆娘打了个电话,端起一杯茶水,静静地等着媳妇来送钱,钱货两清之后,一笔五六十万的买卖正在向黄六爷招手……
  半个月前,古玩街整条街都轰动了。一名年轻的港商说是要为爷爷祝寿,花高价只为寻一个香炉。只可惜,古玩街香炉太多,而港商又不识货,最后,他找到了行家黄六爷。
  “我这边,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赶回香港,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五千块的定金,你帮我给我阿公找到一个好的香炉,无论多少钱,算我的!”
  说完,那个港商从身上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五千块钱和一张名片,塞在了黄六爷的手里,随后便如释重负地离去了。黄六爷收好了名片和五千块定钱,在古玩街上走了个来回,想着淘换着一个香炉,可是事实偏偏不尽如人意,要么是价钱不合适,要么是东西品相不好。
  而且,那个港商太过高调,大半个街的人都知道有个香港的富商,想买个有年份的香炉,于是有真东西的店主都捂住了手里的物件儿,不给高价,不出手。愁得六爷两个星期没睡好觉,直到这个暴发户的棒槌范酉来到了开封城,无意中解开了六爷的心结。
  3.被骗
  黄六爷手捧装着宣德炉的紫檀匣子回到了自己的店里,透过窗口,正看到一脸惶急的范老板关了店门,匆匆忙忙地叫了辆车离去。
  黄六爷幽幽一笑,打怀里摸出了那张他精心保管的名片,按上面的号码,拨了一个电话过去。
  “喂,你好,胡老板吗?我姓黄,半个月前,咱们见过的,您让我帮您找的香炉,我找到了,真品的宣德炉,包您满意,市价怎么也得60万往上啊,一口价55万,咱交个朋友……”黄六爷咧着嘴,笑着说道。
  电话那头,一阵香港普通话传来:“好的,好的,辛苦你了黄老板,这样,我让我朋友跟你说……”
  黄六爷愣了一下,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六爷,您好,我是范酉啊!谢谢您,咱们后会有期!”
  黄六爷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额头上冒了一头的冷汗!他手忙脚乱地打开了那个檀木的匣子,仔细地打量着匣子里的宣德炉。
  “没错!是真品啊!拿五六十万的东西骗我!不应该啊!”黄六爷一头雾水。
  这时,电话那头,范老板的声音幽幽传了过来:“呦!您老人家还没想明白呢,也罢!这样,您把这香炉往水里一放就全明白了!”
  说完,范老板就挂断了电话。
  黄六爷连忙打了一盆水,将那香炉放到水里,只见那香炉缓缓地沉入水中,将要到底之时,突然微微一晃,向左倾斜,一足着底,两足翘起地落在了水中!
  黄六爷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这炉不是一体铸造的,原本应当是一个残缺的香炉,被仿制的高人补全了,虽然外表成色能以假乱真,但毕竟不是原炉烧铸,故而重心配比上下不均,一入水,便会倾斜。
  黄六爷的眼力原本不差,可谁能舍得将这价值不菲的宝贝沉到水里,一不留神,被做局的“工手”打了眼!
  这一局,对面一共两个人,一个人先是扮作港商,引黄六爷入局,下了一个要买香炉的套子,扔下了五千块钱做诱饵;第二个人,盘下对面的铺子,装作不懂行的“空子”,故意不来拜码头,引得黄六爷上门,无意间发现“宣德炉”,黄六爷贪心,势必将那炉说成赝品,将宣德炉低价骗到手里,这边有着五六十万的生意勾着黄六爷的心,一万五,黄老板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拿给了范老板。
  黄六爷直奔范老板的店面,正看到门口聚了不少工人,一个胖子正指挥着拆牌匾。
  黄六爷走了过去,抓着那胖子的肩膀问道:“你是房东?你这铺子卖给了谁?”
  “你谁啊?铺子我没卖啊,有个剧组说要拍戏,租了半个月,你问这些干吗?”
  黄六爷闻言,愣在了原地。
其他文献
爸爸检查儿子的语文作业,其中有一题是用“肯定”造句。儿子造的是:“爸爸悲伤地回家,肯定输钱了。”  爸爸看了很不高兴,让儿子重新造句。儿子很快又造了一句:“妈妈冲着爸爸吼,爸爸肯定又输钱了。”  爸爸让儿子重新再造,别再写自己输钱了。儿子想了很久,最后写道:“爸爸不让我写输钱,肯定是怕妈妈知道他又输钱了。”  (潘光贤)  秘 密  有一天,妈妈无意中看到了女儿练习本上写的一段题为“秘密”的话:妈
期刊
白衣女孩  天阴沉得可怕,地平线边不时闪过几道强烈的闪电。我看了一眼表,已经午夜十二点了,发完这班车,我也可以回家休息了。我是末班午夜巴士的司机,今天第一天上班,在我之前,据说已经有四任司机辞职了。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也不会接这份工作,这最后一班的巴士司机并没有轮班,永远是我一个人。    当车子离开始发站时,酝酿了一天的暴雨倾盆而下。我眼睁睁地看着一道闪电劈中了远方的大厦,那剧烈的雷声震得我心旌
期刊
心怀鬼胎  朱庆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阎王岭的土匪。  这得从上个月说起。朱庆国当时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国内恰逢军阀混战,朱庆国一寻思,还是先回老家看看老父亲吧。路过阎王岭那棵歪脖树的时候,不料被土匪头子崔麻子抓住了。这崔麻子在阎王岭一带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一见他喝过洋墨水,能说会道的,硬是要拉他入伙。朱庆国一看落到土匪手里啦,只得上山给土匪们当起了“军师”。  这天午饭后没啥事,朱庆国
期刊
“白记”布庄是个新开张的店铺。老板白老端,和独生女儿白婷一起经营铺面。  那时候,涞阳有好几家布庄。由于竞争激烈,“白记”开张后,生意并不很好。聪明的白婷想了个办法。每当店里进来新的布料,她便先给自己做件旗袍穿在身上。白婷做衣服的手艺是跟她母亲学的,尤擅做旗袍。白婷貌若天仙,削肩细腰好身段,穿上崭新的旗袍在店前一站,便成了一道风景。几天后,把旗袍挂在店里当“成衣”卖,选布料再做一件,又穿在身上……
期刊
澜河是沂黄两县的界河,西通长江,澜河口世世代代就是个渡口,江对岸是江南雁矶。    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发生了一桩奇惨事,澜河口十里八乡上了岁数的老人都知道。  那是个夏天的上午,澜河口像往常一样,赶渡去雁矶的乘客陆陆续续地来了,提篮的、挑担的、背包袱的……渡船不大,一次也就能坐十几个人,船也并非定时开,乘客凑得差不多就开。  船家是个黝黑的中年汉子,头上大块大块暗红的疮疤,右眼睑外翻着,样子能吓
期刊
周大生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厨师,可惜一身好手艺没能传给儿子周大生。结果,作为堂堂名厨之后,周大生却没啥本事。  这天是周末,周大生坐在家里,一边啃着鸡翅尖,一边琢磨换工作的事。老婆刘玉琴看见周大生一副游手好闲的模样,忍不住生气了:“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周大生讨好地说:“这个鸡翅不错,老婆你吃。这半斤鸡翅里只有这两个不是快速鸡,香着呢。”刘玉琴哼了一声:“你就吹吧,吃个鸡翅也能吃出是不是快速
期刊
清朝光绪年间,甘肃兰州有个中年军官张千总,面目狰狞可怖,五官不全,面目全非。他没有耳朵、鼻子、嘴唇。脸上、头上的皮肤疙疙瘩瘩的,只有眼睛炯炯发光,洁白的牙齿森森然。  有人问他为何弄成这样一副相貌,他向人讲起他一段传奇经历:  张千总20多岁的时候,还是个普通的大兵。有一次,他到新疆出差,路上回来的时候,一个人走了一千多里路,途中,一路都是崇山峻岭,他走了两天两夜,都没有看到人烟,饿了便吃块馕,渴
期刊
女儿学了古诗《春晓》,问妈妈:“孟浩然是不是没工作?”  媽妈不解地问为什么:“他睡懒觉,醒了也不起床,还在那里听鸟叫,在想头一天晚上下雨打落了多少花,他不用上班啊?”  妈妈想了想,解释道:“孟浩然这首诗,是星期天写的!”  (林平)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秋初,山地里的苞谷正长着鼠眼。往年的这个时候,黄猴都要到山地里偷苞谷吃,我们猎夫寨的猎队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年中最好的猎猴时机,都到山地边上的歇山窝棚里日夜把守着。一天早晨,在猎狗的追撵下,我们把一群黄猴逼到澜沧江断魂峡的天生桥上,准备围捕。  (一)  黄猴是本地猎人看它全身是黄毛而为它取的名字,其实黄猴在书本上是叫猕猴,也叫恒河猴,广西猴,属于灵长目猴科。黄猴很善于攀援,天性活泼好动,胆小鬼精,好
期刊
阿秦说祖上是洛阳人,但是不是洛阳人只有鬼才知道。  他说他祖上在一千年前是隋炀帝的御厨,跟着隋炀帝巡游江南,到了扬州,被那里的自然风光迷住了,便自愿留下,教地方烹调之技,以备皇上再下江南之需。  阿秦说法的疑点是他的手艺并不是祖传。他自幼家贫,为学艺先后走过淮安,到过苏杭,直到三十岁也没有正正经经站上灶当过大厨,只能给人家打下手。后来又回到扬州,辗转几家酒楼,才被微服考察的“泰兴轩”东家看上,聘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