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浅探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17-02
  法国政治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授给学生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的不二法门,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
  阅读方法是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的必要条件。阅读不是学生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个性化行为,而是教师“在场”,有教师指导的科学严谨的感知探究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笔者先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这位老师的才能、品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当然乐于去预习。只有先让学生钻研课文,熟悉课文,教师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学得也轻松,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即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迷惑之处用点、线及三角等符号标出,小到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大至知识结构。然后,通过小组探讨、教师点拨的方式共同解决疑问。质疑性阅读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关键是释疑,它直接决定着质疑性阅读的效果。为此,教师要科学引导,适时点拨,在学生被问题逼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教学“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知识时,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答案。再如教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特征是什么?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性阅读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思想品德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将文字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找出信息的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更具思维深度、更富有创造力。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一节知识时,有两个概念: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学生通过比较,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可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师口若悬河、自导自演,学生是“忠实的观众”,没有发言的机会、讨论的余地,其活力被人为地扼杀,其思维被无情地禁锢,犹如寒冬里的种子,缺乏生根发芽的环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问学生:“大家能否把本节课的内容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能给大家朗诵一首爱国的诗词吗?”“你能给大家讲述一个有关爱国的故事吗?”“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吗?”教师要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对话,从而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学海无涯苦作舟”变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要把“问题”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时,思维的闸门也会随之打开。
  其次,适时评价反思,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学习思想品德既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完全模仿,应对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和构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即自我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适时地进行评价反思,使其体会到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等学习变量的变化情况;体会到有哪些较优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如何面对失败,倘若失败应如何予以补救等。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课,播放《我相信》等歌曲,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给学生出一些带有思想品德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三、指导学生学会发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问轻学生的答。新课改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创新的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礼仪展风采”时,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上台表演一个与中学生礼仪有关的节目,让其他同学判断小品中哪些角色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哪些角色不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并说明理由。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开展了“竞选本班礼仪形象大使”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好问的良好习惯。疑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优质品质。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问”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存在胆怯心理,不愿问、不敢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产生的疑惑,及时鼓励他们大胆主动地质疑,并组织学生研讨这些问题,且对敢于质疑的学生给予应有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整节课的知识梳理成问题。学生读完课文后踊跃发言,结合自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何面对挫折?”“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挫折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什么?”等等。最后笔者把本课重点问题归纳为:“挫折有什么作用?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那些?”这种教学策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教材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资料,老师应创设个性化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体验、想象、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其他文献
非精密进近的运行标准主要取决于最后进近航段及复飞航段的障碍物分布情况。通过将飞行程序保护区进行数模化处理,从而实现非精密进近障碍物的自动化评估,以及运行标准的辅助
目的 在神经内科的护士培训中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一步将护士培训规范化,以提高护士业务能力。方法 结合我院的护士的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神经内科的规范护士培训,并利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冯家山水库050702洪水成因,重点论述了该场洪水发展的过程及新建的洪调度系统在本次防洪中的作用。运行管理单通过这场洪水的调度较好地解决了泄洪与排沙、蓄水
【摘 要】阐述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具体探讨并分析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要点:树立多元化的演唱观念;注重对演唱风格的把握;加强对作品的体验;提升演唱者的个人修养。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 发展历程 演唱要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78-02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艺术歌曲是诞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声乐体裁,有着独
目的研究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间的200例患者资料,提前采取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于14d回访调查,采用评
Virtex-7 FPGA属于高端高性能FPGA产品,在高速网络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外接大容量高速DDR3存储是Virtex-7 FPGA电路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介绍了Virtex-7 F
桩基方案受建设规模、具体位置、场地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方案的比较选择问题.本文在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桩基方案评价决策的层次关系,构筑了桩基
目的通过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提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产科所收治的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50例。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