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将通和法运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并阐述了通和法的运用原理,以及根据疾病的早、中、末期的特点,将通和法加以变通,运用于临床。
关键词:通和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22-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脱疽”,又称为“脱骨疽”,它是由于下肢气血周流受阻,脉络闭塞不通的导致的疾病。
1通和法运用原理
通和法是通法与和法在临床上合用的治疗方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究其病因,其内因包括内伤七情、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正气虚弱等,外因包括外感六淫、外伤、饮食失宜、劳倦等。内因占主导部位,外因则是其致病条件,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人体瘀血的形成,使脉络闭塞不通,脏腑阴阳平衡失调而致病。在脉管炎的疾病中,瘀乃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瘀血乃有形之邪,必然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故古有:“邪气所凑,其气必虚”之说。所谓通法是指运用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去除人体有形之邪而达到气血运行通畅的目的。故临床上多用通法来治疗,但要使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而不过,瘀祛而不伤正,就应顾护人体的阴阳。故在通法中运用和法,可达到缓通的目的。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者调和的方法以达到祛邪扶正,调和人体阴阳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没有“汗、吐、下、清”等法具有专事专攻的作用,也没有“补”法具有专事专扶的作用,但是它在临床的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2通和法的临床运用
通和法虽然只是两种简单的治疗方法,但在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它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常配合其他治法,使通和中有温,有清、有补等等。下面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分期特点,具体通和法运用如下:
2.1通和中有温。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早期—治宜通和中温煦。“温”有三层含义:①外温—通过加强患肢的保暖,使患肢皮温升高。②内温—通过使用散寒、温里的药物祛寒。③内外皆温。脉管炎早期患者多是由于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导致阴寒中生,阳虚不能温煦,无力充盈血脉而致病。而发病过程中往往复感寒邪,故内外皆寒的患者较多见,所以临床上应内外皆温。
早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或疼痛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颜色苍白,遇冷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淡紫,苔白润,脉紧或弦紧。证属脉络寒凝,治疗应以温经散寒通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生黄芪、当归、桂枝、桃仁、红花、甘草各10g,赤芍、地龙、川芎、川牛膝各15g,干姜6g、细辛、麻黄各3g等等。方中运用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和细辛、干姜等温阳药物以及甘草佐治各药物,体现了通和温三法的运用。寒重者可酌情加制附子以温阳散寒。
2.2通和中有清。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中期—治宜通和中清热解毒。此处“清”即内清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治疗热证的方法。脉管炎中期患者多是由于早期症状未及时控制,使脉络淤血阻滞,气血不通,新血不生,不能濡养肌肤,渐日久化热,甚至遇热日久成毒而发展为中期,患者往往出现肢体的破溃现象。此期最主要以瘀热毒为主,故以内清为主。
中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麻木、酸胀感,灼热性疼痛,遇热加重,甚至呈持续性疼痛,夜间痛剧,皮肤可见紫褐色斑疹,甚则皮肤破溃处疮口流脓,气味腥臭,渐见肢节坏死,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汗毛稀疏。中、小动脉搏动消失,并伴有口渴、发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涩等热象。证属脉络瘀热或者脉络瘀毒型。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合顾步汤加减。方药:桃仁、红花、甘草各10g,生地黄、当归、紫花地丁、蒲公英、菊花、金银花、赤芍、牛膝各15g,丹参、黄芪各30g。方中运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和金银花、菊花等清热之品以及黄芪、当归、甘草等药物来调和气血阴阳,体现了通和清三法的运用。若热毒症状较重者,可加连翘、玄参以清热解毒。
2.3通和中有补。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末期—治宜通和中补养。此处“补”易有三层含义:①外补—运用益气生肌之品外敷破溃处,以促进伤口愈合。②内补—即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等手法使人体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③内外皆补。脉管炎末期患者多是由于病程较长,病至后期,气血阴阳不足而致四肢不温,脉道无以充足,血流缓慢、瘀滞而瘀阻闭塞不通而致病。故临床上多注重补足人体的气血阴阳,故以内外皆补为主。
末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皮肤纹理粗糙、干燥、汗毛稀疏或者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变形、增厚,溃疡处伤口难愈合,分泌物颜色清晰,肉芽面光滑如镜,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两虚,治疗应以益气养血、补血活血、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活血化瘀药加减八珍汤。方药:牛膝、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炙甘草各10g,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各15g,大枣3枚等等。方中运用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物和白术、当归等补气血药物以及甘草、大枣来调和诸药,体现了通和补三法的运用。若患者阴虚有热,可加玄参、石斛等清热养阴之药物。在内治的同时,往往配合运用外敷生肌玉红膏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内外同治,效果更佳。
3结论与体会
在通过对脉管炎的病因以及临床分型的分析中,在临床的治疗中,选对一种治疗方法是一条很重要的绳索。本病是难治性疾病,国外的截肢率为20%,我国的截肢率为2%—7%[1]。虽然它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看似简单的肢体疾病,但是我认为该疾病不仅仅是累及肢体,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人体的脏器损伤导致的。人体虚而不能抵挡外邪,导致寒邪化热,火毒内侵,直至骨髓,肉腐而致骨脱。所以在看待这个疾病的问题上,关键还是得驱邪扶正,而通和法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参考文献
[1]陈淑长.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7月
关键词:通和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22-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脱疽”,又称为“脱骨疽”,它是由于下肢气血周流受阻,脉络闭塞不通的导致的疾病。
1通和法运用原理
通和法是通法与和法在临床上合用的治疗方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究其病因,其内因包括内伤七情、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正气虚弱等,外因包括外感六淫、外伤、饮食失宜、劳倦等。内因占主导部位,外因则是其致病条件,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人体瘀血的形成,使脉络闭塞不通,脏腑阴阳平衡失调而致病。在脉管炎的疾病中,瘀乃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瘀血乃有形之邪,必然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故古有:“邪气所凑,其气必虚”之说。所谓通法是指运用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去除人体有形之邪而达到气血运行通畅的目的。故临床上多用通法来治疗,但要使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而不过,瘀祛而不伤正,就应顾护人体的阴阳。故在通法中运用和法,可达到缓通的目的。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者调和的方法以达到祛邪扶正,调和人体阴阳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没有“汗、吐、下、清”等法具有专事专攻的作用,也没有“补”法具有专事专扶的作用,但是它在临床的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
2通和法的临床运用
通和法虽然只是两种简单的治疗方法,但在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它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常配合其他治法,使通和中有温,有清、有补等等。下面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分期特点,具体通和法运用如下:
2.1通和中有温。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早期—治宜通和中温煦。“温”有三层含义:①外温—通过加强患肢的保暖,使患肢皮温升高。②内温—通过使用散寒、温里的药物祛寒。③内外皆温。脉管炎早期患者多是由于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导致阴寒中生,阳虚不能温煦,无力充盈血脉而致病。而发病过程中往往复感寒邪,故内外皆寒的患者较多见,所以临床上应内外皆温。
早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或疼痛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颜色苍白,遇冷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淡紫,苔白润,脉紧或弦紧。证属脉络寒凝,治疗应以温经散寒通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阳和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生黄芪、当归、桂枝、桃仁、红花、甘草各10g,赤芍、地龙、川芎、川牛膝各15g,干姜6g、细辛、麻黄各3g等等。方中运用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药和细辛、干姜等温阳药物以及甘草佐治各药物,体现了通和温三法的运用。寒重者可酌情加制附子以温阳散寒。
2.2通和中有清。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中期—治宜通和中清热解毒。此处“清”即内清法,是指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治疗热证的方法。脉管炎中期患者多是由于早期症状未及时控制,使脉络淤血阻滞,气血不通,新血不生,不能濡养肌肤,渐日久化热,甚至遇热日久成毒而发展为中期,患者往往出现肢体的破溃现象。此期最主要以瘀热毒为主,故以内清为主。
中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麻木、酸胀感,灼热性疼痛,遇热加重,甚至呈持续性疼痛,夜间痛剧,皮肤可见紫褐色斑疹,甚则皮肤破溃处疮口流脓,气味腥臭,渐见肢节坏死,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汗毛稀疏。中、小动脉搏动消失,并伴有口渴、发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涩等热象。证属脉络瘀热或者脉络瘀毒型。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合顾步汤加减。方药:桃仁、红花、甘草各10g,生地黄、当归、紫花地丁、蒲公英、菊花、金银花、赤芍、牛膝各15g,丹参、黄芪各30g。方中运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和金银花、菊花等清热之品以及黄芪、当归、甘草等药物来调和气血阴阳,体现了通和清三法的运用。若热毒症状较重者,可加连翘、玄参以清热解毒。
2.3通和中有补。该法运用于脉管炎的末期—治宜通和中补养。此处“补”易有三层含义:①外补—运用益气生肌之品外敷破溃处,以促进伤口愈合。②内补—即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等手法使人体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③内外皆补。脉管炎末期患者多是由于病程较长,病至后期,气血阴阳不足而致四肢不温,脉道无以充足,血流缓慢、瘀滞而瘀阻闭塞不通而致病。故临床上多注重补足人体的气血阴阳,故以内外皆补为主。
末期患者临床症见:患肢皮肤纹理粗糙、干燥、汗毛稀疏或者脱落,趾(指)甲生长缓慢、变形、增厚,溃疡处伤口难愈合,分泌物颜色清晰,肉芽面光滑如镜,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血两虚,治疗应以益气养血、补血活血、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方用活血化瘀药加减八珍汤。方药:牛膝、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炙甘草各10g,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各15g,大枣3枚等等。方中运用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药物和白术、当归等补气血药物以及甘草、大枣来调和诸药,体现了通和补三法的运用。若患者阴虚有热,可加玄参、石斛等清热养阴之药物。在内治的同时,往往配合运用外敷生肌玉红膏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内外同治,效果更佳。
3结论与体会
在通过对脉管炎的病因以及临床分型的分析中,在临床的治疗中,选对一种治疗方法是一条很重要的绳索。本病是难治性疾病,国外的截肢率为20%,我国的截肢率为2%—7%[1]。虽然它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看似简单的肢体疾病,但是我认为该疾病不仅仅是累及肢体,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人体的脏器损伤导致的。人体虚而不能抵挡外邪,导致寒邪化热,火毒内侵,直至骨髓,肉腐而致骨脱。所以在看待这个疾病的问题上,关键还是得驱邪扶正,而通和法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参考文献
[1]陈淑长.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