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脱贫攻坚和高校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脱贫攻坚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高校变革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对策和路径,力求将教育扶贫与物质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脱贫攻坚;大学英语;现状;对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明确指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指的是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同进入小康社会。同时,也对教育发展方针予以高度强调与重视: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相较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精准脱贫与扶贫的重点对象,这些地区面临着易地移民搬迁、经济发展、交通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便为实现有效脱贫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做好这些地区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英语作为当前经济建设和国际交往的一种重要交流媒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和利器。
一、脫贫攻坚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显然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高校认为英语在以后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机会较少,英语教学从实际效用层面来看并无多大作用。有留学需求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目标性不强,仅仅将其作为敲开国外大学的敲门砖,对英语学习的本质和意义认识不足。高校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态度,他们大多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升学才进行英语学习,对英语的用途和未来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认识不清。
第二,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自卑情绪。脱贫攻坚地区的大学生往往没有系统地、完善地进行过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训,其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差,高中阶段所学的英语大多是“哑巴英语”,只会读不会说的倾向非常严重,对英语国家文化也知之甚少,面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时显得捉襟见肘、不知所措。基础的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和焦虑情绪,不自觉地开始消极应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追赶经济发达地区的脚步,拖慢了融入到一带一路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潮流的速度。
第三,缺乏针对性英语教材,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调查研究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使用的是国家教育部编纂的统一英语教材,并没有将自身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因素考虑其中。以内蒙古、贵州为例,该地区有部分是易地搬迁移民的学生,有部分是在接受资助后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开支用在英语学习必备的设施和工具书上,加之受到高校自身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不足、英语教学资料不充分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英语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四,师资队伍有待提升。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一线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英语综合素养、教学能力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要求,也难以为学生的就业、工作、留学提供实质性建议,这些教师鲜少有机会出去进修,不能及时充电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二、脱贫攻坚背景下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阐述
第一,将英语教育放在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上。要让脱贫攻坚地区的高校意识到,当前是其所在地区经济赶超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将英语教学作为关键教学手段,在扶贫的同时更要扶智。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脚步相对缓慢,但是大多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因此,大力地开展外语教学,为将来的经济往来、贸易合作、经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重要的一份力量。
第二,编纂适合脱贫攻坚地区的英语教材。教材编写者应当主动地了解脱贫攻坚地区的战略任务、文化环境、学生学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学习任务的安排。比如,在教材之中可以增加本地区的历史故事、民族风俗,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一种亲切感,排除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进而提升英语学习乐趣。如此一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和本地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这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注重民族文化和英语教育的统一。脱贫攻坚地区大多有专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将这些内容和英语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地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英语教学活动,加强文化融合感。
第四,加大英语教育投资、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高校应当为英语教师提供良好的福利保证,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教学设施和设备不断完善,同时要通过研讨会和座谈会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使其意识到在脱贫攻坚战略任务中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以此为基础加强教学设施的完善,并遵照教学规律来完善教学方法。
总之,将脱贫攻坚地区战略任务和高校英语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断实践,在其中找到推动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手段,并最终促进脱贫攻坚任务更快地完成,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秀娟.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17-18.
[2]汪克慧.“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转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34(01):54-57.
[3]吴晓.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74.
[4]脱贫攻坚社会工作服务掠影(三)[J].中国社会工作,2018(33):2+65.
[5]曾天山.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科学,2017(03):43-77+42+227.
[6]本报评论员. 坚持“三个导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N].陕西日报,2020-03-15(001).
关键词:脱贫攻坚;大学英语;现状;对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明确指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指的是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同进入小康社会。同时,也对教育发展方针予以高度强调与重视: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相较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精准脱贫与扶贫的重点对象,这些地区面临着易地移民搬迁、经济发展、交通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便为实现有效脱贫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做好这些地区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英语作为当前经济建设和国际交往的一种重要交流媒介,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和利器。
一、脫贫攻坚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显然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高校认为英语在以后学生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的机会较少,英语教学从实际效用层面来看并无多大作用。有留学需求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目标性不强,仅仅将其作为敲开国外大学的敲门砖,对英语学习的本质和意义认识不足。高校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态度,他们大多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升学才进行英语学习,对英语的用途和未来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认识不清。
第二,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自卑情绪。脱贫攻坚地区的大学生往往没有系统地、完善地进行过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训,其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差,高中阶段所学的英语大多是“哑巴英语”,只会读不会说的倾向非常严重,对英语国家文化也知之甚少,面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时显得捉襟见肘、不知所措。基础的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和焦虑情绪,不自觉地开始消极应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追赶经济发达地区的脚步,拖慢了融入到一带一路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潮流的速度。
第三,缺乏针对性英语教材,教学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调查研究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使用的是国家教育部编纂的统一英语教材,并没有将自身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因素考虑其中。以内蒙古、贵州为例,该地区有部分是易地搬迁移民的学生,有部分是在接受资助后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开支用在英语学习必备的设施和工具书上,加之受到高校自身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不足、英语教学资料不充分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英语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四,师资队伍有待提升。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一线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英语综合素养、教学能力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专业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要求,也难以为学生的就业、工作、留学提供实质性建议,这些教师鲜少有机会出去进修,不能及时充电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二、脱贫攻坚背景下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阐述
第一,将英语教育放在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上。要让脱贫攻坚地区的高校意识到,当前是其所在地区经济赶超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契机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将英语教学作为关键教学手段,在扶贫的同时更要扶智。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脚步相对缓慢,但是大多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因此,大力地开展外语教学,为将来的经济往来、贸易合作、经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重要的一份力量。
第二,编纂适合脱贫攻坚地区的英语教材。教材编写者应当主动地了解脱贫攻坚地区的战略任务、文化环境、学生学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学习任务的安排。比如,在教材之中可以增加本地区的历史故事、民族风俗,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一种亲切感,排除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进而提升英语学习乐趣。如此一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和本地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这为其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注重民族文化和英语教育的统一。脱贫攻坚地区大多有专属于自身的民族文化,将这些内容和英语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地了解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英语教学活动,加强文化融合感。
第四,加大英语教育投资、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高校应当为英语教师提供良好的福利保证,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教学设施和设备不断完善,同时要通过研讨会和座谈会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使其意识到在脱贫攻坚战略任务中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以此为基础加强教学设施的完善,并遵照教学规律来完善教学方法。
总之,将脱贫攻坚地区战略任务和高校英语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断实践,在其中找到推动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手段,并最终促进脱贫攻坚任务更快地完成,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秀娟.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17-18.
[2]汪克慧.“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转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34(01):54-57.
[3]吴晓.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174.
[4]脱贫攻坚社会工作服务掠影(三)[J].中国社会工作,2018(33):2+65.
[5]曾天山.教育扶贫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科学,2017(03):43-77+42+227.
[6]本报评论员. 坚持“三个导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N].陕西日报,2020-03-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