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小体退变过程——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效果愈早修复愈佳,但多年来由于伤情不同而存在着不同观点。我们用恒猴作实验,以明确其周围神经损伤如不修复, 感觉小体何时完成退变过程?实验选用成年恒猴5只,用猴的双手环指作两侧指神经切断不修复,分别于术后8、12、30周在光镜下观察感觉小体退变情况。结果如下:8周后感觉小体萎缩,游离神经末梢有断裂现象;第12周感觉小体萎缩和断裂更加明显;第30周光镜下只能看到残存的感觉小体的痕迹。说明在神经损伤后30周,感觉小体基本完成了退变过程。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感觉小体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一些学者提出的神经损伤的修复时间超过4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下降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以大鼠坐骨神经为模型,分别对应用常规神经外膜修剪缝合法和应用“细胞外科”技术施行神经修复进行了早期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实验发现,应用“细胞外科”技术可使神经断端对位即刻得以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应用“细胞外科”技术进行神经修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神经修复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颈7神经根切断后对上肢神经功能的早期影响,近年来我们对18例应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桥接治疗的臂丛神经报伤患者,于同一个体相同检测条件下测定并观察切断颈7神经根术前、术后2周内,健侧上肢的肌电电生理变化。观察内容及结果1.肌电:背阔肌、肱三头肌、伸指总肌和尺侧屈腕肌,术后均无明显失神经改变。2.周围神经传导:(1)五个手指指神经的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术后1~3指SNAP波幅均
为研究高分子纤维素膏剂在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选择纯种“海赛士克”鸡为实验动物,实验组以高分子纤维素膏剂涂于屈趾肌腱损伤处, 对照组不用药。术后3、4、6、8周对两组动物局部肌腱组织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并在直视下、光镜及电镜观察。实验结果示高分子纤维素膏剂有良好的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对高分子纤维素膏剂的作用机制作了探讨。
1993年3月以来我院对拇指脱套伤及无再植条件的断拇指,采用以第1、2掌背动脉为双蒂的2、3指背联合岛状皮瓣瓦合修复、再造拇指5例,取得成功。该皮瓣适应于拇指掌指关节水平以远的皮肤脱套伤或拇缺损Ⅳ型的重建。具有皮瓣质薄、柔软、赋有感觉(二点辨别觉8~15mm), 供区损伤小,操作简单易行, 痛苦少等优点。对不愿做甲瓣移植又无条件做其他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拇指修复、重建的良好术式。
期刊
期刊
1985年以来,用V-Y皮瓣和游离指(趾)甲修复指端损伤8例14指,全部成活。用原指甲修复12指,切取趾甲修复指端损伤2指。随访6个月~5年,指端外形与正常相似,指端皮肤痛、温、触觉恢复正常。有指甲的指端在捏持小的针类物体时较灵活,稳定。手术方法易于掌握,成活率高,对指端软组织缺损者为一良好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