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10KV中压配电在城市电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电网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当前节能减排理念的贯彻,对国家电网的质量以及其供电稳定性、可靠性都提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涉及到对电网系统的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以及电网规划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切实解决10KV配网工程中的重点问题,实现10KV配网工程的整体优化,以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对10KV配网工程建设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配网工程的优化办法,明确了10KV配网工程的中药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优化方法;研究
引言:目前,在10KV配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电网结构和电源点建设的不合理,影响了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对其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相关规划和设计方法,设计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以实现在10KV配电网建设中的有效应用,电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必须在考虑其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积极研究优化方法,并长期坚持下去。
一、 城市 10KV 配电网建设
在电网的整体建设上,配电网的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用户端电压的合理输送,配电网建设关系到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电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电网建设的研究主要从配电方面着手。
1.1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研究主要从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措施两个方面着手。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设备的更新缓慢和配电网架结构薄弱导致的整体建设滞后,其次是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气候、用户干涉、外力破坏等),再加之对系统检修的不到位现象,使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频繁地因故障停电,更是严重降低了电网送电的服务品质,这就要求在电网建设中要重视对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更好地服务客户,保证供电可靠性。
基于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求提高城市配电网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达到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兼顾。要保证配网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设计合理的电网结构,实现电网的“网络式”网络结构。②实行分区供电减少线路的交叉跨越损耗,选择合适的主干线导线,控制出线负荷。③实现分段开关在各个线路的优化分配,调整好各级开关之间的关系。④合理设计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提高变电站的专供能力。⑤优化网架建设,改造线路。⑥使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降低配电网的故障跳闸率。⑦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及时处理故障。
以上改造方法充分体现了配电网网络设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增强了各变电站之间的联系,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电路故障时的停电面积,还大大降低了电网运行时故障发生的概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方便了配电网的运行及管理,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10KV配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现10KV配网工程建设的优化首先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和思考总结,以寻求最有价值的配电网规划发展优化方法,目前10KV配网建设中的问题主要包括网架结构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
网架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变电站较差的专供能力、用户对变电站利用情况的不合理、站点类型分布不合理,容量过大、分段用户过多导致线路网络缺乏灵活性、计划停电造成的停电用户相对集中现象。
在电网运行管理方面,由于未能将10KV配电网的建设纳入重点规划建设范围,导致10KV配网建设缺乏系统化管理体制。导致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①10KV配网建设没有定期规划,缺乏系统的负荷预测及配网规划方法。②10KV配网主线接线模式的缺陷,不能充分考虑变电站的运行问题。③不健全的项目立项、 排序及后评估机制。④不完善的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流程。
二、10KV配网工程建设问题的优化
对10KV配网工程建设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优化,有助于增强相应地区电网的供电能力,实现电网运行条件的优化,全面改善10KV配网的可靠性、 经济性,为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2.1 10KV配网工程优化方法及主要步骤
通过对10KV配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应从三个方面进行:①确立系统的配网规划方法。②构建 10KV 网架评价标准。③建立项目库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后评估机制。
关于配网规划的方法的系统性,可以结合负荷密度分析法实现负荷的有效预测,实在现对预测区域的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电网网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设计多种合理的系统规划方案,并对其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价值进行分析对比,最终选择最优的规划方案。
在完成规划方案的优化和选择后,要构建出10KV网架的评价标准来保证方案的可靠性,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装备的供应电能力、电网架构、电能质量、稳定性能、配电网信息化等各项指标,结合该评价标准,可以在电网网架的构建过程中发现主要技术要点和关键问题,指标要求严格化,保证网架的稳固建设和快速发展。
项目库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完善能保证规划项目朝网架建设目标发展,提高电网建设效率,为业绩与薪金挂钩和能力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主要包括网架规划、设备更新、申报从项目库中提取新建变电站项目、网架建设与项目改造、以项目库勾绘的目标网架实施业务扩展项目。
2.2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评价
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主要针对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可行性的优化方案来改善10KV配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10KV配网的建设过程中,应在考虑经济价值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以项目库为核心的項目储备、筛选和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建立,更是改善了项目管理情况,使网架建设有序稳定发展。也使整个电网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势头。
电网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每一个环节都会存在多种不确定问题,这需要每一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要多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切实减少电网配电事故,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电力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锋; 《探讨提高10k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2] 雷子超 ;《浅谈 10kV配网工程设计》[J]. 广东科技,2008(14).
[3] 李晋瑛 ;《论如何提高10KV配网工程设计》 [J]. 科技信息, 2009(09).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优化方法;研究
引言:目前,在10KV配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主要体现在电网结构和电源点建设的不合理,影响了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通过对其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相关规划和设计方法,设计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以实现在10KV配电网建设中的有效应用,电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必须在考虑其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积极研究优化方法,并长期坚持下去。
一、 城市 10KV 配电网建设
在电网的整体建设上,配电网的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用户端电压的合理输送,配电网建设关系到电网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电网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电网建设的研究主要从配电方面着手。
1.1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研究主要从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措施两个方面着手。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设备的更新缓慢和配电网架结构薄弱导致的整体建设滞后,其次是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气候、用户干涉、外力破坏等),再加之对系统检修的不到位现象,使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大打折扣,频繁地因故障停电,更是严重降低了电网送电的服务品质,这就要求在电网建设中要重视对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更好地服务客户,保证供电可靠性。
基于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求提高城市配电网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达到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兼顾。要保证配网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设计合理的电网结构,实现电网的“网络式”网络结构。②实行分区供电减少线路的交叉跨越损耗,选择合适的主干线导线,控制出线负荷。③实现分段开关在各个线路的优化分配,调整好各级开关之间的关系。④合理设计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提高变电站的专供能力。⑤优化网架建设,改造线路。⑥使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降低配电网的故障跳闸率。⑦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及时处理故障。
以上改造方法充分体现了配电网网络设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增强了各变电站之间的联系,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电路故障时的停电面积,还大大降低了电网运行时故障发生的概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方便了配电网的运行及管理,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10KV配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现10KV配网工程建设的优化首先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和思考总结,以寻求最有价值的配电网规划发展优化方法,目前10KV配网建设中的问题主要包括网架结构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
网架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变电站较差的专供能力、用户对变电站利用情况的不合理、站点类型分布不合理,容量过大、分段用户过多导致线路网络缺乏灵活性、计划停电造成的停电用户相对集中现象。
在电网运行管理方面,由于未能将10KV配电网的建设纳入重点规划建设范围,导致10KV配网建设缺乏系统化管理体制。导致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①10KV配网建设没有定期规划,缺乏系统的负荷预测及配网规划方法。②10KV配网主线接线模式的缺陷,不能充分考虑变电站的运行问题。③不健全的项目立项、 排序及后评估机制。④不完善的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流程。
二、10KV配网工程建设问题的优化
对10KV配网工程建设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优化,有助于增强相应地区电网的供电能力,实现电网运行条件的优化,全面改善10KV配网的可靠性、 经济性,为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2.1 10KV配网工程优化方法及主要步骤
通过对10KV配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应从三个方面进行:①确立系统的配网规划方法。②构建 10KV 网架评价标准。③建立项目库管理体系,完善项目后评估机制。
关于配网规划的方法的系统性,可以结合负荷密度分析法实现负荷的有效预测,实在现对预测区域的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对电网网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设计多种合理的系统规划方案,并对其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价值进行分析对比,最终选择最优的规划方案。
在完成规划方案的优化和选择后,要构建出10KV网架的评价标准来保证方案的可靠性,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装备的供应电能力、电网架构、电能质量、稳定性能、配电网信息化等各项指标,结合该评价标准,可以在电网网架的构建过程中发现主要技术要点和关键问题,指标要求严格化,保证网架的稳固建设和快速发展。
项目库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完善能保证规划项目朝网架建设目标发展,提高电网建设效率,为业绩与薪金挂钩和能力考核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主要包括网架规划、设备更新、申报从项目库中提取新建变电站项目、网架建设与项目改造、以项目库勾绘的目标网架实施业务扩展项目。
2.2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评价
对10KV配网工程的优化主要针对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制定可行性的优化方案来改善10KV配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10KV配网的建设过程中,应在考虑经济价值和可靠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以项目库为核心的項目储备、筛选和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建立,更是改善了项目管理情况,使网架建设有序稳定发展。也使整个电网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势头。
电网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每一个环节都会存在多种不确定问题,这需要每一位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要多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切实减少电网配电事故,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电力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锋; 《探讨提高10k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2).
[2] 雷子超 ;《浅谈 10kV配网工程设计》[J]. 广东科技,2008(14).
[3] 李晋瑛 ;《论如何提高10KV配网工程设计》 [J]. 科技信息,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