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尿失禁发生及其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000例,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提供的尿失禁问卷表对其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她们孕前、孕期、产后1年及近期排尿情况。根据病例记录的分娩方式及相关资料,共完成有效病例548例。通过SPSS软件包计算各分娩方式中发生尿失禁的比例和程度,及影响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548例患者中有尿失禁症状者167例(305%)。(2)对尿失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剖宫产及新生儿体重为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以阴道顺产发生尿失禁的OR为10计算,剖宫产的OR=0326,新生儿体重的OR=1633。在阴道顺产及产钳助产分娩中,仅新生儿体重为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P=0013,OR=2081)。(3)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剖宫产3者中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386%(105/272)、438%(21/48)和180%(41/228),阴道顺产和产钳助产组间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与剖宫产组尿失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阴道顺产组中混合性、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44%、338%和04%。产钳助产组中3种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83%、354%和00%。剖宫产组中以上3种尿失禁的比例分别为31%、145%和04%。?
其他文献
从专业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社会交往能力等六个维度研究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支架理论从教师个
在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下,建立适用于面心立方金属多晶材料的基于位错密度的循环本构模型.在各向同性硬化律中总位错密度被离散为螺位错和刃位错两部分,考虑了位错增殖、湮灭和
<正> 薄—波和何文治同志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四十周年的庆典上,把今天的航空工业恰如其分地表达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有重要的工作指导意义。近五十多年来,在
采用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组分,并通过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的差异.用基于Pd/Fe3O4纳米催化剂的新型电芬顿技术去除不同分子量的腐
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能够有效提高村集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不仅是农村正常经营的保障,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基础.在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