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32-01
【关键词】颅脑损伤 健康教育 效果
我们对2005~2008年18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2例,男145例,占79.67%;女37例,占20.33%;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1.14岁;工人82例,农民41例,干部9例,其他及在校学生50例;住院时间1~105d,平均14.23d,治愈156例,占85.71%;好转出院13例,占7.14%;自动出院9例,占4.95%;死亡4例,占2.2%。
2 教育方法
为单个教育、小组教育、集体教育;病人教育、家属教育、病人/家属共同教育;语言教育、文字教育、操作指导、功能锻炼示范。
3 教育内容
入院时的一般情况介绍;住院后症状体征、治疗措施、药物知识、检查项目等教育;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教育;恢复期及出院教育。
4 教育效果
达到了辅助治疗或治疗的教育效果;病人从家庭的熟悉文化环境到陌生的病房文化环境,因不适应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紧张症状,即住院病人的文化休克[1],因健康教育而消除或减轻。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由1998年的85%提高到2000年底的97.8%。
5 体会
5.1 健康教育的形式、途径及内容 (1)我们认为最受病人欢迎、效果最好的是护理人员直接与病人及/或家属交谈,即“一对一”教育,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病人及家属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受到特别照顾或关照。在解除病人的情绪压力方面,让同病种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教育最具效力;(2)教育的内容等要因人因病而异。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知识需求、需求动机等,采取针对性强、能解决病人实际需要的个体化教育方式和内容。
5.2 及时检查评价 我们采取主管护士每日评价,护士长每周评价,护理部每月随机抽查的3级评价方式。
5.3 颅脑损伤病人的心理平衡教育极为重要 本组平均年龄31岁,且男性居多占80%,他们是社会、工作、家庭的主要力量,突然创伤住院,多数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创伤后反应[2],有的出现“情绪休克”,恢复期或后期,部分出现病人角色强化等,即心理学上的“不适应问题”[3]。因此,自始至终都要做好理疏导、情绪转化方面的教育。
5.4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育者 (1)思想素质是基础。只有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的护理人员,才能积极、主动、认真地进行这项工作;(2)业务素质是保证。教育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素养,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自身理论水平。
5.5 护患关系与教育效果具有相互影响效应 美国健康教育学家B.S.布卢母认为,教育活动是一双边活动,应该是双方人员都得到鼓励才会产生“自动力”[4]。如何是双边人员都得到“自动力”,我们体会到,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产生“自动力”的重要因素。护患关系融洽,形成良性互动过程。反之,则形成恶性互动局面。
5.6 潜在的法律问题 指在护理工作中看似不涉及法律问题,但如果处理不当或操作不严,即可产生法律纠纷或法律问题[1]。健康教育自始至终都应高度注意这个问题。一是教育内容正确率100%,二是教给病人“自护”的方法,要规范准确。
5.7 灵活运用保护性医疗原则 在运用“知情同意”原则时,对可能引起病人情绪反应,造成不良心理的有关情况,不宜直接告诉病人,应向能代表伤者利益的亲属说明,达到既“知情”又保护病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姜九冬.整体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4-250.
[2] 潘蕴倩,袁剑云.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6.
[3] 徐光兴.临床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7.
[4] B.S布卢母.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00-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32-01
【关键词】颅脑损伤 健康教育 效果
我们对2005~2008年18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2例,男145例,占79.67%;女37例,占20.33%;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1.14岁;工人82例,农民41例,干部9例,其他及在校学生50例;住院时间1~105d,平均14.23d,治愈156例,占85.71%;好转出院13例,占7.14%;自动出院9例,占4.95%;死亡4例,占2.2%。
2 教育方法
为单个教育、小组教育、集体教育;病人教育、家属教育、病人/家属共同教育;语言教育、文字教育、操作指导、功能锻炼示范。
3 教育内容
入院时的一般情况介绍;住院后症状体征、治疗措施、药物知识、检查项目等教育;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教育;恢复期及出院教育。
4 教育效果
达到了辅助治疗或治疗的教育效果;病人从家庭的熟悉文化环境到陌生的病房文化环境,因不适应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紧张症状,即住院病人的文化休克[1],因健康教育而消除或减轻。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由1998年的85%提高到2000年底的97.8%。
5 体会
5.1 健康教育的形式、途径及内容 (1)我们认为最受病人欢迎、效果最好的是护理人员直接与病人及/或家属交谈,即“一对一”教育,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病人及家属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受到特别照顾或关照。在解除病人的情绪压力方面,让同病种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教育最具效力;(2)教育的内容等要因人因病而异。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知识需求、需求动机等,采取针对性强、能解决病人实际需要的个体化教育方式和内容。
5.2 及时检查评价 我们采取主管护士每日评价,护士长每周评价,护理部每月随机抽查的3级评价方式。
5.3 颅脑损伤病人的心理平衡教育极为重要 本组平均年龄31岁,且男性居多占80%,他们是社会、工作、家庭的主要力量,突然创伤住院,多数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创伤后反应[2],有的出现“情绪休克”,恢复期或后期,部分出现病人角色强化等,即心理学上的“不适应问题”[3]。因此,自始至终都要做好理疏导、情绪转化方面的教育。
5.4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育者 (1)思想素质是基础。只有具备高度职业责任感的护理人员,才能积极、主动、认真地进行这项工作;(2)业务素质是保证。教育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素养,不断更新、拓展和深化自身理论水平。
5.5 护患关系与教育效果具有相互影响效应 美国健康教育学家B.S.布卢母认为,教育活动是一双边活动,应该是双方人员都得到鼓励才会产生“自动力”[4]。如何是双边人员都得到“自动力”,我们体会到,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产生“自动力”的重要因素。护患关系融洽,形成良性互动过程。反之,则形成恶性互动局面。
5.6 潜在的法律问题 指在护理工作中看似不涉及法律问题,但如果处理不当或操作不严,即可产生法律纠纷或法律问题[1]。健康教育自始至终都应高度注意这个问题。一是教育内容正确率100%,二是教给病人“自护”的方法,要规范准确。
5.7 灵活运用保护性医疗原则 在运用“知情同意”原则时,对可能引起病人情绪反应,造成不良心理的有关情况,不宜直接告诉病人,应向能代表伤者利益的亲属说明,达到既“知情”又保护病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姜九冬.整体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4-250.
[2] 潘蕴倩,袁剑云.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6.
[3] 徐光兴.临床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7.
[4] B.S布卢母.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