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反应致疼痛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能够诱导细胞因子分泌、活化炎性细胞从而参与炎性反应的DNA结合蛋白,近来对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反应中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良性炎性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该病主要引起痛经和慢性盆腔痛等临床表现。其通常在炎性免疫、病灶组织侵袭和黏附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之下,使患者盆腔微环境发生改变而致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虽然尚不完全清楚,但炎性反应和刺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HMGB1可增加炎性因子的释放致使机体产生疼痛,且患者体内HMGB1的表达明显增多,通过降低患者体内HMGB1水平等相关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和疼痛等症状,提示HMGB1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重要靶点。

其他文献
外周神经阻滞是胸科手术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神经阻滞方法具有镇痛良好、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椎板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等方法。主要用于乳腺手术、肋骨骨折和肺癌手术。现将这些神经阻滞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
《难经》提出"痒者为虚,痛者为实",临床上痒、痛二证既可独立出现,又可兼见。为了扩宽痒、痛二证的治疗思路,提高其临床疗效,作者结合我国古代医家对痛痒的理解,从痒痛二证的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系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于2012年9月建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收到用药错误(ME)报告40 873例。2018年收到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177家医院的ME报告11 761例,其中A级错误55例(0.47%),B级9 419例(80.09%),C级2 001例(17.01%),D级179例(1.52%),E级69例(0.59%),F级33例(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