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灾害对人口流动、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对灾害的防护措施,希望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人口;社会经济
一、引言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和频发的国家,也是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可知,我国因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造成每年的死亡人数均是在千人以上,并且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在千亿元以上的。由此可见,自然灾害对我国不论是人口的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影响巨大的。本文通过分析灾害对人口流动、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对灾害的防护措施,希望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
(1)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出现,其本身是会对人口的流动起到排斥作用的。但是,在灾后的恢复过程中,大量的外部资源的注入,使得灾后需要的人口更多。于是,灾区人口并没有形成长期的人口流出趋势。并且,在建立了社会灾后救助制度的情况下,灾区可以在短时间集中大量的资源,也有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劳动力供给格局,也使得外部的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灾区,为灾区的灾后重建贡献一份能力。除此之外,在建成后的灾区,有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而这些都成为吸引人口流动的条件。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通过灾后重建的前提下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动力。
(2)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从中国人口分布的格局来看,人口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当这些地区发生灾害后,造成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人员地减少,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匮乏。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了大量的青年人口,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生产的劳动力的减少。除此之外,也会是一个个的健康人成为残疾人,影响他们的劳动力与劳动积极性,影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自然灾害及灾后的恢复重建间接的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在灾害发生后,虽然城镇的损失比农村地区较大,但是,对于处于社会顶层的人而言,他们将会有更多的途径获取资源来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下为2010年—201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变化折线图。
图三:(亿元)
资料来源: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2010-2014)
由图三我们可知,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3年。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2013年的地震频发与气象灾害的频发都造成了这两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除此之外,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每当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就会造成房屋的倒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到损坏,学校、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救灾应急措施
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救灾工作成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构建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在救灾工作中是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的。
首先,提高科学技术,充分了解灾害的信息,建立防灾、备灾的应急指挥系统和灾害的信息管理。其次,加强和完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认真做好减灾、防灾和备灾、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四个阶段的工作。同时,制定和完善救灾应急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研究与建设,使得救灾管理得到法律的保障。最后,多元化的救灾队伍。政府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政府的能力来救灾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危机处理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乃至国际社会的参与的。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救灾的积极性,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扩大救灾队伍的力量,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率。
(二)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评估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当灾情出现时,对灾情掌握不够,夸大了,则可能会造成有限的救灾资源分配不当;缩小了,当遇到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时,则会手忙脚乱,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评估是十分有意义的。
自然灾害评估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否则,不实的评估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为了得到救灾款和防灾基金有意夸大灾害损失或是为了显示救灾能力而减少损失的现象的出现,使得上级无法准确掌握灾情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出不利于救灾和减灾工作的决定,这些都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的。第二,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程序和成果主要是由灾害评估系统集中反映出来的。并且,自然灾害评估系统是与我国的减灾对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平衡发展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经济
从灾害造成的损失分布来看,造成巨大损失的地区总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从这一点上来说,自然灾害的损失增大,也是人们自身选择了自然灾害扩大的后果。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建筑物众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较为完善,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公共设施破坏,从而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而对于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缓慢,人员相对较少,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也不怎么完备,所以,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造成的损失则更小一些。因此,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不仅缩小了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也可以缓解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飞,汪洋,刘南江,张妮娜.2000-2012年我国自然灾害人口损失情况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3(4):139-142
关键词:自然灾害;人口;社会经济
一、引言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和频发的国家,也是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可知,我国因自然灾害的发生而造成每年的死亡人数均是在千人以上,并且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在千亿元以上的。由此可见,自然灾害对我国不论是人口的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影响巨大的。本文通过分析灾害对人口流动、人力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对灾害的防护措施,希望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二、自然灾害对人口的影响
(1)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出现,其本身是会对人口的流动起到排斥作用的。但是,在灾后的恢复过程中,大量的外部资源的注入,使得灾后需要的人口更多。于是,灾区人口并没有形成长期的人口流出趋势。并且,在建立了社会灾后救助制度的情况下,灾区可以在短时间集中大量的资源,也有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劳动力供给格局,也使得外部的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灾区,为灾区的灾后重建贡献一份能力。除此之外,在建成后的灾区,有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而这些都成为吸引人口流动的条件。因此,自然灾害的发生,在通过灾后重建的前提下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动力。
(2)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从中国人口分布的格局来看,人口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当这些地区发生灾害后,造成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人员地减少,劳动力减少,人力资源匮乏。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了大量的青年人口,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生产的劳动力的减少。除此之外,也会是一个个的健康人成为残疾人,影响他们的劳动力与劳动积极性,影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自然灾害及灾后的恢复重建间接的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在灾害发生后,虽然城镇的损失比农村地区较大,但是,对于处于社会顶层的人而言,他们将会有更多的途径获取资源来弥补灾害带来的损失,并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下为2010年—201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变化折线图。
图三:(亿元)
资料来源: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2010-2014)
由图三我们可知,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3年。2010年的玉树地震和2013年的地震频发与气象灾害的频发都造成了这两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除此之外,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每当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就会造成房屋的倒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到损坏,学校、医院等公共卫生机构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救灾应急措施
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救灾工作成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构建完善的救灾应急体系,在救灾工作中是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的。
首先,提高科学技术,充分了解灾害的信息,建立防灾、备灾的应急指挥系统和灾害的信息管理。其次,加强和完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认真做好减灾、防灾和备灾、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四个阶段的工作。同时,制定和完善救灾应急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研究与建设,使得救灾管理得到法律的保障。最后,多元化的救灾队伍。政府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政府的能力来救灾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危机处理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乃至国际社会的参与的。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救灾的积极性,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扩大救灾队伍的力量,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频率。
(二)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评估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当灾情出现时,对灾情掌握不够,夸大了,则可能会造成有限的救灾资源分配不当;缩小了,当遇到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时,则会手忙脚乱,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评估是十分有意义的。
自然灾害评估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否则,不实的评估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为了得到救灾款和防灾基金有意夸大灾害损失或是为了显示救灾能力而减少损失的现象的出现,使得上级无法准确掌握灾情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出不利于救灾和减灾工作的决定,这些都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的。第二,建立自然灾害评估系统。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程序和成果主要是由灾害评估系统集中反映出来的。并且,自然灾害评估系统是与我国的减灾对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平衡发展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经济
从灾害造成的损失分布来看,造成巨大损失的地区总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从这一点上来说,自然灾害的损失增大,也是人们自身选择了自然灾害扩大的后果。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建筑物众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较为完善,因此,一旦发生灾害,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公共设施破坏,从而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而对于农村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缓慢,人员相对较少,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也不怎么完备,所以,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造成的损失则更小一些。因此,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不仅缩小了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也可以缓解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飞,汪洋,刘南江,张妮娜.2000-2012年我国自然灾害人口损失情况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3(4):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