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1905-1982)是当代美国著名诗人,20世纪50年代美国“旧金山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垮掉派”诗歌流派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最有才智的诗人”,他的有些诗歌被西方读者口头传诵,并被灌成录音带出版发行。然而,他的名字对中国的大多数读者来说还是那样的陌生。
雷克思罗斯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自幼命运多舛,11岁丧母,13岁丧父,父母双亡后,依靠居住在芝加哥的姨妈生活。从16岁开始自谋生路,当过农场工人、工厂小工和精神病院的护理员。他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在其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母亲熏陶下,凭借其聪颖的天赋,敏感的艺术悟性以及后天浓厚的兴趣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天才式的传奇人物。同时,他童年的经历和成年以后的游历生活,也让他养成了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和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作风。他通晓希腊语、拉丁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和中文,其语言才能可与庞德媲美,他博学多才,阅读面广,对东西方哲学、政治、宗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同时还擅长绘画,尤其对现代派的立体主义绘画情有独钟。鉴于他多才多艺的艺术潜质,他往往被后人称为“美国重要的文学家、诗歌翻译家、社会批评家、戏剧家、画家、非正统的教育和故事家、哲人、带色情色彩的诗人、令人敬畏的反学术者、年青人的精神导师和反战者” 。
动荡不安的少年时代:1905-1919
雷克思罗斯自1905年隆冬的出生之日起,似乎就命中注定一生都要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因为就在他呱呱坠地前的几日,他的父母才一路颠簸地来到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随后,童年的他,始终是跟随父母辗转到各地居住,居住条件也随着做生意的父亲事业进展好坏而变化,时而过着中产阶级温暖富裕的生活,时而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而恰恰是动荡不安的家庭环境,使得雷克思罗斯变得早熟,有着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思维方式。后来,由于父亲沾染上酗酒等恶习,对家庭的责任感逐渐丧失,使得雷克思罗斯跟母亲德莉亚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受母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在他11岁的时候,染上肺病,不治而亡。这位能诗会画,深爱着大自然的母亲在她临终前承担起独自教育儿子的责任。她没有让儿子再去学校上学,而是在病榻上为儿子讲授历史和自然科学,以及一些伟大艺术家和作家的生平故事,并不断向雷克思罗斯灌输独立的思想和知识的道德价值。儿子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的一生都在沿着母亲所期望的道路前行
母亲去世后,生意场上失败的父亲也在两年多以后去世,“家”的概念于年幼的雷克思罗斯渐行渐远。在和祖母和姨妈生活的那段时光里,他开始逃学,荒废学业,但是大自然成了他最好的课堂。他尽情地汲取着大自然的给养,乡野山村的生活给始终处于动荡焦虑的他带来了和平和静谧,他领略着空阔孤寂的阳光、山风、叠嶂,从而对大自然的物象极端敏感;另一方面也使他很早就体验到一种恐慌骚乱的精神状态,时刻准备反抗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压。这段生活虽然短暂,但印象深刻,为他将来风景山水诗歌和生态主义哲学信仰奠定了感性基础。
潇洒自由的青年时代:1920-1939
上世纪20年代初,雷克思罗斯离开姨妈,开始在芝加哥独立生活。除了做一些零散的杂工以外,他还曾经营了一家演奏爵士乐的小咖啡馆,在那里,他结交了一群对传统不抱持任何幻想的音乐家、艺术家、作家、激进人士和行为怪异者。然后,他开始背上行囊,辗转于西部山区的青山秀水间,去寻觅心中的桃花源。与单纯的流浪作家不同的是:接连几个冬天,雷克思罗斯曾在山区里做过牧马人、森林路基清洁工和防火巡视员,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渴求的是宁静淡泊的生活。面对紧张又充满诱惑的社会,或许只有徜徉在花的海洋,聆听潺潺溪水才可以慰藉躁动的心灵。在雷克思罗斯随后的生活中,总会尽可能地选择到大山里遨游一段时间,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他提供冥想的空间和创作的源泉。他的一生都在渴望着一种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的生活方式:以奔波流浪来逃避冷漠的城市,以内心孤独来换取不流于世俗的高洁。
从艺术角度看雷克思罗斯,青年时代的他深受立体主义现代画派的影响。他本人也尝试进行立体主义的绘画创作。在立体主义艺术中,客观的对象被分解为几何图形结构,单一的视点空间关系被多重视点所取代,从而塑造繁杂的自然物体,画面具有形式的美感与力度。擅长绘画的雷克思罗斯成为现代主义文艺浪潮中探索革命性变革的先锋,他从视觉艺术中获取灵感来进行着文学实验。雷氏的诗歌,时而行云流水,纵横捭阖;时而突兀奇特,冷漠邪魅,他把人们熟悉的世界进行解剖后,又重新组合,飞逝的鸟儿、夜晚的虫音、野兽的足迹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瞬间的感觉和闪忽不定的诗意。
才思泉涌的中年时代:1940-1966
30年代初,雷克思罗斯也已经预感到了日本和美国岌岌可危的关系和战争的来临。作为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和平主义者,他坚决反对战争,并于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之时,毅然辞去了在一家为战艇制造装备的造船厂里的工作,转入一家精神病院作看护员。这期间,他开始尝试进行古希腊诗歌的翻译,使自己遁入古典文学的研究。战争在他心中的阴影还在久久徘徊,中年的雷克思罗斯又经历了人生的另一打击:他原配妻子:画家安德烈于1940年去世,尽管他们的婚姻关系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名存实亡。但雷克思罗斯对妻子的离去还是伤心欲绝,。丧妻和战争给雷克思罗斯带来的阴冷和隐痛,使雷氏诗歌的创作得以升华,并反映在四十年代其相继出版的几部诗集中。以收录短诗为主的《几点钟》似乎是以启示录的形式出现,语言感情奔放,热情洋溢,他预言进入千禧年后的世界局面。然而他的这部诗集在出版之初并未得到业界认可。翻译家、诗人罗尔菲(Rolphe Humphries)在读了他的这部诗集后把雷克思罗斯称做“头脑简单,喜欢户外活动的毛头小子”而另一位翻译家霍里斯(Horace Gregory)认为《几点钟》无非是“描绘了太平洋沿岸的景致”。直到80年代,美国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罗伯特·哈斯(Robert Hass)才从历史角度称赞这部作品是“开创了美国西海岸的文化”。
他二战期间创作的诗集《凤凰与乌龟》似乎是最能体现他恣意潇洒的山间生活的诗歌,颇具波西米亚的风格。诗中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加州北部山区野营的日子。沙石小道,飞流瀑布,欢流山泉,鸣啼鸟雀,飘香野花都成了雷氏笔下描写的景致,与一般山水诗的不同点是:雷克思罗斯将其尖锐的政治观点和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的引语混入其中,来体现其当时复杂的心境,他的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透露字里行间。另外,收入其中的几首悼亡诗更是体现了那一股淡淡的哀愁,一丝浅浅的温柔,那无穷无尽的对早逝的前妻和母亲的爱意也都融入进青山绿水间。
中年时期的雷克思罗斯迎来了他的诗歌创作的高峰,同时还投身到一些文化和文学运动之中。40年代末,雷克思罗斯经常在旧金山的家里组织“星期沙龙”,邀请各界朋友和诗人畅谈哲学观点和文学理论。这些人包括后来成为“垮掉派”文学思潮中坚力量的艾伦·金斯伯格、加里·史耐德、劳伦斯·福林盖蒂和菲利普·惠伦等,从而成为旧金山文艺复兴(San Francisco Renaissance)运动的发起人。1955年10月,雷克思罗斯主持了“第六画廊”(Six Gallery)诗歌朗诵会,他的作品则伴随着爵士音乐得以吟唱。随着“beat”从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文学运动,雷克思罗斯也发表了诸多对“垮掉派”认识的论文,因此后来被学界公认为“垮掉派之父(Father of the Beats)”。或许是因为雷氏认为自己被卷入这场运动只是由于无意间的对诗歌的热爱,因此,他始终拒绝和排斥这样的称谓。中年的雷克思罗斯的个人生活,也是无拘无束,放浪形骸,有着酒神狄奥尼休斯式的,喜欢带点混乱的生活。他和很多女性都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也经历了三次婚姻,然而雷氏并不认可“垮掉派”所尊崇的“性自由”。他可能对他生命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是热爱的,而其波西米亚式的散漫的生活作风又让他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任何一个女人身边。他那献给他妻子的婉转凄恻、黯然神伤的悼亡诗和韵味隽永、借景抒情的爱情诗或许都表明其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幸福婚姻的几多期许。他的婚姻与爱情观与“垮掉派”所推崇的截然相反,恐怕这也是他对自己被称为“垮掉派之父”很反感的原因吧。
清心寡欲的晚年:1967-1982
1968年雷克思罗斯移居至加州圣巴巴拉市,在那里他与第四任妻子,也是他的助手卡罗尔结婚。从1968-1974年,他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度过了他一生中相对稳定而宁静的一段时光。1974年他获得富布莱特奖金得以到日本学习。晚年的雷克思罗斯,似乎将创作情趣全部转向东方文化和哲学。事实上,早在青年时期雷克思罗斯就对东方文化有所青睐,诸如:能剧及歌舞伎、中国书法、人物山水画、瓷器、中日文学,乃至广东大戏。由于更为激进的理想,到了晚年他开始潜心研究东方文化,并给自己起了一个颇有中国韵味的名字:王红公。他曾说“我认为中国诗对我的影响,远远大过其他的诗。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法则”。他曾研读佛教书籍,练习坐禅,使他从早期的诺替斯和基督教的宗教影响中解脱出来,开始向佛教思想及其东方宗教体验转化,并且他还撰写了大量东方文化研究的论文,从而成为美国现代诗坛中受佛教思想影响较大的著名诗人之一。在日本的大德寺创作完成的《心之花园,花园之心》是其晚年的代表作。这部诗集明显是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诗歌中表达了他对佛教禅宗哲学的对“空”的概念的理解和对“顿悟”的渐修与体验,同时还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面无为的思想。雷克思罗斯以七十岁高龄创作并收录于“《晨星》的爱情组诗“摩利支子情诗(The Love Poems of Marichiko)”更是以假想的日本女诗人的口气创作,并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思想,从而成为雷氏最为著名的情诗。
晚年的雷克思罗斯从对古典希腊文学的研究,开始转向对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他一生中翻译并出版了4部中国诗集和3部日本诗集。他翻译的诗歌对美国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为美国诗坛带来一缕春风,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雷克思罗斯作为诗人的身份对诗歌进行翻译,使得他的翻译观与其他诸多翻译家的观点大不相同。他认为:“翻译诗歌应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不能拘泥于原文”,因此他的翻译更多时候是越俎代庖,重组句子,重排韵律,有时甚至触动到内容,某些地方等于重新创作,对待原作心领神会,笔墨酣畅淋漓。
雷克思罗斯于1982年6月6日去世,按照遗嘱,他的墓被家人安置于圣巴巴拉市临近太平洋边上一个峭壁上的墓园里。墓园内,所有逝者的墓碑都是面向大陆,唯有雷克思罗斯的墓碑是朝向太平洋的,这表明了雷克思罗斯永远的心志:飞跃大洋,抵达东方。正如他的碑文所刻:“天鹅高歌,入睡,在心湖里”。雷克思罗斯在经历了粗犷、豪放、动感的西方文明洗礼之后,渴望着永久遁入那一片悠远、宁静、内敛的东方文明的心湖。
总之,雷克思罗斯的一生无论是其个人生活,还是其诗歌创作,都是丰富绚烂又略带神秘的一生。他固然无法摆脱西方文学的根源:辉煌的希腊哲学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但他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更加强调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在政治上,他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他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同时吸收佛教禅宗和中国老庄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资本主义生存危机。雷氏的诗歌诠释了人生、爱情、哲学、艺术、宗教、死亡等深奥的人生命题,将音乐、绘画、生态美学融入其间,并延续了惠特曼、庞德和济慈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传统。从年轻时代的狂野到垂暮之年的宁静,雷克斯罗斯以其绚丽多彩的姿态和“垮掉派”文学流派之父的身份在美国现代主义诗坛占有一席之地。难怪美国当代深度意象派诗人詹姆士·赖特称雷克思罗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无爱的世界里一个伟大的爱情歌手”。
雷克思罗斯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自幼命运多舛,11岁丧母,13岁丧父,父母双亡后,依靠居住在芝加哥的姨妈生活。从16岁开始自谋生路,当过农场工人、工厂小工和精神病院的护理员。他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是在其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母亲熏陶下,凭借其聪颖的天赋,敏感的艺术悟性以及后天浓厚的兴趣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天才式的传奇人物。同时,他童年的经历和成年以后的游历生活,也让他养成了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和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作风。他通晓希腊语、拉丁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和中文,其语言才能可与庞德媲美,他博学多才,阅读面广,对东西方哲学、政治、宗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同时还擅长绘画,尤其对现代派的立体主义绘画情有独钟。鉴于他多才多艺的艺术潜质,他往往被后人称为“美国重要的文学家、诗歌翻译家、社会批评家、戏剧家、画家、非正统的教育和故事家、哲人、带色情色彩的诗人、令人敬畏的反学术者、年青人的精神导师和反战者” 。
动荡不安的少年时代:1905-1919
雷克思罗斯自1905年隆冬的出生之日起,似乎就命中注定一生都要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因为就在他呱呱坠地前的几日,他的父母才一路颠簸地来到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随后,童年的他,始终是跟随父母辗转到各地居住,居住条件也随着做生意的父亲事业进展好坏而变化,时而过着中产阶级温暖富裕的生活,时而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而恰恰是动荡不安的家庭环境,使得雷克思罗斯变得早熟,有着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思维方式。后来,由于父亲沾染上酗酒等恶习,对家庭的责任感逐渐丧失,使得雷克思罗斯跟母亲德莉亚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受母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不幸的是,母亲在他11岁的时候,染上肺病,不治而亡。这位能诗会画,深爱着大自然的母亲在她临终前承担起独自教育儿子的责任。她没有让儿子再去学校上学,而是在病榻上为儿子讲授历史和自然科学,以及一些伟大艺术家和作家的生平故事,并不断向雷克思罗斯灌输独立的思想和知识的道德价值。儿子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的一生都在沿着母亲所期望的道路前行
母亲去世后,生意场上失败的父亲也在两年多以后去世,“家”的概念于年幼的雷克思罗斯渐行渐远。在和祖母和姨妈生活的那段时光里,他开始逃学,荒废学业,但是大自然成了他最好的课堂。他尽情地汲取着大自然的给养,乡野山村的生活给始终处于动荡焦虑的他带来了和平和静谧,他领略着空阔孤寂的阳光、山风、叠嶂,从而对大自然的物象极端敏感;另一方面也使他很早就体验到一种恐慌骚乱的精神状态,时刻准备反抗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压。这段生活虽然短暂,但印象深刻,为他将来风景山水诗歌和生态主义哲学信仰奠定了感性基础。
潇洒自由的青年时代:1920-1939
上世纪20年代初,雷克思罗斯离开姨妈,开始在芝加哥独立生活。除了做一些零散的杂工以外,他还曾经营了一家演奏爵士乐的小咖啡馆,在那里,他结交了一群对传统不抱持任何幻想的音乐家、艺术家、作家、激进人士和行为怪异者。然后,他开始背上行囊,辗转于西部山区的青山秀水间,去寻觅心中的桃花源。与单纯的流浪作家不同的是:接连几个冬天,雷克思罗斯曾在山区里做过牧马人、森林路基清洁工和防火巡视员,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渴求的是宁静淡泊的生活。面对紧张又充满诱惑的社会,或许只有徜徉在花的海洋,聆听潺潺溪水才可以慰藉躁动的心灵。在雷克思罗斯随后的生活中,总会尽可能地选择到大山里遨游一段时间,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给他提供冥想的空间和创作的源泉。他的一生都在渴望着一种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的生活方式:以奔波流浪来逃避冷漠的城市,以内心孤独来换取不流于世俗的高洁。
从艺术角度看雷克思罗斯,青年时代的他深受立体主义现代画派的影响。他本人也尝试进行立体主义的绘画创作。在立体主义艺术中,客观的对象被分解为几何图形结构,单一的视点空间关系被多重视点所取代,从而塑造繁杂的自然物体,画面具有形式的美感与力度。擅长绘画的雷克思罗斯成为现代主义文艺浪潮中探索革命性变革的先锋,他从视觉艺术中获取灵感来进行着文学实验。雷氏的诗歌,时而行云流水,纵横捭阖;时而突兀奇特,冷漠邪魅,他把人们熟悉的世界进行解剖后,又重新组合,飞逝的鸟儿、夜晚的虫音、野兽的足迹在他的笔下都变成了瞬间的感觉和闪忽不定的诗意。
才思泉涌的中年时代:1940-1966
30年代初,雷克思罗斯也已经预感到了日本和美国岌岌可危的关系和战争的来临。作为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和平主义者,他坚决反对战争,并于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之时,毅然辞去了在一家为战艇制造装备的造船厂里的工作,转入一家精神病院作看护员。这期间,他开始尝试进行古希腊诗歌的翻译,使自己遁入古典文学的研究。战争在他心中的阴影还在久久徘徊,中年的雷克思罗斯又经历了人生的另一打击:他原配妻子:画家安德烈于1940年去世,尽管他们的婚姻关系已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名存实亡。但雷克思罗斯对妻子的离去还是伤心欲绝,。丧妻和战争给雷克思罗斯带来的阴冷和隐痛,使雷氏诗歌的创作得以升华,并反映在四十年代其相继出版的几部诗集中。以收录短诗为主的《几点钟》似乎是以启示录的形式出现,语言感情奔放,热情洋溢,他预言进入千禧年后的世界局面。然而他的这部诗集在出版之初并未得到业界认可。翻译家、诗人罗尔菲(Rolphe Humphries)在读了他的这部诗集后把雷克思罗斯称做“头脑简单,喜欢户外活动的毛头小子”而另一位翻译家霍里斯(Horace Gregory)认为《几点钟》无非是“描绘了太平洋沿岸的景致”。直到80年代,美国诗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罗伯特·哈斯(Robert Hass)才从历史角度称赞这部作品是“开创了美国西海岸的文化”。
他二战期间创作的诗集《凤凰与乌龟》似乎是最能体现他恣意潇洒的山间生活的诗歌,颇具波西米亚的风格。诗中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加州北部山区野营的日子。沙石小道,飞流瀑布,欢流山泉,鸣啼鸟雀,飘香野花都成了雷氏笔下描写的景致,与一般山水诗的不同点是:雷克思罗斯将其尖锐的政治观点和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的引语混入其中,来体现其当时复杂的心境,他的无政府主义的理想也透露字里行间。另外,收入其中的几首悼亡诗更是体现了那一股淡淡的哀愁,一丝浅浅的温柔,那无穷无尽的对早逝的前妻和母亲的爱意也都融入进青山绿水间。
中年时期的雷克思罗斯迎来了他的诗歌创作的高峰,同时还投身到一些文化和文学运动之中。40年代末,雷克思罗斯经常在旧金山的家里组织“星期沙龙”,邀请各界朋友和诗人畅谈哲学观点和文学理论。这些人包括后来成为“垮掉派”文学思潮中坚力量的艾伦·金斯伯格、加里·史耐德、劳伦斯·福林盖蒂和菲利普·惠伦等,从而成为旧金山文艺复兴(San Francisco Renaissance)运动的发起人。1955年10月,雷克思罗斯主持了“第六画廊”(Six Gallery)诗歌朗诵会,他的作品则伴随着爵士音乐得以吟唱。随着“beat”从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文学运动,雷克思罗斯也发表了诸多对“垮掉派”认识的论文,因此后来被学界公认为“垮掉派之父(Father of the Beats)”。或许是因为雷氏认为自己被卷入这场运动只是由于无意间的对诗歌的热爱,因此,他始终拒绝和排斥这样的称谓。中年的雷克思罗斯的个人生活,也是无拘无束,放浪形骸,有着酒神狄奥尼休斯式的,喜欢带点混乱的生活。他和很多女性都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也经历了三次婚姻,然而雷氏并不认可“垮掉派”所尊崇的“性自由”。他可能对他生命中的每一个女人都是热爱的,而其波西米亚式的散漫的生活作风又让他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任何一个女人身边。他那献给他妻子的婉转凄恻、黯然神伤的悼亡诗和韵味隽永、借景抒情的爱情诗或许都表明其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幸福婚姻的几多期许。他的婚姻与爱情观与“垮掉派”所推崇的截然相反,恐怕这也是他对自己被称为“垮掉派之父”很反感的原因吧。
清心寡欲的晚年:1967-1982
1968年雷克思罗斯移居至加州圣巴巴拉市,在那里他与第四任妻子,也是他的助手卡罗尔结婚。从1968-1974年,他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书,度过了他一生中相对稳定而宁静的一段时光。1974年他获得富布莱特奖金得以到日本学习。晚年的雷克思罗斯,似乎将创作情趣全部转向东方文化和哲学。事实上,早在青年时期雷克思罗斯就对东方文化有所青睐,诸如:能剧及歌舞伎、中国书法、人物山水画、瓷器、中日文学,乃至广东大戏。由于更为激进的理想,到了晚年他开始潜心研究东方文化,并给自己起了一个颇有中国韵味的名字:王红公。他曾说“我认为中国诗对我的影响,远远大过其他的诗。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法则”。他曾研读佛教书籍,练习坐禅,使他从早期的诺替斯和基督教的宗教影响中解脱出来,开始向佛教思想及其东方宗教体验转化,并且他还撰写了大量东方文化研究的论文,从而成为美国现代诗坛中受佛教思想影响较大的著名诗人之一。在日本的大德寺创作完成的《心之花园,花园之心》是其晚年的代表作。这部诗集明显是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诗歌中表达了他对佛教禅宗哲学的对“空”的概念的理解和对“顿悟”的渐修与体验,同时还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面无为的思想。雷克思罗斯以七十岁高龄创作并收录于“《晨星》的爱情组诗“摩利支子情诗(The Love Poems of Marichiko)”更是以假想的日本女诗人的口气创作,并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思想,从而成为雷氏最为著名的情诗。
晚年的雷克思罗斯从对古典希腊文学的研究,开始转向对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他一生中翻译并出版了4部中国诗集和3部日本诗集。他翻译的诗歌对美国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为美国诗坛带来一缕春风,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雷克思罗斯作为诗人的身份对诗歌进行翻译,使得他的翻译观与其他诸多翻译家的观点大不相同。他认为:“翻译诗歌应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不能拘泥于原文”,因此他的翻译更多时候是越俎代庖,重组句子,重排韵律,有时甚至触动到内容,某些地方等于重新创作,对待原作心领神会,笔墨酣畅淋漓。
雷克思罗斯于1982年6月6日去世,按照遗嘱,他的墓被家人安置于圣巴巴拉市临近太平洋边上一个峭壁上的墓园里。墓园内,所有逝者的墓碑都是面向大陆,唯有雷克思罗斯的墓碑是朝向太平洋的,这表明了雷克思罗斯永远的心志:飞跃大洋,抵达东方。正如他的碑文所刻:“天鹅高歌,入睡,在心湖里”。雷克思罗斯在经历了粗犷、豪放、动感的西方文明洗礼之后,渴望着永久遁入那一片悠远、宁静、内敛的东方文明的心湖。
总之,雷克思罗斯的一生无论是其个人生活,还是其诗歌创作,都是丰富绚烂又略带神秘的一生。他固然无法摆脱西方文学的根源:辉煌的希腊哲学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但他的人生哲学的核心更加强调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在政治上,他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他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同时吸收佛教禅宗和中国老庄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资本主义生存危机。雷氏的诗歌诠释了人生、爱情、哲学、艺术、宗教、死亡等深奥的人生命题,将音乐、绘画、生态美学融入其间,并延续了惠特曼、庞德和济慈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传统。从年轻时代的狂野到垂暮之年的宁静,雷克斯罗斯以其绚丽多彩的姿态和“垮掉派”文学流派之父的身份在美国现代主义诗坛占有一席之地。难怪美国当代深度意象派诗人詹姆士·赖特称雷克思罗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无爱的世界里一个伟大的爱情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