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家庭的文化积淀和价值观构建是文明家庭及良好家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文化和成员价值观形成的根本指导。继续教育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专业知识上,更彰显品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新媒体的便捷性、传播速度、辐射能力等优势条件,恰好可以提供优质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新媒体 家庭成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
1.家庭成员中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
接受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多数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成员学习常态。本文提及的继续教育是家庭成员接受学前、小学、中学(含中职)和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之外的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家庭往往是相对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分工多为文化型或技术型,家庭收入较稳定的社会群体。随着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类家庭占全社会家庭的比例正逐步提高,继续教育对家庭成员及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1.1 30至50周岁的家庭成员
这个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多数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甚至已经成为单位或行业中的业务骨干,多数是主动寻找并接收继续教育的。这个群体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扮演家长、兄长之类的角色。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特征,在家庭事务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家庭其他成员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接受继续教育的类型可分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单位、地点为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单位、社会培训机构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教育教学突飞猛进,各教育教学单位及培训机构建立了大量网络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丰富且生动。30至50周岁年龄段的人由于多数已参加工作,且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身,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对解决工学矛盾有着深刻的意义,学员也愿意通过参加网络学习的途径,减少奔波和减轻学业压力。
1.2 50周岁以上的家庭成员
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其他年龄阶段明显不同,提升技能的动力支撑不足,提高学历的目标意义不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寻找归属感,但他们接受繼续教育是主动而为的。我国终身教育从时间维度上看贯穿人的一生,其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其以“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为核心和终点,折射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2]。继续教育本身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参加继续教育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刻苦努力的人生状态。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会对家庭其他成员具有对照示范作用,对社会风气、家风建设、家庭成员的“精气神”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这类群体原来对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等新设备的使用不熟练或有所抵触,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熟练掌握了互联网浏览、微信收发、网上支付等操作,所以他们对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正逐步扩大和提高,从另一个侧面为家庭成员树立典型和榜样。
1.3 30周岁以下的家庭成员
特指普通教育(大学、高中、中职)已完成,也就是在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已完成,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人群。这部分年龄群体的继续教育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为主要目的。他们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继续教育理所当然应重视教育类新媒体建设。30周岁以下人群的文化观、价值观仍然存在一定的可塑性,他们的人际交流、传播能力是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不具备的,他们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对当下乃至今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我们提倡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的社会成员,学校教育虽已完成,但社会教育要及时补位,不能放任不管。尤其是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发扬,更应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地渗透至各类教育载体,尤其是年轻人广泛存在的网络。
2.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内容
2.1科学知识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可以指导人们用科学现象来解释社会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家庭成员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看待、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能力。社会科学知识更能体现文化属性,其彰显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更直接,认同感更强。家庭生活的幸福获得感离不开家庭成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统一度,减少成员间的认知分歧需要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
2.2艺术涵养
当今,很多家庭都注意儿童、青少年的艺术技能培养,如钢琴、绘画、书法及舞蹈等,考生只需完成按照标准完成一定的考试程序就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然而,比掌握艺术能力更能体现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是全民的艺术涵养或修养,尤其是基于兴趣基础上的艺术欣赏水平。继续教育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不一定全是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素材,其教学课件、视频、动画、网页美工包括讲演者的语言表达等都涵盖了艺术审美方面的细节。无论是网站、微信推送还是精品课程资源,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装帧绝对不是粗糙的,而是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精心制作的,是具备艺术表达能力和内容的。
2.3经济与政治发展理念
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每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其成员或多或少都在为人类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也为每一个家庭注入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及个人梦想的活力。继续教育新媒体是教育创新的产物,也是开放、共享的全新平台,在本质属性上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理念相吻合。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应加强五大发展理念的诠释,让家庭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创新引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价值观念
3.1人生价值观念
继续教育新媒体服务于特定的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不仅起到对学员的信息互动交流及学习动力鼓舞作用,更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养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习惯。继续教育新媒体用生动的形式诠释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不仅是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更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继续教育新媒体通过与个人的知识互动传递,通过问题型学习导向指引,更表现了学员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及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学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行为恰恰说明了享乐主义的抛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体现了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
3.2职业价值观念
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基本动机均为试图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竞争能力方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继续教育学员对各自的职业生涯是有追求的,不是安于现状的。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的逐渐行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某一职业必须由固定的专业人群从事,专业人群必须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的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爱岗、敬业”相适应,继续教育新媒体应注重在“爱岗、敬业”氛围营造中体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懈追求质量品质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的新时期职业价值观。
3.3家风建设
继续教育新媒体的传播对象多数已成立家庭,或是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层面中,每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取向都有一定的相近性、稳定性,成为家庭成员中沟通交流、处理事务及成员感情相互依靠的纽带。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家风建设、注重家风建设,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应当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把家风建设的内容、实质通过继续教育新媒体这个崭新的传播形式,富有创新地讲解到位、传播到位。
4.继续教育新媒体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并提出在“互联网 ”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 ”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峰[3]。继续教育新媒体理所当然是“互聯网 ”教育的一部分,且表现出其他教育类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影响力。第一,辐射范围广。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培训,由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及文化繁荣,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的家庭众多,且分散在各地、各领域,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覆盖人群较广,地域传播能力比其他新媒体显著提升。第二,话语权重。参加继续教育的家庭成员与参加学校教育的其他成员相比,年龄相对偏大,多数是扮演家长、兄长的角色,在家庭的话语权重,其言传身教更具有威信,起着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第三,效果显著。这取决于前面提及两点的作用力,也取决于新媒体这类传播形式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已被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接受。我们欣喜地看到,就连旅居海外的华人家庭其圈子里应用微信的客户也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观念自信,使教育类新媒体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张妍,张彦通.终身教育在我国的独特涵义与研究趋势[J].教育研究,2016(8):132-136.
[3]赵昕,朱婷婷.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浅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1):16-18.
本论文为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主动加强新媒体在继续教育领域文化占领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161)。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新媒体 家庭成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
1.家庭成员中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
接受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多数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成员学习常态。本文提及的继续教育是家庭成员接受学前、小学、中学(含中职)和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之外的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家庭往往是相对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分工多为文化型或技术型,家庭收入较稳定的社会群体。随着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类家庭占全社会家庭的比例正逐步提高,继续教育对家庭成员及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1.1 30至50周岁的家庭成员
这个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多数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甚至已经成为单位或行业中的业务骨干,多数是主动寻找并接收继续教育的。这个群体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扮演家长、兄长之类的角色。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特征,在家庭事务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家庭其他成员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接受继续教育的类型可分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单位、地点为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单位、社会培训机构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教育教学突飞猛进,各教育教学单位及培训机构建立了大量网络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丰富且生动。30至50周岁年龄段的人由于多数已参加工作,且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身,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对解决工学矛盾有着深刻的意义,学员也愿意通过参加网络学习的途径,减少奔波和减轻学业压力。
1.2 50周岁以上的家庭成员
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其他年龄阶段明显不同,提升技能的动力支撑不足,提高学历的目标意义不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寻找归属感,但他们接受繼续教育是主动而为的。我国终身教育从时间维度上看贯穿人的一生,其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其以“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为核心和终点,折射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2]。继续教育本身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参加继续教育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刻苦努力的人生状态。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会对家庭其他成员具有对照示范作用,对社会风气、家风建设、家庭成员的“精气神”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这类群体原来对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等新设备的使用不熟练或有所抵触,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熟练掌握了互联网浏览、微信收发、网上支付等操作,所以他们对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正逐步扩大和提高,从另一个侧面为家庭成员树立典型和榜样。
1.3 30周岁以下的家庭成员
特指普通教育(大学、高中、中职)已完成,也就是在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已完成,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人群。这部分年龄群体的继续教育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为主要目的。他们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继续教育理所当然应重视教育类新媒体建设。30周岁以下人群的文化观、价值观仍然存在一定的可塑性,他们的人际交流、传播能力是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不具备的,他们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对当下乃至今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我们提倡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的社会成员,学校教育虽已完成,但社会教育要及时补位,不能放任不管。尤其是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发扬,更应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地渗透至各类教育载体,尤其是年轻人广泛存在的网络。
2.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内容
2.1科学知识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可以指导人们用科学现象来解释社会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家庭成员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看待、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能力。社会科学知识更能体现文化属性,其彰显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更直接,认同感更强。家庭生活的幸福获得感离不开家庭成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统一度,减少成员间的认知分歧需要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
2.2艺术涵养
当今,很多家庭都注意儿童、青少年的艺术技能培养,如钢琴、绘画、书法及舞蹈等,考生只需完成按照标准完成一定的考试程序就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然而,比掌握艺术能力更能体现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是全民的艺术涵养或修养,尤其是基于兴趣基础上的艺术欣赏水平。继续教育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不一定全是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素材,其教学课件、视频、动画、网页美工包括讲演者的语言表达等都涵盖了艺术审美方面的细节。无论是网站、微信推送还是精品课程资源,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装帧绝对不是粗糙的,而是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精心制作的,是具备艺术表达能力和内容的。
2.3经济与政治发展理念
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每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其成员或多或少都在为人类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也为每一个家庭注入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及个人梦想的活力。继续教育新媒体是教育创新的产物,也是开放、共享的全新平台,在本质属性上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理念相吻合。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应加强五大发展理念的诠释,让家庭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创新引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价值观念
3.1人生价值观念
继续教育新媒体服务于特定的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不仅起到对学员的信息互动交流及学习动力鼓舞作用,更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养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习惯。继续教育新媒体用生动的形式诠释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不仅是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更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继续教育新媒体通过与个人的知识互动传递,通过问题型学习导向指引,更表现了学员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及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学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行为恰恰说明了享乐主义的抛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体现了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
3.2职业价值观念
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基本动机均为试图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竞争能力方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继续教育学员对各自的职业生涯是有追求的,不是安于现状的。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的逐渐行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某一职业必须由固定的专业人群从事,专业人群必须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的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爱岗、敬业”相适应,继续教育新媒体应注重在“爱岗、敬业”氛围营造中体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懈追求质量品质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的新时期职业价值观。
3.3家风建设
继续教育新媒体的传播对象多数已成立家庭,或是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层面中,每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取向都有一定的相近性、稳定性,成为家庭成员中沟通交流、处理事务及成员感情相互依靠的纽带。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家风建设、注重家风建设,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应当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把家风建设的内容、实质通过继续教育新媒体这个崭新的传播形式,富有创新地讲解到位、传播到位。
4.继续教育新媒体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并提出在“互联网 ”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 ”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峰[3]。继续教育新媒体理所当然是“互聯网 ”教育的一部分,且表现出其他教育类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影响力。第一,辐射范围广。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培训,由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及文化繁荣,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的家庭众多,且分散在各地、各领域,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覆盖人群较广,地域传播能力比其他新媒体显著提升。第二,话语权重。参加继续教育的家庭成员与参加学校教育的其他成员相比,年龄相对偏大,多数是扮演家长、兄长的角色,在家庭的话语权重,其言传身教更具有威信,起着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第三,效果显著。这取决于前面提及两点的作用力,也取决于新媒体这类传播形式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已被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接受。我们欣喜地看到,就连旅居海外的华人家庭其圈子里应用微信的客户也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观念自信,使教育类新媒体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张妍,张彦通.终身教育在我国的独特涵义与研究趋势[J].教育研究,2016(8):132-136.
[3]赵昕,朱婷婷.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浅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1):16-18.
本论文为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主动加强新媒体在继续教育领域文化占领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SJD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