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由豆子生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舌尖上的中国”的镜头里瞥到古龙天成酱油晾晒场,惊叹不已:宽广整齐的晾晒场,半人高的酱缸,尖尖的盖子,一眼望不到头。
  汪曾祺曾在小说《茶干》里描写的“连万顺”的酱园,“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如果百十个缸子就显家底殷实,那么在福建厦门古龙天成酱油的晾晒场里,足足有55559口酱缸,甚至被纳入世界纪录,这才真是结结实实的“大户人家”。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可等到真正踏入晾晒场,才知想象力的贫乏。五万多口酱缸,横平竖直整齐排列,一眼望去,沉默,肃穆,与天相接。倒也解答了一直以来的困惑:酿造酱油,两年、三年才一抽,更甚者五年、十年才一抽,这要是场子不够大,缸子不够多,供应怎么跟得上?眼前的景致,是不问自答了。
  心口相传
  清晨六点,天刚亮。刘团结早已等候在厂门口,身上已经穿好了工作服。从“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到厦门本地的媒体,刘团结已经接待过一拨又一拨的访客,都想探一探这酿造酱油的因果。这个离海只有一公里的晾晒场,海洋上空漂浮过来的湿气,将晾晒场的湿度和温度都控制得刚刚好,而在这些半人高的酱缸里,豆子们相互推挤着,被盐水浸泡着,活跃地发酵。沿着运送豆子的小路,在酱缸方阵里穿行,鼻尖“触摸”到的是酱缸里黄豆发酵析出的豆香,温和、厚重,还带着丝丝回甜。“辛苦,肯定辛苦。晴天、雨天,天天如此,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好生照看。”刘团结是酱油酿造第五代古法技艺的传承人,在厂里已经工作了30多年。
  关于厦门古法酿造酱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51年,有位叫陈阿明的年轻人专程去佛山拜师学艺,习得古法酿造酱油的技艺后,回厦门开了家酱油坊,因为手艺地道而声名远播。有人慕名前来购买酱油,也有人想学手艺。陈阿明干脆收了些徒弟,打算仔细观察后,传授酿造酱油的精髓。一位叫翁朝言的人,得了陈阿明真传,接了师傅的班。在翁朝言之后,是詹火炎,他收了两位徒弟,因为都刻苦专营,都成为了传承人。刘团结就是这代传承人中一位名为郭绪庆师傅的嫡系弟子,手艺精湛,根基深厚。而像刘团结这样在同一个岗位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人,在古龙天成酱油厂里还有100多位。几十年来,厂房经历过搬迁、修缮和设备的改良,但做酱油的技艺和手法却从来没有改变,这也得益于一代代的心口相传。
  天渐渐亮了,天色看上去不错,没有下雨的迹象。刘团结开始与工人们一起,将盖在酱缸上的锥形盖子一个个打开。每个工人负责管理自己的方阵,用手搅拌酱缸里的黄豆,让豆酱充分接受太阳的照晒。“越是经过阳光的猛烈照晒,就越能产出美味的酱油。”刘团结手里的活儿并不停,每天他都做着同样的工作,日复一日。“没什么单调不单调的,我进来厂里,就是打算在这做一辈子。”刘团结憨厚地说。
  古法酿造
  正值冬天,日照相比夏天来说温和了许多,豆子们也已经进入“半休眠”状态。刘团结充满诗意地说:“酱油也要经过春夏秋冬,冷暖交替,才算是完成一次完美的生命塑造。”对于古法,刘团结有自己的看法:“古法,就是从师傅的师傅那里传下来的手艺,有很多工序,一年才会做到一次。我入行30年,也就只练习了30次而已。10年、20年,那真是远远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古法。40年、50年,我才能说,你摸到一点点门道。”想要遵循旧时的制法,就得这么严苛。
  但也不完全,五万多口缸,每道工序全凭人工也太难。现在,挑选黄豆,仍然坚持手工;混合豆子与面粉,仍然坚持手工;送入醅间,日晒雨藏,开关盖子也都是工人去完成。只是在某些工序上,加入了机器的元素,比如“送豆入缸”。刘团结和工人们,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操作经验,自己制作了一辆送豆车,普通手推车加上四个斗,每个斗又刚好对准四口缸。运送一次,管四口缸,比起人工送豆,快了许多也省力许多。“所谓的古法,并不是死守住老的东西生搬硬套,而是坚持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刘团结说。
  坚守传统是件成本很高的事。黄豆培养72小时后得成曲,工人就要抓紧时间迅速将其倒入大缸中,加入盐水进行自然露晒。之后每周要把缸盖掀开1~2次增加日晒机会,傍晚再盖上竹笠以防漏雨或露水;当发现缸中盐水蒸发时,还要及时补充盐水;也要随时检查修补晒缸上的裂痕,师傅们像照看孩子一样关照着4.4万平方米上的近6万口缸的酱油。即便如此,被全人工照料酿晒的酱油,也要等足两年,三年,甚至五年才能抽取酱汁入瓶……纯天然酿造的酱油没有头抽、二抽之分,每瓶都是只抽取一回的“头抽”,踏踏实实的本真味。配上最新鲜的食材,只需这一味。
  也许有人会质疑,到底所谓的古法与机器制作,有多少味觉上的差别?说这话的人大抵是不太懂得食材之乐的人。现代化加工制造的酱油,用榨过油的豆粕当原料,用蒸汽加热发酵,并使用添加剂调味。这样的过程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可以产出成吨的酱油。快,也许没什么不好;但等待,或许更能体会其中滋味。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这也许不是做酱油最正确的方式,但确实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愿意为此去付出和等待。
  没有任何的添加和坚持不用化学与机器的辅助,是对味觉的坚守,当你用最好的调料,接触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又会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厦门有着全球最大的天然酱油酿晒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让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良好空气质量极利于有益菌种及微生物的生长。“北豆有力,湘豆无力。”按照古方,选取高蛋白的东北黄豆,再以南方的阳光水土培烘,以天地之力,酿人间至鲜。遵天命,守酱心,从来都没有放弃传统的借口和理由。
其他文献
曾有很多人说,法兰瓷的风格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它太过浓艳、太繁复。在低调的法兰瓷大楼里,设计师左手电脑、右手陶土。这里,10年前就有了3D打印技术,将科技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听品牌总监分享如何从名画中寻找色彩搭配的灵感,如何开拓一条高端礼品外销之路……获益匪浅。收获最大的,是反思如何打开既有的僵化思维,发现别人的优点。
一刀一刻,一斧一凿,当粘土、树脂配上苏珊的巧手,一个个温暖动人的人偶形象便诞生了。  没有五官,没有眼睛的人偶,你会喜欢吗?来到苏珊·洛蒂(Susan Lordi)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工作室,就不会再怀疑了。  工作室不大,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式人偶,苏珊正坐在桌前雕刻新作,刻刀在手里不停地翻转,不一会儿,一个手捧桃心的女孩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旁边还放着各式各样的人偶,它们或是天真可爱的小孩
在一张普通名片三分之二大小的金片上刻下一部《三国演义》,你觉得可能吗?近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氏微刻”第四代传人贾宗赤最新力作《三国演义》,已通过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获得“最小的黄金线状微刻作品”证书。《三国演义》正文共63万字,用46片纯金金片两面微刻,平均刻写密度为1平方厘米20000个汉字,全文刻写总面积为31平方厘米。
Scott Scheidly是一位美国艺术家,擅长创作画风古典的肖像或静物作品。他最近创作的这一系列绘画,以植物为题材,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其妖化,展现它们的自然形态,并用复古边框装裱,作品效果让人惊艳不已。  www.flounderart.com
铺满绿叶的红砖墙,郁郁葱葱的乡间小道,偶尔路过一两只鸭、鹅。在这样一个寂静的世界里,聚集了十几个做手工的人,他们安守院落,做活计、晒太阳、修栅栏、劈木柴……不争、不显、不露。  这里,是大李村,如果不是有人带路,很难相信武汉城郊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看了看地图,就在武汉东湖植物园旁边,被东湖三面包围,果然是个好地方。  道无形 不逐利  知道大李村“秘密”的人不多,这里既非古镇,风景也谈不上多优美,
采罢山樵又采茶  初春,还略微带着冬的寒意,但在茶山上却已然能闻到春天的味道。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整日满山云。」徽州自古山多地少,波浪起伏的山坡上,不适宜种粮食却极其适合种植小叶茶树,徽州曾长期以茶换粮,以平衡生活。徽州的茶农们则靠山吃山,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坡下,以茶为生,视茶如命。亲手造出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上佳珍品。  明前茶 贵如金  按照二十四节气,明前茶在「惊蛰」和「春分」
锦绣吃货  眼下最流行的是什么?喝茶?撕名牌?NONONO,这些不过是流星,只有吃才是永恒的话题。君不见朋友圈晒的不是饭菜就是小吃,安静的姑娘们纷纷自称“吃货”,动不动就下厨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本期推荐主要是美食书籍,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美味大餐”。  《绝色佳肴》  作者:粉竽粘糖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定价:38元  美食之所以称为美食,必须色香味俱佳。而“色香味”三个字,包含着
回访,释义对别人来访后的回拜访问,多用于商业销售与法律领域。在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里,对学员的回访,则是一项重要又别开生面的工作。  研培计划,是以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利用高校的学术与教学资源,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从而促进传统工艺走
Eames设计的椅子、Jean Prouve设计的壁灯、巨大的玻璃窗、苹果电脑;  嵌了苏州老城砖的床头柜、两个斗拱改成的吊灯、有两扇花窗的椅子、老木匠用过的红木刨子门把手……  推开新旧间,“新”与“旧”对比明显,却又舒适得理所当然,好似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织。“这缘于我对当代设计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喜爱。”王斌笑。所以去设计,去尝试,让新旧融合。  新 在于活力  无疑,新旧间是现代的。  白色的墙
作者:李芽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定价:88元  中国历代妆饰有着怎样的演变历程,背后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本书详尽地介绍了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社会人们妆饰的发展状况,分化妆和发式两大部分。其中,化妆又分为绘身、眉妆、唇妆、面饰等几个分支;发式分为男子发式和女子发式,基本涵盖了妆饰领域的方方面面,且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妆饰特色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是一部详尽地研究中国历代妆饰史